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序 财报是用来证伪的
“财报是用来证伪的,不是用来证实的。”
前段时间在探讨某只股票过程中,听到老唐说这句话,让我有一种如逢旧友的感觉。几年前,我曾打算组织一个证伪之维俱乐部,对各种假报表进行群策群力的证伪。后来,行情下跌,人气涣散,不少朋友赔得不想再看股票,这个计划也就无疾而终。但我惊奇地发现,财报作假的行为同样也大为减少。大概是因为市场低迷,傻子太少,都不够骗子分,作假做得再漂亮,也没人看,所以,财报中虚增利润的行为大为减少,水分挤得很干。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但是,我们绝不能低估骗子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只要有行情,他们就会跳出来,各种靓丽财报反复上演“阳光灿烂的日子”,结果却是“一地鸡毛”“后会无期”。
所以,我觉得交易者可以不懂股票走势图,但绝对不能不懂财务数据。很多时候,哪怕是只懂一点点,交易的幸运值就会高那么一点点。别小看这一点点差异,在交易市场经常会遇到各种左右为难的决断,有时候,就是一点点的心理差别,导致不同的选择,从而救我们于万劫不复之中。
老唐在他的书中举过几个著名的骗子公司的案例。他比较客气,没有说具体名字。但我一看就知道,其中一家就是十几年前的东方电子。当时可是著名的高成长绩优牛股,我也曾交易过这只股票,并长线持有不肯放手。好在后来我也算是初通了点财务知识,虽然当时还是搞不懂它是怎么作假的,但至少能看懂一些质疑的财务分析文章,所以及时出逃了。不幸的是,相当多的交易者却被市场反复教育得宁可相信骗子的造假与做庄实力,也不愿意理性地相信财务数据分析,从而在连续跌停中损失惨重。
岁月蹉跎,时光荏苒,如今在老唐的书中再次披阅到那些曾经的夺命惊魂,不胜叹惋。
对于老唐的文字,我是佩服并喜爱的。
佩服的是他通过多年实战磨炼出来的财务数据分析能力;喜爱的是他能妙趣横生地娓娓道来,让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理解财报中各个关键数据的投资含义。
而最让我触动的,不仅仅是他在书中所传授的分析技能,还有他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精神态度与思维方式。
交易水平到了一定层次以后,基本技能的差别已经不大了。如果讲到某个数据的分析比较,研判某只股票的发展趋势,只要在市场中混得足够久,谁都可以很专业地讲出些道道来。但是,思维方式的差别却会带来不同的行为结果。
不同于那些整天想年报掘金的套路,老唐在书的开篇就写道:“财报是用来排除企业的”,这种思维就很大气。
首先,取舍在我,不是别人说好就好。不管多么叫座的企业财报,都得由我自己来独立判断。
其次,财报分析只是一个工具,只是用它帮我们框定一个范围,并不意味着只靠它包打天下。能够明白一个工具什么时候好用,什么时候不好用,才算是真正客观地认识并掌握了这个工具。而某些人,自以为自己财报分析技能很高明,就将其奉为无可匹敌的神功,什么时候都能用,在这种狭隘的思维格局影响之下,迟早会踩到盲目自信的地雷。相反,当我们客观平和地把财报分析当作一种工具,既重视其分析结论,又与其他信息综合评判,得到正确结果的可能性将会更大些。
最后,这也是一种证伪思维的体现。大部分人被现有的教育体系培养得思维僵化,习惯了什么问题都有一个标准答案,解决办法就是把它证明出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证实。习惯了证实模式后,到了生活与工作当中,也就特别容易体制化,很容易盲从与奴化,创新思维与灵活应变能力不足。殊不知,生活是复杂多变的,而股市更是瞬息万变。如果以为什么都有标准答案,就很容易轻信于人,从而成为不能独立思维的旅鼠,有再高明的技能也是白搭。而习惯了证伪的排除式思维,就会知道,反复证伪,可以使我们对一个事实的认知更接近于真相,但它仍可能不是真相,它只是被我们框定到了一个范围里,而这个范围里仍然有各种可能性,虽然其变动概率大大减少。
而当一个人拥有强大的财务分析能力,却能用证伪的思维方式独立研究判断时,其视角无疑会宽广得多。由于避免了机械教条主义,对于各种难以预料的突变也将会有更多的预见与准备,从而能更加自如地适应各种复杂的形势。
格雷厄姆说:“就理性投资而言,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
我想,读老唐的书,固然应学习他的财报分析技巧,但我们更应从他那些快意江湖的文字里,品味他审慎投资的精神态度;在一招一式的演练中,参悟我们自己的杯酒人生。
小小辛巴
2014年12月11日夜写于鹭岛百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