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拉丁人首次围攻君士坦丁堡

篡夺者阿历克塞逃亡。伊萨克与其子重登帝国皇位。希腊帝国与十字军的条约。君士坦丁堡的动乱和革命。

拿下了加拉塔和港口以后,十字军齐心协力从陆地和海上攻打这座帝国的城市。威尼斯舰队深入港湾内部,十字军分为六个战团,穿过西达利斯河(Cydaris),在贝拉克奈(Blaquernes)的宫殿和博希蒙德城堡(chastel de Bohémond)之间扎营,这座城堡“本为庙堂,环以城墙”。香槟伯爵在叙述围城事件时提到,骑士和贵族的大军只能进攻君士坦丁堡众多城门中的一个,“天意相助,此地守城之士不足二百。”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十字军在海湾岬角处建立营地,与威尼斯舰队列阵的地方相去不远。他们一刻也不休息,日夜全副武装。敌人几次出城迎战,又被逼回城内。拉丁人处处遭遇敌人,他们人数众多,竟不能速战速决,十字军不禁感到惊讶。威尼斯人登上船,更加有利于作战。在一次总攻中,“年事已高”的亨利·丹多罗想激励同伴们英勇作战,他冲到地面上,与敌人混战。突然,圣马可的旗帜出现在一座城楼上,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插在那儿。很快,攻城部队一连拿下二十五座塔楼。十字军乘胜追击希腊人,一直追到城里,他们还放火烧掉了城墙附近的房子。同时,篡夺者在人民的压力下骑上战马,皇家军队从三座城门出击,与法国十字军战斗。这支军队由六十个军团组成,人数是拉丁军队的四倍。贵族和骑士们不得不退回营地,带着几丝忧虑等待着一场恶战的信号。威尼斯人听说十字军身处险境,先把自己的胜利搁置一边,飞速赶来支援他们的战友。篡夺者阿历克塞看到所有的朝圣者聚集起来,根本不敢向他们的作战工事发起进攻,他下令退兵。篡夺者本不应输掉这场大战,他却不战而逃,城中居民更加恐慌。皇帝身边既没有军队的支持,也没有百姓的拥护,此时只想保命,当天夜里,他带着财宝上了船,打算在帝国的某个角落寻找一处栖身之地。

第二天,希腊人得知他们已经没有皇帝了,民众中的纷乱和骚动达到顶峰。在一片混乱和喧嚣之中,伊萨克逃出监狱,回到贝拉克奈宫殿。尽管双目失明,他依然身穿皇袍,成功坐上凯撒大帝的王座。听说了这个消息,十字军东征的首领们聚集到蒙特弗莱侯爵的营帐。他们决定整顿军队,让他们时刻备战,并派蒙特莫朗西的马修、维尔哈德文的吉欧富瓦和两位威尼斯贵族去君士坦丁堡,弄清楚真相。

使团看见伊萨克坐在金光闪闪的王座上,四周围绕着朝中贵族。使者们向皇帝问好,然后要求他实现他儿子阿历克塞与十字军商定的协议。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协议上的条件很难实现。然而伊萨克一口答应下来,十字军没有向他索要半个帝国,他就已经惊讶不已了。使者们回来以后,总督和军中重要首领们骑上马,护送年轻的阿历克塞进入帝国宫殿:行至各处,经过的人们都向他们欢呼致敬。公共场所、教堂和宫殿里回响着赞美诗,也回响着人们久违的欢声笑语。英勇的骑士们还从来没有得到过如此甜蜜的奖励,在这沉醉的一天,最感人的一幕则是伊萨克父子彼此相拥,一起感谢他们的解放者。

进军君士坦丁堡的行动取得了卓越的成功,东征将领们向基督教国家的贵族和人民宣布了胜利的消息。在西方所有的土地上,人们无不议论英雄们的名字。然而,当世俗世界充溢着他们的荣耀,他们依然觉得,如果不能获得教皇的特赦,这一切都不算什么。他们给教皇写了信,信中指出,他们的胜利并非人力所为,而是上帝之愿;年轻的阿历克塞也联合他的将领们写信给教皇,证实十字军和他本人的言行。

很快,兑现协议条件的时候到了。皇帝需要支付给十字军已协定的那笔钱,并宣布希腊教会服从罗马教会的管制。人民再一次怨声载道,种种愤恨一度让十字军的胜利摇摇欲坠。为了防止帝国和他本人面临的威胁引起恶果,伊萨克的儿子恳求王公贵族们,既然如此光荣地建立了一个政权,那么也应该巩固它。他对贵族们说:“请推迟你们的出发,直到帝国在他合法主人的统治下恢复和平。那么在你们神圣的事业中,全希腊都将是你们的盟友,我本人将兑现所有的誓言,把自己与你们的事业相联系,并带着一支皇家军队与你们在叙利亚并肩作战。”十字军将领们召开议会,讨论了阿历克塞的提议。曾经在扎达尔和克基拉计划单独行动的那部分十字军全力反对这些提议,因为这意味着再次推迟十字军东征。然而,威尼斯总督和大部分贵族在出征君士坦丁堡的过程中建功立业,他们可不甘心放弃辛苦努力得到的成果。在他们的扶持下登基的皇帝依然还需要军队的帮助,不只为了维持帝国的稳定,也为了保证皇帝与朝圣者签订的条约得以兑现。如果他们抛弃救苦救难的事业,如果他们把希腊留给耀武扬威的异教,西方又会怎么说?持久的争论之后,将领们决定将大军出发的时间推迟至下一年的复活节。

为了履行与十字军签订的协议,必须熔化所有的圣像和圣瓶,这在民众之中引发了许多怨言。拉丁教会不断敦促,教皇也忧虑重重,军队将领只好申明,君士坦丁堡的主教、牧师和僧侣们必须庄重发誓,弃绝把他们与罗马教廷分开的错误,不得延迟。希腊主教登上圣索菲神坛(chaire de Sainte-Sophie),以他的名义,向东方的皇帝和所有基督徒宣布,他承认“诺森三世,圣彼得的继承人,是世上唯一的教皇”。从此以后,希腊人和拉丁人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隔阂,因为人们越是宣称两边教会的结合,两个民族就越疏远,甚至互相恨之入骨。

仪式过后没多久,都城中爆发了一场可怕的火灾。有些人说,一开始,火是在一座清真寺里烧起来的,还有人说是犹太教堂,火势很快从黄金门(porte Dorée)附近的区域,蔓延到海湾沿岸或港口,大火吞噬了半个都城。人民无家可归,只能在断壁残垣中游荡,他们责难拉丁战士和他们扶持上位的两位皇帝,是这些人给他们带来了不幸。伊萨克的儿子必须再次出征,对抗篡夺者阿历克塞和保加利亚人。这次出征引发了希腊人更深的怨恨:由于十字军的贵族和骑士们随他出征,他与十字军的关系日益亲密,人们纷纷指责他接受了法兰克人的习俗,跟蛮族频繁接触,自甘堕落。

圣瓶和教堂的宝藏也不够支付欠拉丁人的债务,人民被课以重税,不堪重负,揭竿而起,正如尼西塔斯(Nicétas) [1] 所说,人民的起义如同狂风卷起惊涛骇浪。民众们遭受着深重的苦难,他们的情绪首先反映在大理石和青铜雕像上。出于迷信的怒火,他们掀翻了装饰君士坦丁广场(place de Constantin)的米娜瓦(Minerve) [2] 的雕像,他们认为是米娜瓦的雕像招来了蛮族,原因是她的眼睛和手臂都指向西方。为了倾诉他们的怨愤,不满的民众们常常聚集在赛马场,围绕卡吕冬的野猪(sanglier de Calydon) [3] 发泄怒火,他们将这座雕像看做民众之怒的象征和反映。为了平息民愤,帝国的学者只能把卡吕冬的野猪转移到贝拉克奈宫殿,除此以外别无他法。当暴风雨在各个方面蓄势待发,年轻的阿历克塞却似乎放弃了帝国的统治权,而年迈的伊萨克每天与占星师们混在一起,他们向伊萨克承诺了卓越光辉的统治。希腊人对拉丁人的仇恨日益剧烈。最终,人们的抱怨发展为抗争,他们成群结队地聚集在皇帝的宫殿,责骂皇帝们抛弃了神的旨意,抛弃了国家利益,他们高声索要武器,也索要复仇。

这些人民是被皇族杜卡斯家的一位年轻王子鼓动起来的。这位年轻的王子也叫阿历克塞,这个名字永远与帝国的悲惨历史息息相关。人们也把他称为穆苏福勒(Mursufle),希腊文中的意思是“连眉”。对于口蜜腹剑,笑里藏刀的艺术,所有希腊人都无出其右。国家,自由,宗教,这些字眼接连不断地从他口中冒出来,然而一切不过是为了实现他的阴谋和野心。连眉并不缺少勇气,在一个人人自危的城市里,他英勇的名声足够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他装作一副仇恨外来者的样子,让人们满怀希望,有朝一日,他会成为帝国的解放者。他的言辞说服了年轻的阿历克塞,与拉丁人决裂,取得希腊人的信任。他煸动了人们反对拉丁人的情绪,为了彻底决裂,他亲自率领一支急招至旗下的军队出击。这次莽撞的袭击并没什么成就,其后果只是引发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让他自以为能拯救的帝国万劫不复。

注释

[1] 尼西塔斯·卓尼亚提斯,Nicétas Choniatès,拜占庭历史学家。

[2] 智慧女神、战神、艺术家和手工艺人的保护神,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雅典娜。

[3] 希腊神话中怪兽之一。因为卡吕冬国王俄纽斯(Oeneus)在收获季节献祭时遗忘了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女神在卡吕冬的原野上放出的一头巨大的野猪,去破坏卡吕冬的庄稼和牲畜。卡吕冬王子墨勒阿革洛斯(Meleager)召集希腊各城邦的英雄去围猎怪兽,最终将其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