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活动:能力与挑战的平衡

当你面对一套清晰的目标,而此目标又需要你采取适当的手段时,例如下棋、打网球、玩扑克牌等,便很容易达到心流的境界。因为这些活动都有明确目标,具备行动准则,参与者自然就知道该做什么、该如何做。参赛者在赛局进行期间,内心会呈现一种封闭自足、非黑即白的明晰状态。同理,进行宗教仪式、弹奏乐器、编织毛毯、编写电脑程序、攀登山峰或做手术时,也可达到相同的目标清晰状态。

有助于心流产生的活动,称为“心流活动”,因为这类活动令人感受到心流的出现,它可以让人全神贯注在明确、相容的目标上,与日常生活正好相反。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即时反馈”是心流活动的另一特征。它让人知道自己究竟做得好不好,你可以在完成每一步骤之后,立刻判断自己是否有所改进。如登山者每攀登一步,便知道所在位置又上升一截;歌唱者每唱过一小节,便可听出自己所唱的音符是否与乐谱相符;纺织工每编织好一排,也可以看出所编的是否正确无误;外科医生也不难看出,自己下刀是否避开动脉、是否导致大量出血。无论是居家还是工作时间,我们很可能经常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但是在心流活动中,我们却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尽全力接受挑战,并达成目标,即有可能产生心流。最优体验(optimal experience)多半来自个人能力与机会之间的平衡。由图1可以看出,假若挑战的难度过高,会令人深感挫折,接着是担心,最后产生焦虑;如果挑战太过容易,你的能力绰绰有余,继轻松之后,你就会感到无趣;若挑战难度低、个人能力也不足,当事人的态度自会趋于淡漠。只有高难度挑战与卓越的能力相互配合,个人的全心投入才可能触发心流,塑造异于平常的体验与感受。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1 随着挑战与能力的关系转变,个人的体验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当两者均位于最高点时,最容易产生心流,即最优体验

使出浑身气力攀登山峰的登山者、拿出看家本领唱歌的歌手、织出空前繁复图案的纺织工,以及必须更新手法或随机应变以进行手术的外科医生,都最有机会获得心流体验。

在目标明确、能够得到即时反馈,并且挑战与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人的注意力会开始凝聚,逐渐进入心无旁骛的状态。由于心流发生时,人必须投注全副精力,意念因此得以完全协调合一,丝毫容不下无关的念头或情绪,此刻自我意识已消失不见,但感觉却比平日强烈,时间感也有所扭曲,只觉得时光飞逝,瞬间已过数个小时。一旦整个人的身心都发挥到极致,不论做什么事都会价值百倍,而且生活本身就会变成目的。在身心合一、专注的情况下,生命终将获得极致的发挥。

以上即为心流感受的全部内容。它并不像快乐那样,有助于生活的美好——处于心流状态时,我们并不会觉得快乐,因为要体验快乐,内心必须专注如一,如此难免会让注意力脱离手边的工作。倘若攀岩者在举步维艰时,还要分心感受快乐,很可能就会失足摔落谷底;手术中的外科医生、弹奏艰涩乐曲的音乐家也不例外。只有在完成任务后,才有余暇回顾刚才发生的事,进而为这种极佳体验心生感激,并自内心涌现快乐之情。

然而,人类无须体验心流也能感到快乐。在身体放松休息、享受暖阳或是人际关系和谐愉悦的情况下,人们也能由这类消极的休憩体验到快乐。这些时刻固然值得珍惜,但此类快乐却十分脆弱,而且需要借有利的外在环境方能产生。唯有继心流而来的快乐,是自己塑造所得,对个人意识的拓展与成长才有助益。

由图1可看出心流有助于个人成长的原因。假设某人处于图中的“觉醒”状态,也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当你“觉醒”时,心念会变得专一、主动而投入,但还不算十分坚强、振奋或掌控一切。如何进入更愉悦的心流状态呢?答案很明显,就是学习新技巧,提高能力水平。如果处于“掌控”的状态,同样也能获得快乐、坚强、满足的感受,但仍缺少全神贯注、全心投入及办理要事的感觉。那么,该如何达到心流状态呢?答案便是:提高挑战的难度。

由此可见,“觉醒”与“掌控”是两项重要的学习情境,较其余各项更佳。当你处于“焦虑”或“担心”状态时,距心流还有几步之遥,因此,你应该退而求其次,由难度较低的挑战入手。

心流体验宛若一块学习的磁石,帮助你发展高超技巧,并向高难度任务挑战。不论做什么事,若能一面乐在其中、一面不断成长,就是最理想的状况。不幸的是,事实并非如此。

一般说来,在无趣或淡漠状态时,人们多半难以进入心流境界。我们宁可用现成的电影情节或其他娱乐来填充脑袋,或者因自觉心有余而力不足,而甘愿沉沦于药物、酒精等松弛剂,以此自我麻痹。要想获得极致的体验与感受,必须投入大量精力,然而我们却常因意愿或能力不足,不愿踏出第一步。

心流体验出现次数的多少,取决于我们是否将轻微的心流情形包括进去。

如果有人询问美国大众,他们是否曾全心全意做一件事,而忘却周遭其他事物和时间的存在,大约有1/5的人会回答“是”,并同时表示,一天中总会出现好几次类似的情况。但持否定回答的人也占了15%,两者的比例似乎十分稳定,且放诸四海皆然。

有一项针对6469名德国人进行的调查,同样的问题所得到的回答如下:经常,占23%;有时候,占40%;少有,占25%;从未出现或不知道,占12%。当然,如果只计算最显著、极致的心流体验,数字必定远低于此。

受访者所述的心流体验多集中在偏爱的活动上,如园艺、欣赏音乐、打保龄球、烹制佳肴等,在开车、与朋友谈话时也有可能出现。至于工作时间,心流体验更是经常发生,着实出人意料。

根据受访者的报告可知,当人们从事被动、消极的休闲活动,如看电视或放松休息时,心流体验往往最为罕见。但只要各项条件俱全,几乎所有的活动都能产生心流。因此,若确定自己能尽量保持清晰的目标,能得到立即的回馈,能力与挑战难度相匹配,以及其余的心流要素,你仍然大有机会提升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