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式休闲与被动式休闲

但我们不能将所有的休闲活动一概而论,主动式休闲及被动式休闲就存在极大的差别,对人类也会造成不同的心理影响。

例如,美国青少年的心流体验(专指高挑战、高技能的时刻)大约有13%发生在看电视、34%在进行爱好的活动、44%在运动或游戏时(见表4)。由此可知,嗜好给人高度乐趣的比例是看电视的两倍;游戏或体育则更是看电视的3倍。然而,青少年空闲时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却至少是用于爱好或体育的4倍。这些数字也同样适用于成人。这种结果令我们不禁想问:为什么人们要将4倍以上的时间,花在不及五成概率可让人感到愉悦的事情上呢?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表4 休闲活动的心流发生率

阅读 ‧ 电子书库

当我们对受访者提出这个问题时,总会得到相同的回答。一些青少年承认,骑单车、打篮球或弹钢琴的确比逛街、看电视有意思。但他们说,打篮球的准备工作太花时间,不但要换衣服,还要作若干安排;而要享受弹琴的乐趣,至少也得先花半小时进行些简单的练习。

换句话说,每一项心流活动都需要在刚开始时花些心思,然后才能享受到乐趣。如果你十分疲惫、焦虑或缺乏纪律,无法克服起步的障碍,就只好转换方向,改做一些虽不有趣但能力可及之事。

谈到这儿,不得不顺便提一提“被动式休闲”。光是找朋友聊天、阅读不花脑筋的书籍或者打开电视机,并不需要消耗太多精力,也无须动用技巧或专注力。因此,被动式休闲不但成为青少年的最爱,也是成年人的经常选择。

表4是一般美国青少年从事休闲活动的心流发生比例。根据表4得知,参与主动式、社交性活动(游戏与体育、爱好、社交)的青少年较易拥有更多的心流体验;参与组织松散、较个人性活动(即听音乐、思考、看电视)的青少年则拥有较少的心流体验。然而,费神、困难的心流活动也经常带来焦虑,反倒是后三项被动式的休闲活动鲜少令人焦虑,不过,它们却会让人松懈与淡漠。倘若你将空闲时光全花在被动式休闲上,乐趣想必不会太大,但你也不必因此大动脑筋。显然,这也许是许多人愿意投入被动式休闲的原因。

放松并非坏事,人人都需要松懈,读读休闲读物、坐在沙发上发呆或看看电视。这和做其他事情的道理相同,重点在于分量。若将被动式的休闲活动当做填补空闲的主要或唯一策略,必定会产生问题;一旦养成习惯,整体生活品质也会大受影响。例如,借赌博打发时间的人,最后却发现不能自拔,其工作、家庭甚至个人的身心健康都连带遭受波及。看电视时间较长的人,通常在工作及人际关系上也比较差。德国一项大规模研究发现,书看得越多,人的心流体验也越多,但看电视的时候情况却正好相反。心流体验频繁者,大半是一些多看书、少看电视的人,而常看电视、少读书的人,心流频率最低。

当然,这并不表示习惯性的被动式休闲一定会对工作和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颠倒过来的情形反倒比较常见,即孤独、工作不顺利的人常以被动式娱乐打发时间,或者无法在生活中觅得心流体验的人,只好退而求其次,投身到不费神的被动式娱乐中。

但是,人类发展的因果关系通常循环相生,原本的果,最后往往又成为因。父母暴虐,子女会因无法反击而采取防卫手段,在长大后也变成暴虐的父母,但原因却不在最初所受的创伤,而是他们的防卫作风。因此,养成从事被动式休闲的习惯,并不只是既有问题的结果,它本身也会变成一种原因,断绝当事人增进生活品质的其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