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家庭

为了补偿朋友难寻的缺憾,美国人发现一种新方法,那就是与父母、配偶、子女为友。但在传统上追求纯爱的欧洲,夫妻间的友情反而是一种矛盾,因为欧洲人的婚姻大多是经济或政治联姻,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主要也在于财产与地位的继承,因此,他们之间缺乏建立友谊所需的平等与互惠。

不过,自若干世代以来,欧洲家庭大多已不再扮演经济联姻的角色,当我们越不重视婚姻的物质利益时,就越能享受到它在情绪感受上所带来的回馈。因此,就现代家庭而言,尽管问题重重,但仍开启了许多崭新机会,享受到前人难以享有的至高体验与感受。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当然,我们也会听到另一种极端的论调,声称家庭是一种落伍、退步的制度,难逃消失的命运。持相反意见的保守派则高捧“家庭价值”,鼓吹回归20世纪中期被电视剧奉为圭臬的传统模式。这场论战究竟谁对谁错?显然在某种程度上,两派都是对的,但双方也都错在死守某一种演化模式。如果强说人类曾拥有理想的家庭模式,而且可以无视社会变迁,继续守着这种模式不放,未免太过虚伪;然而,认定社会体系在没有父母对子女提供情感支持与呵护的情况下,仍能继续健全存在,也同样大错特错。因为,不论家庭形式千奇百怪,总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那就是男女双方对彼此及子女的幸福都应能担起责任。

家庭关系对生活品质的影响深远且广泛,若要化为文字,恐怕可以洋洋洒洒写成好几本书。事实上,不少文学名著,如《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包法利夫人》,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家庭人际关系对各成员的体验与感受品质各具不同影响。父母、子女对同一事件的反应,会依据各人对状况的了解,以及过去彼此间的关系变化而有所差异。

但整体而言,家庭可以说是一个飞轮,带动一天的情绪起伏。人在家居时的情绪很少能够达到与朋友相处时那般高昂,也很少降至独处时那般低落。同时,家里也是个人可以安然发泄郁积情绪之处,失常家庭中所见的虐待或暴力就是一例。

在一项研究家庭动态的ESM调查中,拉森与理查兹发现了若干有趣的模式。以夫妻双双外出工作的家庭为例,丈夫的情绪在工作时降至最低,一回到家则大幅回升;但对于下班回家后仍须操持家事的妻子而言,情况正好相反,形成双方情绪周期颠倒的情形。

还有一项发现出乎我们的意料:家人的关系越亲近,家庭的争端就越多。一旦家庭真正出现问题时,父母与子女却会为了避免争吵而相互回避。

完美的家庭体系十分复杂,一方面要鼓励个性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成为有情有义的群体。规矩与纪律的必要性是为了避免在协商上浪费过多的精力,例如子女该何时回家、何时做功课、谁该洗碗等问题。如此一来,由争吵或争辩所节省下来的力气,便可转投至个人目标的追求。同时,每位成员也知道,必要时可拥有家庭集体力量为后盾。一般而言,生长于大家庭的子女,较有机会发展技能、面对挑战,也较能体验到生活中的心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