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二分法

自西方哲学发端之始,思想家便已想出两种发挥人类潜能的主要方式,起先是涉及所谓的行动式生活(即在公共场合以行动表现自我),例如,注意社会环境的风吹草动、抉择、从政、为自己的信念辩护、坚持自己的立场,即使丧失舒适与声誉也在所不惜——这正是很多希腊哲学家眼中人类本质的终极实践。后来在基督教哲学的影响下,一些哲学家逐渐以反省式生活作为人生最佳的实践方法,他们认为,一个人可通过独自反省、祈祷、与神沟通等方式,达到最彻底的实践。但这两种策略无法并存,因为一个人不能兼具实践者及思想家的角色。

直至今日,我们对人类行为的了解仍存在这样的二分法。心理学大师荣格提出“内向性”和“外向性”,作为精神的基本特质。社会学家里大卫·斯曼也谈到人类个性由内转外的历史变迁。现今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内向与外向是可用来区分个体的最稳定个性特质,并可以正确测量。通常人们都逃不出以下两种典型,一是喜爱与他人互动,只要落单就不知所措;一是乐于独处,却不知如何与人相处。究竟哪一类型最有可能令生活最为愉悦畅快呢?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研究一再证明,外向者比内向者更加快乐、振作、少压力、宁静、内心祥和,研究人员因而认为,天生外向的人在生活各方面略胜一筹。然而,在这类资料数据的阐释上,我个人倒不敢如此就下结论,因为外向者的表征就是以积极乐观的口气描述事情,内向者在提及内心状态时则较有保留,以致两者尽管在体验品质上十分相近,但报告时却大相径庭。

较佳的方式是以灵活多变的人为研究对象,这类人士在生活中兼具内向、外向两种特质,但却不固定在其中一种。社会大众向来都有“天才必孤寂”的刻板印象,而这也的确有事实依据,因为不论写作、绘画还是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多半都需要独处。然而,在灵活多变的人身上,我们却一再看到接触他人、聆听意见、交换思想及认识别人作品的重要性。物理学家约翰·A·惠勒的几句话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如果不和别人互相讨论,就会被剔除在外。我总认为,离群的人永远只能当无名小卒。

 

科学家戴森也说出自己工作上出现的两种相对情况:

 

科学是一种十分集体化的事情,基本上只有关门与开门的差别。当我们进行科学工作时,我的门是敞开的……你总是希望与别人交谈……唯有借由人际互动,才能做出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基本上,这是一个群体的事业。新鲜事随时在发生,你必须跟得上脚步,对各种动态有所了解,你必须不断与人交谈。

然而,写作却是另一回事,当我要动笔时,门就得关上。就算如此,仍有许多噪音传进来,因此,我如果想写作,通常都得躲进图书馆,此时就是唱独角戏的时候了。

 

带领花旗银行安然度过风雨飘摇时期的总裁里德,在日常生活中,也采取宁静内省和密集与人互动的交替方式:

 

我是个早起的人,总是在5点就起床,5点半冲好澡,然后开始在家中工作或到办公室去。我大部分的思考及前置作业都是利用这段时间进行的……我尽量保持安静,不受打扰,直到9点半或10点,才开始处理大量业务。身为公司的总裁,宛如部落的酋长,总是不断有人进办公室找你谈话。

 

即使在相当个人化的艺术领域,人际互动的能力也不可或缺。雕塑家尼纳·霍尔顿在著作中,详细描述了人际关系所扮演的角色:

 

你真的不能关起门来,独自一个人苦干。你会希望见到有个艺术同行走进来,与你聊一聊,问问你“你的灵感是怎么来的”,此时你必须有所回应。你不能光是一个人坐在那里……最后当你要展出时,你还需要运用整个人际网络,你得认识艺廊的人,熟悉同一领域的相关人士。你也许想要弄清楚自己是否该加入他们,但不管如何,你还是会不由自主地与他人来往。

 

由这些灵活、富创造力的人的生活可知,同时具备内向、外向两种性格并非不可能。事实上,能够兼具由内到外的各种性格,才算得上是正常人类,若局限于某一极端形态,仅由集体或孤独方式体验人生,都不正常。当然,个人性情与社会化过程也会将人们推向某一极端,或是在一段时日后逐渐潜移默化,形成独好群体活动或独来独往的模式。但果真如此,体验感受的范围势必大幅缩减,生活中的诸多乐趣也将无缘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