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工作倦怠

对多数人而言,工作占去了生活的大半时间,若能让工作尽可能有趣及有益,自然最好不过。但仍有不少人觉得,只要薪资不薄、生活无虑,就算工作再枯燥或疏离都无所谓。正因为这种态度,他们的一生中有4%的清醒时光就这么虚掷了。既然大家都不想挺身寻求工作的乐趣,责任也就得由自己扛。

大致说来,工作令人厌恶的主因有三。其一是工作毫无道理,不仅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甚至还可能有害。有些政府公务人员、压力沉重的业务员,甚至待在武器业或烟草业的科学家,都不得不为自己从事的行业大力辩护。其二,工作既枯燥又缺乏变化,日复一日,毫无挑战性,做了若干年后,就算闭上眼也能照样进行。因此,工作给人的感受是原地踏步,而非成长进步。其三,工作通常充满压力与挫折,尤其当你难以与深怀期望的上司、否定你贡献的同事融洽相处之时,这种挫败感更是伤人。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个人对工作满意与否,主要就看这三项因素,高薪或保障反倒不是那么重要,而大众的想法显然与此有所差距。

就算你不愿承认,你还是具有克服障碍的能力。如果工作沉闷、压力大、无意义,也不能归咎于家庭、社会或历史。不可否认的是,当我们发觉自己的工作毫无用处或实际上有害无益时,通常也没有太多选择,或许你仅有的选择就是离职,就算因此陷入财务困境也得如此。

整体而言,令人感觉愉悦的工作,还是胜过有利物质生活,却不利情绪感受的工作。当然,这是十分为难的抉择,你必须诚实面对自己才行。

心理学家安·科尔比与威廉·戴蒙曾提起,许多人不计一切,追求工作的意义,或放下自己“正常”的生活,投身服务大众的事业。苏西·瓦尔德斯就是这么一个人。苏西原本从事服务业,薪资微薄、工作枯燥,后来虽搬到美国西岸,境况依然不见好转。在一次墨西哥之行中,她在郊外垃圾山看到无数孤儿靠捡破烂为生,发现这些人远比自己更绝望、更可怜,而自己有力量改变他们的生活。于是,她在垃圾堆旁建了一栋房子,开始授课与诊疗,日后逐渐成为大家口中的“垃圾女皇”。

如果你不想采取剧烈的转变,仍可借由提升价值的方法让工作更富意义。例如,超市职员可以多花点儿心思在顾客身上;医师可以多注意病人的整体健康,而非局限于特定的病症;新闻记者撰文时,也可以同时重视真实性。凡此种种,都可使原本微不足道的例行性工作变得举足轻重。

由于分工日趋精细,大多数职业都具有反复、单向的特性。如果一个人从早到晚只做超市上架或填表的工作,实在很难对自己产生正面评价。因此,你必须将整个工作架构视为一体,了解个人行动对整体的影响力,那么,即使是琐碎的工作,也能拥有不凡的表现,让世界更加美好。

每个人都能举出一大串例子,说明自己接触过的工作人员如何在本职工作之外还能伸手协助他人。例如,某加油站员工含笑为客人修理雨刷,却不肯为这举手之劳收取分文;某房屋中介商在房子售出多年后,仍乐意提供服务;某空服员在同事全部离开机场后,仍愿意留下来替乘客寻找遗失的皮夹……

诸如此类的例子中,由于工作人员愿意投注额外的精力,其工作表现的价值因而得以提高,他本身也能自其中获得更大的意义。然而,工作衍生的意义并不会凭空而降,正如上述例子所示,你必须付出超过工作所需的思考及关注。不过,这种做法得动用一项人类珍贵的资源,即我一再提及的“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