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学会做自己,再谈社交

◢惯性行为决定人际关系

“一位社交助理对你来说有何帮助?”我向坐在我身前的区域销售经理问道,他任职于美国丰田汽车公司。面对我的提问,他犹豫了一下,显然是被这个问题难住了。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怎么问起这个?”他反问。

“那你觉得,”我换了一种问法,“行政助理对你来说有用吗?”

听到我这么提问,他的脸色缓和了一些,开口便是对助理的连连称赞:将工作日程整理得井然有序、提醒他准时参加会议、及时反映客户要求、在汇报中规划时间等,助理是他方方面面的助手。“总之,”他现在总算是投入到这个话题中去了,“她是我的好搭档,她的工作技能和知识储备也成就了我。”

“也就是说,”我轻轻插了一句,“她辅佐你的工作,让你的工作更出色,对吧?”

“当然。”他点头肯定道,“她可比我更擅长对付那些固执难缠的家伙,我不像她那么会处理人际问题。”

“那么,她就是我刚才向你提到的‘社交助理’。她对处理人际关系颇为精通,让你的领导工作更加出彩。”我说道。

他没有回应我的话,而是站了起来,和我握了握手,示意谈话已经结束。我觉得这是他对话题感到索然无味的表现。

就这样,我们结束了这次会面。令我开心的是,一年后,他又出现在我面前,和我分享了关于那位助理的一件趣事:

“大家都叫你‘蟋蟀’,”助理对我说道,“是的,蟋蟀,就是那种静下来时才能听到它们鸣叫声的昆虫。因为你都不和大家说话。”她语调轻了起来,“和大家多交流交流吧。”
我十分震惊,甚至有些恼怒:“是这样吗?和大家交流?”
“是的,”她回答道,“每天早上,大家坐在办公桌前,你就这么径直走过去,从来不和大家说一个字。午餐时间,你同样如此。除了提要求和讨论工作,你都是保持沉默。”
这场谈话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我的生活。在听到这番逆耳忠言后,我决定改变自己,我可不想当个“蟋蟀”。
凡事我都喜欢列清单,我会把今天该做的事一条一条写下来。所以现在我每天的日程单上,“接水”都会出现两次,一次在上午,一次在下午。每次我离开自己的办公室去接水时,我都会停下脚步和员工聊天;接完水回来时也是如此。一年后,成效斐然。在对团队运作和工作状况进行决策时,我的消息要比过去灵通许多。现在,一旦员工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新对策时,我就能立刻知晓。而在过去,这种自发性的工作讨论,我是不可能参与其中的。

过去,这位经理从未意识到不善交谈是个问题,直到他的助理建议他多与人交流,他才有所察觉。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周围有家人、朋友、同事和上司,“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就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社交中,一举一动都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这事关婚姻幸福、育儿成果、工作表现以及友情的长久。

如果对自己的行为稍加关注,你就能发现原来行为可以反映人真实的性格——换句话说,就是行为方式会显露出人的性格。这种表现方式会反映在求婚原因、勇气和求婚时的年龄上,会表现在实现自我、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会显露在对待下属的态度中。它会决定你与同事的合作,决定你为朋友庆功的方式。如何做自己、做怎样的自己,这对于社交来说至关重要。所有社会关系,无论是上下级关系、母子关系还是伴侣关系,都与你的行为方式息息相关。

对于每个人来说,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人际网络的特性。你之于我,我之于你,人人相连,就构成了整张人际网络。可悲的是,我们总是无心利用自身特性去发展人际网络。

因此,我们就面临着一个难题:如何有意识地改善自己的人际状况。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得增强自我意识,就像西朔·查理斯·N,玛丽·纳什·萧弗,格雷格·汤普森,马蒂·马泰尔在其合著《认识你自己,改变你生活:学会改变,做好自己》中提到的那样: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于自身的基础性认知。如同工匠通晓手中的工具,音乐家精通乐器那样,要想改变自己,首先就要将自身视作变化的载体……要善于发挥自身的特点,“首先要认识自己,要对自身有个整体观点”。[1]

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妥当,思考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这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发现和总结,既利人,又益己。就像那位丰田公司的经理,也许仅仅是目空一切地穿堂而过就会伤害到人际关系。然而,一旦开始留心生活上、工作上的人际关系,社交状况就会飞速改善。我们在走向别人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而且屡犯不改——这种粗心大意的行为对于日常交往来说,像是无声而又致命的病毒。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言行举止对社交的重大影响,行为方式都会决定人际关系的“生死”。

要想改善当前的婚姻状况,或是其他任何一段社会关系,可以去特里普·保罗的书《你曾有何期望?重新看待婚姻》中寻找答案:“建立起社交圈,着手处理圈中每一段人际关系。”[2]

开始应对人际关系时,首先要确定自己在哪些方面进行完善。助理意识到老板对员工过于古板严肃,及时向老板做出提醒;可即便是有助理的提醒,如果这位经理置若罔闻、我行我素,那事情还是不会发生改变。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的社交状况,任何人都无法替代完成。与上下级、同事、配偶、孩子和朋友的交往方式会影响交往状况,这一点需自己体会。为人行事的方式属于个人选择范畴,既然选择了这种行为方式,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关于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有一点值得强调:言行举止事关人际关系的“生死”。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人际关系或初具雏形,或尘埃落定,抑或走向终结。人一天24个小时都在与自我相伴,我们有一生的时间去表现自我。然而,对于自己的行为,我们显得太过稚嫩、冒失、鲁莽,也不太留心,这种错误的自我表现方式会伤害到自己和他人。

如果下决心改变这一切,我们就要改变自己在社交生活中的为人之道,这也是本书所要传达的主题:如何有意识地去改善人际状况。

你有没有想过去改善一段人际关系呢?也许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或是手足关系?又或是工作上的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客户关系?无论是哪一种关系,想要改善,就得主动出击,就像那位经理一样,先寻觅一位“社交助理”,也许会大有裨益。

“社交助理”深受信任,接受别人的允许或委托以注意其交际行为。举个例子吧:

我和妻子朱迪晚间出门散步,这是我们的日常活动,但今天有些不同:我们俩先跑了一小段。在慢跑时,我们遇到了两位散步的老太太(尽管我们俩也不年轻了)。从她们身边跑过时,她们热心地跟我们打招呼,我们回敬后继续前行。一个小时后,我们又碰见了她们,但此时,我和妻子已经开始散步了。再次相遇后,我们聊了起来。
老太太们:又见面了。
我和朱迪:是啊,又见面了。
老太太们:刚才看见你们还在跑步,怎么现在改走路了?
我和朱迪:刚才跑步只是展示一番,跑出你们视线后,我们就停下了。
老太太们和朱迪:(笑)
那天夜里,在准备熄灯休息时,我问朱迪:“还记得你最近一次彰显个性的时刻吗?”
她想了一会儿,却是无果,又接着说:“不过我知道你是什么时候。”
我笑了:“真的吗?”
“今天在散步的时候,”她说道,“你就表现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你很快就和邻居打成一片,这是你的个性使然,真是有趣。你很会‘撩妹’,谈话很愉快。”她作了总结。

像这种时刻——带有浓重个性色彩、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你,这些时刻对我们来说极富指导意义,而社交助理(本例中我的妻子便是)就能发现这些时刻并传达给你。

在当前的社交圈中,你表现得如何?家庭生活中,你做得怎么样?工作上的你是否为交际而欢喜忧愁呢?对于这些问题,你了解吗?你必须了解。既然与人一起工作、一起迈向成功,你就必须明白自己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到人际关系,因此,就要学会善用自己的个性标签。

人际关系是复杂多变的。有时,我们可以妥善处理;有时,却又不知所措。在一定程度上,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来源于其数目甚大、种类多样。对于亲情,你得和伴侣保持甜蜜、养育孩子,有时还要聆听家人的心事等;对于友情,你得为死党做个知心顾问、在周六的烧烤聚餐上为邻居烤肉、为在健身房锻炼的友人充当计时器的角色,或是在下班后和同事一起闲逛、在接水时和同事聊天等。无论对于哪一种关系,这些都是确定不移的:

·一言一行决定人际关系的命运。

·人际关系反映你的行为方式。

·人际关系或好或坏,与言行举止脱不了干系。

·由行为方式决定的人际关系,会加速或阻碍个人和团体目标的实现。

最近一次彰显自己的个人特色是什么时候呢?当时是怎么做的?言行举止怎样影响社交关系?有怎样的结果?

那么,你是怎样与人交往的?怎么做才能让人际状况更上一层楼呢?

 

 

“鳄鱼出水”——每当想到父亲,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就是这个游戏。这个游戏傻傻的,是在我们小的时候父亲想出的点子。玩这个游戏时,我们跳到家具上去,这样父亲扮演的“鳄鱼”就抓不到我们了。我们会在租房的地下室中玩上好几个小时。那时的父亲很幽默,即使为人父母,依然保持着童真稚气。后来随着年龄增长,父亲脾气愈发暴躁,与孩子也渐行渐远了。

——女儿

 

 

关于我的二女儿,记忆里总是忘不掉她那开朗的笑声,用“无忧无虑”和“活泼开朗”来形容她真是再适合不过了。我喜欢用“珍珍”和“朗朗”做她的爱称。奇怪的是,写下这段话时,我总是无比怀念过去那段她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光。我怀念那个时候的她,那时她总是需要我在她身边,希望我照顾她。最近,这种情绪越发强烈,因为我意识到这些年给她的爱过于吝啬,对她也过于挑剔了。

——父亲

 

 

每天都会有很多改变人际关系的潜在机会,也就是人际关系关节点,我们对这些机会的利用程度决定了关系走向。能否给予他人正能量,取决于我们自己。

[1] 西朔·查理斯·N,玛丽·纳什·萧弗,格雷格·汤普森,马蒂·马泰尔,《认识你自己,改变你生活:学会改变,做好自己》,OD Practitioner,36,no.3(2004):57.http://webmedia.unmc.edu/Community/CityMatch/EMCH/041907/ODP-Seashore%20et%20al.pdf.

[2] 特里普·保罗,《你曾有何期望?重新看待婚姻》,惠顿:Crossway,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