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做最好的自己,让社交更加有效

◢在社交中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对于汤姆、他的团队和整个公司来说,“意在何为?”这个问题是搞清状况、设定目标的中轴线。汤姆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以及在回应时表现出的毅然决然,都激励着我们努力帮助领导层重塑公司的社交局面。他们全力配合我们以完成目标。一开始,他们鼓励员工相互确定对彼此的意向。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这一步很重要,因为我们很少注意到实际行为会与原本的目的相悖。

我们不想参与到背后捅刀、两面三刀、背信弃义的小人之交中,这个公司的员工也同样如此。多数人都说自己不想身处作风不正的关系中。可事实却很遗憾,人们的实际行为和最初对自身及他人的意图与期望却是越来越相悖了。员工纷纷宣称,公司内部派别斗争激烈,他们不得不违背自己原本的意愿,服从派别归属。他们还承认自己在原则上做了让步,容忍了不良关系的存在。

大部分人都如此回应,这让汤姆、领导层和我们都目瞪口呆。原来员工们对紧张的人际关系也是痛心的,这让我们心生惊喜。他们宣泄了心中由来已久的憋闷,有的甚至在面谈中哭了起来,承认自己对于不堪的人际状况也有责任。在所有的一对一面谈中,所有参与者都表明要尽一己之力,给公司当前的状况带来改变。我们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原来大家也是渴望有个温馨和睦的工作环境的!

我们从未遇到过像这样全公司上下都能达成共识的情况,之前的案子多半是集中在公司小团体、夫妻、家庭中,从来没有这种从员工到管理者,再到高层领导这样的整体一致性。大家开始着手改善人际关系了!

通常,人们不会这样看待人际关系:关系是可以用心去打造的。我却对此深信不疑。我认为当我们有意识、有目的地采取行动时,关系是可以蓬勃发展的。无论作为父母、夫妻、兄弟手足、上司还是朋友,多问问自己“意在何为”,都能有所收获。通过自问,可以摆明所需行为,达到我们期望的目标。“意在何为?”这个问题,对汤姆公司的上上下下都是极其关键、意义非凡的,人们为了修补斑驳的人际关系,已经开始寻找方法和途径了。

首先,我们向他们提供了一份简短的评估表——“实际行为/内心意愿”。该表有五个问题:

1.对你来说,目前哪种关系最为重要?为什么?
2.与人结交时,当时的目的是什么?
3.如今的实际行为与当初的意愿相符吗?
4.你希望在社交圈中有什么样的形象定位?
5.你需要做出怎样的改变来加强人际关系?

回答这五个问题,掂量掂量自己的社交圈,想想自己应该在哪个方面进行改善。对于汤姆和整个公司来说,“你意在何为?”更像是一种战斗口号和集体活动,让大家彼此付出、彼此奉献。

要采取积极的意愿,而不是过去那种消极敌对的意愿,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整个领导层和员工之间的关系。芮妮·泰勒博士在其调研中也有类似的发现:有了积极的意愿,就会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她创立了“意向关系模型(IRM)”,提高职业治疗师对患者的医治效果。她让治疗师有计划地改善与患者的关系,并记录状况。在一篇与他人合写的文章中,她解释了该模型的使用目的和用法:

此模型旨在三点:第一,治疗师应将其用于自我反照,去培养医患关系……IRM的终极目标就是帮助治疗师改善医患关系,增强治疗效果。[1]

一旦治疗师想给予病人更多帮助,就会有意发展人际关系了。想想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关系是如何进展的?父母之间是怎么处理夫妻关系的?他们对彼此有何意愿?对孩子们又有什么想法?你的家庭生活又对你在其他领域中的社交有什么影响?

在我们尚未出生时,就已经有了人际关系了。当小生命在腹中踢腿伸拳时,母亲就和胎儿有了联系。[2]

仅仅作为新生儿,我们在母亲40周的孕期里就已经与外界有了联系。玛丽·贝斯·斯坦菲尔德是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中心的医学博士,她指出婴儿在生下来仅仅几天后,就能主动跟母亲互动了:

正常健全的婴儿在生下来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建立起与外界的关系。他们会哭,会闹出动静,会笑,会找母乳,会和关心自己的大人眼神接触,如果这个大人予以回应,婴儿与大人之间就产生了信任,甚至有一生的羁绊。[3]

既然人际关系存在已久,是人生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那为什么我们还对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一头雾水呢?无论是家庭关系还是工作关系都是如此?我们觉得关系得花心思培养才行,即使是像母子关系那样最平常的关系,也是得花心思去培养才行。无论什么关系,我们都不能等闲视之,甚至是母亲和孩子,都要花力气去维系。

我多次提到,关系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事在人为的。每段关系都是通过把握关系关节点打造出来的,这正是汤姆和其他公司员工的可贵之处:他们学着花心思去改善社交状况。所谓关系就是与他人维系或打造联系。然而,汤姆及其整个公司的内部关系却是在该定义之外。

和他人一起生活或工作时,他们行事的目的性更强了。比如说,凯西和唐娜,她们已经在公司待了几十年,彼此势不两立,甚至因为嫉妒对方而耽误交货和服务的时间。然而,接受意向性训练后,两人互发邮件,表明一切都过去了,她们会积极对待这段关系,每周在午餐时间见一次面,交流增强企业效益的办法。不久以后,两人手下的团队也开始冰释前嫌了。

公司上下都开始加大力气改善人际关系,他们很好地诠释了我们对“目的性社交”的定义。所谓“目的性社交”就是利用自己的个人特色、谈话风格、观念想法以及影响力来打造真诚相待的人际关系。

这些都是在汤姆公司实实在在发生的,整个公司都对社交乐此不疲。他们开始利用自身和他人身上的特点,将谈话作为思想、理念和信息高效率交流的后花园;他们自由地表达对自身、工作和文化的观点,用以帮助别人,会说出自己的心声,也会给对方表达心声的权利;他们会动用自己在公司内外的影响力以成人之美。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公司的辉煌和同事的成就。

让我们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我的恋爱已经是20世纪的事了,那时,在出门约会之前(尤其是之前已经约会不止一次了),按规矩,小伙子都会被邀至姑娘家,回答姑娘爸妈的问题:你意在何为?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姑娘的父母想试探小伙子对恋爱的态度,话外之音就是:你到底对我的女儿有什么想法?你对她是认真的,还是只是玩玩而已?通过这次问话,姑娘家的父母就给出了明确的态度,期望他们能喜结连理。

对于热恋的情侣来说这种时刻是尴尬不已的,但对老夫老妻来说,却是值得怀念的,因为这是决定他们关系走向的时刻。

可以看出,意愿就是行动的先兆,意愿预示了我们会做什么、与谁共事、目的何在……如今,生意人都深谙这一点,靠知晓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过活。消费者需求已经算作商家战略规划的一部分。像赫兹、沃尔玛、诺德斯特龙和丰田这样的企业都热衷于发现并预测需求趋势,通过调查、试样、面谈和其他市场调查等手段来抓住消费者的需求。无论商家是谁,又采取了什么方法,他们都在追求同一件事——大众对产品的需求。这些都建立在意愿影响行为的基础之上,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意愿——名词,表示想法、观念,作为动词表示有意、有目的、有计划地做某事或某种行为。在汤姆公司内部,行为会影响关系状况,而这些行为都是有意而为。他们会故意做出错误的行为,他们不回电话、不给其他团体转发有用信息、互相说坏话等,这些都是有心之举。他们故意伤害别人,也拒绝和善。幸运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汤姆和手下的员工开始意识到他们这些有心之举会对社交带来恶劣的影响。

想想一段关系。在这段关系中,你是怎么做的?工作中,你有什么目标?行为又是怎样影响人际关系,继而帮助你达到目标的呢?

你的私交如何呢?意欲何在?所作所为能否助你获得散发着和谐、尊重和关爱的关系呢?通常,每当我们开始一段新的交往历程时,都是心怀好意的,但随着双方言行举止的演变,关系每况愈下。

这种改变是悲哀的,甚至是悲惨的,这并不是因为悲剧就应该发生,而是因为我们本可以通过有意引导自己的行为来防止它发生。你也许会问:“我也想用心经营人际关系,可面对良莠不齐的人际关系,我该怎么做呢?有没有循序渐进、简单易行的方法?”

停下手边的事,仔细回想:刚开始与某人交往时,你的想法是什么?请写下来。

现在的想法与当初一致吗?如果不一致,又有了什么新想法?请写下来。

现在,你可以做些什么去抓住关系关节点、改善人际关系?请写下来。

然后付诸行动吧。

 

 

行医时,我最看重的是照顾病人、与他们交流。当然,专业的医学知识和准确的治疗方法也同样重要。所以,当病人给我看他腹部的斑时,我十分震惊。这块斑是术后才出现的,手术中也没有异常的操作。我理解他的担心,并和他一起承担这份担心。我知道那不是疹子或是瘀青,更像个胎记。我直接承认自己没有能力除去这个斑。最终,我只是开了方子让他试试效果。

——医生

 

 

手术很顺利,术后疼痛感不强,康复时间短。可是,之后在腹部开刀处旁,毫无缘由地出现了一块深褐色的斑,长15厘米宽3厘米,呈条状,在腹部右侧。因此在术后会诊时,我把情况告诉了主刀医生,可他也不知道缘由。
主刀医生是个好人,我很喜欢他,他很专业,也很会关怀别人,我很理解他、信任他。的确,这块斑让我很苦恼,真不想看见它。这是手术引起的,我想知道原因然后除掉它。可我一点也不怪主刀医生,更不想起诉他。我很喜欢他,而且手术之后,我的病情也大有起色。

——病人

 

 

当人们相互鼓励时,他们会感到自己充满力量,觉得自己很有价值,为大家所接受,因此会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关注点和新主意。

[1] 邦赛克森·托尔,柯拿特·沃赖斯泰德,芮妮·R·泰勒,“意向关系模型”,Scribd.com,2015.5 http://www.scribd.com/doc/272892428/The-Intentional-Relationship-Model#scribd.

[2] 罗宾森·劳伦斯,乔安娜·赛山,梅琳达·史密斯,珍妮·西格尔,“母婴联系:何时产生、如何产生”,WebMD,2015.4.20 http://www.webmd.com/parenting/baby/forming-a-bond-with-your-baby-why-it-isntalways-immediate.

[3] 斯坦菲尔德·玛丽·贝斯,“母婴联系对婴儿发展的重要性”,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中心,2016.1.26 http://www.ucdmc.ucdavis.edu/medicalcenter/healthtips/20100114_infant-bo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