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最美声音的私房健“声”操——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以养成习惯为目标,很多同学过了新鲜期之后,就很难坚持继续用新习惯来替代原来的不科学发声习惯,最终又被打回原形。所以在初级阶段,一定要促使自己培养以下习惯。

阅读 ‧ 电子书库

1.时时可练气息:上下班路上,默默地进行轻松易行的腹式呼吸,慢慢建立新习惯之后,坚持腹式呼吸。深呼吸。一口气吸到满,然后慢慢呼气,可以重复很多遍。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2.与已有的运动习惯搭配起来:多运动,比如跑步,力量的增加和气息的充足都有助于共鸣。

3.不要把劲儿放在嗓子眼儿,要放松喉咙和下巴:用自己的正常音域,不要压低声音,也不要掐嗓,应保证自然、大方、得体、舒展。

4.一边追剧一边放慢语速:选一部语速较慢的电影或电视剧,跟着读对白,有了慢语速的环境,自己自然就会放慢语速,声音也就不会很尖细了。很多优雅的人的共同点就是语速都很和缓。

5.让语气丰富起来:在进行数枣练习的时候,可以加入更多的语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或者加上感情数数,让声音听起来有弹性,比如123,456,789,用逐渐加强、逐渐变缓的语气去读,注意松紧和虚实的变化。

6.培养让发声更加兴奋的小习惯:多练“打哈欠”有助于打开口腔,有助于a音发得更加饱满,激活口腔的兴奋感。

7.一边跑步一边练绕口令:跑步时除了听音乐,还可以用绕口令来给自己的跑步带来节奏感。想让自己的声音好听先得口齿清晰,这样听众才能听得清,咬字不清就要多念绕口令了。在跑步时练绕口令,一举两得。

8.不知道用什么语调时,那就微笑吧:平平淡淡的语调让人听了想睡觉,而抑扬顿挫的语调对初学者比较难,那就加入轻松容易的微笑吧!笑容带出来的声音真的会很温柔,也会让人有好感,还能让人很有交流的欲望。

9.培养自己对录音的兴趣:多读报纸,定期录音。对比自己的声音,找到可改善之处,这样做或许一两个月看不到变化,但如果坚持下来,拿最初的录音资料一听,你会大吃一惊的。只要想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

知识卡  让发声器官兴奋起来的小习惯

早晨刚睡醒时,你会伸伸懒腰,让身体慢慢恢复兴奋状态。说话也是一样,身体各腔体和声带都还处于极其懒惰没睡醒的样子,这个时候发出的声音没有情感、是软绵绵的。如果下床之后伸个懒腰已经是你提醒身体苏醒过来的固定习惯,那不妨给声音的苏醒也来个提醒动作,让发声器官尽快地恢复活动,进入兴奋状态,这样你的嗓音就会洪亮而精神!

我们的身体里有很多的腔体可以通过空气共振参与发声,包括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如果你反复观察自己的腔体状态,你就会感受到,面对不同的腔体,我们的掌控强度一样,比如,其中头骨里面的小腔体主要是骨骼,所以大小空间是不能扩张的。胸腔的扩张幅度我们可以控制,保持自然扩张就行了。最关键的就是鼻腔和咽腔了,它们是人声的美化器,发声的时候它们兴不兴奋直接关系到你的音色圆不圆、美不美。

如何调动鼻腔和咽腔参与共鸣呢?一开始要保持发声器官的兴奋,可以想象一下“打喷嚏”前的状态,那个时候鼻咽腔是打开且通透的,就以这种状态的感觉来说话。在日常生活中,可用“打喷嚏”的小习惯把兴奋点调动起来,进而慢慢改变自己的发声习惯。

第一板斧:气息深

阅读 ‧ 电子书库

因为说话的每一分钟都离不开气息的支持,所以请记住三个凡是:

1.凡是不正确使用气息支持的说话,必然是挤着或者压着嗓子在说。

2.凡是不正确使用气息支持的说话,说到激动处就会破声、卡音,嗓子就会有一种被挤压感。

3.凡是不正确使用气息支持的说话,没有掌握呼吸的支点,声音就会发紧、不自然、不放松。

正确地使用气息,就是要有规律地使用气息,就像飞机飞行在平稳的平流层一样,让我们用最省力的方式发出最佳声音!

气息是说话发声的支撑。我们说话时的气息规律是什么呢?那就是气息是在固定管路中运动的,我们的鼻腔、胸腔、口腔、气管等空间就是气息流通的“管路”。只要你能控制好气息在管路中的流动,而不是随意分散,你就能发出最佳声音(见图5-1)!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5-1 气息流动示意图

我们的气息在身体里流动时所产生的气流,也会出现平稳或颠簸。当气息的流速在某个固定的低速范围内时,就相当于飞机飞行在平流层,是做层流运动;高出这一范围,就到了过渡区,直至做湍流运动。当气息呼出得比较急促,气息在腔体内做湍流运动时,也就是气息流速不均匀,这样就无法保持一个或多个器官腔体与气息产生共鸣。没有共鸣,声音自然没有立体感,声音就显得急促、漂浮、发白单调。

这就是为什么当你说话或唱歌,气息支撑不了的时候,音调唱不上去,就算勉强唱上去了,声音也很干涩。相反,当气息控制在一定的慢流速范围内,气息的流速分布均匀,气息与腔体间的摩擦、压力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较小,产生的共鸣、共振也就更持续更稳定,声音听着就觉得有磁性、有感觉。

如何能使气息在你说话或者唱歌的时候保持层流运动呢?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是气息足,二是气息控制得当。

气息足不足,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肺活量的起点。气息足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做到,肺活量是个硬指标,肺活量大的人不用担心气息不足;还有的人肺活量小,那就要用嘴呼吸,因为嘴呼吸的气息量远大于鼻呼吸的量,而且慢慢地低速呼吸能吸得更多、更深、更饱满。

最重要的一点是,气息要控制得当。要控制,就一定要知道阀门在哪里。因为阀门是控制流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阻力件,我们的身体里也有这么一个阻力原件,它在哪里呢?它就是丹田。

其实,你们每天都在用丹田,但偏偏就是说话的时候不用。很多人很好奇丹田究竟在哪?我们来找找丹田的感觉:不断往肚子里吸气,只吸不呼,哪个地方最先感到酸痛,哪个地方就是丹田。

在这里要注意一下,气息一定要抵达丹田这个支点。很多人在吸气的时候,只把气吸到肺部,而没有尝试让气息下沉,即通过胸肺部的能量使劲将气下压到腹部。下压到什么程度呢?应下压到能明显感觉到气体触碰到甚至越过了丹田的位置。

当你把气下压到腹部的时候,你就有了发力的支点,再匀速地控制气流,让气流缓慢地流动,这样气息引着声带振动的同时,也会引起胸腔、头腔或是鼻腔以各自的一个恒定频率振动,这样你的声音就会更有立体感,得到平稳舒畅的呼吸效果,否则气息就会随着声音浮泄出来,造成气浅、声音虚弱。

说话的时候,吸气是在瞬间完成的,如果肌肉参与度不够,我们就不能达到这种瞬间转换的目的,所以上面所说的方法就是帮助大家达到两个目的:调动呼吸的灵敏度;让呼吸气沉丹田,不再只是停留在胸腔。

那么,怎样把气息吸得更深呢?

要想把气息吸得更深,就要用腹部呼吸。我刚开始练习配音时,觉得无比“神秘”,心里想:我一直都是用胸部呼吸的,怎么可以用腹部呼吸呢?

但我坚持练习了一个月,居然进步明显,最突出的感觉是,每当我讲话的时候,都感觉气息从小腹深处往上涌动,使得声音洪亮、饱满、有力,而且持久。有一位外国朋友夸我“You have very deep voice”,身边的朋友们也开始说我“底气十足”。

其实,腹式呼吸就是更深的呼吸,将空气吸入肺底部,即横膈膜处,使肋骨自然向外扩张,腹部感觉发胀时,小腹逐渐收缩。吐气时要保持横膈膜的扩张状态,这一点很重要,不要一吐气横膈膜就“沦陷”了,一下子气息泄掉,声音就失去了气息的支持,致使头几个字有气息支持,后面的字无气息支持,讲起话来前强后弱、上气不接下气,不仅费力,而且声音难以持久。

练习之前,请先观察一下你现在的习惯性胸式呼吸状态,如果你吸气的时候肩膀也在上下移动,那么这个时候你的呼吸就比较浅,是属于胸式呼吸,应多做练习。

练一练

★让声音开足马力的腹式呼吸操

阅读 ‧ 电子书库

深吸气,人人都能发出最佳声音

1.坐直,静心,躯干略前倾,头正,肩松。

2.小腹微收,舌尖抵住上腭,如闻花般地从

容吸气,感觉气流好像沿脊柱而下,后腰部逐渐有胀满感。

3.两肋向外扩张,小腹逐渐紧张,吸气至七八成满;控制一两秒,然后缓缓吐气,使气息均匀而缓慢地流出。

4.反复进行上述练习,呼气时间要逐渐延长,以达到25~30秒为合格。

5.早晨练习,效果更佳。

练一练

★腹式呼吸操的加强练习

阅读 ‧ 电子书库

快吸慢呼

这种呼吸方法比较适合节奏紧凑地说话,或说较长的句子。

想象场景: 初学者可以想象有一位离别很久

的好友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你惊奇地倒抽一口气,几乎要喊叫出来。或是想象在林间小路一人独自行走时遇见一条蛇,气吸进去都不敢呼出来,就停止在这种状态上,几秒钟后仿佛有一股外部的力量将小腹向后推压,感到小腹在与这股外来的力量对抗,气息徐徐向着上齿根的背后发送,这时横膈膜起着支持作用。

呼吸要点: 快吸慢呼的呼吸训练就是瞬间把气吸得饱满,保持片刻后,再把气息均匀、平稳地慢慢呼出。正像我们

平常受到惊吓时迅速地换气,两肋、腰围快速扩张,横膈膜快速且有弹性地下沉。

慢吸慢呼

此呼吸法比较适合速度缓慢地说话和抒情地表达。

想象场景: 这种练习正像我们平常闻花香的感觉,能很自然而舒服地感觉到深吸气的状态。慢吸慢呼的呼吸训练是在全身放松的状态下缓缓地吸入气体,觉得两肋慢慢地张开,同时腰围有明显的扩张;保持片刻后,再把气息均匀、平稳地慢慢呼出。

阅读 ‧ 电子书库

呼吸要点: 要注意的是,吸气要自然、平静、柔和。气不要吸得太多,但要吸到膈肌。气吸得过多,不但不能解决说话发声时气息不够用的问题,相反还易使身体僵硬,声音不流畅。也就是,“气息不在于多,而在于深”。

慢吸快呼

这种呼吸方法经常用于说话和演讲的高潮部分,富有激情且充满力量。

想象场景: 这种练习正像我们过度劳累停下来休息时全身放松地深吸一口气后,再彻底叹出去的那种感觉。

阅读 ‧ 电子书库

呼吸要点: 慢吸快呼的呼吸训练是在全身放松的状态下缓缓地吸入气体,感觉两肋慢慢张开的同时,腰围有明显的扩张;保持片刻后,瞬间呼出气息。

快吸快呼

这种呼吸方法比较适合节奏紧凑、欢快的交谈。

想象练习: 想象一下“狗喘气”的情景,这就是快吸快呼的感觉,它对加强横膈膜的弹性和灵活性有很大的帮助。

阅读 ‧ 电子书库

呼吸要点: 快吸快呼的呼吸训练是快速地吸气,再快速地呼出。快吸时要注意打开下肋,还要注意下腹收缩及胸肌群扩展的弹动力;快呼要领与慢吸快呼练习相同,注意腹肌、膈肌的快速弹动。

第二板斧:喉咙松

有的同学说:“声音很不畅通,所以我只能靠大吼让声音畅通起来。”但说话不是用喉咙吼出来的,只能靠大吼是因为声音有压力,首先需要对发声器官进行减压。身心松则喉咙松,喉咙松则声音通。

我曾经认真观察过竞技型选手的训练。当你用不同的心态走向赛场的时候,你的眼神、姿态和声音的强度方面会有明显的不同。体会一下,描述自己感到的不同点。

经过声音训练的人都清楚,颈部肌肉是上下共鸣腔体联通的管道,不通则痛。发音的时候下巴不应紧张,下巴紧张会导致舌骨的前移,于是就很难得到咽腔的共鸣,因此缺少金属的音色;这时的声音自我感觉是送向嘴前的,如果这时你拿着麦克风说话,就很容易“喷麦”。

打通上下传导的通道

喉咙是联通我们口腔和胸腔的通道,如果不通,声音不能做上下的传导,声音就会憋在胸口或喉部,无法响亮。

通过练习,你就能体会到喉咙和下巴完全放松的感觉,这样你会在自己发声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新的自由的感受,这种感受会改变你的内心,让你体会到更简单、更自然的交流方式。

所有帮助你找到原本最自然状态的练习方式,都是为了减去压力和恢复体力的。这个练习就是如此,当压力消耗了你的体力之后,我们需要一些获取能量的练习来帮助自己恢复体力。

喉咙的放松练习可以帮助你加强呼吸时所调动的肌肉并让发声更加自由。这种自由的感受能让你在感情上和精神上变得更成熟。我经常强调,养好声音也会帮助养好身心,声音的练习不仅仅帮助我们了解发声的原理和重建发声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我们有一种自我的掌控意识,让我们能从无意识状态进入到主动的状态。

让下巴“消失”

摸得着、能感觉得到的颈部肌肉称为“外肌”;摸不着、感觉不到的控制声带松紧的肌肉群称为“内肌”。人们很容易误认为,想要说话或者唱歌大声,就必须劳动我们的“外肌”,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些人在高谈阔论时青筋暴起、面红耳赤。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而且这样发声,由于“外肌”僵硬,声音也会僵硬,就肯定是不悦耳的;讲话人由于拼命扯嗓子还特别容易导致用嗓疲劳、声带充血、咽喉发炎;听众对此种僵硬、粗暴、尖锐的声音,也很快会感到厌烦。正确的发声方法应该是“外肌”尽量放松,尽量不提起喉头,这样有利于气息的畅通和鼻咽腔的共鸣。关于“内肌”如何操控,大可不必去深入研究它,只要做到语调和语速适中就可以了。

会发声的人能让下巴“消失”。下巴、舌根和牙关是说话的关键部位,如果你能在说话的时候保持这三个部位的放松,你就可以很快解决后续的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气息不够用、没有颤音、音色不好听、说话容易累、没感情等问题了。很多女性朋友都会有唱歌下巴紧张和舌根僵硬等问题,这些问题一般是由平时生活中不良的发声习惯日积月累而形成的,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善是有困难的,需要配合一些练习才能慢慢改过来,最终就可以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了。

练一练

★放松喉咙与下巴的练习

你的喉咙有紧张感吗?

正常的声音是空旷而明亮的,如果你的声音有一种被挤压的感觉,那就说明喉咙不够放松。长久地在喉咙的紧张状态下说话,喉咙就会痛。

阅读 ‧ 电子书库

放松喉咙五步走

想象练习: 体会一下打完哈欠和喷嚏的状态,喉咙是完全放松的。

发声位置的定位:软腭后面,咽腔那里,就是你吸一口气喉咙里凉凉的位置。

阅读 ‧ 电子书库

深呼吸:

1.先像闻花般深深吸一口气,然后有轻微的花粉过敏,轻轻地打个哈欠,这时,你会感觉到喉咙通道松松地向下敞开、延伸,跟气息连成一体;然后要保持这种气息深沉、胸部稳定、喉咙放松的吸气状态来说话。

2.平时多做腹肌锻炼和腹式呼吸训练。

练适合的发音:

普通话中有些音节因为发音部位的关系,比较容易造成喉咙的紧张,从高到低地叹气可以让我们的喉咙完全地松开。先张嘴吸气,随后叹气,你会感受到一股凉凉的气息撑开了喉咙,喉咙感觉松松的;此时不要抬肩膀,保持这种喉咙放松的感觉。

注意力转移法:

注意力不要过于集中在喉咙,多想吸气的深入及气息的沉稳;或者想象声音脱离喉咙,从腹部深处发出后直接送到头腔。想象你刚刚醒来,伸一个懒腰,大声地发出“啊”的哈欠声。

放松下巴:

下巴和舌根僵硬也会影响喉咙的放松状态,生理上的放松调整会改变人的语音语调,使你的声音听起来更温暖、更清晰,让别人听到的不仅仅是你说的语言,还有你说话的意图。

用张嘴的方法来放松下巴:向上看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天空中的UFO,你张大嘴巴大吃一惊;向下看的时候,发现脚下有你害怕的毛毛虫,你被吓得倒吸一口冷气。

练习后,再测测你的喉咙还有紧张感吗

如果下巴还很紧张,你会发现声音会有很多的变动,听上去也特别紧张。

我在给学员示范的时候,经常左右摆动着下巴说话,大家看了会觉得特别有喜感。当大家看到我在非常灵活地左右摆动下巴,声音丝毫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后,大家也会开始积极地放松下巴。

阅读 ‧ 电子书库

你可以通过边摆动下巴边说话这样的方式去检验一下你的下巴是不是真的放松了。幅度不要太大,试一试说这句话:“如果你在做饭的时候,你想要参照食谱,你肯定不会把食谱从第一页翻起来读,你会从自己想料理的那一页开始读起。阅读,也是如此。”

第三板斧:调整声音温度的共鸣

人说话的“声音”是依靠人体的共鸣产生的,否则你的语音听起来就只和蚊子翅膀扇动的嗡嗡声差不多。从上到下,人体有五大“共鸣腔”:头腔、鼻腔、口腔、喉腔、胸腔。

在地域上,每相隔20公里,居民的“口音”就会发生一些变化。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语言习惯”,所以他们的“共鸣效果”听起来也是各不相同的。

为什么有的人听起来很理性,有的人听起来很感性?声音共鸣点的主要位置决定了“共鸣效果”,不同的“共鸣点”对应着不同的“共鸣腔”,“共鸣效果”自然就不同。

大部分没经过练习的人,腔体共鸣是处于未充分开发的状态,把一个质量很好的喇叭装入一个很小的音箱内,这时候音箱发出来的声音效果并不怎么好;把这个喇叭放入一个适当的、容积较大的音箱内,声音的音色和效果便马上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改观。

这里我要特别谈一谈两种共鸣代表的声音形象,让大家能顺利掌握理性与感性温度的并用。

1.口腔共鸣:理性、清晰、权威

有一次,一个学员带着困惑来找我,说自己每次做公众演讲时,离开的人总是比留下的人多,严重打击了他的自信心。面对干得比他少、说得比他好,上台一讲就能调动团队行动力的人,他感到深深的自卑。在听他诉说自己声音困惑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为什么听众会忍不住离开。因为他“吃”字的现象非常严重,但他自己并不自知。听众听的是不全的信息,以至于无法理解信息,当然选择离开。

阅读 ‧ 电子书库

什么是吃字呢?当人在说话的过程中,声音“脱落”或“减音”,吃字就会发生。如果口腔张得不够大,就特别容易“吃”掉字。当然日常生活不用这么夸张的嘴型,否则会吓到别人。

把嘴张开不是单纯地张大嘴,而是要能控制和调动口腔内部和外部的空间共同打开,不能外面张得很大,而里面却是关闭的。

外部打开

用很夸张的方式感受一下口腔完全打开的状态。我们先深呼吸一口气,然后打一个哈欠,是真的很自然地打一个哈欠,这时候,你的口腔在外部是处于完全打开的状态。想象一下,张嘴像打哈欠,闭嘴如啃苹果,开口的动作要柔和,两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松,舌头自然放平,然后发出“啊”音,要把“啊”这个音发得圆润饱满,可多发几次。

应注意,要在深呼吸后,用最平缓、最稳定的声音发出“啊”音。

内部打开

微笑着说话,提颧肌,挺软腭,嘴角微微向上翘,同时感觉鼻翼张开了。试试看,声音是不是更清亮了。

软腭在哪里呢?把舌尖沿着你的口盖上部慢慢往内伸,你的舌尖首先会触碰到上颚,随后往里面继续伸,你的舌尖会碰到一点软软的肌肉组织,继续往内部小舌头的方向伸过去,你会碰到大面积的肌肉软组织,这个部分就是你的软腭了。内部打开口腔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把它挺起来。大部分朋友的软腭都处于“休眠”状态,因为长久休眠,所以唤醒它需要一定的练习和时间,因为我自己每天都在做练习,所以我的肌肉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可以随时调动和打开。

口腔打开后的理想状态

外部和内部都同时打开后,口腔的理想状态是:有一种一开口就像提起如穹隆的感觉,可注意观察电视台晚会主持人说话时的状态。之所以让大家注意观察晚会主持人,是因为在大场合,主持人更加需要把口腔打开,把声音放射出去,你会看到他们的整个脸部都是往上提的,这说明口腔内部也属于打开状态,提起了口中的“穹隆”。

穹隆就像一个锅盖似的圆顶,具有弧度,我们开口的时候要尽量感受到我们的上口盖是一个拱形的形状,就像闭口打哈欠的时候,你的口腔会不自觉地往上挺,挺出一个半圆的空间。当你挺出这种半圆的空间后,声音就会在这个更宽广的半圆空间里去作用,并随着气息将更加饱满的声波带动和穿透出来。

练一练

★多发利于口腔共鸣的音

1.“啊”音的练习

阅读 ‧ 电子书库

我们来练习“啊”音。“啊”音是一个完全的口腔音,在普通话里是一个口腔开合度最大的音。我们借助训练把这个“啊”发得圆润饱满,去体会口腔共鸣被释放之后,对发音音色的改变。

2.以口腔共鸣为主的词组练习

阅读 ‧ 电子书库

拍照、快乐、挫折、菊花、乌鸦……

哗啦啦,噼啦啦,呼噜噜……

3.大声问候练习

阅读 ‧ 电子书库

不要害羞,不要对声音做任何的干涉,进行大声问候他人的练习可以锻炼言语的夸张感。

大老远见到许久不见的小学同桌,跳起来大声问候对方:

“一切都好?”

“近况如何?”

“很高兴再见到你!”

4.隔空喊人练习

阅读 ‧ 电子书库

确保小区里家家户户都能听到你在楼下喊出的居委会选举进程:

“今晚8点,将公布本届社区居委会人员名单,对选举结果有争议的,由社区选举委员会民主裁定。”

5.在精神上把声音装满的练习

阅读 ‧ 电子书库

如果你能在精神上把演讲场地填满,那你的声音也能把场地填满。

大胆地对自己说下面这句话:

“畏缩的态度不能改变世界。试图隐藏自己以让身边的人们感到自在,更不具任何意义。我们生来就是为了证明神给予我们的荣耀。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潜能时,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使其他人感到自信。”

2.胸腔共鸣:感性、成熟、关切

阅读 ‧ 电子书库

胸腔共鸣的感受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来看看听众怎么说。

“很久没有喜欢过人的我,突然又想恋爱了……”

“对声音听起来温暖的男人,完全没有抵抗力。”

这就是胸腔共鸣发声给人带来的感受,以胸腔为主的共鸣腔发出的声音会刺激人的感情。要想让表达更加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响亮且具有磁性,就必须学会胸腔共鸣的发声方法。坚持一个月,你就可以欣赏到自己充满磁性和魅力的悦耳声音了。

当声音由高音区向低音区进行时,胸口的声音随着音高的降低而向下面的胸腔扩散,胸腔共鸣得到增强;当声音由低音区向高音区进行时,胸腔里的共鸣又向“管子”里面聚拢,使胸腔共鸣减弱。

确立正确的胸腔共鸣位置

胸口的发声位置,也就是衣服的第二颗纽扣的位置。“胸口”就是胸里有口,声音就是从这个张着的口里发出来的,口的下面连着一根管子。

想象代入:像手风琴的风箱一样,打开我们的胸腔空间。

画面回忆:当你向别人表达你十分认可和确信的信息时,会很成熟自信地介绍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时,你还会用肯定的语气。想象一下,以这样的心态来调整你的声音。

发音准备:发音之前先做好闭口打哈欠状。

练一练

★多发利于胸腔共鸣的音

1.单音训练法

一般发“欧”“哞”等音容易找到胸腔共鸣的感觉。在气息推出的同时,胸腔像手风琴一样打开。

阅读 ‧ 电子书库

2.长句段落训练法

发音准备:发音之前,进行腹式呼吸一次。

在气息推出的同时,胸腔像手风琴一样打开,开始朗读句子或段落,尽量不要换气,坚持拖长至30~60秒。

靠墙练习:因为靠墙可以挺直你的后背,让你更容易感觉到气息沿着后背向上走的走向;并且胸腔的共鸣能和墙产生共振,让你更容易找到胸腔共鸣的感觉。

3.其他共鸣腔体的练习

与解除鼻音训练相反的是,我们要练习让自己发出更多的鼻音共鸣。如果听到感冒的人或者有鼻炎的人说话,我们就会说:“你的鼻音特别重,你感冒了吧?”有一部分人虽然没有感冒,但是鼻音也会特别重,这是什么原因呢?

阅读 ‧ 电子书库

一部分人可能是因为口腔的打开度太小了,大部分的气息无处可去,只能走鼻腔出去,这个可以通过口腔共鸣练习得到一定的改善。还有一部分鼻音重的人,是因为声音在鼻腔内的位置非常低,导致不能形成良好的共鸣,就变得好像感冒了一样。通过练习正确的鼻腔共鸣,能让听起来闷闷的“感冒音”得到改善。

第一步,在开始练习鼻腔共鸣声时,多练练“M”音是有益的,因为发这个音容易达到高位置和靠前、明亮、集中的效果,练习的时候听起来很像蚊子在耳边盘旋的声音。

练习哼鸣时,上下唇应自然地闭上,口腔内部要提软腭使内部完全打开,好像闭口打哈欠的感觉,将声音和气息往高处顶起,感到声音向高位、额窦、鼻窦处扩展,但切勿把声音堵塞在鼻腔里,否则会像感冒一样。

第二步,哼鸣练习之外,还也可用混合母音练习如ma,mi,mo,mu等。

练一练

★清晰的发音带来清晰的思维

1.唇的练习

喷:也称作双唇后打响,双唇紧闭,将唇的力量集中于后中纵线三分之一的部位,唇齿相依,不裹唇,阻住气流,然后突然连续喷气出声,发出P,P,P的音。

阅读 ‧ 电子书库

咧:将双唇闭紧,尽力向前噘起,然后将嘴角用力向两边伸展(咧嘴),反复进行。

撇:双唇闭紧向前噘起,然后向左歪、向右歪、向上抬、向下压。

绕:双唇闭紧向前噘起,然后向左或向右做360度的转圈运动。

2.舌的练习

刮舌:舌尖抵下齿背,舌体贴住齿背;随着张嘴,用上门齿齿沿刮舌叶、舌面,使舌面能逐渐上挺隆起,然后,将舌面后移并向上贴住硬腭前部,感觉舌面向头顶上部“百会”穴的位置立起来。这一练习对于打开后声腔和纠正“尖音”、增加舌面隆起的力量很有效。口腔开度不好的人以及舌面音J、Q、X发音有问题的人可以多练习。

顶舌:闭唇,用舌尖顶住左内颊并用力顶,然后用舌尖顶住右内颊做同样练习。左右交替、反复练习。

伸舌:将舌伸出唇外,舌体集中,舌尖向前、向左右、向上下尽力伸展。这一练习主要使舌体集中,并使舌尖能集中用力。

绕舌:闭唇,把舌尖伸到齿前唇后,沿顺时针方向环绕360度,然后沿逆时针方向环绕360度,交替进行。

立舌:将舌尖向后贴住左侧槽牙齿背,然后将舌沿齿背推至门齿中缝。使舌尖向右侧用力翻,然后做相反方向的练习。这一练习对于改进边音L的发音很有益。

3.吐字归音

阅读 ‧ 电子书库

字头:咬住,弹出,部位准确,气息饱满,结实有力,停止敏捷,干净利落。

字腹:拉开,立起,气息均匀,音长适当,圆润丰满,窄韵宽发,宽韵窄发,前音后发,后音前发,圆音扁发,扁音圆发。

字尾:尾音较短,完整自如,避免生硬,归音到位,送气到家,干净利落,趋向鲜明。

4.膈肌训练

首先,我们通过一个放肆的大笑的动作来找一找横膈肌的存在。想想看,你放肆大笑到肚子疼时,究竟疼在什么地方?

当你大笑时,不停弹动抽搐的那块最疼的肌肉就是横膈肌了,如果我们锻炼它并且借用它的力量去发生这个声音,就像是连接到了身体的力量,特别洪亮有力,还能让你的喉咙好好休息,说话时不用费那么大的力气,从而保护了你的声带。可以说,横膈肌是你体内的小宇宙,它能让你的小腔体发出有底气的大音量。

训练横膈肌有以下三个方法,建议大家每个练习做五分钟,然后休息一两分钟,再做下一个练习。

第一,狗喘气。

练习指引:喉咙一定要放松,最好是用鼻子呼吸带动,然后可以发音“嘿嘿哈哈”,这个声音如果发对了,音色会非常明显。

阅读 ‧ 电子书库

第二,托气断音。

练习指引:想象嘴巴长在肚子上,深吸气,连续反复地发出“噼里啪啦”四个字音,将声音的着力点放在腹部上,这样才能平稳托起气息,直到发出“呯啪”的断音。

第三,弹唇练。

第一个阶段练习无声弹唇,第二个阶段练习有声弹唇,第三个阶段练习甩高音弹唇。

初级阶段小结逐渐养成以下几种科学的发声习惯,就能最大限度地获得轻松、圆润、洪亮的嗓音,练出好听的音色,并且能尽量预防声带充血、喉咙发炎、声带小结以及声带息肉等问题(见表5-2)。

阅读 ‧ 电子书库

日常交流不用苛求音色多么清亮悦耳,气息如何下沉丹田,情绪多么饱满丰沛,只要做到清晰、自然、得体、友善即可。

人的容貌和声音是决定其一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今,你想做什么,只需在百度里输入关键词,就会找到无数的小方法,教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最核心的能力是:坚持。初级阶段最重要的是挑选让你能坚持下去的轻松练习。

毕竟对于非专业人士或者非爱好者来说,没有太多时间去修炼自己的气息,也没有必要去刻意改变自己的音色,但只要注意对小习惯的培养,并多考虑听者的感受,就能在不知不觉中进步,收获一个好习惯和有用的技能,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