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6展示了这些郡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从秦国至秦帝国的整个过程。上述“喜”这个官吏所供职的地区属于第二类,即秦占领地的南郡。加上第二类、第三类,至秦统一之时应该为三十六郡,但最多也就有三十四郡。必须另外找出二郡来。《汉书·地理志》记述了汉郡的出自,其中记为出自秦郡的正好为三十六郡。然而,其中有四个郡却是统一之后建立的第四类郡,如果除去这四个郡的话又有哪四个可以入选三十六郡呢?学界围绕这一问题一直有争议。从清朝至今的三百年中,王鸣盛、钱大昕、全祖望、王国维、钱穆、劳榦、谭其骧等众多学者都为此做出了努力。

然而,里耶秦简中洞庭郡的发现,实在出人意料。因为,这使得一直以来作为研究根据的《汉书·地理志》史料的可信性发生了动摇。比如《汉书·地理志》中说:“长沙国,秦郡。”那么,在秦代真的有长沙郡吗?上一章所述苍梧之乱时提到:平定这次动乱的是南郡管辖的一个县。这一地区正是长沙地区,却没有提到长沙郡。另外,在秦昭王时期的公元前277年的记录中有攻打楚国巫郡、黔中郡的内容,此二郡为楚郡的郡名,并非秦郡的郡名。占领某一地区之后有时是要改变郡名的,所以黔中郡之名不应当在该地区被占领之后还在沿用。从《晋书》以来有很多学者为了与三十六郡数字相合,将《汉书·地理志》中没有作为秦郡的黔中郡列入了三十六郡。那么,既然现在已经发现了洞庭郡,就应该把楚国的黔中郡排除了。而且,当时将黔中郡改名为洞庭郡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度量衡、车轨、文字的统一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谷物计量与武器的制造标准

根据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可知秦统一了法律、度量衡、车轨的尺寸以及全国的文字。对于此事,无论是什么样的一般读物都会将此作为秦统一大业的首要大事予以叙述。一般认为,战国时期由于七国之间度量衡的单位、车马轨道的宽幅、文字的形状不同,所以很不方便,因此进行了统一。其实问题并非如此简单。概而言之,这种改革与一般庶民百姓的生活并无直接关系,因为百姓并非度量衡、车轨、文字的使用者。

这种改革并不是综合七国的制度之后所做的新型规格,而只是将秦国旧有制度作为全国统一标准而已。比如,尺寸长度、石斤两之重、斗升之容积都是把秦国的标准变成统一规制,把小篆、隶书(秦隶)文字作为统一文字而已。而且,统一规格也不是在二十六年一次就实施完成的,在秦的占领地区,即秦以外的地区这些规格早已经开始实施了。在实际中使用度量衡、车轨、文字的并不是庶民百姓,而是那些按照规格制作产品的工人和那些按照规格从事管理的官吏。所以,因违反规定而受处罚的是工人和官吏。至于谷物的纳税,即便容器不一致也不必担心会出现什么不公平的问题,因为度量衡的规格是受到严格管理的。

阅读 ‧ 电子书库

17 统一文字 各式各样的“马”字:七国的“马”,睡虎地秦简、龙岗秦简、楚简中的“马”

“喜”留给我们的法律文书,统称秦律。后来,在云梦县龙岗秦墓中也出土了秦律,睡虎地秦简与龙岗秦简合计起来,秦律的量是很大的。张家山汉简中发现了大量的汉律,而且是与秦律年代非常接近的律文,所以与张家山汉简汉律对照的话,更有利于我们对秦律的理解。

秦律《工律》有着“制作同一种器物,其小大、长短、宽度必须相同”以及“县和工室(官营工场)由有关官府校正其衡器的权、斗桶和升,至少每年校正一次”这样的规定。《内史杂》是有关京师所在官府的杂律,其中也有“贮藏谷物的官府需要进行称量的,都应备有衡石的权、斗桶,这些器具不要借给百姓”的严格规定。在有关物品管理的《效律》中也有“秤砣不准确,误差在十六两以上,罚该官府负责人一甲的罚金,不满十六两而在八两以上,罚一盾的罚金。桶不准确,误差在二升以上,罚一甲,不满二升而在一升以上,罚一盾”。“秤黄金所用天平砝码不准确,误差在半铢以上,均罚一盾的罚金。”度量衡器有误差的话,是要受到处罚的。官吏丢失度量衡器的话,与丢失公文、证书、公印一样要受到处罚。可见其重要性。

阅读 ‧ 电子书库

18 铜权 权即秤砣、砝码度量衡的统一即把秦的标准作为天下统一的规格予以实施

度量衡不仅对谷物计量和武器制造极为重要,还涉及土木工程的测量、身高的测定(身高六尺的大人与小孩有区别,小孩不具备法律能力)、伤害罪的伤口测定(如人脸部被牙齿咬伤时,论罪以伤口一寸见方、深半寸为标准)等诸多方面。

道路交通网的建设与统一车轨

车轨即车辙,统一车轨就是统一车子两轮间的距离。从一般意义上说,就像铁道的轨道那样,宽窄不一会很不方便,所以需要统一。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需要呢?

在秦朝,铺设有以首都咸阳为中心辐射于全国、叫做驰道的国有道路。在古代帝国,与波斯帝国的王道、罗马帝国街道一样,秦朝为了实现中央集权的统治也有这种需要。秦朝首都咸阳连接占领地的郡,以及旧六国郡的道路,都是按照秦的规格铺设的。秦朝统一全国后的第二年,即前220年,据记载:驰道已经连接了东方的燕、齐,南方的吴、楚,而且一直通到了沿海地区。驰道路面宽幅五十步(约67.5m),沿途每隔三丈(约7m)种植一棵青松,外侧以铁锤夯实。

陕西省北部高原丘陵上可以见到夯筑的直道,这是与匈奴作战时为了迅速地将军队派往长城,以咸阳为起点修筑的一条直线延伸向北的道路。直道的调查还只是在局部展开,驰道的存在与否尚有待于今后的调查。当车马通过这样的道路时,即使路面夯筑得很结实,也会留下车辙。

秦朝道路的实际状态虽然尚不清楚,但龙岗秦简的秦律中有很多关于交通的内容,从中可以想象出当年道路的大概模样。秦朝的道路网上行驶有六匹马牵引的皇帝御驾,也有两匹马拉的战车和驿传用的车马。道路除了一级路的驰道之外,还有军用的弩道和在路两侧为遮人眼目所筑的侧墙、供皇帝专用的甬道。驰道分为三条车道,中央是天子专用道,皇帝以外的车马走两侧道路。擅自使用驰道的人,将被流放并没收其车马。在驰道与其他道路交叉的地方,就不得不横穿驰道中央道,那是被允许的。即便是夯筑的路面,遇到雨天也会出现泥泞和无法通行的情况。

地方官吏须在每年九月修筑自己管辖区内道路,进一步说,铺设于全国大范围的道路网是帝国的生命线,就中央而言,任何地方道路的中断,都意味着妨碍了对那里的统治。一条路可以通往帝国最偏僻的地方。战国时期,秦国在攻打蜀国时就利用翻越秦岭山脉的栈道修筑了金牛道,还在山区修筑了通往西南夷的五尺道,路宽仅有1.2米。

习字与撰写文书

秦朝曾经几次宣布文字统一,却始终未能在全国得到彻底贯彻。官吏使用文字、书写行政文书在当时是很重要的事。秦人去地方郡县官府任职的人员是很有限的,由中央任命的只限于郡守(长官)、丞(次官)、尉(军官)这些所谓的“长吏”。实际上的行政人员都是地方上在本地采用的官吏,至于被任用者是否为秦国出身并不构成录用的条件。尽可能地利用他国人才参与秦的地方行政,构成秦帝国的国家基础。刘邦不是秦国人,却当了秦的亭长(负责管理村落的治安)。当然,他应该能读会写。跟从刘邦的曹参是狱掾,任敖是狱吏,与“喜”是同样的职务,也一定能够用秦文字书写的法律,可以用秦文字书写文书。

能够读、写五千字左右的秦文字,与后代科举考试背诵四十三万字的“四书”、“五经”有着明显的差距。当时是在竹简、木牍上用墨和笔写字,字体为隶书。集中精力学习的话,很快就能成为秦的地方官吏。在石头和青铜器上镌刻的文字是由大篆稍加简化的小篆,这样的字有着特殊的读法。秦的文字本不产生于秦国,据说大篆是由周朝太史所创。旧六国的文字相互为兄弟关系,比如经常被人举为例子的各国“马”字,其字形虽有差异,但非常相似(见图17),若用隶书的“马”相比较的话,应该更加相似。若非如此,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外交文书和人员往来则不可能进行。秦王嬴政读到韩国韩非的书时甚至说,“若能见到此人,我死而无憾”。可见,秦王能够读懂韩国的文字。战国是一个非常能够吸收众人所长、重视交流的时代。

阅读 ‧ 电子书库

19 石砚 砚题为龟形,施以彩色。以此研墨,书写于竹简、木牍(《秦汉雄风》)

李斯、赵高、秦太史胡毋敬等人分别著有辞书《仓颉篇》、《爰历编》、《博学篇》。苍颉据说是文字的发明者,爰历出自爰书(审判文书)和历法。《仓颉篇》今天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当时的竹简、木简残片的引文中看到此书的只言片语。若想成为官吏的话,首先要能背诵这本书的文字。这些文字都是四字一句,很方便记忆。如“秦兼天下,海内并厕(秦国统一天下,海内一致服从)”这类词语,背诵的同时也进行了思想教育(《仓颉篇》流传至汉代时,将“秦”改为了“汉”)。又如“薄厚广狭”是反义词的组合,“黡黯深黑”将深黑之义的“黡黯”难字放在一起以便记忆,如此发挥了字典的释义作用。

秦朝的领土面积

嬴政从秦王一变为皇帝,自统一第二年的前220年至他去世的前210年的十年间,他五次巡行全国。平均两年一次的巡行,可谓不同寻常。第二次巡行时,为了在琅邪台建造离宫,嬴政在那里逗留了三个月。第四次巡行时曾逗留于碣石离宫。最长时间的第五次巡行费时七个月,秦始皇本人也死在途中,当时可能本打算离开首都咸阳巡行十个月。不论定都咸阳会付出多少牺牲,去地方巡行能够获得显示权威的政治效果是肯定的。秦朝设置左右丞相,巡行期间首都的政治委托给右丞相,秦始皇则带着左丞相在巡行地处理政务。

阅读 ‧ 电子书库

20 秦始皇巡行图 秦始皇自统一后第二年的前220年至他去世的前21年的十年间,五次巡行全国,在巡行地处理政务

秦故地称为“关中”,即四方设关卡的渭河盆地。地处自然要塞,易守难攻。然而,旧六国位于黄河、长江下游大平原,秦人出六国必须越函谷关、武关而下。关中,乃为四周高原环绕之海拔八百至三百米的较小平原,而东方大平原却是海拔一百米以下的广大土地。如果仅仅封闭在关中,而想要统治那里是很困难的。中央仅仅向地方的发布命令、派遣长吏仍觉得靠不住。李斯实现统一天下的构想中,要求皇帝巡行广大领土,同时登上东方大平原的崇山峻岭,去瞭望从背后环绕六国的东海。

阅读 ‧ 电子书库

21 琅邪台刻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秦始皇巡行乃向征服地区炫耀威信之举。这是在巡行地树立的彰显功绩的刻石

然而,秦的天下可没有今天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么广大。两千二百年前的秦帝国也就是今天中国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内蒙古自治区北部和东北三省之外的三百四十万平方公里,不过现在领土的百分之三十,日本列岛的七倍。当然远不及汉、唐的疆域。

在征服地的扬威之旅

所谓巡行也称巡守、巡幸,目的在于祭祀全国山川和狩猎。不过,秦始皇巡行东方的同时又是一种在征服地炫耀自我威信之举,在那些地方他树立了七尊应该称为彰显碑的刻石。现在仅存有泰山、琅邪台刻石的残片了,而且已见不到彰显秦始皇功绩的内容,所能见到的只是秦二世追刻的文字。其中并没有站在秦的立场、自我炫耀的主张。出于中央官僚手笔的那些文章,只是在《史记》中有所记载。大臣们将秦始皇的功绩写成四字一句的诗加以讴歌。如:

 

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皇帝神圣,平定天下,不懈治理,夙兴夜寐,为民谋利,专注强盛)。(泰山刻石)

 

在这些敬慕秦始皇的赞美之词中,不乏引人注目之处:

 

六国回辟,贪戻无厌,虐杀不已。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奋扬武徳。(六国邪恶,贪婪无厌,虐杀不已。皇帝爱民,兴兵讨伐,奋扬武德)……烹灭强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极。(歼灭强暴,振救人民,平定天下)

 

宣扬的完全是一种为统一而战、解救六国人民于倒悬的大义名分。任何时代,战争都被冠以正义的名号。在国内面对为战争而动员起来的秦国人民,在国外面对作为敌对国的旧六国人民,都要主张战争的正义性。秦国一方的正义,当然在敌对国那里是讲不通的。正义战争最终的归结点,即天下的统一。所谓:“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琅邪台刻石)

什么是泰山封禅

被歼灭者

作为被征服者,六国一方的正义何在呢?没有留下任何史料。《史记》虽记载了统一之后两次发生的暗杀秦始皇事件,但我们仍无法从中了解六国一方的心情。

荆轲的友人高渐离是个演奏筑的高手,天下统一之后曾为荆轲暗杀秦始皇壮行。荆轲被杀,高渐离因为参与此事所以逃亡,隐姓埋名为人做雇工。一日,听到主人的来客演奏筑,他就信口予以点评。主人叫他也试试,他也就听天由命地从一直小心隐藏的箱子中拿出筑和衣裳开始演奏。在场的听众无不为他的演奏落泪。此事被秦始皇听说了,荆轲的友人高渐离终于被发现。秦始皇怜惜他的才艺,弄瞎了他的眼睛让他演奏筑。即便如此,高渐离仍将藏在筑中的铅块,投向秦始皇,却没有击中。结果,高渐离被杀,秦始皇从此再不让其他国家的人接近自己了。

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的第三次巡行途中,秦始皇在博浪沙(河南省郑州东北)遭盗贼袭击。所谓“盗贼”是秦国一方的说法,事件的主谋是被秦歼灭的韩国人张良。张良的祖父、父亲都是韩国的丞相,他本人年少时祖国为秦所灭,弟弟被杀甚至未得掩埋。他发誓倾家荡产也要雇用刺客复仇。他的力士将一百二十斤(三十公斤)的铁锤投中秦始皇的副车,暗杀未遂。张良在秦始皇死后,跟随刘邦投身于颠覆秦帝国的战斗。

祭天——祭祀的继承

从秦始皇巡行的路线来看,他非常执著于对山东的踏访。当时的“山东”,比今天的山东省要广大,是华山以东的意思,在秦的根据地关中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无论如何,就从不知海洋为何物的高原的秦人来说,当他们面临渤海时,有的是一种身处异境的感触。而且由黄河与长江流域结成的广袤平原也与黄土高原地形有着鲜明的反差。广袤无垠的平原上耸立的山东丘陵的山山岭岭,这景致使人产生一种与天际沟通的肃然心情。

秦始皇入山东,特别踏访了旧齐国一直祭祀的名山大川。齐国是统一战争中坚持到最后的大国。作为歼灭齐国的秦,不能放弃齐国传统的祭祀。因为如果放弃祭祀的话,恶鬼的作祟就会降临君主和国家。所以秦始皇必须亲往祭祀,而齐国祭祀并不集中一处,有着号称“八主”、“八神”的八个分散的祭祀地点,仅仅巡视一遍也是非常辛苦的。

所谓“八神”,即天、地、日、月、阴、阳、四季、军神等八种。在天地之间的世界,由于日月循环和阴阳二气交替引起了四季的变化。一旦这种循环受到阻碍,山东地方将黄河泛滥、旱灾频仍,而诸国战乱不已。当时人们认为战争并不是单纯的人事,也是自然循环不畅所引起的。所以将“军神”列入八神并非不可思议之事。来自内陆黄土高原秦国的君主,当他面对碧海时,不禁为东方人看重季节循环的思想所倾倒。他三次踏访琅邪台,建筑宫殿并逗留三个月之久。从琅邪台的高台眺望北面的海岸,风景的确非常美丽。

阅读 ‧ 电子书库

22 泰山之巅 位于山东半岛的泰山虽仅有一千五百四十五米的高度,自古以来却被视为神圣之地,历代帝王在山顶筑坛举行封禅仪式

据说封禅的“封”指隆土筑坛祭天,“禅”指筑坛祭地。秦始皇是以祭天地的封禅来表示自己意欲的。在中国有很多山岳,耸立于山东丘陵的泰山虽然仅仅一千五百四十五米,却以其傲然的雄姿,自古以来被视为神圣之地。攀上不过一千五百米的高度,天地之间一览无余。仰望夜空,全身心都能感受到漫天星斗的跳动,俨然一架天然的天象仪。通常于泰山之巅筑坛祭天,在泰山脚下的小小梁父山祭地。

秦始皇即位第三年的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他首先登上峄山,立石镌刻了彰显自己功绩的表彰文。峄山又称邹峄山,虽然仅有四百五十四米高,却是春秋时期邹国北部的一座名山。因山体奇石怪岩络绎连绵,得名峄山。巨大的花岗岩地表,呈现出一派神秘的风貌。穿越岩石缝隙可到达主峰,在那里向南眺望,一览无余。这里建造了春秋邹国的都市。战国末年,早在秦始皇的一百年之前提出易姓革命论的孟子(孟轲)就出生在这里。

“天命不常定,降于有德而去无德者。天视人民所视,天听人民所听。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君有大过错时则进谏,反复进谏而不听者,就把他换掉。”

这是相当激进的思想。孟子于孔子的大约一百年之后,在鲁国附近的邹地提出这一学说。

封祭与帝国不灭宣言

秦始皇登峄山之后,就召集那里的齐、鲁儒生讨论封禅与祭祀山川的仪式。毕竟秦人不懂东方祭祀的内容。然而,秦始皇认为他们众说纷纭,无所适从,因而斥退了随行儒生。最终,秦始皇清车路,走泰山南麓登顶,立石歌颂自己的统一伟业,并在那里举行了泰山封祭仪式。从泰山南麓登顶的山路,在今天是从红门至中天门,最终到达南天门共一千六百的台阶,然后直抵玉皇顶。之后,秦始皇从北麓下山,在梁父山举行了禅祭仪式。下山途中突遇暴雨,曾避雨大树之下。据说那棵被封为五大夫爵位的松树,一直活到了今天。

泰山举行的仪式,采用了秦太祝在雍城祭祀上帝的祭祀礼仪。总之,由于不了解东方地方的封禅传统和方法,只好使用了秦国祭天仪礼。司马迁记载说因为秦对封禅的仪礼保密,所以没有留下记录。对于祭祀用的牺牲、祭器的种类和数量一概不知。

有关当时封禅的史料,我们今天还能见到也只有泰山刻石的残片了。仅仅十个小篆文字,至今还残存于泰山山麓的岱庙。残存的“(臣李)斯、臣(冯)去疾”和“臣请”等字,应该是李斯、冯去疾的名字。在对秦始皇表彰文的最后,有秦二世欲将父亲功绩流传后世的诏书片断。为秦始皇讴歌的文章虽已不见实物,但其内容在《史记·秦始皇本纪》是有记载的。然而,文章完全没有涉及秦始皇本人祭天的内容。看来立石祭天的祭文,与秦始皇的表彰文不同,是写于玉牒、埋在地下的。

后来,西汉武帝在元封元年(前110)夏四月,也登泰山、立石山顶,举行封禅祭祀。筑叫做“封”的土堆,边长一丈二尺,高九尺,玉牒就埋在这下面。据说玉牒内容是绝对保密的。封禅之后,秦始皇又巡游海上,寻求仙人。东汉光武帝也于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正月丁卯日巡行东方,二月踏访鲁地、泰山,辛卯日登上泰山,举行封祭。始皇帝的遗产如此得到了继承。

秦始皇在泰山曾对天宣称帝国不灭,他自己也相信东方渤海之上存在着长生不死的仙人世界,并企盼自身肉体的不灭。然而,现实中不灭的帝国和肉体毕竟都是不可能的。一场动摇帝国的战争已经逼近。

阅读 ‧ 电子书库

23 泰山刻石拓本(岱庙所藏) 仅仅剩下十个小篆文字的残片

对外战争——与新天下的遭遇

与蛮夷的战争

李斯从廷尉升为丞相是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即前213年。他目睹了由自己辅佐之帝王生命的结束。后来,他拥立了二世皇帝,自己也在翌年(前208)遭刑法处决,没能看到帝国的灭亡。

秦始皇三十四年,咸阳宫中召开了二十六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御前会议。七十名博士首先敬酒,祝皇帝万寿。仆射周青臣对皇帝的美德大加赞誉:

 

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

 

秦始皇闻此,十分欣慰。只要对周青臣的措辞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在他的贺词中有一句八年前的御前会议上没有出现过的“放逐蛮夷”。八年前的所谓“天下”,最多也就是将六国之地予以兼并之后的领土。然而,当时不平定蛮夷就无法统治天下的问题已经被提上了日程。很明显,秦的敌人已经由六国诸侯转变为蛮夷,时人开始意识到中华与蛮夷的差异了。秦汉时期尚无“中华”一词,其实称为“中夏”会更准确些,不过出于习惯,“中华”一语现在已经作为通行的称谓了。无疑,出席那次御前会议的每一个人和皇帝都在考虑蛮夷的问题。因为这次会议正是在与蛮夷出现战争危机之时召开的。

阅读 ‧ 电子书库

24 碣石宫遗址发掘现场 公元前215年的第四次巡行时秦始皇逗留于濒临渤海湾的碣石宫

十五年的秦帝国历史,如果分为六年、六年、三年三个时段的话比较好理解。最初的六年是与战国六国之战结束之后、带引号的“和平时期”,此间秦始皇进行了四次巡行。第二个六年是“对蛮夷战争时期”。此间,巡行暂停了一段时间之后,秦始皇进行了第五次巡行,可他却死于巡行途中。最后的三年是秦二世至子婴的“帝国崩溃时期”。

“对蛮夷战争时期”开始以后,秦始皇于三十二年(前215)开始了第四次巡行,这次他向北出发,逗留于濒临渤海湾的碣石宫,在碣石门的礁石上篆刻了表彰文。碣石宫地处今辽宁省与河北省交界处。碣石就是立石的意思,因这一带海岸礁石众多而得名。现在,那里有著名的北戴河避暑胜地和明代长城最东端的山海关,还是孟姜女传说的发祥地,有姜女庙和被认为是她坟墓的礁石。当然,孟姜女的传说不过是北周至唐朝的产物而已。孟姜女的新婚郎君被秦始皇征调服徭役去修长城,她出于担心带上丈夫的冬装来到了长城。没想到丈夫已经死在那里,她痛哭流涕,以致哭倒了长城,城墙下露出许多白骨。孟姜女将滴有丈夫血迹的遗骨带回故乡,由此被称为贞女。

贸然对匈奴、百越南北同时开战

秦始皇在碣石宫曾让方士们去东海尽头寻找仙人和长生不老之药。但是,结果却出现在了东海的北方:燕人卢生从海上归来,献上了一本《录图书》。书中记载了“亡秦者胡”的预言。汉代人说“胡”实际就是秦二世皇帝胡亥,不过是因为他们已经目睹了秦朝的瓦解,所以才作出如此的解释。在秦代人们所说的“胡”不是西域人,而是指北方游牧民,即匈奴。

秦始皇派将军蒙恬率兵三十万出击匈奴,占领了“河南”(即鄂尔多斯)地区。所谓河南,即西、北、东三面为黄河所包围的土地,因为容易与河南郡、河南省的河南混淆,所以明代以后,自那一地区被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落占据之后,就出现了鄂尔多斯这一地名。鄂尔多斯虽然在今天有着广袤的毛乌素沙漠和库布其沙漠,但在当时是丰美的草原地带,乃匈奴与秦的必争之地。秦本来就企图占据那里,使其成为军马的牧场,动员了三十万军队的战争,用了七年的准备时间才得以开始。秦始皇从北方巡行回到咸阳之后,立刻开始了这一场战役。

不仅如此,翌年的三十三年(前214)秦发兵五十万,在南方开始了对百越的战争。这是一场南北方同时发动的贸然战争。秦在与六国交战时虽然有过同时与人数占多的敌人作战的经验,但是南北两端,且兵分三十万、五十万同时作战毕竟是失策之举。素有“陆梁”之称的南方地域,是从长江以南至抵南海的山区,乃横跨湖南、江西、广东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之绵延不绝的山岳地区。山区的沿河地带开通道路,分散着大大小小的聚落。

阅读 ‧ 电子书库

25 鄂尔多斯 西、北、东三面为黄河所包围的草原地带,秦与匈奴的必争之地

在中国地形图上,这一带为褐色与绿色马赛克式交错地区,在绿色平原和褐色山区生活的两种人交错并存。习惯于北方高原干燥生活的秦人,移居到那里的话是难以适应潮湿高温气候、抵御传染病的。所以,移居那里的多是些脱离户籍的逃亡者、因贫困入赘的卖身奴以及卷入这场战争的商人等。在那里新设置的桂林郡、象郡、南海郡,都派些罪人刑徒去驻守。秦的对手是被称为“百越”的越人,所以这并不是一场国家之间的战争。

多难的百越征服战

据《淮南子》的记载:在秦尉屠睢的指挥下,五十万军队被派往南方。“尉”,即郡尉、县尉等军官。能够统帅五十万军的尉应当是郡尉。后来建立南越国的赵佗就是南海郡尉,所以也称“尉佗”。蒙恬伐匈奴的军队也只有三十万,统一之前秦王发动出击楚国总攻击时,先让李信发兵二十万,结果受挫;再由王翦出兵六十万方得以取胜。这次对百越之战的兵力与当年攻楚的兵力大体相当。

与秦对垒的“百越”并非单一的国家,秦要征服的是越人居住的整个地区。所以军队分为镡城、九疑、番禺、南野、余干五处,驻扎了三年之久,即今天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湖南省的南部、广东省广州、江西省南昌,秦企图以此分布于广大区域的五个据点,统治居住于山岳地区的越人。

秦仅仅靠控制一些据点来维持对百越的统治,可谓困难重重。《淮南子》的还记载说:“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

北方人南下最难以适应的是南方潮湿高温气候。司马迁到南方出游时有过切身体验,甚至说:“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史记·货殖列传》)东汉王充也说:“太阳之地,人民促急,促急之人,口舌为毒。”(《论衡·言毒》)认为嘴里有毒,有着北方人对南方人的偏见,还说:“楚、越之人,促急捷疾,与人谈言,口唾射人,则人脤胎,肿而为创。”有毒物质的多少与土地的干湿度有关,由于江南草莽川泽多生的蟒蛇等有毒动物,也使北方人感到恐怖。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一则以“毒言”为题的口供记录很耐人寻味。这份法律文书记录的是一起有关南方特有习俗的案子。说的是某里居住的甲等人因为丙口舌有毒,而不肯与丙会餐的案子。根据丙的口供:他的外祖母以前也曾因为口舌有毒论罪被流放,从那以后丙家如有祭祀,甲等人也不出席。里的祭祀时参加的人也拒绝与丙会餐。看来,在南方高温潮湿气候条件下,才出现了“毒言”这类回避病菌、预防传染的习俗。

河南(鄂尔多斯)与南海三郡

一系列战争的目的究竟何在?秦向南海派兵、运送军粮利用的是水利。注入长江中游洞庭湖的湘水和漓水上游之间,相距不过几米,是两条流向相反的河流。如果能将两条河沟通的话,船只即可顺漓水而下,经珠江直抵南海。然而,因为两河床之间有几米的高差,相互沟通并非易事,秦后来设计了一条长约三十四公里的运河,称之为“灵渠”。在湘水的分流上安置水闸,用水闸的开合解决了高低差的问题。从而也确保了沿岸的交通道路。

秦付出极大的牺牲,终于从南海得到了犀角、象牙、翡翠、珠玑(圆玉与方玉,圆的是珍珠)、珊瑚等物产。翡翠是一种硬玉,因为颜色与翡翠鸟相似而得名。翡翠的硬度在6.5至7度左右,质地坚硬。本生成于蛇纹岩之中,经风化剥离而流入河、海。白色居多,含铬者可变为美丽的绿色。在日本仅见于新潟县糸鱼川等地。缅甸翡翠据说是在唐代以后开始采掘的。

秦征服南海之后,西汉武帝继而在那里设置了九郡,直至唐代安南都护府时期,中国的王朝从未间断对东南亚丰富物产的需求。那些物产既是南海贸易圈的产物,同时也成为中国南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与东南亚地区的媒介。

在对匈奴、百越的南北战争中,秦又像曾经提出解放六国民众的大义名号那样,提出了“放逐蛮夷”这种新的大义口号。如此,在兼并六国之地后,又将河南(鄂尔多斯)、南海三郡纳入了帝国的版图。秦的天下确确实实地得以扩大了。

阅读 ‧ 电子书库

26 灵渠 为连接湘水与漓水而修筑运河,以水门调节水位解决了高低位差的问题,从而确保了通往南海的交通道路

阅读 ‧ 电子书库

27 南越王墓出土西汉玉雕犀角杯

战时体制的土木工程

为了进行这两场战争,秦始皇三十三(前214)年至三十五(前212)年之间,首都圈与战区的边境地带都实行了战时体制。在北方修筑了环鄂尔多斯地区的长城一线,在南方筑起了要塞据点。上述灵渠也是此临战体制的一个环节。为了迅速地从咸阳向长城派遣军队,还斩山填谷地修筑称为“直道”的军事道路,自北方的九原直通南方的云阳。这一时期,咸阳城还扩建到了渭河南岸,并且修建了阿房宫。在建造自己陵墓的同时,秦始皇向陵区移民三万户,兴建了丽邑,向直道始发点云阳也移民了五万户。自二十六年统一以来,这是大型土木工程建设最为集中的时期。

诸如长城、直道、阿房宫、丽邑、云阳、灵渠的建设,都是在新的天下形势下,为实行战时体制所需要的土木建设工程。因此,不能说“秦统一天下而修万里长城”,而应该说“秦统一天下后,在发动对外战争时修万里长城”。由于考古学的调查、发掘还仅仅进行了一部分,所以当时的历史真相尚不明了。

阅读 ‧ 电子书库

28 壁画车马图 发现于秦都咸阳秦3号宫殿遗址中,由于年代久远,秦代绘画实物至今十分罕见

秦在战国昭王时期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今天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仍残留着当年长城的夯土堆。秦始皇时期的长城在黄河以北,沿东西走向的阴山山脉至今还残存着部分石筑长城遗址。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一万里,约五千公里的长城被称为万里长城。不过,当时的五千公里长城并不都是从零做起的,战国时期各国为防备骑兵战术,纷纷在国境线上修筑长城。秦对赵、燕诸国出于对匈奴战略防御考虑而修筑的北边长城予以了再利用,兼并六国之后秦放弃了内地长城,从“放逐蛮夷”的战略出发而修筑了北方长城。特别修筑了阴山山脉长城,并使其向东与赵、燕长城连为一线。

直道至今在陕西省仍有部分遗址可见。就通直道的地形而言,南部穿越黄土高原的山间地带,北部经鄂尔多斯平原一直北上。全长约九百公里的直线道路,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发挥着功效。

巨大的首都与阿房宫

咸阳城自公元前350年战国时期秦孝文公始建以来已经历了一百四十个年头。咸阳即“皆为阳”之意,指两类阳地之和的意思。河之北为阳,南为阴;山之南为阳,以北为阴。所以渭河之北与九嵕山之南为咸阳。渭河北侧为咸阳原的阶地,在阶地上修筑了宫殿。至今,那里的还残存有建筑物夯土基础遗址,阶地的断崖上不时可见排水管道、水井、陶器的残片。由此依稀可见二十六年(前221)统一之时,迁天下富豪十二万户移居于此的都市情景。当时,为了秦帝国的维持,曾将地方富豪移居首都。汉代继承了此项国策。按照五口之家计算的话,咸阳应是六十万人口的大都市,不愧是与推算人口为一千五百万至两千万的秦帝国相符的巨大都市。东方齐国首都临淄也不过才三十五万人口。不可思议的是咸阳都城竟然未发现城郭的存在。咸阳城南半部为渭河北上所冲毁。

阅读 ‧ 电子书库

29 龙纹空心砖 咸阳城一号宫殿遗址出土龙纹砖(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作为首都咸阳城的护卫,秦还建起了十五万人口的丽邑和二十五万人口的云阳这些卫星都市。丽邑还是守护皇帝陵墓的都市。这种帝国首都的构建计划,后来又为西汉朝所继承。秦在二十六年兼灭六国之时,并未立即实施兴建帝国的计划,而是在秦始皇巡行的六年之后,在战争新形势的紧迫情况下开始帝国建设的。

阅读 ‧ 电子书库

30 秦阿房宫前殿复原建筑

对外战争开始之时,秦因渭河北岸的咸阳城狭小,而在渭河南岸的上林苑这一动植物园中营造朝宫。渭河北岸水利不便,只好以水井补偿。渭河南岸则水利充沛,乃终南山的充沛水源注入渭河所致。战国时期出于军事优先的考虑,背水建立都城。今天,要建设一个与帝国地位相称的首都。首先,建筑一所南北五十丈(115米)、堂上可以坐一万人的前殿,堂下可以竖起五丈(11.5米)大旗。因未竣工,称为阿房宫。所谓前殿就是正殿。

今天在那里仍留有东西一千二百七十米、南北四百二十六米、高十几米的夯土基台遗址。由渭河北侧的咸阳宫渡渭河,阿房宫等宫殿的建造模仿了天体的位置。以渭河比拟银河,在南方与天极相应建造极庙,北面建造营室(天马座、天帝的宫殿)与阁道(王良星座)连接。这一新都市的风貌也在地下予以了再现。

焚书坑儒与不死仙药

丞相李斯的措施

丞相李斯深知此次战争之艰难。与六国之战是外交与战争交错进行的国与国之间的争端,自有一套运行的原则。如今则是与游牧骑马民族、山岳民族那种生活形态完全不同的异族作战。尤其是与越人的战争,面对的是没有任何国家概念的山岳民族。虽然艰难,但是李斯认为这不失为一次将六国残余势力的视线引向外族的机会。“放逐蛮夷”之战,可说是李斯之统一天下战略的第二阶段。此举的成败,事关统一天下之后是否应当再进行战争的问题。

上述的御前会议上,博士淳于越谴责周青臣阿谀皇帝。李斯则将否定郡县制的淳于越斥为愚儒。“儒”既有温柔也有愚蠢之意,当时所谓“儒”并不仅仅指称那些继承孔子学说的学者,在语气上指愚蠢学者不知其所云的意思。何况,淳于越是被秦最后歼灭之齐国的人士,从弃楚投秦的李斯立场来说,对如今仍拘泥于封建制的齐人甚是反感。丞相李斯掌握着当时地方郡县的详细情报。

里耶秦简包括了秦三十三年(前214)、三十四年(前213)纪年的内容。三十三年四月丙午(六日),洞庭郡官署征发了阳陵县十二名男子,这些人都是因犯罪服徭役的刑徒。罪人每日工钱为八钱,除去伙食费可余六钱;若以赎罪罚金为一千三百四十四钱折算的话,必须服劳役二百二十四日方可赎罪。秦不把这些罪犯关进牢狱,而是利用他们做各种劳役。让他们拿起工具建造土木工程,拿起武器投身战争。可以想象此时他们是如何从军与百越作战的。

次年八月,据迁陵县的报告:有弩一百六十九件,其中四件运往益阳县,三件运往临沅县,剩余一百六十二件。需要向武器不足的县进行调剂。这些记载虽嫌琐碎,当时这种事无巨细均须记录的情况,反映出即便在边疆地区,郡县制的机能也能充分地得以发挥。

对诸生反体制批判的镇压

李斯以禁止战时扰乱首都秩序学者的言论自由,表达了自己在全国坚决贯彻临战状态的决心。那一为后世广为传播的焚书坑儒事件,即公元前213年发出交出某些特定书籍的焚书令,以及前212年坑杀四百六十名诸生之事。焚书坑儒事件是作为秦始皇暴君形象的证据而众所周知的。正如后世儒生所强调的那样,这并不是法家李斯镇压儒家的政策,李斯的动机在于防止当时秦实行的体制因为受到批判而导致郡县制无法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