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电子书库

by vik.im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已读32%
预计阅读本页时间:-
Pocket
 
  • 推荐序 一部值得中国读者阅读的三国史
  • 中文版自序
  • 序章 华丽的乱世
    • 小说与历史
    • 现代中国的起点
    • 东亚的三国时代
    • 从吴的角度看《三国志》
  • 第一章 夕阳西下的汉帝国
    • 中国人的历史观
      • 一治一乱与汉王朝灭亡的震惊
      • 三国赞歌《三都赋》
      • 中华势力圈的扩大
    • 后汉时代
      • 三大势力——外戚·宦官·清流
      • 外戚与汉朝的家族制度
      • 宦官跋扈的条件
      • 地方豪族与儒教官僚
      • 中国历史上的外戚宦官及儒教官僚
      • 东亚历史上的外戚宦官及儒教官僚
    • 黄巾之乱
      • 未被写进《演义》的大事件——党锢之祸
      • 黄巾之乱与知识阶层
      • 张角其人
    • 主角登场
      • 乱世奸雄曹操
      • 看相的流行
      • 曹操一族的墓
      • 南方的青年武将——孙坚
      • 浪子英雄——刘备
  • 第二章 群雄割据
    • 走向霸权之路
      • 董卓的专横
      • 挟天子以令诸侯
      • 董卓与曹操的共同点
      • 关东与关西的对立
    • 天下大乱
      • 曹操崭露头角
      • 吕布与刘备的共鸣与背叛
      • 天下形势与远交近攻
      • 谶纬与玉玺、袁术的即位
    • 官渡之战
      • 曹操与袁绍的直接较量
      • 关羽的传说:“过五关斩六将”
      • 曹操的屯田制度
    • 赤壁之战
      • 曹操平定河北
      • 孙策、孙权平定江南
      • 曹操对孙氏的怀柔
      • “髀肉之叹”:刘备在荆州的岁月
      • 刘备拜请诸葛亮
      • 赤壁前夜
      • 曹操遭火攻兵败
      • 《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 第三章 三分天下
    • 围绕兵家必争之地荆州的攻防
      • 周瑜的奋斗与英年早逝
      • 鲁肃的深谋远虑
      • 第一次荆州分割
      • 孙夫人的悲剧
      • 单刀会:第二次荆州分割
    • 刘备平定益州及汉中攻防
      • 曹操的失败和张松献图
      • 张鲁的宗教王国
      • 曹操讨伐关中
      • 刘备夺取益州
      • 成都的无血开城
      • 汉中争夺战:“鸡肋”之谜
    • 曹操对孙权——合肥的攻防
      • 孙权迁都建业
      • 谋臣荀彧之死
      • 生子当如孙仲谋
    • 荆州攻防
      • 水攻樊城 关羽威名大振
      • 曹操与孙权结盟
      • 关羽之死与三国领土的确定
  • 第四章 三帝鼎立
    • 魏文帝与蜀昭烈帝
      • 曹操的遗言
      • 曹氏兄弟的不和
      • 三国胡须杂谈
      • 九品官人法
      • 曹丕即位——玩弄禅让把戏
      • 刘备即位——复兴汉王朝的谎言
    • 孙权的战略与野心
      • 夷陵之战与刘备之死
      • 孙权的忍耐
      • 面从腹背的证据:年号黄武
    • 诸葛亮的南征北伐
      • 第二次吴蜀同盟
      • 曹丕亲征与曹丕之死
      • 二帝并尊与领土分割案
      • 诸葛亮南征
      • 孙权的南北政策与对海洋的关心
      • 与辽东、高句丽的关系
      • 北伐开始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 巨星陨落五丈原:诸葛亮之死
      • “六出祁山”的真相
  • 第五章 三国的外交与情报战略
    • 外交交涉
      • 三国的人口比较
      • 三国外交的基本构造
      • 频繁来往的使者
      • 机智善辩 各显身手
      • 宴会上的问答
      • 吴与蜀的国情对比
      • 三国间的政略联姻
    • 亡命、投降与情报干扰
      • 降将
      • 诈降
      • 作为外交手段的书信
      • 知识分子的关系网
      • 檄文与“谩骂文学”
      • 伪造书信的横行
    • 魏吴蜀的少数民族问题
      • 魏的移民政策的功罪
      • 从孟获看蜀的民族怀柔政策
      • 吴对山越的讨伐
      • 从山岳到海洋
    • 武将与军队
      • 部曲制与三国军队比较
      • 军队与商业
      • “吴下阿蒙”:武将的学识
      • 从鼓吹曲看军队宣传战略
      • 随军艺人
  • 第六章 走向衰落的三帝国
    • 蜀的衰亡与灭亡
      • 群臣内讧
      • 名士舆论的压力
      • 冷淡的本地舆论
      • 蜀的自取灭亡
      • 钟会谋反
      • 乐不思蜀
    • 魏国内乱、司马篡权
      • 明帝的苦恼与死去
      • 曹爽与司马懿的权力之争
      • 三国皇帝的婚姻观
      • 娶侄女为妻的孙权
      • 司马懿的反击
      • 皇帝亲自发动政变
      • 反乱频起
      • 第二次禅让
    • 吴国内政与内讧
      • 孙权晚年的郁闷
      • 长沙走马楼简牍
      • 吴的租税户籍文书
      • 诸葛恪的野心
      • 三国时代最大的暴君孙皓
      • 三国时代结束
  • 第七章 三教鼎立的时代
    • 儒教的统一
      • 新旧儒教的对立
      • 通儒郑玄的经典解释
      • 融合儒家与道家的“玄学”
      • 清谈流行
      • 问答游戏
      • 忠孝之争
      • 后汉、三国时代的孝子贤孙们
    • 道教的诞生
      • 从厚葬走向薄葬
      • 黄巾与太平道
      • 五斗米道与《老子想尔注》
      • 张天师与孔子后裔
      • 关羽为什么变成了神
      • 山西商人与关羽
    • 佛教的普及
      • 佛教传来
      • 中国最早的佛陀像
      • “佛陀即是老子”说
      • 中国最早佛教著作
      • 孙权与佛僧
      • 魏、西晋的佛教
      • 蜀国的佛教遗迹
      • 《维摩诘经》与居士佛教
      • 西行求法第一人
      • 朱士行是猪八戒吗?
      • 佛教的孝子故事
  • 第八章 文学的自觉时代
    • 诗与小说——个性的文学
      • 诗本为歌
      • 诗人曹操的作风
      • 围绕“铜雀台赋”的矛盾
      • 竹林七贤
      • 文豪鲁迅的评价
      • 卖鬼的故事
      • 笑话与怪谈
    • 科学与医学
      • 三种历法——天文学与数学
      • 名医华佗狱死
      • 炼丹术与药物学
    • 三国时代的都城
      • 邺都与洛阳:中国都城的样板
      • 吴国建业与蜀国成都
    • 美术与工艺
      • 三国时代的画家们
      • 朱然墓中的绘画
      • 神亭壶之谜
      • 神兽镜与水神信仰
      • 武器开发竞争
    • 纸与信息的作用
      • 字体革命与书道诞生
      • 从包装纸到书写纸
      • 赏玩书信和笔迹
      • 洛阳纸贵
      • 信息革命与政治革命
  • 第九章 邪马台国及其周围的国际关系
    • 朝贡与中国皇帝的正统性
      • 越南与朝鲜
      • 中国的混乱与独立政权诞生
      • 三国的朝贡比赛
      • 正统性与外交战
    • 倭使来访
      • 朝鲜半岛形势
      • 汉朝与倭人的交往
      • 卑弥呼使节朝魏——景初二年还是三年?
      • 难升米的目的
      • 生口十人,班布二匹二丈
      • 带方太守刘夏
      • 陆路还是海路?
      • “亲魏倭王”称号
      • 不入《三国志》本纪的理由
      • “景初二年”并非不可能
      • 难升米之后的卑弥呼使节
      • 今日国际关系的原型
      • 吴、韩、倭交通的可能性
      • 未见于文献资料的贸易
  • 终章 三国时代与现代东亚地区
    • 围绕正统的理念斗争
    • 五行思想与王朝交替原理
    • “未有不亡之国”
    • 《三国演义》诞生的时代背景
    • 《三国志平话》奇妙的结尾
    • 民族问题的反映
    • 东亚的正统论
    • 东亚的现代
  • 附录
    • 主要人物略传
    • 历史关键词解说
    • 参考文献
    • 历史年表
 

请支持我们,让我们可以支付服务器费用。
使用微信支付打赏


←第157页→
 

随时随地的阅读快乐
你的读书进度
你的专属页面
让书跟着你走

 过滤蓝光模式

减弱           增强

-+
cover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作者: 菊池秀明,宫本一夫,平势隆郎,鹤间和幸,金文京,川本芳昭,气贺泽保规,小岛毅,杉山正明,上田信

订阅 / 关注
RSS订阅 关注Facebook 电子邮件订阅

分享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Facebook 添加到Pinboard 添加到Diigo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微信 推荐到豆瓣 通过邮件发送

下载 epub mobi 保存到Dropbox

« 返回封面

« 返回目录

  高级搜索
打赏我

热门推荐

  • 我的美女总裁老婆-霉干菜烧饼
  • 巨婴国-武志红
  • 我的回忆-张国焘
  • 黄祸-王力雄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 為了活下去:脫北女孩朴研美-朴研美
  • 看见-柴静
  • 伯恩斯新情绪疗法-大卫·伯恩斯
  • 一个人住的每一天-高木直子
  • 上海生死劫-郑念
 

© 2025 vik.im.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 ‧ 电子书库 | 关于 · 隐私政策 · 匿名浏览

« 返回封面 RSS订阅 关注Facebook 电子邮件订阅 上一页 · 下一页 | 快速浏览 | 目录

喜欢这本书吗?欢迎订阅和关注本站,获得更多书籍信息


RSS订阅 关注Facebook 电子邮件订阅

请支持我们,让我们可以支付服务器费用。
使用微信支付打赏

分享 | 摘抄 | 搜索 | 字典
Twitter Facebook 新浪微博 豆瓣
关闭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下一页

个人页面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Facebook 添加到Pinboard 添加到Diigo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微信 推荐到豆瓣 通过邮件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