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群雄割据

走向霸权之路

董卓的专横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读过《演义》的人,如果要问谁是这部书里最大的反面人物,大部分人的回答可能是董卓。曹操虽然也是一个反面人物,但他还有好的一面,是一个有魅力的反面人物。董卓这个人既傲慢又残忍,打仗又打不过黄巾军,可以说是一无是处。这一点不仅小说这样写,史书也一样。那么像董卓这样一个一无是处的反面人物,为什么能那么得势呢?董卓出身于陇西郡临洮(今甘肃岷县),那里是羌族和汉族杂居的地区。董卓和羌族的关系很密切。当时指挥镇压黄巾军的皇甫嵩,就出生在临洮北边的安定。皇甫嵩的叔叔皇甫规,是镇压羌族反乱的功臣。羌族的反乱在后汉末期已经是威胁王朝存亡的大问题。董卓对出自名门的皇甫嵩无疑怀有很大的自卑感。征讨黄巾军时,董卓屡战不胜,而皇甫嵩却战功显赫。后来,在平定凉州人王国反乱时,董卓与皇甫嵩意见完全对立,但最终还是皇甫嵩占了上风。因此董卓对皇甫嵩的嫉妒越来越深。

黄巾之乱被镇压平息之后,各地的反乱如燎原之火,以凉州的韩遂、边章、王国等人的反乱为开端,在东北辽东有张纯、张举联合乌丸族反乱,张举自称天子。在四川有马相自称天子造反。太行山一带的黑山军等农民武装势力(黑山贼等盗贼团伙)也猖獗之极。除了各地此起彼伏的反乱,朝廷里也险些发生企图废灵帝夺权的事件。局势很不安定。当时也有人撺掇皇甫嵩篡权,被为人正直的皇甫嵩严词拒绝了。

为对应各地的反乱,皇族刘焉提议强化各州刺史的权限,称为牧。刘焉任益州牧,同为皇族的刘虞任幽州牧。可是后来,刘虞被袁绍利用,差点儿当上皇帝。而刘焉也在四川野心勃勃地做起了自己的皇帝梦。不可思议的是,这时真正的皇帝灵帝却以无上将军的称号举行了阅兵式。可见,后汉王朝已经到了威信扫地、摇摇欲坠的危险阶段了。

挟天子以令诸侯

董卓一直伺机篡权,当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他深知要篡权,在地方造反不如直接进入中央控制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才是篡夺王朝大权的最古典的手段。而这个机会终于被董卓等到了。

中平六年(189)四月,灵帝死。何皇后所生的少帝即位。外戚何进掌握了实权。袁绍这时进言,建议何进抓住时机一扫宦官势力。何进犹豫不决,袁绍又进言招外地军阀进驻京师,打压宦官势力。何进于是招驻兵并州的董卓入京。在这之前,董卓对朝廷的召唤总是敷衍搪塞,能逃就逃。这当然是为了保存实力,伺机篡权。他对黄巾军的屡战屡败,大概也是同样的用意。

不过,这次董卓非常爽快。他立刻率兵奔赴京师洛阳。可是董卓的兵还在路上,何进就因消息走漏被宦官杀了。这时,袁绍乘机把宦官势力一网打尽。董卓就是在这个外戚宦官同时被消灭的权力空白中进入洛阳。他接管何进麾下的军队,转眼间就掌握了实权。

董卓首先废少帝,立少帝异母弟陈留王为帝。这就是后汉最后的皇帝献帝。为了赢得作为后汉统治阶层的儒教官僚和豪族的支持,收买人心,董卓又对窦武、陈蕃等受党锢迫害的清流派文人恢复名誉,并重用他们的子孙。之后董卓自任为相国。相国是皇帝之下,百官之首。然后又任命公孙度为辽东太守,刘表为荆州牧。这为后来的群雄割据铺垫了道路。因(曹操、袁绍等)反对势力在东边集结,董卓于是挟献帝迁都长安,达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但不久东方反对势力因内部不和而瓦解,董卓篡夺皇位的时机已经成熟。就在这时,董卓被自己最信赖的部下吕布所杀。

董卓与曹操的共同点

在这短短的几年里,董卓暴虐无道,做尽了坏事。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手法,后来被曹操继承并发扬光大。曹操把献帝迎到自己的根据地许都,独占权力,伺机篡夺皇位。但就在梦想将要实现的时候,曹操不幸病死。

值得一提的是,董卓和曹操都很重用清流派文人。据《三国志》等书的记载,董卓为罗致人才,对知识界软硬兼施,甚至加以恐吓要挟,不择手段。就连当时首屈一指的文化人蔡邕都是被逼无奈只好应命的。但是董卓被杀时,蔡邕却为董卓悲哀痛哭。蔡邕因此被处以死刑。这说明董卓虽然一贯为人横暴,但在知识界还是赢得了一定人望的。董卓的父亲曾在清流派文人聚集的颍川当过官吏,董卓也许因此对知识界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

董卓和曹操对清流派文人及官僚都多少怀有自卑感。控制知识界,把皇帝作为傀儡的做法,可以说是这种自卑感的产物。曹操是否有意地模仿董卓,这无从可知,但结果是两者所采取的手法非常相似。只不过董卓以失败告终,而曹操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历史的记述往往是对失败者加以夸大丑化。史书上对董卓残忍横暴的描写,在很大程度上不排除有夸大的成分。总之,从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献帝沦为傀儡的时候起,后汉王朝实际上就已经灭亡了,这也是三国的开端。

关东与关西的对立

董卓进入洛阳掌握实权后,曹操、袁绍以及袁绍的异母弟(一说为从弟)等人都先后逃离洛阳,在东边揭起反旗。这是初平元年(190)元月的事情。《演义》称之为十八路诸侯军。书中把讨伐董卓描写成正义对邪恶的战争,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十八路诸侯本身就是《演义》的一个虚构。这里面有名字的公孙瓒、孔融、陶谦、马腾等人实际上都没有参加联合军。另外,《演义》里说响应曹操的号召,十八路诸侯集结陈留。但实际上冀州牧韩馥屯兵河北的邺。渤海太守袁绍与河内太守王匡屯兵黄河北岸的河内。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另外还有破虏将军鲍信(据《三国志·武帝纪》等记载,这时鲍信的官职为济北相。但鲍信任济北相是后来由曹操推举所为)、奋武将军曹操这七路大军驻屯陈留郡的酸枣。豫州刺史孔伷驻兵陈留以南的颍川。而后将军袁术及部下孙坚则在更南边鲁阳驻兵(参照图19)。

这些诸侯联军的盟主为袁绍,驻屯酸枣的主力军由张邈指挥。张邈是当时被称为“八厨”的清流派文人集团的一员。这些关东诸侯实际上就是清流派官僚的联合。自古以来,在中国常说“关西出名将,关东出名相”,这里所说的“关”就是函谷关。函谷关大致在洛阳与长安的中间位置上。以函谷关为界,关东与关西在气候风土、民情风俗上大不相同,关西在军事上一直处于优势。但是由于中国重文轻武的传统,关西的军阀势力表面上对关东文人势力表现得很服从,但在根本上两者还是处于一种敌对关系。因此关东诸侯与董卓的抗争,并不是什么正义对邪恶的抗争,而是关东、关西两大势力的对抗。实际上当时身处长安,一直与董卓处于竞争关系,但又同属关西出身的皇甫嵩就没有参加关东诸侯的行动,而是听从了董卓的命令。《演义》里把关西军阀之一的马腾写进十八路诸侯之中,这完全不合情理。

阅读 ‧ 电子书库

19 与董卓军对阵的关东诸侯

看到关东诸侯大军集结,董卓当机立断实行迁都,把献帝从洛阳迎到长安,自己却留在洛阳。《三国志》认为,这是董卓畏于关东诸侯兵力强大而西逃。但实际上,关东诸侯的集结给了董卓一个很好的借口,他乘机把皇帝挟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达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对董卓来说,关东诸侯只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在军事上毫无经验,董卓根本没有必要害怕他们。而且诸侯内部也存在不少矛盾。像袁绍、袁术兄弟,因袁绍为庶子,袁术为嫡子,两人历来不和,对付董卓的步调并不是想象的那么一致。事实也确实如此,关东诸侯集结屯兵连日大摆宴席,并不积极攻打董卓。最后只有王匡、曹操、袁术以及孙坚与董卓军交战。这里面只有孙坚取得了胜利。其余的都大败而归。

顺便提一下,按《演义》的描写,刘备、关羽、张飞这时随公孙瓒参战,并且大显身手。关羽刀斩董卓部下华雄,三兄弟虎牢关大战吕布等等。但这些都是《演义》虚构的内容。实际上公孙瓒和刘备根本就没有参加讨伐董卓的诸侯联军,华雄不是被关羽而是被孙坚的部下所杀。

前面提到,诸侯军连日大摆宴席,按兵不动。曹操对此大为不满,从酸枣孤军出击,在酸枣西边的荥阳与董卓军交战,大败而归。按《演义》的记述,曹操是在追击由洛阳向长安败退途中的董卓,在荥阳遭埋伏吃了败仗的。但是,荥阳在洛阳的东边(参考图19),董卓从洛阳往西边的长安逃跑的话,不可能经过荥阳。这个错误的设定说明,《演义》的作者对这一带的地理并不熟悉。《演义》在地理关系的记述上,有关南方的部分基本上没有问题,但有关北方的记述错误很多,可以想象作者很有可能是南方人。

天下大乱

曹操崭露头角

因缺乏粮草,持续了一年多的诸侯联军也就自然解散了。这期间诸侯内部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先有袁绍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被曹操反对。袁绍并不罢休,又从冀州牧韩馥手里夺取了冀州。另外刘岱和桥瑁反目,刘岱虽然杀了桥瑁,但他自己又在与青州黄巾军残余部队的交战中被杀。这些内部斗争无疑暴露了诸侯联军的松散体制。而曹操正是钻了这个松散的空子崭露头角的。

曹操虽然与袁绍、张邈等联军将领关系紧密,但作为宦官的孙子,他在联军里的地位并不高。他首先积极采取行动,攻打董卓。虽然失败,但他因此崭露头角。刘岱死后,鲍信看中了曹操的才能,推荐他作了兖州牧。不久曹操击败黄巾余党,收编降兵三十余万,挑选精锐编为“青州兵”。曹操逃离洛阳的时候,手下只有五千左右的兵力,后来虽然在扬州又募集了四千左右的兵力,但不少在中途就开了小差。三十余万兵力对曹操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数字。曹操因此一跃而出,成了与袁绍平起平坐的一大势力。后来,他又把跟随袁术、孙坚的颍川黄巾余党吸收编入到自己手下。

这时,曹操在兖州招贤纳士,有颍川出身的名士荀彧、东郡的程昱投到曹操的幕下。这两个人后来都成了曹操得力的谋士。后来因荀彧举荐,又有颍川名士荀攸、钟繇、郭嘉等人投靠曹操。就是这样曹操一面取得了以颍川为中心的文人、官僚的支持,同时又大量收编黄巾余党,逐步扩大地盘,为夺取天下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曹操招降黄巾军残余,编“青州兵”是在初平三年(192)十二月,而这一年的四月在长安董卓被司徒王允和吕布刺杀。董卓的部下郭汜和李傕又杀王允为董卓报仇。吕布弃长安东逃而去。不久郭汜与李傕反目,两军大打出手,长安陷入混乱之中。西边的这种混乱,正好给曹操在东边专心经营地盘创造了好条件。另外,这一年的一月,孙坚在与荆州牧刘表部将黄祖的对战中战死。

吕布逃离长安以后,先投靠南阳的袁术。后又寄身于河北袁绍篱下。但是他走到哪儿都被人怀疑,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人物。吕布是长城以北五原郡人,当初在并州刺史丁原手下为将,后来他被董卓收买,杀了丁原,认董卓为父。这次他又背叛了董卓。袁绍、袁术对他的怀疑不是没有理由。吕布之所以投靠袁绍、袁术,是想以杀董卓作为资本来讨好袁氏兄弟。袁绍、袁术逃离洛阳后,留在洛阳的袁氏一族被董卓抄杀殆尽。吕布以为杀了董卓,替袁氏兄弟报了仇,就能取得他们的信赖,但他的想法完全落空了。

吕布无奈,只好投奔曹操的根据地兖州。当时曹操因父亲曹嵩被徐州牧陶谦的部下所杀,正率兵攻打徐州。曹操借口报父仇,在徐州一带大肆屠戮,其穷凶极恶为董卓所不及。这时,留守兖州的是当年诸侯联军将领、曹操的盟友张邈。张邈乘隙背叛曹操,正好又有吕布到了兖州,两人联手反曹。曹操一时间陷入绝境。多亏有谋士荀彧和程昱的尽力,曹操经历苦战最终化险为夷。

吕布与刘备的共鸣与背叛

吕布败给曹操后走投无路,最后来到徐州。这时徐州牧陶谦已病死,刘备接管徐州。在这之前刘备靠公孙瓒的照顾,在各地做地方下级官吏,这次他接替陶谦统管徐州,终于在历史的舞台上出头露面了。吕布见到刘备,对刘备说,我们都是出身偏远的人,还叫妻女出来拜见刘备。同为乱世求生的落荒英雄,吕布无疑从刘备身上感到了强烈的共鸣。刘备肯定也有同样的感受,但也正因境遇相同,刘备始终不能信任吕布。而实际的结果是,刘备攻打南方袁术之时,吕布乘隙夺了徐州,两次抓刘备的妻儿为人质。刘备被迫投靠曹操。

吕布在刘备与曹操之间反复无常。曹操和刘备忍无可忍,起兵攻打吕布。吕布遭部下暗算,被活捉。吕布对曹操说,只要两人齐心协力一定能取得天下。曹操心动,问刘备如何。刘备进言说别忘了丁原、董卓的下场。曹操于是下令将吕布缢死。临死前吕布怒视刘备,大骂刘备是最不讲信用的人。在充满了背信与复仇的乱世里,这也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无情可悲的一幕。

吕布是三国时代首屈一指的猛将,他手持画戟,坐下赤兔马的飒爽英姿被人们称赞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在《演义》里吕布的勇猛甚至在关羽之上。吕布的坐骑赤兔马后来由曹操赠送给关羽,成为关羽形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然这也是《三国演义》作者的创作而已。赤兔马应该是从一而终,最后与主人同归于尽了。

天下形势与远交近攻

曹操把吕布赶到徐州的第二年,也就是建安元年(196)七月,献帝一行冒死从混乱不堪的长安逃回洛阳,实现了时隔六年的还都。但是洛阳已被董卓放火洗劫成废墟。这时,因颍川的黄巾军残党与袁术勾结,曹操在颍川郡中心地许昌驻军讨伐。得知献帝还都,曹操于是迎献帝到许昌。对此,曹操的部下里反对意见很多。因为一是献帝本来是董卓拥立的皇帝,像袁绍就极力主张另立皇帝。二是逃回洛阳的献帝连皇帝的体面都已经难保了。但是荀彧进言,掌握这个有名无实的皇帝,实际上有利于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曹操最后采纳了荀彧的意见,决定保护献帝。和董卓一样,曹操从此得到了借皇帝名义号令天下的大义。曹操也因此在群雄相争的混战之中取得领先地位,为后来夺取天下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时,建安元年的天下形势是这样的:首先在北方的辽东有公孙度自立王国,往南在幽州(现在的北京一带)有公孙瓒割据,而并州、冀州、青州的广大区域是袁绍的势力范围。黄河以南的兖州、豫州、司州东部(洛阳一带)是曹操的地盘。袁绍和曹操之间有董卓任命的河内太守张杨,张杨在献帝逃离洛阳时曾提供粮草支援。在曹操南边的南阳有董卓过去的部将张济的侄子张绣占据,这个张绣曾经给过曹操以沉重的打击。另外,在东南部的徐州有吕布,再往南,扬州北部有袁术。与扬州隔江而望的吴郡成为孙策的根据地。长江中流的荆州,上流的益州各由刘表、刘璋两个皇族支配。益州北部的汉中有五斗米道教主张鲁建立的宗教王国。北边的凉州有韩遂、马腾等大小军阀盘踞。司州西部(长安一带)郭汜与李傕依然争斗不休(参照图20),正是处于群雄割据的状态。军阀之间为争夺地盘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阅读 ‧ 电子书库

20 建安元年(196)军阀割据图

这中间,比如说袁绍、袁术兄弟,两人历来关系很僵。于是袁术联合与袁绍处于敌对关系的公孙瓒,而袁绍也不是等闲之辈,立即联合袁术的敌手刘表进行对抗。这种为进攻眼前的敌人而去和敌人背后的敌人结盟的远交近攻的方法,从战国时代以来,就一直被作为外交的基本战略,到了三国时代也被继续沿用。后来的魏吴蜀三国间的攻防也是以远交近攻为基本战略展开的。

谶纬与玉玺、袁术的即位

建安二年(197)的正月,袁术称帝。袁术出身四世三公的士族豪门,本来应该是政权中枢的栋梁人物。袁术的即位是后汉王朝逐渐走向衰亡的一个象征性事件。袁术即位时,据说是利用了预言书上一句话“代汉者,当涂高也”。袁术的字为公路,“术”与“路”同意,“涂”通“途”,也有路的意思。所以“当涂高”说的就是自己。这种牵强附会的解释,对袁术来说却是如获至宝。

这里所说的预言书也叫做谶纬。“谶”也就是对未来的神秘预言,“纬”是相对于“经”而言的。当时为传授圣人之道,除了利用儒家经典,还编集了用预言解释儒家经典的“纬书”。在后汉,自始祖光武帝利用预言书即位以后,谶纬思想非常流行,假托孔子之名编造的谶纬书也大量出现。就连郑玄这样的儒家经典注释的集大成者也为谶纬书写起了注释。可见谶纬对了解后汉的政治、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魏蜀吴三国的王朝创始和皇帝的即位,都离不开谶纬的预言制造舆论。预言书的语句神秘而暧昧,可以由人恣意解释。到了魏建国时,因为“魏”通“巍”,有“高”的意思,这时“当涂高”又被解释成指“魏”。

袁术称帝除了利用谶纬造谣,还因为他仗着手中有一块传国的玉玺。这块玉玺出自秦始皇之手,汉朝的皇帝代代相传。玉玺上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玉玺在袁绍诛杀宦官的混乱之中丢失。董卓纵火焚烧宫殿,从洛阳撤退后,孙坚进入洛阳,在化为废墟的宫殿的一眼井里找到了这块丢失的玉玺。后来袁术把孙坚夫人押作人质,硬从孙坚之子孙策手中夺到这块玉玺。皇帝即位不能没有玉玺,到刘备即位时,相传它又被从汉水的河底找到了。不过这大概不是真东西。后世也经常有伪造玉玺的事情发生。到了明代还出现了一本以玉玺的流传为中心而写的三国历史故事《三国志玉玺传》。

袁术的称帝是他性急无谋的一大失算。他因此搞得众叛亲离,内外交困。最后袁术走投无路,只好去投靠与他关系很僵的袁绍。但是还在半路上,袁术就病死了。袁术的势力就此分崩瓦解。玉玺后来经被袁术扣留的徐璆之手又重新回到汉王朝手中。袁术的家族也被孙策抓获,女儿给孙权作了后宫。

官渡之战

曹操与袁绍的直接较量

曹操手中虽然控制了献帝,在群雄之中取得了有利的地位,但他的地盘位于群雄割据的中心,四方受敌。于是他首先怀柔远方的韩遂、马腾,取得他们的支持,然后消灭了一直与他为敌的吕布以及张杨的后继眭固。这之前郭汜、李傕已被歼灭,张绣也投降了曹操。曹操周围的董卓势力基本上被一扫而光。而这时袁绍在河北攻打公孙瓒,公孙瓒兵败自杀。袁术也病死。这样到了建安四年(199)八月,袁绍和曹操在黄河两岸直接对峙,冲突已到了不可避免的时候。这一年的秋天双方拉开大战帷幕。第二年,即建安五年十月,在黄河南岸的官渡,终于迎来了最后的决战。

当时袁绍在军事上处于绝对优势,而且北方的公孙度和西方的韩遂、马腾等都采取中立的态度,袁绍不存在后顾之忧,可以全力以赴对付曹操。与此相比曹操的条件就很不利了。他背后有与袁绍有同盟关系的刘表,还有虽与刘表敌对但却野心勃勃的孙策,曹操随时有受后方攻击的可能性。曹操于是派卫觊为使者前往与刘表敌对的益州刘璋处,想策动刘璋从侧面牵制刘表。可是卫觊因道路不通,只到了长安就不能前行了。祸不单行,这时献帝又恐于曹操的专横,下密诏令外戚董承暗杀曹操。虽然这个阴谋因消息泄漏而失败,但又有刘备伙同董承一党在徐州小沛起兵反曹。曹操立即采取行动击破刘备,刘备逃奔袁绍而去。留下来的关羽敌不过曹操,只好投降。曹操又派臧霸(先为陶谦部将,后与吕布同伍,吕布被杀后投降曹操)占领袁绍在黄河南岸的地盘青州,消除了袁绍由侧面袭击的后患。

阅读 ‧ 电子书库

21 官渡之战 曹操战胜袁绍,奠定平定河北基础

阅读 ‧ 电子书库

22 官渡古战场 河南省中牟县。因多次黄河泛滥地形有所变化,但是此地当无疑问

这之前,在荆州南部的长沙太守张羡策应曹操举兵攻打刘表,刘表受到牵制,不能与袁绍共同对付曹操。而这时,正准备乘虚袭击许都的孙策遭暗杀身亡。这样曹操的后顾之忧也自然消失。虽然袁绍又怀柔盘踞许都南边汝南的黄巾残党刘辟,并派刘备到汝南合流以搅乱曹操后方,这一行动也被曹操一举粉碎。

曹操在排除了种种不利因素后,在官渡迎击袁绍的进攻,最终以少胜多取得了全面胜利。曹操的胜利与袁绍集团的内部不和有很大的关系。在围绕攻打曹操的问题上,袁绍的谋士们意见不一,互相牵制。而这些谋士本身都是一些官僚士大夫,代表着不同地域、不同集团的利益。也就是说袁绍虽然手下有很多谋士,但他却不会用人,这也是袁绍失败的最大原因。谋士许攸的叛变最具有代表性。曹操正是采用了许攸的计谋,对袁绍的粮草屯集地乌巢发动了奇袭,最终取得了官渡之战的决定性胜利。

关羽的传说:“过五关斩六将”

《三国演义》在对官渡之战的描写里,表现得最英勇善战的莫过于关羽了。关羽斩袁绍大将颜良、文丑,威名大振。他谢绝曹操厚遇,回归刘备的行动体现了他重义的英雄美学。但实际上,关羽斩的只有颜良一人。而且颜良是在听寄身袁绍处的刘备说关羽是来投奔袁绍,对关羽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关羽斩杀的。所以对关羽来说,其实这并不是一个什么佳话。

关羽在寻找刘备的路上,过了五道关卡,斩了曹操的六员部将,也就是《演义》里有名的“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这段故事后世还被作为戏剧上演。但这完全是作者的虚构创作。而且关羽不从许都到河北的袁绍处寻找刘备,却绕道相反方向的洛阳、荥阳,这显然不合理(参照图21)。不过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前述曹操与董卓交战时,荥阳被错误地放在洛阳的东边。到了关羽时,荥阳的位置又恢复正常了。这一点也说明了《演义》的完成是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总之,《演义》里有关关羽的故事,包括前述的赤兔马的例子,与史实无关的虚构很多。这与后世的关羽信仰有很大的关系。被圣人化了的英雄破关斩将的故事,在民间传说里随处可见。在日本义经的《劝进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曹操的屯田制度

官渡之战时,由袁绍阵营叛逃曹操的许攸曾问过曹操还有多少军粮供给,曹操谎称还有一个月左右的粮草,但实际上所剩粮草仅够维持一天。曹操的这个谎言当然没能骗得过许攸。对曹操来说保证战争持续的最大问题就是军粮问题。曹操在艰苦的条件下基本上保证了军粮的供给,这要归功于他所推行的“屯田制”。

阅读 ‧ 电子书库

23 青梅煮酒论英雄

黄巾之乱以来,连年的战乱使北方人口骤减、土地荒废,同时出现了大量的难民。这一时期,在北方的幽州、南方的荆州以及西方的益州数十万至近百万的人口为躲避战祸而流出。曹操统治下的中原一带也因此人口流失,生产荒废。作为诗人曹操在诗中写到“生民百遗一”(《蒿里行》)以形容当时的惨状。“百遗一”虽然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有文献记载说当时的人口只有东汉最盛期的十分之一(《三国志·张绣传》)。募集劳力,恢复生产成了曹操政权的当务之急。

建安元年(196),曹操迎献帝至许昌,并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都一带设置屯田。曹操首先募集流民,把无主和荒废的土地分给他们耕种。还提供耕牛、农具,采取集体从事生产的方式,国家向屯田民征收租税。这一措施在许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于是曹操又在各地推广这个经验,各郡设置典农中郎将,各县设置典农都尉,以不同于一般地方行政系统的组织与编制进行管理。说白了也就是国营集体农场。它和社会主义中国推行的人民公社也有相似之处。从西汉武帝时就开始兴办屯田,但那都是在偏远地区由兵士从事生产劳动。在内地如此大规模的民屯,中国历史上只有这个时期有过。

起初屯田民只按租用官牛的头数缴纳租税,这是因为无主农地来源非常丰富。后来剩余农地越来越少,官府采用了分给屯田民一定数量的土地,对土地的收获直接课税的方法。租税按规定使用官牛者,官六民四,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百分之五十的租税率看上去似乎很高,这和东汉当时的租率不相上下。但屯田民没有兵役、劳役等负担,在政府的庇护下能够专心从事农业生产,政府也因此获得稳定的收入。屯田制度是一项有利于官民双方的合乎事宜的政策。

后来,建安十八年(213), 曹操又采纳司马懿的建议,在与吴交战的淮河流域、与蜀接壤的关中地区施行了军屯。军屯在生产效率上进一步得到提高。由于施行屯田制,确保了军粮的安定供给,魏在与吴、蜀的长期两面作战中始终保持着有利的形势。吴和蜀也因此效仿魏的做法施行屯田。吴主要在长江流域兴办民屯和军屯,蜀在与魏接壤的汉中施行了军屯。

屯田制在战乱期为恢复生产确保供给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但随着战乱的平息,生产力得到恢复,屯田制的弊端也越来越暴露出来。屯田民处于政府的严密管理之下,没有自由。表面上屯田民没有兵役、劳役负担,但实际上他们常常被强制征用参加各种劳动,一旦有事也被强迫参加战斗。更主要的是屯田这种集团化管理体制束缚了农民的自由,阻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到了魏的后期,租率升至官七民三,甚至官八民二,屯田民的不满也日趋高涨。入晋以后,除了军屯,民屯最终被下令废止。在集团化农业的局限性这一点上,可以说屯田与人民公社的失败有着共通之处。

另外,屯田制实行土地公有化,把公有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的做法,与东汉统治阶级的地主豪族的利益相违背。战乱期豪族势力不得不做出一定的让步,但战乱一旦平息他们的不满就爆发出来了。所以,以司马氏为首的地主豪族政权废止屯田是理所当然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屯田制的实施反映了三国作为一个过渡时代的历史特征。屯田制采用的土地公有和政府直接管理人民的措施,后来被起源于北魏、确立于唐代的律令制下的均田制继承吸收。

赤壁之战

曹操平定河北

袁绍在官渡虽然大败而归,但他在河北一带保持着强大的势力,依然是曹操的强敌。但是,袁绍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的三个儿子彼此不和。袁绍的三个儿子,长子袁谭、次子袁熙、幼子袁尚。按理应由长子袁谭为嗣,但袁绍偏爱幼子袁尚,想立袁尚为后。于是袁绍令长子袁谭出任青州刺史,次子袁熙出任幽州刺史,以外甥高幹为并州刺史,只有袁尚留在冀州自己的身边。兄弟之间的不和由此而产生。特别是长子袁谭和幼子袁尚间的矛盾尤为突出,造成了部下的分裂。参谋审配、逢纪追随袁尚,辛评、郭图追随袁谭,双方互不相容。

废长子另立后嗣,历来都会留下后患。袁绍明知故犯,执意要以幼子袁尚为后,实在是不够明智。不过,不明智的不仅仅是袁绍一人。与袁绍有同盟关系的荆州牧刘表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刘表想绕过长子刘琦立次子刘琮为后继,引起兄弟不和,招致了灭亡的结局。后来,这种兄弟间的争权夺利甚至连臣下也被卷入的家庭纠纷,除了刘备的蜀以外,在魏和吴都有发生,成为三国时代政治斗争的一种典型。

就在官渡之战后的第三年,袁绍失意而死。袁绍一死,袁谭与袁尚的对立激化,两者发生冲突。袁谭身为长子却得不到继承人的地位,心怀不满,竟向先父袁绍的夙敌曹操求救。这时,曹操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攻打南方的荆州;二就是利用袁氏兄弟的内讧向北方出兵。

曹操的部下大多数赞成前者,但曹操采纳了荀攸的意见,决定派援军解救袁谭。曹操明知袁谭有诈,但为了笼络袁谭,还让儿子曹整娶了袁谭之女为妻。当然这完全是出于政略的需要,也是曹操笼络对手的惯用手段。

曹操出兵河北,势如破竹,引水灌城攻克了袁尚的根据地邺城。这时,袁谭负约反曹。曹操送还其女进讨袁谭,袁谭战败身死。并州刺史高幹在邺城陷落时也投降曹操,但后来又叛变。曹操派兵讨伐,高幹在逃往荆州的途中被杀。走投无路的袁尚只好逃往幽州投奔袁熙。在幽州又遇袁熙部下离反,袁尚、袁熙同奔辽西投靠乌桓,继续抵抗。不久,曹操北战乌桓,在柳城击破乌桓骑兵军团,乌桓大败。袁尚、袁熙只好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在辽东公孙度死后,由他的儿子公孙康接任太守。公孙康深知与曹操对抗不是上策,于是杀了袁尚、袁熙,献首级于曹操。其间活动于太行山一带的农民武装黑山军头目张燕也投降了曹操,至此河北境下全部被曹操平定。

有关曹操平定河北的叙述,在《演义》一百二十回中只用了三回的篇幅。这多少给人一种平定河北只不过是官渡之战的事后处理之感。但实际上,曹操平定河北全域凯旋邺城,已是建安十三年(208)的正月了。为平定河北耗费了他整整七年的岁月。也就是说官渡之战以后的曹操,其三分之一的人生都投入到平定河北这一艰巨的事业里了。可想而知,平定河北对曹操具有非同一般的重大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没有回到献帝所在的许都,而是把邺城作为自己新的根据地常驻的理由。邺城在黄巾暴动时曾被黄巾军作为集结地,后来袁绍、曹操又相继以此为根据地,这也说明黄巾暴动的影响是相当之大,是不可低估的。

这一年,曹操在邺城废除三公设丞相职。六月,曹操自任丞相,他称霸天下的梦想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至此,在北方能与曹操对抗的,只剩下西方凉州的韩遂、马腾了。而这时,韩、马之间发生内讧,马腾接受怀柔也来到邺城。从官渡之战的胜利到统一北方,曹操度过了他人生最充实的一段黄金时代。此时,曹操五十四岁。曹操回到邺城,立即兴造人工湖玄武池,着手训练水军,为攻打荆州刘表作准备。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丞相的位子还没有坐热,就迫不及待地率大军南下,想一举扫除荆州刘表势力。但他做梦也没想到,迎接他的是赤壁的大败。

孙策、孙权平定江南

就在曹操致力于平定河北时,在南方,孙权也在为巩固江南的统治竭力奔走。孙权的江南统治是继其兄孙策的事业而发展的。孙权的父亲孙坚被刘表部将黄祖射杀是在初平三年(192),与董卓被杀同年。孙策的死与官渡之战(200年)同年,也就是说,孙策平定江南正好与曹操征伐河南、山东同期。

前面说过,袁绍与异母弟袁术向来不和,自己的三个儿子也手足相煎。孙氏一族与此完全相反,不仅父子、兄弟包括亲戚部下在内,都很团结,关系非常牢固。孙策能在短期间内平定广大的江南地区,当然有赖于他出色的才能与见识,同时也离不开孙氏一族的相互协助和支援。江南地区指长江以南的东部(故也称江东)地区,按当时的行政区域说,也就是扬州。扬州下有吴、丹阳、会稽、豫章四个郡,地域广大,包括了今天的江苏省南部、浙江省、福建省以及江西省的大部。

孙策在父亲孙坚死后,曾归附袁术。他借兵袁术致力于平定江南。在前后四年的时间里,孙策战绩卓著:扬州刺史刘繇败走、吴郡太守许贡被杀、会稽太守王朗战败投降、豫州太守华歆更是不战而降。孙策开朗阔达,言语幽默,深受爱戴。当时人们都以“孙郎”的爱称称呼他,袁术甚至感叹“我要是有孙郎这样的儿子,死而无憾”。后来,袁术称帝(197年)时,孙策反对,与袁术断绝了关系。就此,孙策真正走上了建功立业之路。

阅读 ‧ 电子书库

24 孙权像 孙权墓又名“吴王坟”,位于南京东郊的梅花山,图为梅花山下的孙权像

孙策的创业得到了孙氏一族的大力支持。他的叔父孙静,在其兄孙坚起兵时,就积极支援,帮助招募亲戚乡党五六百人。后来,孙静一直留守老家寿春,为孙策攻打会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孙策的堂兄孙贲、舅父吴景也为孙策攻打丹阳充当先锋。孙策平定江南,可以说是孙氏一族共同奋斗的结果。但是,在事业一帆风顺发展的背后难免不埋下一些祸根。吴郡太守许贡被孙策攻杀,而孙策则不幸死于许贡部下的暗杀。孙策死后由其弟孙权继业。为巩固政权、安定人心,孙权专心致力于内治。他主要施行了以下两方面的措施。首先,他积极招延人才,除了重用孙策原来的部下张昭、周瑜、程普等人外,还招聘到鲁肃、诸葛亮之兄诸葛瑾等名士加入阵营。武将吕蒙也是被孙权从一般兵士里选拔出来的。孙权重用人才,为事业的顺利发展打下了基础。

孙权着手的第二件事就是镇抚山越。山越也就是居住在南方山地的少数民族,他们是包括从今天的云南、贵州等边境地区到东南亚一带各少数民族的祖先。当时,南方的广大地区居住着这些少数民族,汉族的居住地只散在其中。因此,对吴来说,镇抚山越、加强民族融合(后面还要详细提到)是优先于吴魏、吴蜀相争的首要问题。孙权把大量人才投入到这一艰巨的事业中,从江西南部到福建山区的广大区域里成功地平定了山越的反抗。不过,山越的反抗并没有被杜绝,孙权对山越的讨伐后来又持续了很长时间。

曹操对孙氏的怀柔

曹操对孙策、孙权兄弟平定江南,事业稳步发展并不是坐视不管。一是因为离得远,二是因为曹操在北方接连不断地发动战争,无暇顾及南方的局势。当曹操得知孙策平定江南时,心中不安,叹息道“猘儿难与争锋也”。于是,他对孙策采取了怀柔的策略。前面提到过,曹操的族人里有担当过吴郡、会稽郡太守的,因此他对江南的情况比较了解。

首先曹操上表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孙权继业后,曹操又上表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用官职、称号笼络他们。当然,对孙氏来说,曹操的存在也是不可轻视的。孙策曾专门派部下张纮赴许都,向曹操进呈礼物。这时,曹操把张纮留在许都,还授予官职。孙权继业后,曹操任命张纮为会稽东部都尉,让他回到孙权身边,想以此怀柔孙权。

不过,曹操最擅长的怀柔手段,还要数他搞政治联姻这一手。曹操对袁绍的长子袁谭就用过这一手。对孙氏兄弟也不例外。建安三年(198),在张纮赴许都献礼之际,曹操就把弟弟(可能是死于张绣之战的侄子安民之父。因早死,名不详)的女儿许配孙策之末弟孙匡。又为儿子曹彰(后来的任城王)娶孙策堂兄孙贲之女。这种政治联姻,一方面起到笼络孙氏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曹操安插在孙氏家族里的楔子。实际上,后来孙贲之弟孙辅因对孙权的统治感到不安,企图密通曹操,被察觉遭到软禁。到了吴的末期,孙匡之孙孙秀,也就是曹操之弟的外孙,带妻儿、兵士数百人投奔晋。类似这样的事件,赤壁之战时也有发生。可见曹操的这一手是很成功的。

孙策平定江南时,扬州刺史刘繇以及太守许贡、王朗、华歆都是当时的名士。其中刘繇战败而死,许贡被杀,王朗和华歆投降。但这两人都没有跟随孙氏,而是投靠了曹操,后来成为魏的重臣。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的魏是以东汉豪族名士为主体的政权,而孙氏的吴与此不同,它的军人政权的特点非常显著。

曹操与孙策、孙权之间虽然一直互相提防互相牵制,但两者又都缺乏足够的实力和机会制服对方。所以对彼此的统治只好采取默认的态度。但是,形势在不断变化。首先,孙权通过镇抚山越,大大地巩固了统治基础,开始对外采取行动。他选择的第一个攻击目标是,驻守荆州东部江夏郡的黄祖。黄祖曾射杀孙坚,与孙权有杀父之仇。建安十三年(208),孙权获得黄祖部将甘宁的协助,终于大胜黄祖。黄祖被斩首。孙权又乘胜直取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不用说,孙权的下一个攻击目标自然是荆州的刘表了。而这时,完成河北平定的曹操也积极备战,准备南下攻打荆州。这样,曹操在北,孙权在东,两者都虎视眈眈地觊觎着荆州这块土地。就在这关键时刻,刘表病死,荆州成了有虚可乘之地。

“髀肉之叹”:刘备在荆州的岁月

就在官渡决战即将拉开帷幕时,刘备以联合黄巾残党扰乱曹操后方为借口去了汝南,乘机脱离了袁绍。后来曹操进攻汝南,刘备只好投奔荆州刘表处。这是刘备的又一次流亡。如果刘备不离开袁绍,很有可能成为曹操的俘虏,也许连命都保不住。刘备来到荆州,同为汉室后裔的刘表待他以上宾之礼,派他驻守荆州北部的新野。

这时,曹操和孙权都在为巩固自己的地盘,在河北、江南大力发展各自的势力。刘备在新野却无奈地过着无所作为的日子。这期间,刘备打的唯一一仗就是在博望迎击曹将夏侯惇和于禁。刘备用伏兵之计大败曹军。《演义》里这段“博望烧屯”归功于诸葛亮的计谋。但实际上,这时刘备还不认识诸葛亮。

有一天,刘表宴请刘备。席间刘备去上厕所,突然发现自己原来因常年骑马而肌肉紧凑的大腿上竟长出一层厚厚的脂肪。刘备不禁感慨落泪。回到席上,刘表见他面有泪痕,就问他原因。刘备说:“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这也就是“髀肉之叹”的典故。

阅读 ‧ 电子书库

25 刘备马跳檀溪图(歌川国芳绘)

刘表听了刘备的这番话,既同情刘备的处境,又对刘备的不甘沉沦存有戒备之心。作为一方诸侯,刘表也曾英名远扬。现在他年老力衰,不能不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但年龄在刘备之上的刘表已经没有发展势力的野心,刘备劝他乘虚袭击曹操,他也下不了决心。为此,刘备感到十分懊恼。刘表把他的心思都用在孩子身上。前面说过,刘表想撇开长子刘琦,立次子刘琮为接班人。夹在两人之间,刘备也感到很为难。

作为这一时期的一个故事,裴松之注《三国志》里有以下一段叙述:刘表的部下蔡瑁,在以此宴席上想加害刘备。刘备有所觉察,于是假称上厕所,逃离了现场。名马“的卢”跳过檀溪,使刘备得以逃生。这段故事也被写进《演义》里,不过,看得出来这属于一段虚构的情节。在上厕所和骑马这两点上,与刚才的“髀肉之叹”非常相似。这不可能纯属偶然。而且,类似的事情在孙权身上也发生过。魏攻打合肥时,孙权被魏将张辽追赶,孙权策马急奔跨过津桥的故事在《三国志》的正文里有记述,应该说这是真有其事了吧。但是比较两者,说的都是英雄策马跨河脱险的事。在这里,史实与传说的界限非常模糊。不过,即使作为创作,这个故事还是很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刘备寄人篱下的窘迫处境。

刘备拜请诸葛亮

这一时期的刘备的“静”与曹操、孙权的“动”对照非常鲜明。但是,寄人篱下的生活也不是一无所获的。刘备在荆州结识了一位影响他日后人生的重要人物,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诸葛亮。有关刘备与诸葛亮的相识,《演义》是这样写的:刘备跃马过溪,脱离险境后,与号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偶然相遇。刘备从司马徽那里打听到“卧龙”、“凤雏”的存在。但再问二人的姓名所在时,司马徽只是笑而不言。第二天,刘备回到新野,有叫单福的人来投靠。这个单福实际上就是诸葛亮的朋友徐庶。徐庶为刘备出谋划策挫败曹军的进攻。曹操知道后就设计想迫使徐庶离开刘备。于是曹操派人抓了徐庶的母亲,又仿照徐母的字体写假家书通知徐庶。徐庶为救母亲,只好离开刘备归依曹操。临行前,徐庶告诉刘备,“卧龙”就是诸葛亮。因此后来有刘备三顾诸葛亮的故事。

这一段写得迂回曲折,为诸葛亮的登场制造了气氛。当然这些并非全部是事实,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采取了虚实糅合的写法。首先,马跃檀溪和偶遇司马徽完全没有关系。史书上记载,司马徽直截了当地回答刘备,“卧龙”就是诸葛亮,“凤雏”就是庞统。另外,徐庶也没有用过单福的别名。徐庶本名福,出身单家(贫寒之家的意思),对这一点,《演义》的作者是借题发挥呢还是曲解其意,这就无从所知了。而且,徐庶跟随刘备基本上与诸葛亮在同一时期。徐庶因母亲被曹操软禁,被迫离开刘备确有其事。但发生的时间在后来刘备逃往江陵的路上。至于曹操伪造徐母家书,这就纯属虚构了。《演义》里的故事,“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清代学者章学诚著《丙辰劄记》),这部分故事尤其有代表性。

阅读 ‧ 电子书库

26 三顾茅庐 明戴进绘

刘备与诸葛亮相遇的背景,首先因为刘备取代了年老无为的刘表,在荆州的影响与人望与日俱增。再就是刘备本人求贤若渴,十分重视网罗人才。前面已提到过,由于北方连年的战乱,大量流民避难于幽州、荆州、益州等地。这些流民里除了农民以外,还有不少士人学者。当时一些豪族(大多为学者、名士)更是带领全家以及庄园的农民一起移民他乡。特别是荆州,地处连接南北的交通要道,又少战乱,前来避难的士人尤其多。侨居荆州的士人里,司马徽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司马徽和徐庶都出身于名士之乡颍川郡。而诸葛亮的老家在山东徐州琅琊郡,因叔父诸葛玄任豫章太守,于是随叔父移居荆州。在这里,诸葛亮结识了司马徽、徐庶等一大批流亡的士人学者。

阅读 ‧ 电子书库

27 诸葛亮隐居地 湖北省襄樊市西部隆中山有牌坊,为清代所建。河南省南阳市也有传为诸葛亮隐居之地

曹操、孙权之所以在乱世之中能够挫败群雄发展壮大,与他们重用人才是分不开的。得力的人才对事业发展固然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能否网罗天下名士,更关系到自己的名望和影响力,无疑,意义非常重大。但是,刘备三番五次的失败和辗转使他根本无暇顾及招贤纳士。刘备蛰居荆州的这段时间,虽无所事事,却意想不到地得到了招募人才的机会。求贤若渴的刘备通过司马徽结识诸葛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诸葛亮在他隐居的隆中,为刘备指出了三分天下的发展方向。即容忍曹操对北方、孙权对南方的统治,刘备应以取荆州、益州作为与两者对抗的战略方针。刘备在自己坎坷无为的人生里,第一次听到如此透彻的见解。可以说,这是刘备在荆州漫长的寄居生活中得到的最大收获。而这个计划付诸实施的机会,出乎预料地很快就摆在了眼前。刘备三顾茅庐请到诸葛亮的第二年,也就是建安十三年,发生了赤壁之战。

赤壁前夜

建安十三年八月,曹操率大军南下准备进攻荆州。就在这时,刘表在荆州病死。刘表的死可以说是一个历史的巧合。次子刘琮接替刘表任荆州牧。黄祖被杀后任江夏太守的长子刘琦,在刘表病危时前来探望,被刘琮拒之门外。兄弟矛盾加深。与袁绍死后的情形非常近似。但这回投降曹操的不是心怀不满的长子刘琦,而是继承了荆州的刘琮。刘琮听从部下意见,不做任何抵抗就投降了曹操。

对曹操来说这可是喜出望外的结果。对攻打荆州,曹操也是做了一番准备的。没想到如此简单地,荆州就落到了自己的手里。不过,这个意外的事态在无形中打乱了曹操的计划。按曹操原来的计划,此次南征只是针对荆州而来的,并没有把孙权当作讨伐的对象。曹操在玄武池训练水军,完全是为了对付荆州的水战。荆州不战而降,使曹操产生了非分之想,他决定乘机讨伐孙权。部下贾诩、程昱劝曹操慎重行事,但曹操不听。曹操这时给孙权的信里写道:“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我奉汉帝之命讨伐罪人,旌旗向南一指,刘琮就投降了。现在我率八十万水军,想与将军你在吴一起会猎。)“会猎”意指皇帝巡幸地方时的狩猎。曹操大有以皇帝自居之意,充分暴露了他企图称霸天下的野心。对于年过五十有半的曹操来说,成就大业更是刻不容缓。

刘琮投降的消息对刘备来说有如晴天霹雳。刘备慌忙带兵南逃,曹军在后紧追不舍。刘备又一次在混乱中抛弃妻儿,脱身而逃。虽然赵云从乱军中救出阿斗,张飞在当阳长坂坡拆桥喝退曹军,但都不济于事。刘备这次终于被逼到了走投无路的绝境。

阅读 ‧ 电子书库

28 赵云救阿斗 勇救刘备独子的忠臣,《三国演义》著名情节。杨柳青年画

刘琮投降曹操,对孙权来说也是意料之外的事件。孙权征江夏杀黄祖,下一步就是想夺取荆州。没想到,荆州的敌手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强大的曹军。面对号称水军八十万的曹操大军,孙权阵营上下震惊。以张昭为首的大部分部下都主张不战而降。就在这关键时刻,孙权的堂兄、豫章太守孙贲策划降曹,甚至准备把儿子当做人质送往曹营。前面提到,孙贲的女儿是曹操儿子曹彰的妻子。曹操派使者授予孙贲征虏将军的称号,使其与讨虏将军孙权平起平坐,意在离间孙权内部的关系。如果孙贲叛变曹操,必然导致孙权阵营军心涣散,后果不堪设想。这时,孙坚时代的老部下、吴郡太守朱治自告奋勇,前往豫章说服孙贲,使孙贲回心转意。

面对危机,坚决主张抗曹的是鲁肃、周瑜二人。鲁肃为吊丧刘表在赶赴荆州的途中,得知刘琮投降、刘备南逃的消息。于是改道当阳,与陷入绝境的刘备见面。刘备对自己的前途已非常悲观,打算去南方的僻地苍梧(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落脚。鲁肃劝说刘备与孙权结盟,共同抗曹。对刘备来说这可是求之不得的机会,他又一次绝处逢生。刘备立即结束南逃,率兵进入夏口与刘琦的部队合流。而诸葛亮这时随鲁肃来到柴桑,与周瑜一起做孙权的说服工作。他们一一指出曹操的弱点:凉州韩遂、马超仍然是曹操的后顾之忧;曹军远道而来,补给困难;曹军号称八十万,但实际只有一半左右;而且曹军不习水战,兵士中又流行疾病等。本来举棋不定的孙权受到鼓舞,决心联合刘备共同抗曹。

阅读 ‧ 电子书库

29 赤壁之战 曹操沿长江顺流而下,在赤壁与周瑜、刘备军对决,后从陆路败走江陵

曹操遭火攻兵败

这样,曹操、刘备、孙权三个集团在无法预料的局势变化中迎来了赤壁之战。曹操的兵力除了从北方带来的三十万,在荆州又新得的十万,共四十万,实际在前线参加战斗的只有二十万左右。孙权军共有十万兵力,周瑜率领其中精兵五万,直接参加战斗的有三万左右。刘备这时只有两千左右的兵力。

阅读 ‧ 电子书库

30 赤壁摩崖石刻 湖北省赤壁市。面向长江岩壁上的“赤壁”二字,传为周瑜手书

与如此弱小的刘备联盟,孙权军的作战总司令周瑜表现得很消极,在内心更有可能是反对的。鲁肃主张联合刘备,完全是为了利用刘备在荆州的声望。刘琮的突然投降使荆州的舆论一分为二。

反对投降的民众都把希望寄托在刘备身上。这造成了后来荆州本地及侨居士人的分化,有一半人服务于魏,另一半人则服务于蜀。鲁肃认为,吴在荆州缺乏群众基础,只有和刘备同盟,才能获得荆州反曹势力的支持。

曹军的船队从江陵出发,沿江而下,在长江南岸的赤壁一带与周瑜的水军遭遇。曹军初战不利,撤退到北岸的乌林,与周瑜军隔江对峙。而这时曹操军中疾病蔓延,士气日渐低下。

曹军北方士兵居多,不习水战,曹操于是命令船队用绳索把船舰互相牵连起来,以减轻风浪的颠簸。吴将黄盖发现了曹军的这个弱点,就向周瑜建议用火攻战术。周瑜采纳黄盖的建议,让黄盖写诈降书给曹操。善用计谋的曹操竟没看出其中有诈。黄盖选十艘小船打头,船上装满浸满油脂的干柴,外面用帐幕盖好,其他战船随后,由南岸向北岸的曹营驶去。曹军毫无防范,黄盖船队就接近了曹营,然后一齐点火冲进曹操船队。这时东南风大作,曹操的连环船队顷刻间就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曹操失去了几乎所有的船舰和大半人马,慌乱中收拾残兵败将经华容道向江陵撤退。华容道非常泥泞,行军十分艰难,曹操到达江陵时已狼狈不堪,他留下曹仁驻守江陵,自己匆匆引军北还。

《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有关赤壁之战的前后经过,史书的记载大致如此。但《演义》在史实的基础上,把这段历史创作成一组气势庞大的战争故事。这组故事由为黄盖诈降甘受“苦肉计”的故事;庞统诱曹操锁战船巧施“连环计”的故事;曹操的使者蒋干群英会中计,曹操错杀蔡瑁、张允的故事;为求东南风诸葛亮南屏山筑台祭风的故事;曹操败走华容、关羽义释曹操等一系列的故事构成,又以诸葛亮与周瑜的斗智、曹操与周瑜的明争、周瑜与诸葛亮的暗斗等线索穿插其中,各情节的发展此起彼伏,把故事推向高潮。《演义》把赤壁之战描写得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使人读到这一段往往不忍释卷。可以说,赤壁之战是《演义》中最精彩的一段描写。但是这些故事情节基本上属于虚构创作。只有蒋干作为使者被曹操派往周瑜阵营这一点是事实。不过时期是在赤壁之战以前,那时曹操为怀柔孙权,常派使者往孙权阵营活动。

这里,史实和小说都记述赤壁之战发生在阴历十一月。我们不禁要产生疑问,在这样的隆冬季节怎么会刮东南风?可是,如果没有东南风,黄盖的火攻就不能成立。也就是说,东南风是决定这场战役胜负的关键。显然,《演义》的作者也抱有同样的疑问,因此特意设定了以下的场面来处理这个问题:曹操对担心火攻的部下说,冬天不会刮东南风不用担心火攻,然后让诸葛亮施巫术祭风唤来东南风。但实际上东南风怎么可能是诸葛亮唤来的?

阅读 ‧ 电子书库

31 在七星坛呼风唤雨的诸葛亮 选自江户时代绘本《绘本通俗三国志》。有关赤壁之战的最有名的作品

另一种说法是,冬至以后这一带偶尔也有刮东南风的时候,周瑜和黄盖恰巧对这个气候的特殊性有一定的了解。不过,事实是否确实如此,谁也无从考证。赤壁之战的开端就出于偶然,那么它结束于偶然刮起的东南风也许并不奇怪。

赤壁之战后,曹操、刘备、孙权间的三国分立的局面基本形成。在这三人以外,虽然还有益州的刘璋、汉中的张鲁、凉州的韩遂、马超等地方军阀势力,但他们既没有取得天下的野心也没有夺取天下的实力。军阀割据的时代由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