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帝鼎立

魏文帝与蜀昭烈帝

曹操的遗言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在策划攻打关羽的时候,孙权写信给曹操表示愿意称臣效力。这时,曹操身为魏王,身份在孙权之上,为了结成同盟,孙权只好采取称臣的形式。孙权在信里吹捧曹操负有天命,实际上就是煽动曹操受天命自立为皇帝。曹操拿着孙权的信对大臣们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这小子是想让我坐到炉子上啊!)

曹操的这句话有两重意思,第一重意思是,按五行说汉王朝是受命于火德的,坐在炉火上也就暗指取代汉王朝。另一重意思很直截了当,要坐到炉子上就免不了被烫伤,这当然是曹操的一种幽默表达,但也流露出他既想当皇帝又怕受非难的矛盾心理。

当时在场的大臣陈群、夏侯惇等都乘机劝曹操代汉称帝。可是曹操说如果天命在自己身上的话,自己也只做周文王。周文王虽然取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但还是受命于殷王朝,直到儿子武王时才终于改朝为殷,取得了天下。也就是说曹操已经把称帝的梦想寄托在儿子身上了。这之后不久,也就是第二年的正月,曹操病死于洛阳,终年六十六岁。曹操那时也许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命不长了。

阅读 ‧ 电子书库

44 魏文帝 曹操死后不久其子曹丕即登上皇位。选自《历代帝王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

有关曹操的遗言,《三国志》的记载非常简单,只有葬仪从简,官吏、士兵都不得离开自己的岗位等几条内容。这里我们不妨来看一下陆机的《吊魏武帝文》,陆机是东吴名将陆逊的孙子,东吴灭亡后他为晋做官。《吊魏武帝文》是陆机根据当时朝廷秘阁里收藏的曹操遗令写的一篇追悼文,也是曹操研究的重要资料。陆机的这篇文章里写到,曹操临终前指着小儿子曹豹嘱咐其他几个儿子说:“就托付给你们了。”说完他不禁落泪。又嘱咐自己死后让婕妤妓人都迁到铜雀台上去住,每天早上和傍晚要给自己供上食物,每月让妓人们为自己奏乐歌舞两次。又叮嘱儿子们要时不时登上铜雀台望一望自己的陵墓。还嘱咐众妾无事可做的时候,可以叫她们学着做草鞋去卖,等等,在文中陆机不厌其烦地把曹操如何挂念妻妾儿女、对身后之事安排得如何细致琐碎一一列举。陆机在这里抒发了自己的感想,他说像曹操这样叱咤风云的英雄,如此儿女情长,牵挂身后琐事,实在是令人同情。

出身东吴的陆机,对东吴的夙敌魏以及使东吴灭亡的晋打心眼儿里是抱有抵触情绪的,陆机所说的曹操遗令完全有可能是为了贬低曹操而捏造出来的产物,对它的可信性我感到应该有所存疑。如果这篇曹操遗令确有其物的话,它向我们展现的将是曹操作为普通人的意外一面。曹操对家族的命运多少有些担心。这篇《吊魏武帝文》的内容基本上都被反映在《演义》里,而且确实对丑化曹操形象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曹氏兄弟的不和

曹操之所以对家族的命运放心不下,这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他的几个儿子关系并不是很好。曹操孩子很多,其中正室卞夫人所生的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个儿子为嫡出子,除了老四曹熊夭折早逝外,其余三人都很聪明,特别是老三曹植文才过人,深得曹操宠爱。曹操内心很想立曹植为后继,又担心重蹈袁绍、刘表的覆辙,就向谋臣们征求意见。大部分人都认为应该立长子曹丕,其中贾诩更是竭力反对废长立幼,劝曹操要以袁绍、刘表为鉴,于是曹操打消了立三子曹植的念头。

曹操做出这个决定的另一个原因是,曹丕知道父亲偏爱弟弟曹植,因此凡事小心翼翼,处处讨父亲欢心。而曹植则自视很高,行为放任,常常惹曹操生气。比如说有一次,曹操率兵出征,曹丕、曹植都来送行,曹植出口成章对曹操歌功颂德,大出风头。曹丕的随从吴质在曹丕耳边悄悄说:“你只管哭就是了。”曹丕照办,在曹操面前泪流不止,使曹操和在场的众人都很感动:曹植虽然能说会道,但对父亲的感情还是哥哥曹丕深。还有一次,关羽围攻樊城时,曹操想让曹植带兵出征,可是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无法接受命令,令曹操大怒。就这样曹植渐渐地失去了曹操的宠爱。不过,曹植这一连串的行动也有可能是他故意做出来的。据说曹操临死前,次子曹彰对曹植说:“听说父亲想要立你。”曹植说:“那可不行!你又不是不知道袁家兄弟的事情?”可以想象,曹植为了避免兄弟之争,故意做出放荡之举甘拜下风也是很有可能的。

后来虽然曹丕当上了太子,但是他对曹植的嫉恨却没有消失。曹丕身边有吴质,曹植身边有杨修及丁仪、丁廙兄弟,这些亲信随从的存在也助长了矛盾的升级。有关曹氏兄弟的对立后世留下不少逸闻,在南朝刘宋时代的人物逸话集《世说新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广为流传。有一次,曹丕想要治罪曹植,命令他在七步之内必须作出一首诗来,曹植脱口而出,作出一首这样的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把哥哥曹丕比作豆荚,把自己比作豆子,暗喻曹丕对自己过分苛待。曹丕听了以后感到很惭愧,只好放过曹植。兄弟对立配上曹植的诗才编出来的这段逸话,虽然不是事实,但照例被写进《演义》里。

还有一则有关男女关系的逸闻,据说曹操平定河北时,曹丕曾随军。那时,曹丕看上了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甄氏,就娶了甄氏为妻。可是甄氏后来失宠被杀。这是一件真事。后来又有传闻说曹植也暗中对甄氏抱有好感,还说曹植《洛神赋》里的洛水女神就是以甄氏为原型创作的。这个传闻在唐代李善写的《文选》注释里第一次出现,虽然不是事实,但人们出自对甄氏的同情,这个传闻与名作《洛神赋》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差点儿被误认成真事。总之,这都是从兄弟不和而产生的一些逸闻传说。

兄弟之间的继承权之争并不只限于曹丕和曹植之间。曹植虽然文才过人,但次子曹彰却很有军事才能。建安二十三年(218)曹彰代替曹操领兵镇压乌丸族反乱,大胜而归,不仅父亲欢欣,本人也很得意。曹操在汉中与刘备交战时,听说刘备派养子刘封出阵,自己也特意把曹彰叫到身边。总之曹操对二儿子曹彰也是相当信任的。曹操死时,曹彰从驻地长安赶回洛阳,据说因为过问魏王印绶所在受到谏议大夫贾逵的怪罪。曹彰大概也认为自己是有条件登上王位的。为此,曹彰后来一直受到曹丕的怀疑,最后郁闷而死。前面已经提到过,曹彰的妻子是孙权从兄孙贲之女,如果曹彰做了曹操接班人的话,那么后来魏、吴的关系可能又是另一个样子了。

曹操的三个儿子都各有本事,这反而让曹操担心在自己死后儿子们会闹纠纷。这就是为什么曹操把帝王大业托付给儿子,但又放心不下的一个原因。

三国胡须杂谈

有关曹彰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据说他的胡子是黄色的,被曹操称为“黄须儿”。曹彰镇压乌丸族反乱凯旋时,曹操对曹彰大加赞赏,他捏着曹彰的胡须说:“黄须儿竟大奇也!”(黄须儿真了不起啊!)黄色是魏的象征性色彩,它取代汉王朝的红色,因此可能被认为象征吉祥。

与曹彰形成鲜明对比的要数孙权了。孙权的胡须据说是紫色的。有记载说,魏将张辽向投降的吴兵打听,说:“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刚才的那个紫胡子将军,身长腿短,骑马善射的是谁?)吴的兵士回答说:“是孙会稽(孙权)。” 《演义》里称孙权“紫髯碧眼”,不仅胡须是紫色的,连眼睛也是绿的。不过这“碧眼”只不过是一种添枝加叶的说法,并非事实。

曹彰、孙权两人的胡须可以说是比较奇特的,与这两人相比,关羽的胡须要来的正统得多。关羽的美髯给人的印象太深,以至于诸葛亮在写给关羽的信里把关羽称作“髯”。不过关羽被献帝授予“美髯公”称号的说法却是《演义》的创作。关羽、孙权、曹彰在胡须的美丽和特异程度上可以称得上是三国时代的三杰了。

相对于这三人,刘备是一个没有胡子的人。刘备入蜀时,刘璋的部下张裕曾取笑刘备没有胡子,说袁绍清除宦官时,误杀了很多没有胡子的人,可见刘备的脸大概像宦官那样比较光吧。说到胡子,还有一个非说不可的人,那就是张飞。《演义》里形容张飞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这不符合事实。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一首题为《骄儿》的诗,他在诗里描写了宝贝儿子如何调皮捣蛋,其中用了“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字句,这就是最早的有关张飞胡的记述。估计所谓的张飞胡也是来自于民间传说。

九品官人法

闲话休提,让我们把话题再回到曹操死后的历史上来。曹操死后之初,魏的内部情况并不是很平稳。汉中被刘备夺去,虽然勉强扛过了关羽的进攻,但荆州南部又被孙权占领,可以说是一无所获。令人担心的事不止于此,就在曹操死的前一年九月,在邺都发生了一场谋反未遂事件。曹操的同乡加亲信魏讽乘曹操出征在外,预谋发动政变。幸亏当时留守邺都的曹丕及早发现,他下令诛杀了魏讽,使政变以未遂告终,但这个事件株连数千人被杀,魏讽推荐的相国钟繇也被罢免。一时间邺都军中人心惶惶,空气异常紧张。以至于曹操死时,曹丕的属官们甚至打算要封锁消息。除此之外,曹丕还面临曹植、曹彰这两个强力的对手,让曹丕焦虑不安的理由实在太多了。所以,曹操的葬礼刚一完,曹丕就立即就任魏王,改年号为延康。紧接着,这一年的十月,曹丕就迫不及待地当上了皇帝。曹丕如此急于巩固自己的地位正是因为背后有上述不安因素。

曹丕从当上魏王到即位魏帝的这段时间里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把曹植、曹彰等兄弟全部赶回封地,还派人对他们严加监视。接着,曹丕又杀了曹植的亲信丁仪、丁廙兄弟。但曹丕还是不能放心,他始终把自己的弟弟们幽禁在封地,不许他们自由行动。曹丕的这种做法导致了他本人以及后继皇帝的孤立,这也是曹魏走向衰退的原因之一。

曹丕做的第二件事就是采纳陈群的提案,施行了九品官人法。九品官人法是继承了东汉的人才选拔制度又进一步加以完善而形成的官吏选拔制度,其内容是在州郡设置中正官职,专门对人才进行评议,把人才分为九品向上推荐。九品的分法是,先分出上中下三品,然后把这三品再各自细分成上中下,加起来一共九品。但是品级的评定并不是完全按人物的优劣来决定,被品评人的家世高低也是一个重要判断标准,实际上是对东汉以来逐渐世袭化了的地方豪族、名士阶级的门第进行一个追认。九品官人法的制定者陈群也出身颍川的望族名士家庭,他本身就是名士的一个代表。曹丕因为不能信任自己的弟弟,把他们全部幽禁在封地,造成了他的孤立,使他不得不依靠这些士族官僚来维持自己的统治。这就使曹操在一定程度上推行的“唯才是举”的人才政策大大后退。曹丕的这种对士族的过度依赖,使门阀士族代表人物司马氏得以抬头,给政权埋下隐患,最终导致了魏的灭亡。

九品官人法确立了士族的门阀统治。这种门阀统治后来又从南北朝延续到隋,直至唐初,随后被改良的科举制度所取代。在这个意义上,九品官人法的制定与屯田制以及后面将要提到禅让都能证明三国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极大。

另外,当年刘备还在徐州时,陈群曾经在刘备手下做过事。其实王朗和华歆这两位顶级官僚也都是从孙策手下归顺曹操的。从这三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名士对魏、蜀、吴的选择标准。

曹丕即位——玩弄禅让把戏

延康元年(220)十月,汉献帝下诏书宣布退位,把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先是故作推辞,在“三让”之后才答应接受。曹丕在离许都不远的颍川郡颍阴的繁阳筑祭坛,并登坛即位,这就是魏文帝。禅让就是指在位君主自愿主动地让位与他人,是一种和平实现权力更迭的方式。禅让据说是沿袭了远古部落首领尧让位于比自己儿子更贤能的舜,后来舜又让位于禹的故事。不过这是产生于战国时代的一个传说,不知是否真有其事。要说类似的和平更迭政权的例子,西汉末期王莽的篡汉立新就是一例。但是王莽的时候没有搞禅让的仪式,因此,曹丕成了历史上第一个通过禅让仪式即位的皇帝。

可是,与传说中的尧和舜相比,献帝的禅让显然不是自愿主动的。献帝是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同意让位于曹丕的。曹丕打着禅让的招牌实际上是上演了一出拙劣的篡权闹剧。曹丕附会汉室刘氏为尧之后裔的说法,硬把曹姓说成是舜的子孙,这也是曹丕为使自己的篡权名正言顺搞的小把戏。曹丕装模作样三次辞退献帝诏书,只不过是为掩人耳目走的过场戏。

阅读 ‧ 电子书库

45 受禅台 河南省临颍县。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登极时修建。高约13米

阅读 ‧ 电子书库

46 上尊号碑与受禅碑拓本(东京书道博物馆藏)上尊号碑(右)为臣下们恳请曹丕即位的奏书石刻。受禅碑(左)拓本有新年号“黄初元年”字样

曹丕在即位之后,很快就娶了献帝的两个女儿为妻。据说舜就是娶了尧的两个女儿做夫人,曹丕在这一点上也(毫不含糊地)效法了尧舜的做法。前面已经说过,曹操靠把女儿嫁给献帝自己当上了汉的外戚,曹丕也就是皇后的哥哥。曹丕娶的两位夫人虽然不是自己的妹妹所生,但对他来说相当于自己的外甥女。娶外甥女为妻当然是有悖于儒教伦理的,但曹丕似乎已经顾不得那些了。

曹丕如此拘泥于禅让的仪式,不惜做出种种蹩脚之举,是因为不这么做就无法名正言顺地取代延续了四百年之久的汉王朝。实际上,对曹丕的即位并不是所有的官僚都表示欢迎的。比如当时官僚最高位上的华歆、陈群在曹丕即位时就表现得不那么高兴。为此,两人受到曹丕的怪罪,陈群不得不辩解说自己本来是汉朝的臣下,这样的时候心里就是再高兴也不能表露在脸上。这也是陈群等官僚复杂心情的一种流露,虽然汉王朝早已名存实亡,但一旦它的灭亡成为现实时从心理上还是不能完全接受。出身四世三公的老臣杨彪更是不愿效力于曹丕,曹丕想任他为官,他固辞不应。

曹丕虽然受禅即位当上了皇帝,身边却没有一个亲兄弟,想依靠的大臣又未必绝对忠诚,都是这样的一些人物,曹丕不能不说是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曹操生前把当皇帝比作是让他坐在炉火之上,曹操所说的正是曹丕面临的这个困境。既然举行了禅让的仪式,自己的行动就应该像个天子。而且从禅让的道理上来说,让出皇位的一方也是贤能的天子,想杀掉又不行的。献帝因此得以保命,他被封为山阳公,后来比曹丕又多活了很多年。也许对于献帝来说摆脱了如坐针毡般的傀儡生活,心情也许反而舒畅了许多。

在曹丕登坛即位的受禅坛前,后来立起两块巨大的石碑:“上尊号碑”和“受禅碑”。两块石碑上分别刻着群臣请求曹丕即位的上表文和记录了禅让过程的长文大作。在此后七百多年的时间里,禅让这种充满欺骗色彩的闹剧经历了晋、南北朝、隋唐,直到960年宋太祖最后一次施行禅让为止,被作为改朝换代的套路反复上演。

伴随曹丕的即位,年号也由延康改为黄初。按照五行说汉为火德,后继的魏应该为土德,土的代表色是黄色,所以年号定为黄初,这与黄巾军的“黄天当立”的口号如出一辙。这种根据五行循环占卜朝代交替的五行说,后来也被作为篡权的理论根据,被长期利用。这一年的年末,曹丕在洛阳营建宫殿进行了迁都。这也是为了显示自己是真正继承了汉的传统。

刘备即位——复兴汉王朝的谎言

汉王朝灭亡和魏帝即位的消息转眼间传遍整个中国。对这个消息反应最快的就是刘备了。当时误传献帝被杀,刘备立即召集群臣为献帝服丧,并追谥献帝为孝愍皇帝。这是因为献帝这个称号是魏的叫法,有把皇位献上来的意思。随后刘备接受群臣的推戴即位称帝,年号定为章武,这就是蜀的昭烈帝。不过,蜀是益州的古名,正式的国名当然还是汉。章武的武取自光武帝的武,刘备以此表达了自己也要像光武帝诛讨王莽那样,打倒曹丕实现汉朝复兴的决心。时值魏的黄初二年四月,曹丕即位刚过了半年。刘备的行动也够快的了。

可是,问题是献帝实际上并没有死,献帝被害只不过是一个误传。刘备信以为真立即为献帝服丧。而在曹丕阵营里也有人为献帝的死悲哀落泪,一个是后来做了曹丕侍中的苏则,另一个就是曹植。苏则当时任凉州金城太守,曹丕即位的消息传来,苏则以为献帝被杀,非常悲痛,立即服丧致哀。得知真相后苏则也对自己过于冒失感到后悔。曹植当时身为临菑侯(临菑为青州,即现山东省临淄市)被控制在封地,听说献帝已死,曹植禁不住失声痛哭。不久,苏则被征为曹丕的侍中,有一次曹丕突然问及臣下:“吾应天而禅,而闻有哭者,何也?”苏则以为是说自己,正要起身辩解,身边的同僚急忙在他耳边小声说:“不是说你。”苏则这才作罢。当时,曹植被幽禁于封地,行动受到监视,常有人向曹丕报告曹植酒醉骂人。曹植哭献帝的事传到曹丕耳朵里,肯定也是有人打了小报告。

从以上的几件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一是,献帝被害的谣言传播得相当广,甚至造成了曹丕阵营内部的动摇。二是,有一部分人企图对这个谣言进行政治利用,或者干脆这样说吧,有人为了搞政治利用故意散布了献帝被害的谣言。而搞政治利用的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刘备的即位。刘备对献帝被害是误传的这个事实恐怕是,不,应该说肯定是知道的。要不然他怎么会那么急着要即位称帝呢?如果献帝活着的消息传开的话,到那时即位的戏就不好演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刘备的即位也不过是一场并不高明的戏,而且是匆忙上演草草收场。

在推戴刘备即位的上表文上署名的,还有黄权等一些过去曾极力反对迎备入蜀的刘璋旧部,他们支持刘备即位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费诗更是公然表示反对,认为即位时期尚早,使刘备非常恼火。虽说是汉室后裔,但刘备的家系是在系谱上都找不到的旁系的旁系,刘备急于称帝实际上暴露了他嘴上高喊要复兴汉室,内心却只想当皇帝的本来面目。刘备的即位使魏国那些对汉朝仍然追慕不忘的人也大失所望,刘备因此也失去了不少人心。

阅读 ‧ 电子书库

47 蜀昭烈帝 得知曹丕即位消息后,刘备亦自称皇帝。选自《历代帝王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

不过,刘备急于要完成即位事宜最大理由还是因为失去了荆州和关羽给他带来的打击。令刘备揪心的事不止于此,关羽死后,上庸太守孟达因担心刘备追究他对关羽见死不救的罪责,干脆投降了曹丕。曹丕的喜出望外可想而知。这时,诸葛亮以孟达叛变事件为借口杀了刘备的养子刘封,为可能会发生的后继者之争除去了隐患。诸葛亮之所以没有对刘备的即位表示反对,证明了他的三分天下之计所标榜的复兴汉室的理想归根到底只不过是一个招牌而已。

后来,刘备在夷陵之战遭到惨败,逃到白帝城,东吴派使者郑泉拜见刘备表达求和之意。于是刘备问郑泉,孙权对自己的即位是不是有什么不满。郑泉回答说,曹操父子篡夺帝位,你作为汉室宗亲不出兵讨伐而是自己当上了皇帝,这实在令天下失望。郑泉的话说得刘备惭愧不已。

孙权的战略与野心

夷陵之战与刘备之死

曹丕和刘备即位当上皇帝的消息相继传来,孙权也立即请了方士占卜吴地是否有天子之气。孙权对称帝并不是没有野心,但是因为他既不是汉的后裔又没有能够接受禅让的有利条件,所以就只能从占星预言里找根据了。这时,吴的内部不断发生山越的反乱,外部又有可能受到刘备的攻击。孙权决定隐忍自重,先不考虑称帝之事。

221年四月,刘备刚一即位,孙权就把都城移到长江中游的鄂州,并改称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积极准备迎击来自刘备的进攻。果然,这年七月,刘备决定亲自率领大军东征孙权。对刘备的这个决定,赵云等多数臣下都再三劝阻,认为当前大敌是曹丕,而非孙权。可是刘备根本不听。孙权也派诸葛亮之兄诸葛瑾向刘备求和,刘备断然拒绝。这样刘备开始向吴进兵,首先占领了荆州最西边的巫县,然后沿江顺利到达秭归。

刘备为什么一意孤行不顾周围反对坚持要东征伐吴,通常都认为是为了给关羽报仇。而且在将要出征之际,张飞又被暗杀,暗杀张飞的人又投奔了孙权,这就更增加了他对孙权的仇恨。不过很难想象仅这两条理由就能让刘备变得那么固执,对于刘备,荆州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他的很多部下也都是在荆州时就跟随他的,所以刘备很有可能是陷入了一种强迫症之中,那就是无论如何要夺回荆州。

阅读 ‧ 电子书库

48 阅读 ‧ 电子书库亭古战场 因为长江多次改道,夷陵以及猇亭等遗址难定。当在现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一带

孙权看到与刘备的交战已经不可避免,八月他派出使者向曹丕称臣求降。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对吴来说可以暂时不用担心来自魏的袭击。第二年的二月,刘备率大军沿江南下,到达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南边的猇亭,刘备大军在此设营。刘备又派马良去南部山区怀柔当地蛮夷首领,争取他们反吴。黄权曾规谏刘备不可深入敌地,刘备根本不听,而是让黄权驻扎长江北岸,防备魏军袭击。这时出征已半年有余,蜀军兵士疲惫,士气开始涣散。可是,刘备自以为熟悉荆州地理,因而十分大意,竟然在长江南岸沿江四百里一线连扎四十几座营寨。吴军主将陆逊在此之前一直不同意手下将领速战速决的主张,这时他感到机会到了,下令反击,一举向蜀营发动火攻。蜀军大败,损失兵力八万余,刘备死里逃生,好容易才撤退到白帝城。驻扎江北的黄权因退路断绝,只好率军降魏。

阅读 ‧ 电子书库

49 白帝庙 建于刘备死亡之地白帝城旧址。现因三峡水库水位升高,成为浮在长江江面的一个小岛

阅读 ‧ 电子书库

50 昭烈帝陵 位于成都武侯祠,传为刘备之墓,亦称惠陵。封土高12米,作为陵墓过于矮小

东吴在赤壁之战时就以火攻大破曹军,这次又同样以火攻取得了胜利。对于赤壁之战时曾与孙权并肩作战的刘备来说,只能自愧自己的无能了。刘备撤到白帝城后,就没有再回成都,第二年,也就是223年的四月,刘备在郁闷失意中病死。终年六十三岁,比曹操少活了三年。 临死前,刘备把诸葛亮从成都请来,嘱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如果刘禅无能,你就来当皇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刘备托孤,看得出刘备已经相当没有自信了。

《演义》里把这一部分完全写成了为关羽报仇的一场复仇战,关羽之子关兴、张飞之子张苞奋勇出阵,连斩潘璋、马忠、朱然等吴将。最后就连陆逊也误入诸葛亮的八阵图,落得个沮丧而归。读起来让人觉得打了败仗的不是蜀而是吴。这也是《演义》的一贯笔法,拥刘反曹,把魏作为最大的敌人,而吴则被描写成滑稽可笑的丑角。另外,在通行本的《演义》里夷陵被标记为彝陵,这是因为在少数民族政权的清朝,夷是一个需要避讳的字眼。明朝的版本里全部用的是“夷陵”二字。

孙权的忍耐

夷陵之战前后,孙权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孙权向魏称臣时,曹丕的谋臣刘晔就进言说:“孙权知道刘备要讨伐他,又怕我们乘机袭击他,所以才假意求降,对他不可相信。我们应该和蜀一起对他进行夹攻才对。”曹丕这时如果采纳了刘晔的建议,那孙权必将大难临头。可是曹丕却说:“对前来称臣请降的人我们却要讨伐人家,对想来归顺的人我们却要怀疑人家,认为人家肯定是因为害怕才来归顺,这不可取。我看还是接受孙权的归顺,袭击蜀的后方为好。”刘晔反驳说:“如果我们袭击蜀的后方,蜀一定会从吴撤军(也就达不到攻蜀的目的)。”但是曹丕不听,还是坚持封孙权为吴王。

从曹丕这时的心境来看,孙权的归顺对他来说当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自己刚一即位,刘备就对着干,马上也当上了皇帝,曹丕对刘备的憎恶,更增加了孙权归顺给他带来的满足。再加上曹丕还有一块心病,就是对自己的臣下耿耿于怀,他总觉得臣下对自己的即位并没有想象得那么欢欣,还有不少人对汉朝依然念念不忘。不过,曹丕的心病与其归过于臣下的态度,还不如说是汉王朝给他心里留下的阴影,这也是他为篡夺皇位应该付出的代价吧。刘晔的进言虽然不是没有道理,可是刘晔又和刘备一样也是汉室的后裔,这里很难说曹丕对刘晔就没有一点怀疑。“对来归顺我们的人不要动辄就去怀疑。”从曹丕的这句话里我们可以捕捉到他内心的动摇。在这个时候孙权要来称臣纳贡,自然是曹丕即位以来最让他得意不过的事,也是向天下显示自己皇帝威严的绝好机会。曹丕封孙权为吴王,而曹丕的兄弟这时都还只是公爵,他对孙权的待遇是很破格的。可见曹丕是想对孙权做最大限度的政治利用。

不过,正因为曹丕对孙权还存有提防之心,他深知这个时候如果出兵伐蜀只能是对吴有利,于是决定采取袖手旁观的策略,任蜀吴去斗。当曹丕听说刘备在夷陵布下连营,就断言刘备必败,完全是一副事不关己的评论家面孔。和关羽攻打樊城时的情形相同,三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和打算,在这里又展开了一场三国时代特有的钩心斗角的智谋战。三国中魏和吴都各自有自己的外交战略,蜀在这一点上要显得差一些。

孙权在这一时期的行动可以用一个“忍”字来概括。当孙权被封为吴王时,大臣们都劝他自称九州伯独霸一方,武将中更有不甘屈辱愤然落泪的。可是孙权却默默地忍受了。后来魏又向孙权索要象牙、孔雀、犀牛角等南方特产做贡品,大臣们认为这是魏的无理要求,劝孙权不要答应。这时孙权表现得非常大度,他说,那些东西对自己来说就如石头瓦块。后来曹丕又要求孙权把长子孙登送到魏国去做人质,孙权不肯,而是找出各种理由推辞。孙权靠一个“忍”字,对曹丕始终采取面从腹背的做法。

面从腹背的证据:年号黄武

223年九月,曹丕以孙权抗命不从为由派三路大军南下攻吴,三路大军兵临长江下游的广陵、濡须口,以及中游的荆州南郡,声称只要送来人质就立即撤兵。孙权一面上书曹丕表达忠心,答应送儿子入朝,一面反击魏军的进攻。如果曹丕采纳刘晔的建议,在夷陵之战时袭击孙权后方的话,那孙权肯定会被置于死地。可是曹丕晚了一步,失去了攻打孙权的最佳时机。这也是孙权在战略上一贯坚持自制忍耐的结果。

曹丕急于把孙权的儿子弄来当人质,是因为他既然不顾群臣反对封孙权为吴王,就得拿出点儿证据显示自己对孙权的控制,而最好的证据就是人质。不过曹丕未免有些操之过急了。曹丕在头脑聪明这一点上很像他的父亲,但从他对几个弟弟的狠毒劲儿上看,他是一个既有点儿神经质又比较苛刻的人。曹丕的性急使孙权不得不放弃魏吴同盟,再次有了与蜀联合的想法。孙权在挫败了魏军的进攻以后,马上派使者前往白帝城向刘备转达和好的意思。

就在曹丕大军南下迫近长江的时候,孙权建元黄武。制定年号本来是皇帝的专权,孙权虽然不是皇帝,但是他想通过建元显示,自己虽然没有明确对外称帝,但实质上已经是皇帝了。这也是孙权一贯采取的蒙混战略的一环,这与迫不及待登上帝位的曹丕、刘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黄武这个年号显然是从魏的年号黄初、蜀的年号章武里各取一字拼成的,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窥见孙权隐藏在隐忍自重外衣下的那颗野心。不知曹丕和刘备看到这个年号会作何感想。

阅读 ‧ 电子书库

51 吴大帝 孙权在曹操和刘备死后的公元229年即位。选自《历代帝王图卷》(波士顿美术馆藏)

孙权臣顺于魏、被册封为吴王,按理说应该使用魏的年号。可是,在东吴走马楼木简(后面我们还要提到)上却发现刻着建安二十七年的字样。实事上建安到二十五年就消灭了,二十七年是魏的黄初三年,即吴的黄武元年。也就是说在黄武之前,吴一直用的是汉朝的年号建安。

不过,魏的年号黄初在吴国制造的铜镜的铭文里也经常可以看到,这可能是铜镜这种东西很容易被带到国外的缘故吧。也就是说,当时吴国对内继续使用建安年号,对外则改用魏的年号,正是孙权面从腹背的确凿证据。而在蜀,随着建安二十六年刘备即位,年号就被由建安改成了章武。汉的年号使用的最长的,不是继承了汉朝大业的蜀而是吴,不能不令人感到可笑。

黄武后来持续了八年,229年四月,孙权经历了十年的漫长奋斗,终于正式登基,改元黄龙,这就是吴大帝。至此三个皇帝全部就位,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的三国时代的开端。

诸葛亮的南征北伐

第二次吴蜀同盟

刘备死后,按照刘备的遗嘱,蜀的所有权限都集中在诸葛亮手中。后主刘禅当时还只有十七岁,而且是三国时代的头号昏君。而且在这以后刘禅也从没有过问过政事。魏和吴后来都发生过皇室的内讧,但是蜀没有过。一是因为本来皇族就少,二就是因为皇帝没有实权。

对诸葛亮来说,当务之急就是挽回刘备晚年失策造成的损失,尤其是修复与吴的关系。刘备还在世时,孙权就已经派使者郑泉向刘备转达了讲和的意思。所以,诸葛亮在223年十月,也就是刘备死后刚过半年,就派邓芝赴吴,与孙权重申旧好。邓芝极力说服孙权只有与蜀联合才是吴的利益所在。当时孙权正被曹丕逼迫交出儿子做人质,他感到魏吴同盟已无法继续,与蜀重修旧好已在孙权的视野之中。而且这时刘备也已经病死,于是孙权决定断绝和魏的关系,与蜀重新联合。鲁肃路线再次复活了。经过夷陵之战,孙权也感觉到靠吴的国力想吞并蜀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想对抗强大的魏,吴必须与蜀联合起来才行。不知孙权对鲁肃的先见之明是否有所感叹呢。

这里我们应该注目的是,魏吴同盟是建立在吴臣顺于魏的基础上,而吴蜀同盟则是在吴蜀对等的关系上结成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孙权当时已建元黄武,成为实质上的皇帝,另一方面对蜀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让步,如果蜀的实权不是掌握在诸葛亮手里,这种对等关系是不可能实现的。当然在吴蜀两者之间一些细小的分歧也还是存在的。

第二年,也就是224年的春天,邓芝作为使者再次拜会孙权。孙权对邓芝说:“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如果孙权真的这么想的话,说明中国统一不统一对他都是无所谓的。对此邓芝回答说,“天无二日,土无二主,并了魏以后,就是和大王你的战争了”。孙权听了大笑。吴蜀同盟归根到底是一个包含着对立的同盟。另外,后面还将提到,与过去的荆州之争一样,这时在两国之间还存在着决定益州南部归属的领土问题。但是,为了圆满解决两国间的外交问题,诸葛亮还是做出了很大的让步,在这一点上,诸葛亮与鲁肃应该算得上是同志了吧。

曹丕亲征与曹丕之死

孙权的背叛使曹丕大伤体面,曹丕大怒。这一年的秋天,他不顾臣下的反对,亲自率领大军赴长江下游的广陵,准备讨伐东吴。与广陵隔江相望的是吴的建业。吴将徐盛指挥将士一夜之间在长江南岸用木桩和芦苇建造了无数的假城楼,连绵数百里。曹军不知虚实,大惊。曹丕问部下:“你们看孙权到底来不来?”他一直盼着孙权出现,想和孙权决一死战,可是孙权始终没有露面。曹丕每天望着滔滔长江叹息不已,最后只好撤军。可是,曹丕并不罢休,第二年秋天他又一次率军来到广陵,这一次仍然是一无所获,曹丕无奈只得回师洛阳。不久曹丕病死,终年四十岁。

曹丕不顾后果前后两次亲征孙权,充分暴露了他的心胸狭隘和他对孙权的深深憎恶。两次征吴和曹丕的早死给魏的前途投下了不吉的阴云。值得注意的是,曹丕的这两次亲征,一反过去自合肥、濡须口出兵的做法,选择了下游的广陵。看得出曹丕是选择了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战术,可惜的是曹丕的战术没有成功。虽然广陵到长江一线后来成为有南北大运河贯通的交通要道,但是在当时还没有运河,从淮水到长江的航行困难极大,使曹丕受阻无法取胜。曹丕一死,孙权就反守为攻,亲自率兵攻打魏的江夏郡,又派诸葛瑾进攻襄阳。但最终不克而还。后来,魏吴之间又交战多次,双方各有胜负。

二帝并尊与领土分割案

229年四月,孙权正式即位。吴蜀同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局面。经过十年雌伏孙权选择这个时期即位有以下几个理由:一是国内的山越反乱终于得到平息,二是与魏之间的战况比较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诸葛亮在前一年开始对魏进行北伐。诸葛亮的北伐是在蜀吴同盟的前提下才得以实现的。因此即使孙权这时即位,蜀也不会破弃与吴的同盟关系,而魏这时也忙于对付蜀的进攻,根本无暇顾及孙权的动向。孙权于是乘这个时机实现了自己称帝的梦想。孙权即位后立即派使者赴蜀,向蜀提出二帝并尊,即吴与蜀的皇帝为对等关系的提案。以前,孙权曾经对邓芝半开玩笑地说过这个想法,这回他可是正式地宣言了。

对蜀来说,与吴结成平等的同盟已经是很大的让步了,只要孙权不称帝,这个问题也就不去追究了。可是孙权正式称帝,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二帝并尊对诸葛亮来说是个难题。蜀的内部已经议论纷纷,多数人认为应该以大义名分为重断绝与吴的关系。按照蜀的建国方针,蜀作为汉王朝的唯一后继者,对孙权的称帝当然不能容忍。但是,诸葛亮力排众议,他认为这样的时候更应该“应权通变,弘思远益”。诸葛亮承认了孙权的即位,还派陈震赴吴表示祝贺。对于北伐中的诸葛亮来说,除此之外大概也别无选择了。蜀不承认魏的帝位却承认吴的帝位,这显然是一种自相矛盾的做法,诸葛亮当然不会不明白。可见,到了这个时期,蜀的大义名分已经不复存在了。

陈震作为庆贺使节拜见孙权,孙权向他讲明了二帝并尊的原则,还缔结了具体的盟约。盟约首先对灭魏以后的领土分割做了规定:豫州、青州、徐州、幽州归吴所有,兖州、冀州、并州、凉州归蜀所有,中部的司州—函谷关为界东部归吴、西部归蜀。然后约定吴和蜀的一方受到攻击时,另一方必须出兵救援,双方之间互不侵犯,也就是吴蜀作为攻守同盟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吴蜀双方能够对领土分割做出如此具体的约定,是因为诸葛亮的北伐把对魏的征服已经纳入历史的时刻表,魏的灭亡已变得颇具现实味儿了。

这个盟约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帝国站在完全对等的立场上缔结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独一无二的互不侵犯条约。这也是只有在三国这个特殊时代才有可能发生的。为了对付共同的敌国魏,吴提出了二帝并尊的现实主义路线,蜀也不再执著于王朝的正统地位和统一大业的实现,把正统论的大义名分置于高阁,因此才实现了盟约的缔结。真正意义上的三帝鼎立也只有在这个二帝并尊的路线下才成为可能。

阅读 ‧ 电子书库

52 吴、蜀两国瓜分魏国案

魏的地盘还没有到手,孙权就已经开始考虑任命各州的长官的人事了,比如说朱然被任命为兖州牧,全琮和贺齐被先后任命为徐州牧。可不要以为这是纸上画饼。孙权一点儿都不含糊,和蜀签订盟约以后,他撤销了朱然作为兖州牧的空衔,因为兖州被划归了蜀。蜀也有所行动,后主的弟弟鲁王刘永被改封甘陵王,另一个弟弟梁王刘理也被改封安平王,因为鲁(青州)和梁(豫州)按照盟约都被划归于吴。可见蜀对蜀吴间的同盟关系也是非常重视的。孙权在完成了巩固吴蜀同盟的大事以后,把首都从武昌再次迁至建业。 登上驶往建业的大船,孙权心满意足、春风满面的样子可想而知。

诸葛亮南征

诸葛亮在改善蜀吴关系之后面临的下一个课题就是解决南方问题。蜀的南方,包括现在的四川省南部、云南及贵州两省,自古就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加强对这一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对蜀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当时,益州郡豪族雍闿已经开始反蜀活动,他串通吴国交趾(越南北部)太守士燮企图投靠东吴。雍闿把蜀任命的益州郡太守张裔抓起来送到吴,又煽动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反蜀。这种情况如果放任不管肯定会影响正在进行的蜀吴交涉。而且从长远考虑,为了给北伐奠定基础,也必须首先平定南方。

蜀的建兴三年(225)二月,诸葛亮与部将李恢、马忠兵分三路开始南征,深入少数民族居住地区。诸葛亮《出师表》里有“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说的可能就是这时的情形。

这次南征,除了用武力镇压反乱头领雍闿以外,对少数民族尽量采取慰抚怀柔政策,《演义》里有名的七擒孟获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例。因为,当时对这些生活在深山密林中的少数民族,蜀还没有能力去进行直接统治,而且也没有必要。这一地区正式成为中国领土是在后来蒙古忽必烈的远征以后了,汉民族对这里的开发更是到了明朝以后。

阅读 ‧ 电子书库

53 出师表 诸葛亮记述自己北伐和南征的意义,向刘禅表忠心的文章。享誉极高。图为成都武侯祠内南宋武将岳飞手书石碑

《演义》的这一部分主要以七纵七擒孟获为中心,对诸葛亮南征,史书的记述非常笼统,因此《演义》也只能靠虚构想象来写,出现了像什么一喝就会变成哑巴的哑泉、能解哑泉之毒的安乐泉、还有能驾驭猛兽会使妖术的木鹿大王等,就好像读《西游记》降妖治鬼的故事。在云南和贵州一带现在还流传着许多有关诸葛亮远征的传说,这些传说都是出自后世的创作,与诸葛亮远征的史实无关。

孙权的南北政策与对海洋的关心

与诸葛亮平定地区南邻的交州,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以及越南北部,从汉武帝时代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其中位于现在河内一带的交趾郡,从东汉末期开始由太守士燮统治,名义上归属于东吴,但实际上很有一点独立王国的样子。当时,为躲避战乱从中原地区有大批的学者文人移居当地,在这里形成了独自的文化。士燮本人就是一个很有名望的文人。

阅读 ‧ 电子书库

54 诸葛亮南征图

黄武五年(226),士燮一死,吴的交州刺史吕岱就抄斩士氏一族,把交趾郡置于直接统治之下。然后又要求南方的扶南、林邑、堂明的诸王向吴纳贡。扶南就是柬埔寨,林邑就是越南南部。堂明的位置不太明确,宋代《诸蕃志》是一本专门介绍东南亚各国地志的史籍,有人认为,这本书里所记载的单马令可能就是堂明。这么说堂明很可能就是指苏门答腊岛,或者马来西亚。吴的国家战略已经涉足如此遥远的东南亚一带。孙权向这些地区派遣使者,在扩大交流的同时,还对当地的风土、特产进行了考察。使者朱应的《扶南异物志》、康泰的《扶南土俗》、《吴时外国传》等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在这之后的黄龙二年(230),孙权又派部将卫温和诸葛直对夷洲和亶洲进行考察。夷洲估计可能是现在的台湾,亶洲可能是日本,也就是当时的倭国的某一地方。这次航海考察虽然没能成功,但显示了孙权对海上交通的巨大关注。孙权对海洋的关心表现在他不仅关注南部,而且还放眼北部。

黄龙元年五月,孙权刚即位不久,在蜀的使者陈震到来之前,孙权就派校尉张刚和管笃赴辽东。前面已经说过,当时,从辽东到朝鲜半岛北部一带一直是公孙氏统治下的独立王国,孙权企图用远交近攻的战略,拉拢当时的辽东太守公孙渊反曹。孙权的心里有一个宏伟的计划,那就是西边与蜀、北边与公孙氏同盟,然后从南、北、西三方对魏进行围攻。

与辽东、高句丽的关系

从吴到辽东需要经过由黄海北上这条海上航路。从前述的吴与蜀缔结的领土分割协定可以看到,划归于吴的幽州和青州陆路与吴的领土并不连通,因为中间的冀州被划分给了蜀。这说明从一开始孙权就把去辽东的路线设定在海上,在孙权的构想里,与蜀的同盟和与公孙氏的同盟是两个互不可分的组成部分。不过,当时公孙渊有恐于魏的压力,对与吴建立同盟还有很大顾虑,孙权这时派去的使者被拒之门外。可是孙权并没有就此罢休。

嘉禾元年(232),孙权又派将军周贺、校尉裴潜赴辽东再次求见公孙渊。这次周贺等受到公孙渊的接见。但在返回吴的途中,周贺等的船停靠在位于山东半岛尖端的港口成山,在那里遭遇魏将田豫的埋伏,周贺被杀。可见,当时对于吴与公孙渊的来往魏也是非常警惕的。

周贺虽然被杀,但此次辽东之行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一年的十月,公孙渊派使者拜见孙权,表示愿意归顺。孙权大喜,立即封公孙渊为燕王,并不顾群臣反对派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等率领多达四百人的大使节团和一万兵力赴辽东。可是由于魏扬言要讨伐辽东,公孙渊突然变心,为了讨好魏,他杀了张弥和许晏,并把首级送到魏。魏这时封公孙渊为乐浪公作为奖励。孙权知道后大怒,发誓要亲自讨伐公孙渊,在群臣的极力劝阻下才算息怒。可以看到,为了争取辽东,魏吴间的外交战也进行得相当激烈。

孙权的战略虽然又一次失败,但是给他带来了意外的收获。使节团的一部分逃到了高句丽,受到了高句丽王宫(东川王)的接见。高句丽不仅派人护送使节团回吴,还向吴表示归顺。孙权于是派出使节,授予高句丽王单于称号。但是,这次孙权又遭到魏的插足破坏,幽州刺史命令高句丽王杀掉吴的使者,使者与高句丽王之间产生误会只好回国,最后只带回一些马匹。

据史料记载,魏的青龙四年,也就是吴的嘉禾五年(236)七月,高句丽王杀吴使者胡卫,并将首级送到魏。有关这一事件,在吴国的史料里虽然没有留下记录,但基本上可以肯定,孙权后来又向高句丽派过一次使者。

孙权最后放弃辽东是在赤乌二年(239)三月。前一年因司马懿率领大军讨伐公孙渊,孙权派兵赴辽东救援。但为时已晚,公孙渊父子兵败被杀。吴军见大势已去,抓获了少量俘虏就草草收兵了。

正如孙权的大臣们所担心的那样,孙权的辽东战略最终以全面失败而告终。但是孙权推行的利用海上交通与远隔地进行交流的战略构想却是崭新和独特的。不仅在当时,就是在后世也没有哪一个皇帝像孙权这样显示出对海洋的关心。孙权的父亲孙坚年轻时以击退海贼而闻名,从这一点来看,孙权一族对于海洋可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感情。可惜的是,孙权的战略构想过于超前了。按照当时的航海技术,从吴到辽东,因为风向关系一年只能出航一次。如果孙权生在一个航海技术稍微发达的时代,那么他的战略是一定会取得成果的。

北伐开始

诸葛亮在实现了与吴重修旧好和完成了南方平定之后,于建兴六年(228)正月,终于开始了他消灭曹魏恢复中原的北伐。对于以汉王朝正统继承者自居的蜀来说,国家的至高使命就是消灭篡权者魏,为达到这个目的,无论付出多大的牺牲也在所不辞。诸葛亮从前一年起就率军进驻汉中,开始进行周到细致的准备。想当年汉高祖刘邦也正是从汉中进军中原,消灭了项羽取得了天下。对继承了刘备遗志的诸葛亮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再现汉王朝的辉煌历史。在与吴的同盟关系上诸葛亮不惜做出让步,也正是为了北伐的成功。临行前诸葛亮给后主刘禅上疏的《出师表》里,明确记述了北伐的目的就是要“兴复汉室,迁于旧都”。

蜀的汉中和魏的关中(长安一带,现在的陕西中部)、陇右之间,呈东西走向横亘着海拔两千米以上的秦岭山脉。翻越秦岭山脉进出北方的路线有好几条,最东边的子午谷道虽然沿途地势险峻,但可以直接到达长安的南边。往西依次是骆谷道和褒斜道,分别通往渭水河畔的五丈原和长安西边的郿。再往西的散关至陈仓路线,自古就是联系蜀与关中的大道。最西线则可以到达陇西的祁山。不过,往长安去的话,经祁山就显得太绕道了。

此外,沿汉水东下虽然可以到达荆州,但是途中要经过上庸,驻守上庸的孟达已经投靠了魏。诸葛亮这时写信给孟达,劝说他再次归顺于蜀。曹丕死后,孟达对自己的前途感到不安,对诸葛亮的话很动心。可是,这些都被司马懿觉察到了,他派人杀了孟达,使诸葛亮的计划还没开始就受到了挫折。

对于上面的这五条路线,武将魏延建议从东线的子午谷道进军直接袭击长安,可是诸葛亮也许认为这有点儿太冒险,他选择了最西路线。诸葛亮故意声称要由褒斜道攻取郿,派赵云和邓芝驻屯褒斜道途中的箕谷,以牵制守备长安的曹真部队,然后自己亲自率领大军攻祁山。魏延对此非常不满,骂诸葛亮是胆小鬼。这时在魏国,曹丕死后魏明帝曹叡即位才两年,又加上多年与蜀没有发生战争,人们对诸葛亮的突然北伐感到惊恐。祁山附近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一齐响应蜀军,使关中为之震动。

阅读 ‧ 电子书库

55 诸葛亮北伐路线图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不过,曹叡不愧是曹操的孙子,算得上是一个英明的君主。他一面吩咐大臣们保持冷静,一面派张郃率五万大军西进抵御蜀军,自己还亲自到长安坐镇指挥。诸葛亮出师以来一直处于优势,这时他派马谡率兵赴渭水北岸要塞街亭迎战张郃。马谡缺乏实战经验,又不听从诸葛亮的命令,把阵地设在山上,致使供水路被张郃切断,最后大败而逃。这时,东线赵云的部队也被曹真击败,诸葛亮只好退回汉中。

诸葛亮回到汉中后,为了严肃军纪挥泪斩马谡,已经是广为人知的故事了。不过,诸葛亮实际也是第一次指挥较有规模的战役,《三国志》的著者陈寿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这个评价看来是很公正的。归根结底,当初如果采纳了魏延的建议,由子午谷道奇袭长安的话,结果也不会是这样的了。当然,这次北伐也唤起了魏的警惕,使以后对魏的作战变得更加困难。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北伐中投降的魏将姜维,后来成为诸葛亮北伐事业的后继者。

第二次北伐是在同年十二月,诸葛亮引兵出散关围陈仓,遇魏守将郝昭坚守,攻城二十余日不克,蜀军因粮草用尽只好退兵。撤退中杀死前来追击的魏将王双,算是这次作战的唯一成果。这次北伐也可以说是吴蜀同盟的产物。因为这年八月,吴的大将陆逊在石亭大破曹军,造成魏军关中兵力空虚。于是诸葛亮匆忙决定于十二月出军攻魏。但是由于没有采取共同行动,结果还是不能取胜。

下一年的建兴七年(229)春,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武都、阴平两郡虽属魏,却突出于蜀的领土之内。魏派雍州刺史郭淮前往救援,诸葛亮亲自率军迎击,最终取得两郡。在前后六次的北伐里,这也是唯一的一次像样的胜利。诸葛亮因此又恢复了前一年引咎辞去的丞相职位。

魏因为连年受到蜀的进攻,于次年,也就是太和四年(230)的正月,首先在合肥建筑新城以加强对吴的防御,然后于同年七月,大举伐蜀。蜀的汉中到魏的关中、陇右间的各条路线以汉中为中心呈放射线状穿过秦岭山脉,蜀如果伐魏,则各路大军被远隔分散,无法呼应,很容易被魏各个击破,而魏如果攻蜀,则各路大军会师汉中非常有利。魏军以曹真为主将兵分三路由子午谷道、褒斜道、祁山—武都一线向汉中进军。司马懿也率兵溯汉水而上准备由西城进攻汉中,企图对蜀进行全方位攻击,形势对蜀很不利。但这时却连降三十多天大雨,最后魏军只好撤兵。

阅读 ‧ 电子书库

56 蜀栈道 修建在峡谷断崖上的栈道,是北伐不可或缺的兵站之道。图为四川省广元市明月峡栈道

次年,建兴九年(231)二月,诸葛亮率军再次进围祁山。这次司马懿接替曹真为魏军主将。诸葛亮与司马懿在上邽对峙,大破魏军,获首级三千。六月,诸葛亮粮尽退军,司马懿派张郃追击,张郃战死。张郃的死也算是替马谡报了仇。

另外,这次北伐前,诸葛亮还秘密派使者联络当时北方鲜卑族首领轲比能反魏。轲比能响应诸葛亮的建议,向长安北边的北地郡石城出兵,准备对魏军进行夹攻。但后来因蜀军撤退,夹攻战术没能实现。

巨星陨落五丈原:诸葛亮之死

鉴于前面几次北伐都因粮草供给不足而失败,诸葛亮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劝农讲武,积极备战。建兴十二年(234)二月,诸葛亮调集十万大军,由褒斜道再次北伐。诸葛亮到达郿县后,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设营。这次诸葛亮不仅使用了木牛、流马运送兵粮,还在五丈原一带分兵屯田,作长久之计。

阅读 ‧ 电子书库

57 五丈原 传说诸葛亮死时,此地附近有流星陨落

诸葛亮还派使者到吴约孙权同时出兵伐魏。孙权响应,亲自率领十万大军由巢湖进军合肥新城,又派陆逊、诸葛瑾攻襄阳,孙韶、张承攻广陵、淮阴。为了保证这次伐魏的成功,实现对魏领土的分割,蜀、吴双方都投入了最多的兵力。

魏明帝面临吴、蜀四路大军的进攻也决心作殊死抵抗。这时,对吴作战的总指挥征东将军满宠建议放弃合肥新城,退至寿春迎击吴军。魏明帝不许,一面亲自率军赴寿春督战,一面向西线增派援军,命令负责对蜀作战的司马懿只许固守不许出击。不久,孙权军中开始流行瘟疫,又见有魏明帝亲自坐镇,于是撤兵。东西两线的吴军也随之撤退。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峙,屡次挑战,司马懿都不应。诸葛亮于是派人送妇人衣服去侮辱他,司马懿被激怒,上表请战,魏明帝派辛毗赶去制止。

双方对峙百余日没有结果。到了八月,诸葛亮终因积劳成疾病死于军中。终年五十四岁。听到诸葛亮已死,司马懿这才出兵追击。途中,他看到蜀军结阵而退的样子,于是不再追赶。当时被百姓嘲笑为“死诸葛吓跑活仲达”。

阅读 ‧ 电子书库

58 祁山 北伐时诸葛亮曾经安营扎寨的高约20米的小山包。有阵地遗迹和武侯祠

吴、蜀联合发起的同时总攻,就这样草草收场了。诸葛亮终于没能实现他完成北伐的梦想。诸葛亮死后,孙权考虑到魏可能会乘衰伐蜀,立即着手在荆州巴丘加强军备。嘴上说的是为了救蜀,内心却想趁火打劫。蜀知道了,立即采取对抗措施,在白帝城增强兵力,以防发生不测。为此,孙权就对蜀派来的使者宗预大加指责,宗预回答说,彼此事出有因,不足以相问。使孙权不得不以惯用的大笑来掩盖自己的尴尬。吴、蜀双方在荆州之争以后彼此各存疑念,虽重修盟好,但缺乏信赖与合作,造成了这次共同伐魏的失败。不过,这时魏并没有趁机攻蜀。

从以上几次北伐的经过来看,蜀、吴即使共同伐魏,只要魏保持坚守,那么也就无法打败它。相反,哪怕是脆弱的同盟关系,只要蜀、吴同盟存在,那么魏也无法消灭其中的任何一方。这样,三国势力以吴蜀同盟对魏的形式彼此抗衡,逐渐形成一种胶着局面。此后,姜维又率蜀军主要对陇右方面进行了多次北伐,但均无大的战果。吴也在荆州与合肥两线多次对魏出兵,各有胜负。在这种胶着状态中,魏、吴、蜀三国随着各自内部矛盾的激化,开始逐渐走向衰退。三国中最弱小的蜀最先灭亡,接着魏也在权力斗争中被司马氏取代成晋,最后晋灭吴完成统一。不过,命运总是捉弄人,后来晋又被不断壮大的北方游牧民族赶到吴的境内,不得不偏安于过去的敌地。当曹操、刘备、诸葛亮这些同时代的英雄一个个相继离开历史舞台时,剩下的孙权也已经五十三岁。此后直到七十一岁去世的十八年间,他一直被国内问题所困扰,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精神。

阅读 ‧ 电子书库

59 司马懿 迎击诸葛亮北伐的魏武将

“六出祁山”的真相

在诸葛亮与魏的六次战争中,从严格意义上说,称得上北伐的只有第一、第二、第五和第六这四次。其中出兵祁山的只有第一和第五这两次。可是,在《演义》里称诸葛亮北伐为“六出祁山”,描写诸葛亮六次北伐,每次都出兵祁山。前面已经说过,《演义》里的地理关系,特别是有关北方的地理关系与实际不符的地方很多。“六出祁山”这一段里错误尤其多。比如第一次北伐时,赵云等驻屯的箕谷实际上与祁山一东一西相距甚远,但在《演义》里,箕谷和祁山被写成是在同一方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宋代出版的《历代地理指掌图》,是现存最古的历史地图册。从这本地图册里的《三国鼎峙图》可以看到,祁山的位置比实际要靠东得多。而且旁注里有诸葛亮“由斜谷道取郿,遂据箕谷,攻祁山”的记述,如此看来,箕谷与祁山确实在同一方向。不过,这句话是把《资治通鉴》里“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这段记述进行大幅省略的结果。这种因省略而产生的错误在当时的地理书籍里随处可见,《演义》里出现的地理混乱很有可能就是因为参考了这些书籍。另外,在宋代当时,祁山一带作为宋与西夏、金朝抗争的军事地带,地理情报受到管制,这也是造成《演义》地理关系混乱的一个原因。

阅读 ‧ 电子书库

60《历代地理指掌图》中的《三国鼎峙图》(东京〔财团法人〕东洋文库藏)  宋代出版现存最早历史地图集。地理标示有误,《三国演义》也是基于此地理认识而撰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