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关键词解说

清流派文人与名士

后汉时,各地豪族势力扩大,他们受到儒教国教化的影响,成为具有共通的儒教知识的地方名门望族。其中有许多人通过官吏推举制度成为地方或中央官僚。但是当时政治的实权却被外戚和宦官所独霸。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追求儒教理想,自我标榜为清流,把外戚与宦官及其追随者称作浊流。这种分法与当时儒教把人分为君子和小人的观念不无关系。他们之间互相进行人物评价,分为“八骏”、“八顾”等级别,引导文人舆论。他们也被称作名士。进入三国时代,这些名士们虽然分散到各国,但是却继续保持并逐渐形成共通的舆论,最终成为三国统一的原动力。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另外,这些儒教文人的豪族,因为辈出官僚逐渐世袭化,发展并形成六朝贵族,唐代以后还以各种形式存在,直至近代,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中心存在。

 

党锢事件

清流派文人与宦官的矛盾日渐激化,166年,因清流派领袖李膺结党抨击朝政被告,与此有关的士人皆被逮捕。翌年,他们虽被释放,但是却被禁锢乡里。此为第一次党锢。169年,李膺等数百清流派士人被杀,与其相关人物皆被禁锢。此为第二次党锢。为中国历史上首次镇压文人的大规模事件。

 

黄巾之乱

第二次党锢事件十五年后的184年,钜鹿(河北省平乡县)人、用咒术治病的太平道教主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口号发动的起义。很短时间内华北一带几十万信徒一起起义。信徒们头裹黄色头巾,世称黄巾军。信徒以一万人为单位被分成大小三十六个“方”,每“方”置将军进行组织,估计因党锢事件对朝廷不满的文人也有参加。起义一年之内即被镇压,但是其残党长期活动,直接点燃了后汉灭亡与群雄割据的导火线。此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宗教叛乱。

 

屯田制度

因为长期战乱造成人口激减,农田荒芜,196年曹操募集流民,分给土地,支给耕牛和农具,发展农业,增加租税。这种制度叫屯田。213年在与吴交战的淮河流域以及与蜀交战的关中地区实行军队屯田。魏能在与吴和蜀的长期战中保持有利形势,与屯田制度带来的军粮安定保障关系很大。因此吴和蜀后来也仿效实行。晋时仅存军队屯田的军屯,废止了一般人的民屯。中国内地一般人实行的大规模屯田,在中国历史上只有这一次。后被唐代律令制下实行的均田制所继承。

 

天下三分之计

207年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述说的三国时代基本战略。北方的曹操和江南的孙权已经巩固了地盘,刘备只能以荆州为根据地,夺取益州(蜀),联合孙权消灭曹操,复兴汉朝。在此七年前,鲁肃曾建议孙权说,复兴汉朝几不可能,消灭曹操也不现实,只能鼎立江东,夺取荆州,然后再夺取益州,建立帝业。另外在赤壁之战后,周瑜抓住刘备,企图单独统治荆州和益州。对此鲁肃则主张借荆州与刘备,多与曹操树敌。鲁肃和诸葛亮虽然立场有别,但是其主张却基本上是一样的。后来的历史基本上是按这个设想进行的。

 

赤壁之战

208年荆州刘表死后,继位的次子刘琮投降曹操,客居荆州的刘备只能逃往南方。在逃亡途中经鲁肃穿针引线,与孙权结为同盟,孙权听从周瑜和鲁肃的主战论,决心与曹操对决。于是周瑜帅约三万吴军与曹操约二十万大军在赤壁(湖北省蒲圻市)隔江对峙,由黄盖的诈降和周瑜的火攻大败曹军。此战断送了曹操南方进出的野心。另外此战结束后,鲁肃建议孙权租借荆州给刘备,由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九品官人法

220年,曹丕在还未即位前,采纳名士代表陈群建议,实行的选官制度。该制度完善了汉朝地方官向上推荐人才的制度,在各州郡设置专门负责推荐人才的中正官,令其把人才分等级向上推荐。人才被分成上中下三等,每等又被分成上中下三等,合计九等。实际上只不过追认了已经趋于世袭化的各地世族的等级而已。由此确立的家世本位逐渐趋于固定化,开创了门阀豪族支配政治的先河,直到隋唐为了改善选官制度,开始推行科举制度为止。

 

禅让

皇帝让位于他人,实行非武力和平王朝交替的形式。其根据是战国时杜撰的古代圣王尧和舜分别把王位让给德行比自己孩子高的舜和禹的故事。220年,后汉献帝下诏让帝位于曹丕,但是曹丕三次固辞不就后,终于决定接受禅让。于是在颍川繁阳(河南省临颍县)筑受禅坛,举行禅让仪式后即位。此为魏文帝。相似的例子有前汉王莽篡权,但是王莽没有举行禅让仪式。曹丕是历史上第一个举行禅让仪式的皇帝。265年,晋武帝(司马炎)举行同样仪式。此后,从南北朝到隋唐,再到宋太祖960年最后举行禅让为止,前后七百余年,每次王朝交替都被重来一番。受禅坛遗址至今还存记有禅让来龙去脉的《上尊号碑》和《受禅碑》。

 

二帝并尊

229年,孙权即位皇帝后,派使者向蜀提案的同盟原则。吴与蜀的皇帝在对等的立场上结成同盟,共同讨魏,甚至连魏灭亡后如何瓜分领土都具体商定。这个提案虽然违反皇帝是现实世界唯一统治者这个传统原则,但是与魏对立的蜀只能接受这个提案。这是中国历史上两个皇帝在完全对等的立场上结成的唯一一个条约。

 

五行思想与正统论

战国时代形成的一种思想。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组成,而且因这五个元素的运行而变化。汉代把此思想用于王朝交替理论,后汉时在众多的五行思想中,主张一切运行都是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运动的相生说开始占主流。因为汉朝被认定为火德王朝,所以接受禅让继承火德的魏就应该是土德,继承魏的晋朝就应该是金德。以此类推,他们认为只有从上天接受五行中的某一德的王朝,才是君临中国和世界的唯一正统王朝,周边诸国都应该承认其正统性,向中华帝国皇帝朝贡。该理论有趣的是,当一个王朝承认自己是某种德的时候,就意味着该王朝不论迟早,要被另一个王朝所取代。此后,该制度一直持续到金朝自称土德为止。

 

谶纬思想

相对于传为孔子编定的儒教经书,称假托孔子编定的有关王朝兴亡的神秘预言(谶)为纬书。也就是说经是经线,纬是纬线。谶纬思想流行于后汉时期,对当时的儒教以及后来三国时代野心勃勃的群雄都产生极大影响。纬书谶语比较暧昧,可以任人自由解释。比如当时的谶纬书有“代汉者当涂高”谶语。袁术认为“当涂高”指的是自己(“术”与“涂”意皆为“道”),后又被解释为魏(“魏”通“高”)。吴最后的皇帝孙皓特别热衷谶纬。谶纬在魏晋改朝换代革命时也被利用,但晋朝成立后却遭禁止。

 

三教(儒、佛、道)鼎立

儒教经典注释有古注和十三世纪朱子的新注两个系统。古注均为后汉末期到三国、东晋时期之作。最有代表的学者是郑玄。他精通当时流行的古文和今文两种不同的经书文本,在理解所有经典的基础上注释经典,其注释对后世的经典注释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同时,具有追求现世利益特色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以黄巾军的太平道和张陵的五斗米道为渊源,这个时代开始被建成宗教组织。太平道因黄巾之乱的失败而被消灭,但是张陵的五斗米道在投降曹操后还一直存续,后还得到许多文人的支持。张陵的子孙代代自称张天师,现在第六十四代在台湾。这个时代还有后汉初期通过西域从印度传来的佛教。最初被与老子信仰等融合理解,及至后汉末期到三国时期,因安世高、支娄迦谶等来自西域的人的努力,大量的经典被翻译介绍,逐渐对当时的文人产生影响,甚至出现了牟子的《理惑论》等中国最早的从儒教的立场上解释佛教的著作。西晋朱士行成为第一个正式受戒的中国人僧侣,他为了求经到西域的于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也是中国第一个取经僧。由此,这个时代形成了儒、佛、道三教鼎立的状况,而且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现在。

 

玄学与清谈

以郑玄为代表的综合理解儒教经典的风潮,被扩展到儒教经典以外的文献,并与汉朝衰退造成的国教儒教地位低下以及因战乱造成的人心不安相结合,使得文人们更加追求哲学性思辨,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于以《老子》《庄子》为中心的道家思想。企图把道教思想与儒教思想相结合综合理解的学问称之为玄学,经典中哲学色彩比较浓厚的《周易》与《老子》、《庄子》并称三玄。其代表为正始年间掌握实权的曹爽一派,特别是何晏和王弼。在他们之间流行以玄学为主题的问答清谈。清谈反映当时名士们的嗜好,相对于问答的内容,更重视发言人的态度、容貌、随机应变的能力等。清谈一直流行到六朝时代,为当时的贵族文化锦上添花。

 

文学的自立

汉代文学的主流是赋,是一种散文和韵文相结合、为了唱诵的作品。到了后汉末期,开始流行利用乐府(民谣)的五言形式表现根植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情的作品。给这种倾向带来决定性影响的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及其周围的诗人们。他们的诗风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影响了唐代的李白、杜甫等。以建安文学为起点,诗终于走出了仅供娱乐的领域,经过下一个世代的阮籍(竹林七贤之一)等的努力,作为文学自立起来,五言诗和七言诗成为后世文学的主流。另外,这个时期还出现了曹丕编撰的《列异传》等被后世称为志怪小说的怪异谭作品集。这些作品集是中国虚构文学的萌芽,影响到后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

 

魏邺都的都市计画

曹操消灭袁绍一族后,于204年在袁氏一族的根据地建设的邺都(河北省临漳县),改变了秦汉世代宫殿分布在都城内各处的都城制度,把宫殿集中在都城北部,全体由东西和南北中轴线分开,具有整齐划一的都市构造。这种都城制度后被魏洛阳、隋唐洛阳、唐长安所继承,也成为日本平城京和平安京的模范。是中国式都城的原点。

 

字体革命——书法诞生

汉字字体有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战国时代以前使用篆书,汉代使用隶书。后汉末期从隶书演变出行书,在从行书演变出现在通用的字体楷书。现在的草书是汉代章草受行书和楷书的影响诞生的今草,其诞生也在后汉末期到三国时期。这些新字体的诞生,与这个时代开始普及的纸的使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行书、草书、楷书可以说是纸上书写的字体。专业书法家诞生也在这个时期,在书法历史上,三国时期也是一个划时代的时期。而纸张的使用带来了信息革命,成为世代变革的原动力。

 

亲魏倭王

魏国通过公元238年来访的邪马台国使节难升米赐给女王卑弥呼的称号。类似的称号还有“亲魏大月氏国王”。大月氏国是地处今阿富汗的孔雀王朝,是把佛教传给中国的大国。“亲魏”称号来自后汉时赐给一部分周边国家的“亲汉侯”,晋朝也曾有赐予“亲晋王”的事例。但是称对方“亲魏”,即含有承认对方是有别于魏国的独立存在之意,这在认为中国皇帝为世界唯一统治者的思维中实属罕见。此称号不见于其他时代,反映了三国时代复杂的外交关系。

 

三角缘神兽镜

边缘呈三角形凸状、背面有神仙和灵兽浮雕的铜镜。迄今为止在日本出土三百面以上,但是在中国和朝鲜半岛却不曾出土。有观点认为,这是魏镜,与魏国赐给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的一百面铜镜有关联;还有观点认为是日本国内铸造;另有人主张是吴国工匠东渡日本在日本铸造。至今众说纷纭,争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