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关键词解说

五斗米道

二世纪末至三世纪初在中国四川省、陕西省南部传播的宗教。因创始人张陵要求信徒入教需缴纳五斗米,“五斗米道”而得名。张陵之孙张鲁完善了五斗米道的教义,确立了相当于主教、司祭的治头,祭酒等教会组织,建立了独立的宗教王国。建安二十年(215),张鲁投降曹操。然而,其教团仍以天师道之名继续存在,发展成道教的一个重要分支。根据五斗米道的教义,生病是因为犯罪引起的,因此为了治病,必须在祭酒的指导下,在静室向天、地、水的神灵忏悔告白自己的罪行,并写下不再重犯的誓约。志愿参加修路修桥的劳动等善行可以赎罪。信众争相奉行教义。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屯田

魏国曹操为了实现筹集军粮的目的,于196年设置屯田制。他招募民众,开荒种地,并设置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等官职管理屯田。这些官员有别于郡县的官员,直属于中央的司农卿。规定屯田民使用官牛和私牛的,分别需要缴纳收成的六成和五成。这种屯田(民屯)设置于中原的沃野上,魏国的财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从民屯中所得的税收。除此以外,魏国还有出于军事需要而设置的军屯,设置在对吴、蜀的前线基地——淮水流域和渭水流域。魏末264年和西晋初的266年,废止了典农官,民屯也随之废除。

 

九品官人法

三国时期的魏到隋初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法。按一品到九品的品级授予官位,因此称为九品官人法,后来又称九品中正制度。220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文帝)逼迫东汉献帝禅让、建立魏王朝前夕,为了根据才能德行将汉朝官僚吸收到新政府中,由魏王的尚书陈群(?—236)建议实施,随后又推广到普通官吏的选拔中。

 

户调式

西晋武帝平定吴国、实现天下统一不久,于280年颁布的税法,见于《晋书》的记载。户调是指对户课征的税目,汉末曹操执政时创设,按户征收绢和绵。户调式一改汉代的人头税,而以户为单位进行征税。264年发布的晋令中包括户调令,因此可知户调式是由魏传到晋的。据《晋书》记载,丁男之户每年缴纳绢三匹,绵三斤。

 

八王之乱

晋代的内乱。始于外戚杨、贾两氏的政权争夺,因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囧、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宗室八王互相残杀,故称“八王之乱”。290年武帝去世后,外戚杨骏实权在握,惠帝的皇后贾氏厌恶杨氏一族的繁盛,于291年杀掉杨骏等数千人,随后又杀掉汝南王、楚王等,掌握了实权。后来,深得贾后信任的赵王伦起兵,杀掉贾后及其党羽,迫使惠帝退位,自己登顶。然而,司马伦的政治乱象重生,为此朝廷威望极为低下。齐王和成都王趁机起兵,讨伐赵王,逼迫赵王自杀,并使惠帝复辟。然而此后斗争并未停歇,一直持续到306年东海王拥立怀帝即位。宗室诸王之间的如此内乱姑且平息了,而在此期间诸王为利用匈奴的军事力量而引狼入室,以匈奴为首的各民族在华北各地建立独立的政权,最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永嘉之乱

西晋末年蛮族引发的动乱。这场动乱的中心是移居山西省一带的匈奴,在八王之乱时成都王司马颖就曾借助匈奴的武力。其族长刘渊看到中原的混乱,于304年称王,以“汉”为国号。当时,他将羯族的石勒、汉族流民首领王弥收归帐下,不断扩大其势力。另外,此时西晋王朝因八王之乱而疲敝不堪,仅靠东海王司马越苦苦支撑。司马越在忧虑中死去,石勒乘虚而入,捕杀了晋军十余万人(311)。此时,汉军大举进攻洛阳,破城之后极尽掠夺之暴行,西晋至此已名存实亡。

 

兵户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士兵制度,为世袭士兵,亦称为军户、兵家、士家。东汉时期废除了从郡县的普通平民中征兵的制度,已出现兵民分离的趋势,魏晋之后各政权将流民、降民等编入兵籍,使之世袭、从事军事劳动。由于兵户不同于郡县普通平民,带着国家直属户的身份,因而受人轻视。南朝屡屡解放兵户,使之成为郡县平民,兵户制度逐渐衰亡。五胡、北朝的士兵也是一种兵户,但在北方民族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其特征为后来的府兵制所继承。

 

寒门

东晋时期,乡品根据门第决定,便形成了一种门第二品的阶级,他们可以得到乡品二品,而从六品官起家。随后其范围逐渐扩大,属于门第二品的人,起家时将七品官也囊括在内。另一方面,乡品被定为三品以下的人,本来最终都可以做到与各自乡品相当的官品,然而,随着门第二品的扩大,乡品三品以下的人其擢升机会自然就会被挤占。当时把这类人称作次门、寒门。

 

《文选》

梁代所编的一套诗文集,编者为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三十卷,收录了从古时周代到梁朝的代表性诗文约八百篇。这种诗文的编撰事业始于三世纪末,《文选》堪称其集大成,对唐代以后的文学也有很大的影响。昭明太子在序中说,选择的标准是在经书、史书、诸子以外的诗文中,挑选兼具深刻内容和华丽辞藻的作品。按时期分类,晋代的作品入选最多,而按作者区分,则陆机的作品最多。《文选》的注释中以显庆三年(658)上表的李善的《文选注》六十卷尤其具有重要意义,以其划时代的成就,至今仍然是解读《文选》的基本参考。

 

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大约十五公里的云冈镇的北魏时期的一处佛教石窟。每当征服五胡诸国,北魏都会将其文化转移到平城。北魏三代太武帝时期征服北凉之后,便将当时佛教较为发达的凉州文化转移到平城,力图运用在政治上。佛教虽然在太武帝后期受到镇压,但第四代文成帝却废除了废佛政策,使佛教得以复兴。文成帝重用凉州僧人师贤、玄高,并批准了昙曜的奏请,在云冈开凿石窟。这便是云冈石窟的起源。昙曜主持开凿的石窟特别称为“昙曜五窟”,可以见到凉州、中亚的影响。

 

三长制

中国北魏太和十年(486),为强化警察和征税功能,文明太后冯氏采纳了汉人官僚李冲的献策而实施的一种邻保制度。三长制的渊源可追溯到周代制度。以五家为邻,五邻(二十五家)为里、五里(一百二十五家)为党,分别设置邻、里、党三长。不久又改成一百家一党,畿内党、里、邻则采用族、闾、比的名称。后来北齐将三长制变成一百家、五十家、十家的编制,西魏、北周则废除比、邻,变成二长制,隋初天下统一时,三长制废止。

 

均田制

始于北魏,北朝、隋、唐时期实施的土地制度。根据儒家的学说,保障一夫一百亩土地的井田制被视为理想的土地制度,秦汉以后,为解决土地所有严重不均的问题,曾试行了设定土地所有最高限度的限田制(西汉末)、占田制(西晋)等。同时秦汉以来各王朝均实施劝农政策,通过屯田制(曹魏)、课田制(西晋)努力确保农民的再生产。北魏继承了这种趋势,实施均田制,成丁授田,老死还公。均田制是北魏的文明太后与孝文帝采纳了汉人官僚李安世、李冲等人的献策而实施的制度(485),与彻底的户籍登记、以成丁夫妻为对象的均额赋课的租调制、一定户数的三长制配合实施,授田时甚至包括奴婢、丁牛分配在内。

 

龙门石窟

位于河南省洛阳以南十四公里的一处佛教石窟。北魏于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随后便在此处营造石窟。敕命的营建最早是宣武帝于景明元年(500)为孝文帝及其皇后开凿的洞窟,根据《魏书·释老志》的记载,这两座洞窟由于规模宏大,未能完工,于正始二年(505)缩小计划。另外,永平年间(508—512)为宣武帝营造了一座石窟。这三座洞窟便是位于西山北面的宾阳洞三窟,只有宾阳中洞完工了,南北洞到了隋、初唐时才完成本尊。宾阳中洞是依照一定设计规划营造的,是龙门各窟中最完备的一座。除了宾阳洞三窟之外,西山还有古阳洞(第21窟)、莲华洞(第13窟)、魏字洞(第17窟)等北魏末年的石窟。古阳洞是最古老的洞窟,有许多太和十八年(494)以后的佛龛,可看成是云冈石窟的残照。

 

北镇之乱

北魏末年的叛乱,亦称“六镇之乱”。北魏讨伐了据于蒙古高原的敕勒之后,在阴山山脉南麓一带设置军镇,充当北方防卫。其中主要的六座军镇(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称为“六镇”,让出身鲜卑原族长家庭的人定居在六镇,作为军镇的核心。随着北魏的门阀化逐渐加深,他们成了时代的弃儿,遭受冷遇,军镇内部日益不满。正光四年(523),以沃野镇民破落汗拔陵的暴动为契机,六镇一起发动叛乱,随后波及陕西和甘肃。数十万的镇民虽然暂且投降,但他们南下到了河北一带,又再次蜂起,武泰元年(528)被尔朱荣平定。北镇之乱使北魏的国威扫地,随后持续的军阀斗争使北魏王朝瓦解。

 

府兵制

西魏、北周、隋、唐实行的兵制,也是日本古代的军团制的原型。中国存在势力强大的将军开军府的制度,到了魏晋南北朝,在中央、地方设置军府,其士兵称为府兵。而狭义的府兵制则始于西魏大统十六年(505)前后完成编制的二十四军制。关于府兵或府兵制的历史特征众说纷纭,关于制度的起源有鲜卑兵制说和中国兵制说。府兵原是国家招募的应征者,建立功勋则有机会晋升为将官。自北周武帝以来,府兵被授予侍官的称号,具有侍卫天子的名誉。西魏以来的掌权者、君主作为府兵军的统帅而掌握政权,是中国再度统一的原动力。

 

科举

旧中国实行的以选拔官吏为目的的资格考试。科是指按科目进行考试的学科目,举则意为选拔任用官员。科举制在隋代至清代一千三百多年间实行,是中国独特的一种制度。三国以后到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贵族制的时代,政府官员的位置被门阀所垄断,往往是世袭的。隋文帝取代北周统治中国的半壁江山后,立即废除了承认门阀特权的九品官人法,实施科举制,根据个人的才能选拔官吏。其时为开皇七年(587),两年后灭掉南朝陈,通过科举选拔官吏派遣到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