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宋朝的诞生

从安禄山到黄巢

渔阳鼙鼓动地来,
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
千乘万骑西南行。
    ——白居易《长恨歌》节选

安史之乱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兼任北部边境几个节度使的安禄山(707—757)以“诛杀奸臣杨国忠”为名,从领地幽州(今北京)起兵,十二月就攻陷洛阳。这对歌舞升平的玄宗政权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翌年六月,玄宗对防卫首都长安失去信心,带领手下仓皇向西南方向的四川逃亡。逃至长安郊外的马嵬驿,就发生了上边引用的诗歌中所描写的近卫军的反乱,杨国忠一族皆被诛杀。连杨国忠的堂妹、带来一族繁荣的杨贵妃也未能幸免。失去宠妃的玄宗皇帝心灰意冷,继续向西逃亡,太子则与玄宗分道而行,七月十二日在长安北边的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附近)即位,史称肃宗。

安禄山不久就被自己的儿子谋杀,部下史思明遂掌握乱军实权。此即为后世称之为安史之乱的发端。唐军在至德二载(757)夺回长安,后与乱军围绕洛阳一进一退,直至玄宗和肃宗父子二人相继驾崩,代宗即位后的宝应二年(763),才终于平息了这次反乱。

这次叛乱对于唐王朝的打击极为沉重。唐王朝虽然之后还延续了一百四十年,时间长短与王朝建立到安史之乱基本相同,但是我们从“大唐帝国”或者“花都长安”等词语中所能联想到的,基本上都是唐代前半期的全盛时代。唐代后半期,虽然改革者接二连三粉墨登场,企图再建根基已经动摇了的帝国,他们也确实取得了不少垂死挣扎的成果,但是并没有做到帝国的完全再建,这个时期只是一个巨大恐龙逐渐走向衰亡的过程。

这个过程本套丛书第六卷(《绚烂的世界帝国》)有详细描述,本书省略不提。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当时所施行的政策中被随后的朝代所继承的部分。

首先应该举出的是两税法。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建议实行新的税制改革,放弃了基于均田制的租庸调体系,也就是人头税的支配理念,在承认土地私有的基础上,实行以户和土地资产为主的家计单位课税,对税制进行了空前的大转换。同时,改革当时岁入决定岁出的制度,采用了完全相反的以预算岁出额决定岁入课税额的方式,实现了国家财政的健全化。这些措施和改革,被评价为从王朝体制向财政国家的质变。

官僚机构也相应得到改编和强化。但是因为没有基于某种理念进行立法,而是根据需要适当追加组织和职务,结果使得官僚机构变成一个非常臃肿复杂并充满矛盾的组织。玄宗命令编撰的《大唐六典》中的机构图,成了一纸谈论当年理想的古文书。

其次是藩镇跋扈。安禄山本人就是一个为了北部防御、从军事到民政全权掌握地方权力的节度使,他把公权力演变成个人的私权力,进而铤而走险,举兵叛乱。唐王朝在镇压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在内地也设立了藩镇,赋予类似总督的节度使、观察使巨大权力,期待他们能有效推进军事征用,促进民生安定。在叛乱镇压末期,为分解叛军,采取了允许叛军将军投降,保证其势力范围,并由其继续统治的措施。由此,全国各地都设立了藩镇。

两税法规定,所收税的三分之二留地方消费,三分之一上缴中央政府。但是有些藩镇拒绝上缴,连节度使的继承和任命都由该地军队自己决定,朝廷的统治失去权威。其中安禄山的部下投降后,被任命为节度使,统治河北三镇,实际上成了独立王国。河北三镇为幽州卢龙军节度使、镇州(今河北正定)成德军节度使、魏州(今大名市)魏博军节度使。

最后,是科举官僚的抬头。官吏的登用实行笔试始于隋代,一般认为这就是科举制度的开始。但是科举制度发挥实质性作用还在唐朝后期。随着国家体制的转变,需要的人才特征也不同。科举制度选拔和提供了具有应对这些变化能力的优秀官僚。从再建中央集权体制的立场上开展同藩镇对抗的,大都是这些科举官僚。

另外,还有很多科举考试失意后成为藩镇幕僚十分活跃的人。韩愈虽然中了科举进士科,但是没有被当时贵族把持的吏部所重用,结果只好给几个藩镇效命。诸如此类优秀人才效力于节度使的情况,对于中央政府来说,无疑是利敌行为,而且也是巨大损失。企图重整旗鼓、强化王权的皇帝们一直梦想把税收、军权、人才重新集中到中央政府。

韩愈、白居易效忠的宪宗皇帝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是盘踞在宫廷的宦官们以皇帝亲信自居,无视法律,耍弄权势,再加上官僚内部的派别争斗,所以并没有能够重新确立朝廷的权威。就在大唐帝国的内脏逐渐被病魔腐蚀的危机时期,发生了使病情急剧恶化的重大事件,这就是黄巢之乱。

黄巢之乱

乾符二年(875)六月,呼应前年以来在山东一带活动的王仙芝,黄巢举族起义。王仙芝和黄巢都曾染手走私食盐,他们与为增加税收打击走私的唐朝政府一直存在冲突。当时正好华北一带发生旱灾和虫害,许多灾民背井离乡,流落各地。黄巢纠合流浪贫民和无赖之徒,组成大型盗贼团,自称冲天大将军,转战各地,主要抢夺财富集中的城市。

黄巢本人据传数度应试科举均遭失败,但也应该是一个具有一定古典素养的人物。起义当初,他们为掠夺财富转战各地,像蝗虫一样,吃尽一个城市再转向另一个城市。唐朝廷当然试图镇压,但是因为黄巢军没有设立根据地,采取打游击的战术,所以要捕捉和歼灭他们非常困难。

乾符六年(879)初,经由浙江、福建进入广东后,黄巢对朝廷提出,如果任命自己为节度使,就缴械投降,听命朝廷。黄巢企图成为藩镇军队,名正言顺掠夺财富。由此可见,他们并不是要解放农民的起义军。说白了,这只不过是一群失去社会信任,因自身能力不足不被社会所承认的对社会不满分子,毫无计划没有理念地揭竿而起而已。他们也一直在寻找能被社会承认,能恢复安定生活的机会。

可是,朝廷却只给他提示了一个更低的官职。不但黄巢本人对此不满,连跟他打闹的狐朋狗党也都觉得生活不保。黄巢遂下决心放弃招降,于同年九月攻占广州城,对广州进行了彻底地破坏和掠夺,因为广州作为南海贸易的据点集中了大量财富。史书记载有超过十万人被杀。不过这个“广州大屠杀”的牺牲人数并没有明确的根据,只不过是被害者如此记忆和记录而已。

在广州把能掠夺的都掠夺一空后,实在受不了南方暑气的黄巢集团,开始向北方转移。途中虽然绕了一些远路,可是翌年十一月竟兵临洛阳,其令人惊异的进军速度,使得行动迟缓的大唐朝廷惊慌失措,无力防战。很快洛阳失守,一个月后,竟连长安也拱手相让。

阅读 ‧ 电子书库

1 黄巢军进军路线(参照砺波护《冯道》中公文库版做成)

黄巢集团自渡江进入江北后开始出现变化兆头。他们放弃掠夺,黄巢自称天补均平大将军,开始收买民心,主张建立有别于大唐的理想国家。进攻目标直指洛阳、长安等大唐中枢城市,也与原来回避同唐军正面冲突时期完全两样。在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就占领了洛阳和长安后,黄巢进入皇宫,登上皇帝宝座,改国号为齐,定年号为金统。国号来自他的出身地山东,年号表示自己是继承大唐的金德王朝。

汉代以后出现的五德终始说,把改朝换代理论化。这个学说以解释森罗万象的五行思想为基础,认为各个王朝都有相对于五行的五种“德”中的某一个德,王朝更替时“德”也按一定的顺序变换。其顺序采用前汉末年的相生说,按木→火→土→金→水→木循环。汉为火德,篡夺前汉王权的王莽,篡夺后汉王权的曹丕,都自称自己的王朝是土德。灭了曹魏的晋是金德,南朝时取代东晋的宋是水德。北朝系统的唐,继承晋(金)→北魏(水)→北周(木)→隋(火),算是土德。

这些王朝交替一般都要上演一番“禅让”的仪礼。说明天命更新是经过前朝皇帝承认的,前朝皇帝是主动让给新王帝位的。不论王莽还是曹丕,虽然实际上都有暴力的胁迫,但是表面上都表现为汉皇帝禅让三次,三次都辞退,最后实在无法才即位。

大唐帝国的后继者

但是黄巢即位并不是禅让。黄巢占领长安、入主宫殿时僖宗皇帝已经蒙尘四川。黄巢自己登上皇帝宝座,取象征金德的年号,向内外宣布自己是大唐帝国的正统继承者。“唐”的正式国号是“大唐”,本书为了与自称“唐”的别的王朝区别,效仿先学的称呼,把这个我们都很熟悉的世界帝国按其正式国号,称之为“大唐帝国”。其实,黄巢的“齐”本来也是“大齐”。“大日本帝国”、“大韩民国”,都是效仿了中国的这种称呼的国名。

齐朝是自任大臣、将军的黄巢集团干部们与没有来得及逃离长安的大唐帝国中下级官僚组成的混合政府。当年的天补均平大将军的称号也不知道扔到哪儿去了,黄巢集团不费吹灰之力占领长安后,就寄生在虽然衰败但是并不失昔日繁华的荣光上。躲避在长安周边的大唐贵族们,被以各种借口逮捕杀害,目的显然就是掠夺他们的财产。

这期间黄巢集团因为有了固定的根据地,反倒被藩镇势力包围,经济状态日渐窘迫。金统三年(882),也就是大唐中和二年,驻屯在长安东部一百公里处的同州的朱温叛变,使得长安也陷入难保的境地。朱温本人因此立功,被大唐帝国皇帝赐名“全忠”,并被任命为节度使。但是谁能想到号称“完全忠诚”的这个家伙,后来能超过安禄山、黄巢,给了大唐帝国最后的致命一击。历史就是这么具有讽刺意味。

大唐帝国一边还有归顺大唐、被赐予皇室“李”姓的沙陀族武将李国昌之子李克用的军队。他率领全身黑衣号称“鸦军”的强悍部队,大败齐军。逃出长安的黄巢,重操旧业,像蝗虫一样在河南各地逃窜掠夺,最后在故乡附近的泰山脚下自杀身亡。朱全忠和李克用因平叛有功崭露头角,至叛乱平定后遂形成两雄争霸的局面。

朱全忠抬头

逐鹿中原

朱全忠本来出身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市)。父亲是一个教四书五经的乡村教师。弟兄三人中,老大继承了父亲的性格成为受人尊敬的人,但是老二老三却是无赖,黄巢起兵后马上就加入了乱军。老二在攻打广东的战斗中战死,朱全忠(当时名温)跟随黄巢,进占长安。后朱全忠被任命为攻打同州的司令官,占领后被任命驻守该地,在齐朝也算一个人物。但是后来他跟黄巢的心腹产生隔阂,遂投降大唐,被任命为宣武军节度使。其驻屯地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为大运河要冲,相当于南方物资经洛阳运往长安的中继基地。他应当很早就看出故乡附近的这个城市的重要性。在成为这里的节度使后,朱全忠势力急速增长。

另一方面,他的对手李克用时任河东军节度使驻守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太原虽然是一个训练勇敢的骑兵军团的绝好地方,无奈在经济上并不富有。两者之间的经济实力之差,决定了逐鹿中原的两者的命运。

朱全忠可能很早就看出这个沙陀部的人将来会给自己捣乱,所以在李克用追讨黄巢路经汴州的时候,白天设宴款待,晚上却派兵突袭,企图暗杀李克用。李克用死里逃生,遂与朱全忠结下不共戴天之仇。

但是还是朱全忠老奸巨猾,在政治上高出李克用一筹。他不但在长安朝廷走后门把汴州搞到手,而且在黄巢死后论功行赏时,更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当然他只要了这个名,并没有放手汴州地盘。他同时还被封为沛郡侯,后荣升沛郡王。当时虽然李克用向朝廷告了暗杀事件的状,可是因为朱全忠暗中搞了手脚,李克用反倒背上反乱朝廷的黑锅被追讨。从此,河南军阀朱全忠与山西军阀李克用兵戈相见二十年,但是却也胜负未决。

光化三年(900),发生了昭宗皇帝酒醉杀死近臣和仕女的事件。宦官刘季述说“这样的皇上如何能治理天下”,遂下决心废皇帝,立皇太子。刘季述派遣养子刘希度前往汴州拜见朱全忠,原意把大唐政权交给朱全忠,希望得到朱全忠对自己行动的同意和支持。但是朱全忠却为要不要趁机霸占中央犹豫不决。朱全忠近臣中还有人建议诛杀叛贼刘季述。就在朱全忠犹豫不决观望形势的时候,刘季述一派失势,昭宗复位。

与刘季述对立的宰相崔胤希望借用朱全忠的力量,把号令朝廷的宦官一扫而光。朱全忠接到崔胤的求援后出兵长安。宦官韩全诲吓得屁滚尿流,即刻挟昭宗皇帝逃到长安西一百公里处的凤翔(今陕西省宝鸡市附近),求当地军阀李茂贞庇护。可是结局是韩全诲被李茂贞杀掉,头颅被献给了朱全忠,成了李茂贞求和的礼物。昭宗复归长安,崔胤在朱全忠的支持和指使下,立刻把宦官七百人处刑。

宦官在唐代后期挟皇帝号令天下,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巨大弊害,但同时作为皇帝的左膀右臂却也发挥了稳固皇权的作用。失去宦官的皇帝完全成了一个光杆司令。

有此肃清的功绩,朱全忠荣升梁王,地位更加稳固。终于有一天他借口在长安打马球时摔死了侄子朱友伦,把在朝廷的合作者崔胤也给杀了。如此一来,偌大一个大唐帝国,连一个朱全忠的对手都没有了。

篡夺皇位

天复四年(904),朱全忠要挟昭宗迁都到自己的势力范围洛阳,把长安住民也一并强制搬迁。近卫军早已被解散,随从昭宗行幸的只剩下侍从的少年们。朱全忠连他们都不放过,迁移途中栽赃他们谋反,把他们也都杀了。就这样,昭宗周围全都成了梁王朱全忠的心腹。

到达洛阳后,朱全忠为了表示祝贺改元为天祐。晋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贞、楚王赵匡凝、蜀王王建、吴王杨行密等各地军阀一齐反水,旗帜鲜明要打倒朱全忠。朱全忠害怕一直不中自己意的昭宗被这些势力利用,遂指使部下暗杀了昭宗,立大唐最后的皇帝哀帝即位。这时朱全忠已经下定了篡位的决心。

但是哀帝并没有按他的意志行动。哀帝想在洛阳南郊实施祭祀天帝的郊祭,朱全忠大怒:“想求上天保佑大唐吗?”遂指使部下杀死皇太后,蓄意制造丧事,使得哀帝不能实行郊祭。

天祐四年(907)正月,篡夺皇位到了最后阶段。身处洛阳的哀帝派高官到汴州去告诉朱全忠说,不久将实行禅让,说完该官员便对朱全忠行臣下之礼,跳臣服之舞。哀帝随即发布了二月实行禅让的圣旨,并派宰相前往汴州劝朱全忠即位。当然这时朱全忠按惯例固辞不就。

到了二月,洛阳宫廷的大臣们上奏哀帝请求让位,然后遵照皇帝旨意成群结伙一齐到汴州,请求朱全忠即位。追随朱全忠的地方藩镇也相继上奏要求朱全忠即位。到了三月,第三次请求即位的使节团刚从洛阳出发前往汴州,这边哀帝就迫不及待地从洛阳发出了让位的圣旨。朱全忠表示“真意想不到”,还装模作样推辞不就。但是他自己的梁王宫廷的官僚们和从洛阳来的大唐帝国的文武百官一齐哀求,最后终于举行了即位仪式。改国号为大梁,年号为开平,定都城为汴州,改汴州名为东都开封府,定王朝之德为金。虽说既然是继承了土德的大唐,金德也是理所当然,但是却与朱全忠自己三十年前当将军的大齐是一样的德。

然而新皇帝的长兄听到三弟即位的消息不但没有高兴,反倒大骂:“三郎,你这个混蛋!你忘了你本来是一个叛贼,多亏大唐皇恩浩荡才被提拔成大臣?因为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我们朱家肯定要断子绝孙!”

果然,梁朝仅十六年就灭亡了。朱全忠也像当年的安禄山一样,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杀死。而这些仅是他即位五年后的事。

华北王权的兴亡

五代十国时代

于是这般,高祖李渊以来延续数百年的堂堂大唐王朝,被一个从叛军投降来的暴发户断了香火。朱全忠终于坐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他把自己的名字也从只适合做臣下的“全忠”改成冠冕堂皇的“晃”。不过,中国皇帝的真名因为存在避讳制度,日常生活完全不被使用,所以这个名字也几乎没有在公开场合使用过。以下,五代皇帝改名者虽多,但是因为过于烦琐,我们还是使用他们做臣下时的通用名。

时隔二百九十年再次上演的一出禅让闹剧结束后,朱全忠这下应该成为名副其实君临中国的皇帝了吧?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他威风所及的,其实仅仅局限在华北地区的一部分而已。

首先最大的死对头李克用就不买他的账,不承认什么禅让。李克用连迁都洛阳都认为是朱全忠的叛逆行为,所以一直就没有承认什么改元天祐,太原照旧使用原来的年号天复。梁朝建立后,如果承认朱全忠政权就应该使用改元后的开平年号,但是李克用却突发奇想,一改一直使用的天复,开始使用天祐。事情就是这么复杂,在李克用这儿,天复七年突然就变成了天祐四年。他等于通过信奉实质上已经灭亡了的大唐帝国最后的年号这个行动,宣布了自己要和梁朝对抗到底的决心。

阅读 ‧ 电子书库

2 后梁时代的五代十国

同样,吴国(江苏省)的杨渥也坚持使用天祐四年,表示不服从梁朝。吴国直到建立自己的年号为止,天祐一直使用到十五年。吴越国(浙江省)的钱镠在天祐四年后建立自己独自年号,向后唐朝贡后使用后唐年号,再往后一直使用五代、宋各王朝的年号。这和吴越的统治者一直被中原的皇帝授予“吴越国王”爵位有关。

从唐—梁禅让到周—宋禅让的五十三年间(907—960)被称为五代十国时代,指的是以洛阳或者开封为都城的华北中原的五个王朝以及周边的十个主要地方政权。但是十国的情况其实却各不相同。吴越以外,荆南(湖北省)、楚(湖南省)等国其实只不过是一个地方“王”,他们作为别的王朝皇帝的臣下,信奉其年号。为了生存,有时不免还要更换朝贡对象。比如长江中游小国荆南,时而服从吴国时而服从后唐,并随之多次变换年号。

阅读 ‧ 电子书库

3 后周时代的五代十国

相对的,也有类似吴国那样,自称皇帝、自设年号的国家。蜀王(四川省)王建与晋王李克用一样,也不承认朱全忠的天祐年号,“天复七年”(即开平元年)九月,比朱全忠迟五个月,他自己也自称皇帝,翌年正月,改元为“武成”。十年后的公元917年,南汉(广东省)也自称皇帝,开始使用独自年号“乾亨”。闽(福建省)当初使用中原王朝年号,后来也自称皇帝,使用独自年号。

其他的还有消灭了王建蜀国(通称前蜀)的后唐将军后来自己建立的孟氏蜀国(通称后蜀)、吴国禅让成立的唐(通称南唐)、继承五代的汉(通称后汉)等许多王朝的君主都不是王,而是自称皇帝,他们都设有独自年号。所以比方说公元957年,相当于后周的显德四年、南唐保大十五年、后蜀广政二十年、北汉天会元年、南汉乾和十五年等。

不过,这种“五代十国”的说法是汉族中心观念的一种表现,其实在这个王朝兴亡史的舞台上还有一个活跃分子不能漏掉,这就是契丹。契丹第一代皇帝耶律阿保机登上皇位设立年号在公元916年,也就是神册元年。该王朝后来仿照中原王朝名自称辽,公元957年辽朝历当称为应历七年。关于此王朝,本套丛书第八卷(《疾驰的草原征服者》)将有详论,本书只让其作配角。

此外,周边诸国南诏(云南省)、于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还有日本等也都有自己的年号。按现在中国的国境线看,难免要问南汉算在十国之内,而为什么南诏和于阗却不算呢?其实道理也简单,“五代十国”的说法是宋代产生的,宋代人是按他们自己当时的势力范围计算的。

总而言之,我们这里只是想从王权兴亡的观点整理一下通常用“五代乱离”表现的这个时期。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宋王朝的特征鲜明地凸显出来。

五代王朝的变迁

我们把话头再回到“开平二年”,也就是公元908年。这一年,坚决不承认梁朝的晋王李克用带着万分遗憾在太原死去(当地其实是作为天祐五年的事情记录的)。继承父亲遗志的李存勖亲自带领大军进军到黄河边,与梁军对峙。梁军也不甘示弱,皇帝朱全忠亲自出马率军迎战,阻止了李存勖的进军。随后,两者进入胶着状态。

这场战争被后世津津乐道的是因为参战的晋军中竟然有五人后来都当了皇帝。当然当时谁也没有预料到自己以后数十年间将成为争夺皇帝宝座的主人公。

首先说李存勖本人。开战当初遭到人力物力均超过晋军的梁军反击,一度处于劣势。但是后来朱全忠死去,梁朝内因后继问题发生内乱,晋军趁机大举进攻,跟梁朝结伙的有力藩镇也接二连三投降。在魏州缴获大唐国玺(历代王朝的玉玺,是皇权的象征。相当于日本皇室的三种神器)后,李存勖以祖父被赐李姓为根据,作为大唐皇帝即位,改天祐二十年为同光元年。时梁朝年号为龙德三年(923)。半年后,李存勖占领开封,从军事上彻底消灭了梁朝。自宋朝以后至今,我们都把李存勖作为新王朝的创建者,称其王朝为后唐。可是李存勖自己当时却认为复兴大唐帝国是自己的使命,自己只不过是大唐帝国的中兴之祖。这跟三国时代刘备的说法一样。

李存勖立志复兴大唐,所以各方面推行复古政策。都城迁到洛阳,恢复大唐法典,重用宦官和具有旧贵族血统的人。可是,李存勖在位仅三年,便被李嗣源指使禁军杀死。李嗣源还算承认他的功绩,赠给了他一个庄宗的庙号。

李嗣源杀死李存勖后自己登上皇帝宝座。在五代的众多皇帝中,李嗣源与后周的柴荣并称明君。他适应时代的要求,改革官僚制度,整编军队。他创设的负责财务的三司以及近卫军的主力侍卫亲军,直至北宋均被继承。近卫军在中国叫做禁军,扩大和强化禁军是五代各个皇帝的共通政策。扩军政策取得的成果之一,就是李嗣源远征四川,消灭了前蜀,扩大了版图。他自己似乎不认识汉字,但是他任用宰相冯道印刷儒家经典,推进文化事业。死后,被赠予明宗庙号。而就在他治世的第二年、天成二年(927),赵匡胤,也就是后来的宋太祖在他治下的都城洛阳诞生。

阅读 ‧ 电子书库

4 五代十国的兴亡

李嗣源的儿子虽然继承了皇位,但是很快就被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杀死,帝位也被篡夺。不论李嗣源还是李从珂,与先帝只有名义上的血缘关系。用传统的观点来看,他们都是利用政变取得了政权,所以其实都等于是王朝交替。话说回来,这几个姓李的,其实与大唐皇室都没有任何干系,他们都是突厥系沙陀族人。所以这在从前的政治秩序上看是出现了不可想象的异常事态。用武力篡夺帝位后,李从珂为了强化王权,着手削弱藩镇势力。他最大的目标就是死对头、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察知危险的石敬瑭在太原造反,恢复李嗣源时代的年号长兴,表示不承认李从珂的皇权。但是他自己却并没有实力进攻洛阳。为了打倒李从珂,石敬瑭向契丹皇帝求援。条件是成功后进贡大量财宝,并割让华北地区一部分土地。割让的燕云十六州,以后成了辽宋开战的远因。契丹的精锐部队势如破竹,很快就击败了唐军,石敬瑭受契丹皇帝之命即位,国号为晋,取自发祥地太原。公元936年,仅有十三年短命的后唐灭亡。

石敬瑭在位六年间,为了保住自己年号“天福”所象征的天赐帝位,一门心思与契丹维持良好关系。但是继承石敬瑭帝位的石重贵却任命强硬派做宰相,采取了与契丹对抗的政策(石重贵为石敬瑭侄子,称石敬瑭为“皇伯”。此事下一章还要言及)。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亲率大军征讨。晋军竟然击退契丹,遂忘乎所以改天福年号为开运。即位第三年,而且在年度途中改元,这在史上是少见的。如此这般,晋军竟然两次都成功击退了契丹的进攻。但是第三次却终于失败,开运三年(946),开封陷落,晋朝十年短命,到此结束。皇帝石重贵被俘,被劫持到北方。因为被拉到国界之外去了,所以后朝给他的谥号就是“出帝”。耶律德光想从此就占领并统治华北,所以特意让冯道率领晋朝文武百官劝进,然后在开封照中国方式重新登基,同时改国号为辽。但是这时契丹国内皇太后一派与他的对立日趋激化,华北各地也出现抗辽反乱,眼看里外不是人,耶律德光只好打道回府,不料却在归途一命呜呼。由此,华北出现了短暂的政治真空状态。

阅读 ‧ 电子书库

5 燕云十六州略图(根据佐伯富《宋代新文化》作成)

趁机占便宜登上皇帝宝座的是刘知远,一个曾经效力于石敬瑭的武将。不过这位皇帝的登基状况也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他即位几个月,却还照例使用以前的国号和年号。确切地说,因为他不承认出帝与辽对抗的强硬政策,所以不愿用开运年号,自称天福十二年。也就是说,在法理上,自己不是创建了新朝,而是因为皇帝被劫持,自己作为“晋朝第三代皇帝”继承皇位。后来他进出中原,改国号为汉。因为姓刘,自称汉帝国后裔,立志统治华北。他在祭祀王朝祖先的宗庙里,祭祀着汉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以使自己的帝位正当化。其实他也是沙陀族出身。国号改换后,他自称不忘旧主人石敬瑭的恩,还一直使用原来的年号。直到第二年(948)正月,才终于改年号为“乾祐”。

刘知远即位前也以太原为基地。唐、晋、汉,到此为止都是太原出身的将军建立的新王朝,显示了李克用奠基的山西军阀的雄厚实力。但是所有王朝都定都中原的洛阳或开封,使政治经济中心和军事基地分离,造成了皇权的不稳定。李从珂为了剥夺石敬瑭军权,想调换石敬瑭领地,反倒遭拒绝,并招来石敬瑭投靠契丹,以及宋朝建国后讨伐北汉久攻不克,都是因为太原有相对独立的地理条件。

刘知远即位整一年后死去,继承帝位的是刘承祐。刘承祐为了巩固皇权,有意疏远有功的大臣和将军。这与后唐李从珂、后晋石重贵的做法如出一辙。结果,他也招来驻扎魏州的将军郭威的反抗。刘承祐得知郭威有意反乱后,杀了住在开封的郭威全家。结果却落得一个自己被与郭威相通的臣下杀掉的下场。

郭威占领开封后,迫使后汉皇太后临朝听政,自己为监国,掌握了后汉实权。历经政变还照例安坐政权中枢的冯道献策郭威,建议拥立驻守太原的刘知远弟刘崇之子、正在别处做节度使的刘赟即位。没想到刘赟还没来得及赶到开封,郭威便自称要抗辽南下,亲自出征到黄河沿岸的澶州,在澶州被军队拥立,返回开封,逼迫皇太后禅让帝位。由此,周朝(后周)诞生。五代各个王朝都很短命,而以后汉为最短,从刘知远即位到灭亡,只有四年。

刘崇本以为自己的儿子能当皇帝高兴一时,没想到开封政变。他当然不能承认,所以自己也自称皇帝,继续使用乾祐年号。他认为自己是后汉的第三代皇帝,但是一般都把这个政权与后汉区别,称之为北汉。北汉持续四代三十年,十国中最后被消灭。北汉广运六年(979)投降宋军。这一年宋朝年号为太平兴国四年。

革命的逻辑

以禁军为支持基础的禅让

郭威用禅让的形式完成了对皇权的篡夺。这是华北地区继朱全忠以来相隔四十四年的又一出禅让剧。

后唐用武力手段消灭了后梁。而且后唐自称是作为大唐帝国皇家一族即位的,所以并不承认什么唐—梁革命。他们认为自己只是讨伐消灭了叛贼朱氏,所以并不是与梁朝换代。

接下来的后晋造了后唐皇帝的反,也用武力手段消灭了后唐。因为使用武力时得到友军契丹的帮助,因此他得对契丹皇帝行臣下之礼,石敬瑭登上皇帝宝座,也是受契丹皇帝的册封。所以也不能算是继承后唐的帝位。

刘知远最初作为后晋皇帝即位,后来定国名为汉,是因为他自称大汉帝国皇家后裔。这点与后唐相似。他也许想到当年五胡十六国之一的匈奴人刘渊自称再兴汉朝的故事也未可知。

这些山西军阀内部的皇权争夺战,与从汉到后梁的易姓革命形式不同。他们没有使用传统的接受前王朝的委让、无奈继承前王朝皇权这种表面上非常贵族式的空洞的禅让形式,而是采用了胜者否定前朝,再找更具有正统性的根据从而标榜自己正统的形式。这种形式,宣告了实力至上新时代的到来。但是,郭威却又复活了禅让形式。

他也是刘知远部下、山西军阀之一,但是革命前是驻守魏州的军队司令官。该地为北齐的都城,称为邺都,大唐后期设置魏博军节度使,是河北地区的一个军事重镇。后来宋朝作为四京之一,称作北京大名府,成为对抗辽的军事基地。在这点上,后周的建国,与后唐、后晋、后汉以太原为基地的山西军阀建立情况不同。当然刘知远也认识到太原的重要性,所以他派值得信赖的自己的亲弟弟驻守。只不过这次他的儿子却被别的地方的司令官发动的军事政变要了命。

取国名为周,是因为郭威自称自己是古代周朝王族的一个分支出身。从李存勖的后唐、到石敬瑭的后晋、刘知远的后汉,一路上溯,越找越古,到此终于找到周朝王族了。这样寻根问底,宣扬自己根红苗正,正反映了他们因为自己都不是真正的贵族出身而具有的劣等感。这一点,跟日本战国时代大名[1]们的心理状态特别相似(不过石敬瑭并没有自称是晋朝司马氏的后裔)。

郭威跟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等山西出身的沙陀族不同,他是河北出身的汉族,自称周王室后裔。这个时期,因为战乱造成混居等原因,各民族有了相当程度的融合,所以汉族最重视的父系祖先,已经不能作为具有生物学上纯粹汉族DNA的证据了。但是后世史书特别强调他是汉族,明显是想构造一个连续几代的蛮族王朝统治终于结束、汉族王朝终于复兴的故事。这个现象,对随后的宋朝皇家赵氏一族也可以做同样解释。宋朝创建人赵匡胤弟兄的父亲赵弘殷是河北涿州出身,据传其祖先为战国时代赵国的王族。

在郭威进开封以前,与他敌对的刘承祐已经被杀,所以郭威能无血入城,掌握权力。想即位皇帝,最理想的是前朝禅让帝位。因此郭威选择了禅让这种形式即位。但是,与以前的禅让闹剧不同,他排演了一场更为复杂的禅让剧。他首先作为禁军司令官率军出征,在外被所率军队拥立,无奈返回都城,要求皇太后禅让。当时他并不是驻守魏州的军阀,而是担任首都防卫、保护皇帝的禁军司令官。就是说这次革命的特征是,不是以一个地方驻军,而是以禁军为支持基础。郭威在澶州被禁军将校们把一面黄旗裹到身上。黄色是皇帝之色,这面黄旗估计也应该是禁军的标志,被裹到身上,表示郭威已经成了皇帝。这说明,在禅让剧上演以前,禁军在澶州已经进行了革命。有意思的是,这一出戏,被这时作为禁军将校从头至尾实际目睹的赵匡胤九年后原模原样重演了一番。

五德终始说

禅让牵扯到王朝的“德”,就是介绍黄巢之乱时提到的五德终始说。史书记载虽不太明确,但汉、周革命时估计按五行相生说进行了德的更换。因为周、宋革命时看不到什么议论的痕迹,宋的德便被确定,可见后周确定了自己的德。从宋的火德往前推算,后周应该是木德。因此,前边的后汉应该是水德。

阅读 ‧ 电子书库

6 周宋帝室关系图

不过,后汉是否自己这样宣言过却并不确定。从上述王朝创建情况来看,并不一定要确定德。也许是汉、周革命时为了禅让,在汉灭亡时匆忙决定也未可知。

后周为木德,从五行德顺序上看,意味深长。因为众所周知大唐为土德,由此推算,大唐与后周之间只存在两个王朝(当然二加五等于七,理论上也是可能的,但是与史实不符)。这两个王朝为后晋和后汉,后唐正如前边所述,作为大唐中兴王朝,被定为土德。也就是说,在五德终始说的连锁上,抹杀了后梁的存在。

这种观点,直接影响到后来宋朝编纂的历史书集成《册府元龟》,该书把后梁分类到与十国同等的范畴。不承认后梁的正统性,是后唐的一贯主张。后周和北宋都与山西军阀政权有染,因此具有共同的历史观。我们把上述情况总结一下,就是说大唐帝国的正统性经过李克用父子的中兴,然后传给后晋、后汉、后周,最后到宋朝。

不过,另外,宋开宝七年(974)以薛居正为中心,也编纂了正史《五代史》。宋朝在自觉基本统一天下后,把华北的五个短命王朝归总一起编入正史,显示了自己绝不会成为“第六个短命王朝”的决心和自信。同时,也令人感到他们具有能把后梁作为正统王朝客观评价的宽阔胸怀。八十年后欧阳修编纂的《五代史记》也采取了同样的立场。后世为了区别两者,称前者为“薛史”或者《旧五代史》,后者为“欧史”或者《新五代史》。创建“五代”这个朝代,是宋王朝作为大唐帝国继承王朝自我意识的产物。

最后的禅让

五代第一明君柴荣

郭威在收拾中原残局不久,在位仅三年就死去,庙号太祖。因为无后,所以指名皇后柴氏兄柴守礼的儿子柴荣继承皇位。如此这般,柴荣就登上了后周第二代皇帝的宝座。柴荣的姑姑当年看到外号叫“郭雀儿”的年轻将校郭威英姿飒爽,一见钟情,不顾家人反对执意嫁给郭威。这个故事被后世编成戏曲在中国家喻户晓,而她也确实没有看错人。因为不但自己一见钟情的男人当了皇帝,而且连自己的侄子也继承了皇位。

只是这个皇位继承用传统逻辑也是解释不了的。虽然已经出现了后唐那样不是真正父子关系,而是收养关系的父子继承的例子,但是那个时候——与汉族不同,姓对沙陀族来说具有何等意义我们暂且不论——即就是养子,也都改姓李了。可是,这个柴荣好像并没有改姓,而是以自己的柴姓即位了。这在儒家政治理论看来,只能是“易姓革命”。但是,从现存史料中看不到后周朝廷就此议论的痕迹。这说明它们几乎完全没有考虑儒家传统的名分论和王权仪礼。

柴守礼在儿子即位后还健在。先做高官,后归隐洛阳,以皇帝老子自居。作为当朝皇帝老子如果遵纪守法做一个良民那也不错,可是这个家伙虽然名字叫“守礼”,其实是一个完全不守礼的混账中年人,甚至还犯了杀人罪。连五代第一明君柴荣都为解决这个问题烦恼一时。结果是没有治罪。可是柴荣却因这个决定被后世议论纷纷。不过用现在的常识来看令人惊奇的是,各种议论中认为柴荣“能赦免亲父,到底是一代明君,是个大孝子!”的却很多。由此可窥中国传统公私观念之一斑。

自认华北正统政权的北汉趁柴荣即位不久、政权不稳,计划大规模攻打后周。它们借辽军加势,想一口气吃掉后周。后周朝廷内以宰相冯道为首的一些官僚主张固守开封。但是血气方刚的柴荣却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出兵迎击。在山西省高平与敌遭遇,经过殊死搏斗,柴荣大胜北汉。由于大败,北汉完全失去了进攻中原的元气。后周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推进南下政策。二十八岁的赵匡胤在这场战斗中也荣立大功,被提升为禁军新设的殿前都虞侯。

阅读 ‧ 电子书库

7 冯道(选自金古良撰《无双谱》)

就在这一年,宰相冯道死去。自从侍奉晋王时代的李存勖以来,虽经数次军事政变和易姓革命,但是冯道却一直在各朝中央政府担任要职。冯道作为一个文化人留下了大量业绩,其中在李嗣源时实施的经书印刷事业,在学术史上、技术史上都值得大书特书。但是在宋朝欧阳修以及司马光的正统史观确立后,从后唐、后晋、辽、后汉、后周“五朝”算起,李嗣源、李从珂算成唐的异姓,柴荣算做周的异姓,一共“八姓”,合计侍奉“十一君”的冯道,被批判为不守臣下之道,没有大义。近代以来这种基于儒家思想的评价被推翻,流行的善意解释是他为了保护民众,忍辱负重,以图维护社会秩序。但是,不论后世如何评价,自称长乐翁的冯道当在地下笑闻一切。因为在当时,文官的这种生存方式是很普遍的。能在野蛮的军阀们之间游刃有余,一直保持自己的权力和地位的冯道的处世术,实可称乱世偷生的智慧结晶。

高平之战的结果对南北实力关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到此时为止的华北诸王朝都对以太原为首的藩镇军阀以及其背后的辽不能放松警戒,有后顾之忧,所以都基本没有顾及南方的精力。因此,与在继承大唐帝国名义上最大的对手南唐王朝(公元937年由吴禅让成立)虽然一直保持紧张的敌对关系,但是却没有开战的能力。柴荣排除了北方威胁后,回过头来决心与南唐对决。这个决策的起因是一个叫王朴的官僚的上奏。

王朴上奏说:现在虽然在高平打了胜仗,但是现在立刻向北进军,也不可能取得什么大的战果。还不如先平定军事实力并不太强的南方诸国。如果能把富饶的南方掌握在手中,那么就有了同北方进行持久战的经济实力。为此,应该先讨伐蜀国和南唐。

柴荣亲征南唐取得了胜利,占领了淮水以南的食盐产地。南唐之所以能够繁荣,主要靠的就是食盐的出口。所以,此后后周在经济上也成长为最强的王国。赵匡胤在这场战役中也立了战功,凯旋后,升进为殿前都点检。殿前军是柴荣创立的禁军精锐部队,都点检为其总司令官。不过,对赵匡胤来说,收获最大的,也许是在军中结识了一个叫赵普的幕僚。这个赵普以后成为侍奉宋初两代皇帝的名宰相。

亲征南唐以前,柴荣实行了镇压佛教的政策。就是所谓三武一宗之法难(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的佛教镇压)中最后的一个。但是,这并不是从教义上视其为邪教,而是整顿经济实力雄厚的佛教教团,吸收其财力充实国库。

在柴荣的英明领导下,长期以来的群雄割据局面开始出现转机。柴荣在亲征南唐取得胜利后,掉转矛头,直指北方的契丹。目的是收回石敬瑭认贼作父割让给契丹的河北诸州,即所谓燕云十六州。战斗很顺利,但是,天不助周。明君柴荣在征途患病,显德六年(959)六月,年方三十九岁就离开了人世。继承皇位的太子,这时才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