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维也纳的咖啡馆

“咖啡一进入肠胃,人便会产生一种骚动,思绪便会像战斗打响时的大军席卷而来,记忆会飞奔而至,迎风飞舞。”

——巴尔扎克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土耳其人送来的咖啡

1683年,土耳其人率领10万大军沿着多瑙河第二次围攻维也纳。虽然轻敌的奥地利皇帝贻误了先机并选择逃命避祸,但经历过改造的要塞和英勇的市民还是保卫了维也纳长达两个月。直到一个精通土耳其语的小伙子科胥斯基冒充土耳其士兵冲出重围向波兰国王扬•索别斯基搬救兵,最终波兰和维也纳军队里外夹击,解除了维也纳之围。另有一个版本说,这个立功的小伙子一直潜伏于土耳其军队中从事谍报工作,有点类似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的角色。咱不是搞历史的,详情也不去细究了。经历了土耳其人的两次围攻之后,维也纳开始了辉煌的巴洛克艺术风格建设时代,人口持续增加,城市下水道、住宅门牌号码、国家邮政系统、城市公务员制度等等都开始创新性地进入了这座伟大的城市。维也纳很快便成为了欧洲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海顿、萨列里、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将维也纳古典主义引领到了顶峰。

不过当我们举起放大镜再细看当年那段历史时,发现了土耳其军队仓皇撤退时留下的大量咖啡豆。对咖啡一无所知的维也纳人以为这些绿色的咖啡豆不过是骆驼的饲料,便作为奖励品连同一座房子一同赏给了立下战功的科胥斯基。科胥斯基曾在土耳其居住多年,自然知道咖啡豆的底细,他便在那所房子里利用这些咖啡豆创办了维也纳第一家咖啡馆——蓝瓶子咖啡馆。

科胥斯基在经营这家咖啡馆时面临许多困难,不得不向维也纳人的传统饮食习惯进行妥协,大量针对咖啡的创新便应运而生。在咖啡里兑上牛奶便是一例——或许这便是科胥斯基被称作拿铁咖啡之父的原因吧。

维也纳咖啡馆崛起

18世纪中叶,维也纳城里已有超过十家装修精美的咖啡馆,除了售卖品种繁多的各式咖啡饮品外,经营桌球生意往往也是收入来源之一——难怪今天很多咖啡馆老板喜欢在店里某个角落摆放台球桌呢!

进入19世纪初,拿破仑在欧洲大陆强势崛起,两次军事征服给维也纳带来了空前灾难,物价上涨和自由人文精神退化使得奥地利维也纳的咖啡馆进入萧条期。1815年,拿破仑时代宣告结束后,咖啡馆生意才重新升温。

到了19世纪末期,维也纳有着多达600家咖啡馆。或许是出于对政治的疲惫和气馁,维也纳人着意于营造咖啡馆的温馨家庭氛围,沉溺于个人生活方式的追求,对军国大事极力回避,刻意探寻人性深处的幸福。他们喜欢穿着睡衣和拖鞋,端着咖啡游走在咖啡馆和会客室之间,咖啡馆是“第二会客厅”“第二空间”的美誉便打这儿来。如今咖啡馆的“第三空间”理论也是从这里“盗版”的。

当年维也纳的咖啡馆里提供免费的报纸阅读服务,以致于人们纷纷将其视作能提供咖啡服务的报刊阅读室,严重影响了报纸销量,还曾被愤怒的报社告上了法庭,咖啡馆主们与报社之间为此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时光荏苒,数百年后的今天,许多传统出版社被互联网冲击非常严重,他们又都不约而同想到了当年的“宿敌”咖啡馆,并主动将精美的杂志和图书送到咖啡馆里,希望联手咖啡馆来获得新的生机,真是令人感叹不已。

阅读 ‧ 电子书库

有学员问我,为什么很多咖啡馆都那么小资?其实后世泛滥的所谓小资,或称小布尔乔亚,不同于巴黎塞纳河右岸典型布尔乔亚的浮华璀璨、纸醉金迷,也不同于波西米亚一味追求的放荡不羁、标新立异、自由无拘。他们更多关注内心深处体验、营造精神世界丰富性,灵秀雅致的外表下是一颗绚烂多姿、流金溢彩的心。小布尔乔亚的初次产生与奥地利维也纳的咖啡馆密不可分,维也纳的咖啡馆是她初生的沃土。如果说波西米亚和布尔乔亚都是咖啡馆世界的另类,那么小布尔乔亚则是主流,咖啡馆又怎能不小资呢?可以说,小资情调是当代咖啡馆的本质属性之一,在咖啡饮品未升格为“生理需求”,还停留在可以喝也可以不喝的那些国家地区(比如说咱们中国)尤其如此。

欧洲咖啡馆之母

在那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维也纳咖啡馆时代里,“欧洲咖啡馆之母”的称号逐渐为人所知。心理学家弗罗依德、作家克劳斯、作曲家马勒、画家克里姆特、哲学家维特根斯坦、革命家托洛斯基、戏剧家施尼茨勒等“思考者”都曾先后在咖啡馆里进进出出,或高谈阔论,或伏案疾书,或神态自若,或蹙眉凝神。卡夫卡曾经在维也纳中央咖啡馆里充满深情地朗读着《变形记》的草稿,被誉为“咖啡馆作家第一人”的阿登伯格曾在那里深情写道:“你如果心情忧郁,不管是为了什么,去咖啡馆。深恋的情人失约,你孤独一人,形影相吊,去咖啡馆。你跋涉太多,靴子破了,去咖啡馆。你所得仅仅四百克郎,却愿意豪放地花五百,去咖啡馆。你是一个小小的官员,却总梦想着当一个名医,去咖啡馆。你觉得一切都不如意,去咖啡馆。你内心万念俱灰,走投无路,去咖啡馆。你仇视周围,蔑视左右的人们,却又不能缺少他们,去咖啡馆。等到再也没人信你,借贷给你的时候,还是去咖啡馆。”

与鲁迅先生同年出生的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是我钟爱的国外作家之一,他的人物传记《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之深能感受其人格情怀。怀着对维也纳咖啡馆的无限钟爱,茨威格曾经说道:“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

阅读 ‧ 电子书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