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帝国与蛮族

共和国时期的罗马人已经对蛮族有所了解。公元前5世纪末,凯尔特人对意大利的入侵显示出其力量。元首制初期的瓦鲁斯惨败,蛮族已经完全意识到他们自己的实力。哈德良修建直线形的边境防线,把蛮族与罗马帝国分隔开来,将蛮族挡在帝国境外。马库斯·奥勒里乌斯允许蛮族定居在多瑙河流域。公元3世纪,蛮族不遗余力地进攻罗马帝国,并且在最初的入侵战争中取得胜利。但这些蛮族仍居住在罗马帝国境外。需要指出的是,罗马帝国境内的许多人都有蛮族血统,不管他们是高卢人、不列颠人、摩尔人还是阿拉伯人,不过都或多或少地被融合在内了。

我们对元首制时期罗马帝国境外的主要蛮族概述如下: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多瑙河北部和东部、莱茵河流域活跃着众多的日耳曼部落,如查提人、谢鲁西人和苏埃比人。不列颠北部边境的对面是卡里多尼亚诸部落和居无定所的麦阿太人,还有后来出现的皮克特人、苏格兰人和阿特科提人,后两支蛮族是渡爱尔兰海而来的。北非阿特拉斯山南部有许多部落,如摩尔人、毗邻特利波里塔尼亚的加拉曼提斯人、毗邻埃及南部和西部边境的那些部落,其中包括众所周知的特罗高迪特斯。阿拉伯的贝都因人面向东部边境,他们来自阿拉伯中部、约旦和叙利亚沙漠地区。而俄罗斯南部曾是萨尔马提亚人的家乡。许多部落过着游牧生活,尤其是萨尔马提亚人,以骑术闻名于世。

但是,蛮族后来的大规模迁徙最终影响了沿边境定居的大多数部落。这种影响在中欧尤为显著,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相对较弱,阿兰人穿越高加索山脉的迁徙产生压力。同史前时代一样,大多数游牧部落的迁徙是从北部和东部地区开始,随着中亚诸部落对东欧部落威胁的日益增大,当阿兰人到达高卢、西班牙和不列颠时,由于“撞击效应”,他们只能停止迁徙。迁徙的原因可能是人口激增,农作物连续几年收成大好而导致土地贫脊,人们在歉收的年月就会挨饿。因此,萨尔马提亚人被迫从俄罗斯南部向西迁徙,到达多瑙河北部地区,最终,他们与罗马帝国发生直接冲突。日耳曼部落的松散联盟,如莱茵河中下游的法兰克人、阿拉曼尼人都从东部被排挤到日耳曼西南部。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的哥特人和汪达尔人、同萨尔马提亚人一样来自俄罗斯南部的阿兰人,他们在西罗马帝国衰亡的过程中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哥特人向黑海北岸地区的迁徙,最终因中亚匈奴人的向西迁徙而受阻,匈奴人的迁徙迫使哥特人和许多蛮族进入罗马帝国。

我们从上述的引言可以看出,各民族进入和迁出中欧几乎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种迁徙在罗马帝国时期仍未停止。但罗马人在西北部欧洲的征服成为蛮族正常迁徙的障碍。边界本来可以自由穿越,所以蛮族可以自由迁徙,例如:友好的乌比伊人越过莱茵河向西迁移。但是固定边界的设立限制了这种迁徙,结果,导致罗马帝国防御蛮族方面的压力。当哈德良和安东尼·庇乌斯修建固定的防御工事时,我们能够预见到必然发生之事。早在凯撒到来之前,高卢就一直存在着蛮族的迁徙,凯撒是最初与高卢人发生冲突的罗马人之一。公元前1世纪,苏埃比人从易北河地区向西南方向迁徙,赫尔维人被迫请求进入高卢并获得新领土。凯撒拒绝了他们的要求,战争因而爆发,不过,这个部落最终在帝国境内获得和平安置。

苏埃比人不是迁徙的唯一民族。奥古斯都统治时期,马可曼尼人中最重要的部落也向西迁徙,占领了今捷克斯洛伐克的部分地区,并对当地的凯尔特人产生影响。其他蛮族的迁徙发生得较早,据我们所知,他们来自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包括哥特人、勃艮第人和鲁吉人,迁移到今东德或波兰的部分地区。有人认为这些部落来自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古代传统观点和现代学者推测的结合,还是值得怀疑的。

奥古斯都征服日耳曼的战争使罗马帝国与蛮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最明显的是谢鲁西人,他们在其首领阿米尼乌斯的率领下,不仅在公元9年使昆提里乌斯·瓦鲁斯的军队遭到彻底失败,从而表明当罗马军队与蛮族作战时,尤其当罗马军队不能选择战场时,也不是战无不胜的。这是罗马人经历失败才能学到的教训,或许这预示着将要发生之事。在奥古斯都后继者们的统治下,罗马帝国毗邻蛮族的大部分边境地区几乎未受侵扰,罗马与库阿狄人建立稳固的同盟。在尼禄统治时期,大批蛮族人已经定居在美西亚,他们可能是萨尔马提亚人。然而,图密善被迫在莱茵河流域发动对查提人的战争,成功地推翻他们的政权。弗拉维王朝,达西亚人在德塞巴鲁斯的领导下强大起来,尤其当其邻近的部落罗克索拉尼人与之结盟时,再次显示出这些民族团结起来的力量。当然,达西亚是能够建立相对稳定政权的少数几个蛮族国家之一,在推翻其政权的战争中,罗马损失了大量军队,直到图密善和图拉真时期才战胜达西亚,使其臣服。图拉真的战争必然使所谓友好的萨尔马提亚·伊阿柴格斯的缓冲国卷进来,此国位于多瑙河沿岸,地处罗马人和达西亚人之间,因未给图拉真提供援助而受到惩罚。

罗马帝国与蛮族的另一次重要战争发生马库斯·奥勒里乌斯统治时期,从公元166年至178年,马库斯·奥勒里乌斯首先对付马可曼尼人,随后又与萨尔马提亚人发生战争,而且与越过直布罗马陀海峡进入西班牙南部的摩尔人交战。由于布里干提亚人和卡里多尼亚人的压力,罗马帝国放弃苏格兰境内的安东尼城墙,与以此为序幕的重要灾难相比,这是微不足道的。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公元2世纪末著名的麦阿太联盟大规模入侵不列颠北部的前兆。目前,如果排除不列颠,罗马帝国的边境地区仍强有力地抵御着蛮族的进攻。

我们一直没能确定麦阿太联盟的构成,也不能确认其统辖的地理范围。可能包括卡里多尼亚人,阿格里古拉曾在蒙斯·格拉皮乌斯与之交战。可能还包括匹克特人,他们在公元4世纪时才逐渐为人所知。只有与公元2世纪末的这次不列颠入侵相关的文献提到过麦阿太联盟。但是,蛮族部落能够结成同盟的事实是令人担忧的创新,再次预示着公元3世纪在日耳曼将会出现的现象。蛮族与罗马帝国作战时缺乏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能建立稳固的同盟。蛮族结成同盟的新倾向预示着罗马帝国的灾难。

公元3世纪引起最多麻烦的同盟是日耳曼西南部的部落与阿拉曼尼人的联合,吸收了一些从远东向西迁徙进入这个地区的部落。在塞维鲁·亚历山大统治时期,他们首次进攻莱茵河和多瑙河边境地区。在某种程度上,由于骑兵队离开这个地区,到东方去抵御复兴的波斯的进攻,结果削弱了边境的防御。最初边境地区仅遭到微小的破坏,包括玻弗兹在内的一些要塞被摧毁。尽管马克西米努斯的军队出现了两次兵变,但时间很短,阿拉曼尼人一度遭到其阻挡。公元3世纪40年代中期,哥特人越过多瑙河下游进入巴尔干,多瑙河中部则受到马可曼尼人、库阿狄人和萨尔马提亚人的威胁。在接下来的10年,他们继续进攻罗马帝国,杀死元首狄西乌斯,直到最后被伽里恩努斯击退。但更为严重的是,法兰克人联盟越过莱茵河下游,侵入高卢,阿拉曼尼人再次进攻莱茵河上游和雷提亚边境地区。在这种形势下,法兰克人侵占高卢和西班牙,甚至越过毛里塔尼亚海岸,阿拉曼尼人则攻入意大利北部。幸运的是,同其他蛮族的入侵一样,阿拉曼尼人只是进行抢掠,并未定居下来,被波斯图姆斯驱逐出去,虽然颇费周折,但最终还是成功了。然而破坏是巨大的,当时没有修建防御工事的城镇和乡村维拉都受到影响,可能导致人们带着资金从高卢和日耳曼逃往不列颠。

此外,哥特人继续未受阻止地侵入巴尔干行省,向南曾到达雅典。伽里恩努斯使哥特人遭到惨败,但他们并未彻底屈服,公元268年再次发动入侵战争,最终被克劳狄乌斯二世击退。为纪念克劳狄乌斯二世在多贝鲁斯和奈苏斯的胜利,人们称之为哥特库斯。克劳狄乌斯二世让许多战败的蛮族士兵加入罗马军队,允许投降的士兵定居在巴尔干行省的荒地上。但即使在那时,欧洲也没有永久的和平,大约在公元275年,阿拉曼尼人再次入侵高卢。尽管没有第一次入侵战争的范围广、破坏性大,但也相当严重,最后被普洛布斯击退。普洛布斯加强多瑙河和莱茵河边境防线的防御,以此来抵御阿拉曼尼人,可能还增加了高卢和日耳曼的城市防御工事。在对抗罗马帝国的战争中,蛮族在阿格里·德库马特斯和达西亚获得永久性的成功,罗马帝国被迫放弃了这两个地方。

在戴克里先及其共治者马克西米阿努斯统治期间,阿拉曼尼人和法兰克人重新发起进攻。然而,马克西米阿努斯打败了法兰克人,使其处于依附国王的统治下,成为罗马的同盟。这样,法兰克人成为罗马边境与其他自由的日耳曼部落之间的缓冲。戴克里先打败了越过多瑙河的萨尔马提亚人;但伽勒里乌斯被迫再次发动对萨尔马提亚人和马可曼尼人的战争;康斯坦提乌斯在高卢击退阿拉曼尼人的另一次入侵。甚至阿非利加也未能幸免,伽勒里乌斯被迫采取紧急行动击退摩尔人对努米尼亚的入侵。

君士坦丁成为罗马帝国唯一的君主后不久,蛮族入侵的方向发生改变。哥特人不再像以前那样进攻巴尔干和小亚细亚,转而进攻多瑙河中部,迫使萨尔马提亚人作前锋。然而,我们不清楚这能否归因于其他部落的压力,例如来自俄罗斯中部的匈奴人的压力。最初,哥特人被打败,他们甚至为罗马军队提供新兵,但这只是一个间歇。此外,发生了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此前,大多数入侵的蛮族只是进行抢劫,但现在他们常常寻求土地和永久居住地,在某种程度上,有点类似马库斯·奥勒里乌斯统治时期所出现的情况。

到公元4世纪中期,由于东方的压力,蛮族入侵的势头进一步增强。高卢的一次叛乱引起阿拉曼尼人和法兰克人的反抗,结果,法兰克人开始在高卢定居。而在多瑙河中部,萨尔马提亚人及其邻近部落再次被击退。

大约从公元365年开始,北部边境和阿非利加边境一直处于蛮族入侵的危险之中。多瑙河流域的阿拉曼尼人仍令罗马帝国棘手,而哥特人再次进攻多瑙河下游。摩尔人部落正在袭击特利波里塔尼亚和阿非利加,而不列颠一度被另一个蛮族同盟包围,这个同盟由苏格兰人、阿特科提人、皮克特人和撒克逊人组成。苏格兰人渡过爱尔兰海进入加洛韦,匹克特人可能是麦阿太人的后裔,撒克逊人则来自日德兰半岛南部和日耳曼北部。罗马帝国派遣一支野战军去镇压、驱逐入侵者及恢复行省秩序。后来,萨尔马提亚人和库阿狄人再次入侵,皇帝瓦连提尼安在驱逐战争中死去。其弟弟瓦伦斯继位后就面临一次最严重的危机,当时在匈奴人和阿兰人的压力下,西哥特人请求进入色雷斯的荒地,作为报答,他们同意为罗马军队无限制地提供新兵。结果,成千上万的难民越过多瑙河,从而引起行政管理上的严重问题,最终导致混乱局面。哥特人发生叛乱并战胜前来镇压的一支罗马军队。因而,带着成功的喜悦,哥特人与以前的敌人(匈奴人和阿兰人)结盟,向君士坦丁堡进军,幸运的是,罗马帝国的骑兵在他们进攻城市之前就将其击退。

这时,日耳曼西部的部落也感受到来自匈奴人的压力,反之,他们威胁莱茵河边境。尽管提奥多西乌斯乌斯把色雷斯和马其顿从哥特人和匈奴人手中夺回,但哥特人入侵潘诺尼亚进行报复,罗马帝国支付大量金钱才使其退兵。大量蛮族新兵加入罗马军队逐渐引起道德的沦丧和纪律的松驰,而荒地上新来的定居者,尽管表面上是罗马的同盟,却不能再依赖他们去防御边境,也没有足够的罗马官员对之进行管理。在这些定居者中出现了像阿拉里克这样的人。阿拉里克是色雷斯的西哥特人国王,曾经被授予罗马帝国的军事指挥权。但在公元401年阿拉里克入侵意大利,最初,因其军队遭受疾病困扰和士兵叛逃而被迫撤退。后来,阿拉里克率领一个日耳曼部落同盟进入意大利,被斯提里科雇佣的哥特人、阿兰人和匈奴人军队打败。在罗马帝国境内,区分朋友与仇敌,区分同盟和敌人,变得更加困难。公元406至407年,由于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在不列颠和意大利被击退,他们侵入高卢。他们穿越高卢进入西班牙,并开始定居下来,最后汪达尔人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在北非建立其王国。在欧洲,西哥特人追随着汪达尔人定居在高卢南部和西班牙。最终,由于对贡赋数量的不满,阿拉里克占领并掠夺了罗马,在意大利北部建立了一个王国。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68 迦太基遗址

在今突尼斯附近挖掘出来的迦太基遗址。尽管罗马元老院强烈要求完全毁掉迦太基,但因其拥有天然良港而无法被人长期忽略。这个城市繁荣了4个多世纪,以其拥有帝国的造币厂而而闻名,直到被汪达尔人占领。

同时,罗马人对残暴和未开化的蛮族充满恐惧,匈奴人对东方和巴尔干地区的威胁正在增强。大约在公元430年,匈奴人侵入意大利,随后,阿提拉渡过多瑙河进入东部帝国,公元450年侵入高卢。令人不解的是,随着阿提拉的去世,匈奴人变得封闭自守,不堪一击。

帝国西部的最后形势是这样的:意大利出现一个东哥特王国,汪达尔人占据巴尔干大部分地区和北非,在高卢南部和西班牙建立了西哥特王国,勃艮第人和法兰克人占据剩下的高卢地区和日耳曼,撒克逊人、弗里斯兰人和盎格鲁人占据了不列颠。

我们上面对迁徙的民族分别加以叙述,他们大多是游牧民族,也许这些民族迁徙的最为奇特的一点就是时间短暂。日耳曼尼亚的勃艮第人和阿拉曼尼人永久定居在阿尔萨斯和瑞士北部,这两个地方都曾经被法兰克人侵占和征服。哥特人被法兰克人驱逐出高卢而进入西班牙,直到公元711年被入侵的穆斯林打败之前,他们一直居住在这里。阿兰人被西班牙境内的汪达尔人同化,而汪达尔人被哥特人驱逐而进入北非,他们占领迦太基。后来,汪达尔人发动一支舰队进攻罗马并成功地占领罗马,坚持与东部帝国对抗,一直持续到公元533年。同哥特人的遭遇一样,在穆斯林征服北非后,其他蛮族都被驱逐出北非。只有法兰克人成功地击退来自罗马的进攻,大约在公元486年,其国王克洛维打败塞亚格里乌斯,建立墨洛温王朝,所占领的地区与现代法国的地域大体相同。

然而在当时,这些迁徙的民族使强大的罗马屈服了。当他们永久地定居在新领土上时,同盟开始破裂,其力量就变得无足轻重,他们再次分裂成独立的部落,所以最终与被他们征服的罗马帝国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69 不列颠(原书插图29)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70 高卢与日耳曼(原书插图30)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71 西班牙(原书插图31)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72 大日耳曼(原书插图33)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73 意大利与多瑙河上游地区(原书插图34)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74 巴尔干地区与多瑙河下游地区(原书插图35)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75 东北非洲(原书插图36)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76 埃及(原书插图37)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77 东部行省(原书插图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