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表

亲吻皇袍(adoratio):亲吻皇帝紫袍的皇家礼仪,仅较得宠的高官才享有的权利。

荒地(agri deserti):过去学者认为荒地曾经有人耕种,到帝国后期逐渐荒废。现在则将它看作一个征税的对象,指没有征税的土地,可能从来都没有产生过税收。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骑兵部队(alae):罗马骑兵辅助部队,帝国早期由非罗马公民组成。

军粮税(annona militaris):公元3世纪末,戴克里先治下就经济产品征收的新税,通常征收实物,但也可以折算成金币。

登基税或冕金(aurum coronarium):理论上,登基税或冕金是一种自愿的黄金支付方式,由各城市制成皇冠的形状,在皇帝即位和每五周年纪念日时上缴。

巴亚(Baiae):那不勒斯湾罗马富人和名流的水疗胜地,深受叙马库斯喜爱。

蛮族人之地(barbaricum):对罗马帝国领土之外土地的统称。

切尔尼亚霍夫文化(Černjachov culture):公元3世纪较晚时期及公元4世纪的物化遗存地带,分布在喀尔巴阡山至顿河之间的瓦拉几亚、摩尔达维亚及乌克兰南部。切尔尼亚霍夫文化围绕哥特人及北方其他移民部落形成,但也包括大量当地人口。

城市(civitas):基本行政单位,由中心城市及乡村构成,是帝国后期的特色。

杰出者(clarissimus):“最杰出的”。该头衔最初由罗马元老院元老独享。公元367年,瓦伦提尼安和瓦伦斯皇帝进行勋位改革后,“杰出者”成为各行各业人员——文职和军职——追求的荣誉称号。虽然字面意思是“最杰出的”,该称号在公元4世纪较晚时期产生的三个元老院元老的头衔中属于最低级别。

杰出者阶层(clarissimate):杰出者的统称。

《银色圣经抄本》(Codex Argenteus):公元6世纪,乌尔菲拉的“四福音书”哥特译文的豪华抄本,现存于斯德哥尔摩的乌普萨拉大学图书馆。

《狄奥多西法典》(Codex Theodosianus):狄奥多西二世颁布的帝国法律汇编,涵盖约公元300—440年制定的新法规。

小队长(cohortales):罗马行省的官员,有的非常富裕。

步兵部队(cohortes):罗马步兵辅助部队,帝国早期由非罗马公民组成。

佃农(coloni):罗马佃农,罗马后期受束缚越来越多,被严格限制在已租用的土地上。

军队伯爵(comes rei militaris):罗马野战军的高级将官,但并非最高指挥(参见地方野战军及野战军主帅)。有的军队伯爵负责地方防卫,如阿非利加伯爵和色雷斯伯爵,有的指挥中央野战军。

宫廷卫队伯爵(comes domesticorum):精锐的野战军宫廷卫队的指挥官。

第三等级伯爵(comes ordinis tertii):“伯爵”是君士坦丁皇帝就皇帝随从设立的一个头衔,分为三个等级。

地方野战军(comitatenses):罗马的野战军,一部分部署在中央,一部分部署在主要边境(莱茵河、多瑙河及东部边界)。地方野战军的军饷比驻军多(参见驻军)。

执政官(consul):最初是罗马共和时期的最高执行官,任期一年。帝国后期,执政官任期依然是一年,但由皇帝任命;执政官不再是一个行政职位,而是公共部门中仅次于皇帝的最高荣誉。

小队(contubernium):帝国早期罗马军队的基本构成单位,由八人组成,共享一顶帐篷。

宫廷总管(cura palatii):公元4世纪、5世纪,罗马宫廷的高官。

市议会(curia):罗马地主阶层的市议会,管理城市,其成员被称为“什长”或“市议员”。

荣誉体系(cursus honorem):罗马元老院元老的晋升体系。

公共交通系统(cursus publicus):驿站遍布的交通体系,供政府官员在罗马帝国境内旅行时使用。

归降(deditio):蛮族部落向罗马帝国投降,归降后缔结的和约条款可能大相径庭。

第纳尔(denarius):罗马银币,直到公元3世纪后期严重贬值才停止流通。

人员部署(distributio numerorum):《罗马帝国百官志》(参见下文)中有关西罗马的记录,记载了公元420年前后西罗马野战军的部署情况。

大型战舰(dromons):带有船桨的多层专业战舰,属于东罗马海军。

两个人(duumviri):市议会的地方行政长官。

公爵(dux):地方驻军指挥官。

永久租借契约(emphyteutic lease):条件优厚,几乎允许租户无期限地以继承方式持有土地,还允许他们将租借权转卖给第三方。

搭扣(fibul):用来固定衣服外套的装饰品。

避难中心(Fliehburgen):考古学德语术语,指公元5世纪帝国境内通常建于山顶的居住地,有围墙防护。

联盟(foedus):“和约”。由此得“蛮盟”,即“根据和约结盟的蛮族部落”,一般被现代史学家当作一个指向明确、唯一的术语,但作者认为它的含义要更复杂。

王侯之墓(Fürstengraber):考古学德语术语,指有大量贵重随葬品的墓葬,可能是王侯或是假称有相当地位的人之墓。

日耳曼尼亚,日耳曼人(Germania, Germani):罗马对莱茵河到维斯瓦河一带及其居民的称呼。该地区主要由日耳曼语族部落占领,但他们在罗马时期始终未形成一支统一的力量。

短剑(gladius):罗马士兵特有的短剑。

士绅(honoratus):卸任高官。公元4世纪,越来越多的士绅进入杰出者阶层,取代市议员,成为地方的支配力量。

光荣者(illustres):公元4世纪后半期,在元老院元老的三个等级中级别最高(参见杰出者及显赫者)。

终身元首(imperator):皇帝,源自罗马共和时期军队指挥官的军衔。

士师(iudex):公元4世纪匈人入侵前,瑟文吉族哥特人联盟至高首领的称号。

尤格(iugum):戴克里先治下,帝国资产的价值单位,并非地理区划单位。尤格是计算军粮税的基础。

亚斯多夫文化(Jastorf culture):公元前最后几个世纪相对简朴的物化遗存地带,大体同当时的日耳曼人领地相当。

法学家(jurisconsult):公元1世纪至3世纪,罗马的律师专家,可以通过判例法来进行法律革新。

财政官员(largitionales):帝国财政部门的官员,即神圣赠予的伯爵。

拉坦诺文化(La Tène culture):公元前最后几个世纪相对发达的物化遗存地带,大体同当时凯尔特语族部落的领地相当。

野战军团(legiones comitatenses):帝国后期编入野战军的步兵单位。

准野战军团(legiones pseudocomitatenses):驻军,公元5世纪早期被当作野战军。

《伊尼塔纳法》(Lex Irnitanum):罗马城镇伊尼的宪章,典型的弗拉维王朝城市宪章,定义了帝国早期多数罗马城镇的运转机制。

自由(libertas):带有术语“法律下的自由”之意。

驻军(limitanei):永久在边境驻防的军队,军饷比野战军少。

野战军主帅(magister):全称是“中央野战军两军统帅”,野战军的最高指挥官。中央野战军主帅统领中央野战军,高卢、色雷斯、东方及伊利里亚野战军主帅分别统领高卢、色雷斯、东方及伊利里亚主要边境的野战军。

执事官(magister officioru):相当于行政机构主管,属于帝国最高级别的官僚之列。

海船管理会(navicularii):由政府资助的货运联合会,负责运输帝国各地以实物缴纳的税收(参见军粮税)。

《罗马帝国百官志》(Notitia Dignitatum):帝国后期军职和文职要人及部下官员的名录,记录大体截至公元395年前后,但有关西罗马的记录一部分更新至公元420年前后(参见人员部署)。

团(numeri):罗马后期军队单位的基本术语。

东哥特人(Ostrogoths):法拉米尔(约公元455—467年在位)及其侄子狄奥多里克大帝(公元474—526年在位)联合几个独立部落,建立的一支较大的哥特力量。东哥特人有时被等同于公元376年抵达多瑙河的格鲁森尼人(此前由厄门纳里克率领),但这种观点有误。

廷臣(palatini):帝国后期的罗马官僚(出自palatium,皇宫)。

人类的佼佼者(pars melior humani generis):叙马库斯称罗马的元老院元老贵族阶层为人类的佼佼者。

乡间区域,城市区域(pars rustica, urbana):标准罗马别墅的“乡间”区域(耕地)和“文明”区域(娱乐场所)。

贵族(patricius):公元5世纪,皇帝身后实际掌权的高级军官或文官的荣衔。

罗马统治下的和平(Pax Romana):罗马扩张至公元3世纪危机前的帝国鼎盛时期,大致为公元1世纪后半期至公元3世纪早期。

所有者阶层(possessores):统治帝国的地主阶层,也是帝国服务的对象。

宫廷总管(praepositus sacri cubiculi):管理皇室内务的宦官。

中央野战军(praesental armies):参见野战军主帅。

枢密大臣(primicerius notariorum):高级文官。

内务总管(primicerius sacri cubiculi):管理皇室内务的高级宦官。

少数精英(principales):罗马后期市议会中的少数精英人员,利用市议会为自己谋取晋升机会和利益。

跪拜礼(proskynesis):觐见皇帝时跪拜在地上的礼仪。

普热沃斯克文化(Przeworsk culture):公元前最后四个世纪分布在波兰中部和南部的物化遗存地带。

财务官(quaestor):高级行政官员,渐渐专司法律事务。

五周年纪念(quinquennalia):皇帝统治的五周年庆典(参见登基税或冕金)。

埃及财政长官(rationalis Aegypti):掌管埃及行省的军工厂和罗马在埃及的其他事务。

接纳(receptio):授权移民大规模迁入罗马境内。

《公函》(Relationes):叙马库斯担任首都行政长官时给皇帝写的政府公函。

敕答书(rescript):民众可以把希望皇帝裁定的事情写在纸莎草纸的上半页,皇帝把自己的回复写在下半页。每年回复几百个请求。

《神圣的沙普尔功业录》(Res Gestae Divi Saporis):波斯王神圣沙普尔的法令,记录沙普尔战胜公元3世纪几任罗马皇帝的伟大功业,刻写在波斯波利斯以北七公里处的洛斯达姆。

罗马性(Romanitas):拉丁术语,指具有典型罗马帝国风格的文化模式。

萨珊王朝(Sasanians):近东的一个王朝,公元3世纪统一伊朗和伊拉克,形成一个可以和罗马帝国抗衡的超级大国。

苏勒德斯(solidus):自君士坦丁起,罗马流通的标准金币,72个苏勒德斯等于1磅,还铸造了半苏勒德斯和三分之一苏勒德斯的货币。

汪达尔人分得的土地(sortes Vandalorum):公元439年占领迦太基后,盖萨里克没收罗马元老院元老兼地主的资产,将阿非利加的地产分给追随者。

显赫者(spectabilis):公元4世纪后半期元老院中等级别的头衔(参见杰出者和光荣者)。

龟甲阵形(testudo):罗马步兵的经典盾墙阵形,用以提供全方位保护。

条顿堡森林(Teutobergiensis Saltus):阿米尼乌斯在此伏击并摧毁瓦鲁斯率领的三个军团。

西哥特人(Visigoths):阿拉里克一世(公元385—410年在位)联合公元376年抵达多瑙河寻求避难的瑟文吉人和格鲁森尼人,以及公元405—406年拉达盖苏斯率领入侵意大利的哥特人,形成一支更大的哥特部落,即西哥特部落。西哥特人通常被用来指公元376年前的瑟文吉人(此时的首领是阿塔纳里克),但这种观点有误。

威尔巴克文化(Wielbark culture):公元1世纪和2世纪,涵盖波兰北部大部分地区的物化遗存地带,到公元3世纪和4世纪,向东、向南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