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序言

1.搭扣:学术作品通用的含义。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2.欧洲科学基金会的这个项目产生了大量著作,也许可以反映学界的整体情况——这些著作包括大量极具启发性的论文,但没有综述性的尝试(虽然这也不是它们的目的)。

3.这一点不言自明,20世纪10年代出版的《剑桥古代史》最后一卷和《剑桥中世纪史》第一卷有章节专门讲述公元4世纪和5世纪的历史,突显了罗马帝国的衰落与瓦解是历史的必然这一普遍接受的观点。这类观点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受到质疑。

4.作者并不是要批判诸如“罗马世界的转型”之类的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让参与者接触他人的专业研究增长知识,加深理解,促进自己的研究。该项目的海量论著也达到了这一目的。在参与项目的五年中,笔者收益颇多,对此深表感谢。

第一章 罗马人

1.恺撒Gallic War6. 1。

2.Gallic War 3. 37.

3.圣伯纳德山口:Gallic War3. 1–6;阿莱西亚:Gallic War 7. 75ff;乌克萨洛登纳姆:Gallic War8. 33ff。罗马军队及其训练方法,参考CAH2. 10, Ch. 11; CAH 2. 11, Ch. 9。

4.帝国的领土仍然有所增加。到公元1世纪末,帝国兼并莱茵河上游和多瑙河上游部分地区——陶努斯山或韦特劳一带及内卡河地区。在图拉真皇帝治下,领土进一步扩张。公元2世纪初,图拉真发动一系列战争(公元101—102年,公元105—106年),最终将整个特兰西瓦尼亚达契亚纳入帝国版图。公元275年前,奥勒良皇帝放弃这片领土。罗马兴起的概述,参考CAH 2. 7. 2, Chs 8–10。

5.亚克:Gallic War6. 44;阿凡历古姆:Gallic War 7. 27–8。

6.英度鞠马勒斯:Gallic War5. 58. 4–6;卡图弗留斯:Gallic War6. 31;安毕欧瑞克:Gallic War8. 25. 1。

7.吉本(1897), 160ff;琼斯(1964), Ch. 25。帝国衰亡的诸多解释,参考Demandt (1984); Kagan (1992)。

8.罗马城,参考Krautheimer (1980);奥斯提亚,参考Meiggs (1973)。本书第六章将详细讨论迦太基。帝国的概述,参考Cornell and Matthews (1982)。

9.虽然开国皇帝奥古斯都在表面上保留了共和制的许多做法,但通常认为罗马共和国到他执政时就已经结束。甚至在其统治之前,罗马已经征服海外,因此应该被视作帝国。

10.叙马库斯,参考Matthews (1974);详尽评述,参考其作品的法语新译[Callu (1972–2002)]及意大利相关论著。古典时期晚期罗马元老院元老的概述,参考Matthews (1975); Arnheim (1972); Chastagnol (1960)。

11. Letters 1. 52. 1.

12.例如:“A之后一定是B”,或者“A之后将是B”,或者“在一定条件下,A之后会是B”。

13.帕拉迪乌斯:SymmachusLetters 1.15;精英教育的概述,参考Kaster (1988)。

14.Letters1. 1.

15.叙马库斯演讲的保存情况要亚于其书信。现存的七篇演讲仅存于一部已经损毁的手抄本中,该抄本原本收录的演讲不止七篇。

16.一些显贵写在空白处的评语后来被误抄进正文,给现代编辑出了个难题,他们有时需要从原文中挑出误加的评论。叙马库斯死后,马可罗庇乌斯的《萨特那里亚》以虚构对话的形式再现叙马库斯及其同僚的文学和哲学理念,将古典文化浓缩,传承给他的儿子。代代相传的学术传统保存了大量古典文本,有关其根基的研究,参考Matthews (1975), Ch. 1。

17.Homes Dudden (1935), 39。Boissier称这些书信是“拉丁语作品中最乏味的书信”,Boissier (1891), vol. 2, 183。

18.托辞:Symmachus Letters 3. 4;常见的托辞,参考Matthews (1974), (1986); Bruggisser(1993)。

19.恺撒,参考Adcock (1956);关于西塞罗的参考文献多如牛毛,例如Rawson (1975); Fantham (2004)。

20.食物:Ammianus 27. 3. 8–9;酒:Ammianus 27. 3. 4。

21. SymmachusLetters 5. 62.

22. SymmachusLetters 6. 33, 6. 42.

23. SymmachusLetters 4. 58–62, 5. 56.

24. SymmachusLetters 6. 43.

25.理念,参考Dvornik (1966)。帝国礼仪的概述,参考Matthews (1989), Chs 11–12; MacCormack (1981)。引文出自Ammianus 16. 10. 10。

26.罗马法制的发展,参考Robinson (1997); Honoré(1994); Millar (1992), Chs 7–8。税收,参考Millar (1992), Ch. 4; Jones (1964), Ch. 13。

27.罗马后期最重要的两个头衔是奥古斯都和恺撒,均源自人名——尤里乌斯·恺撒及其甥孙奥古斯都。公元4世纪,奥古斯都成为正帝的头衔,恺撒则是副帝的头衔。

28. Matthews (1989), 235.

29. ThemistiusOr. 6. 83 c–d.

30.帝国交通的发展概况,参考Millar (1992), esp. Chs 2 and 5; Matthews (1989), Ch. 11。

31. Pan. Lat. 6. 22. 6.

32.罗马后期军队的概述,参考Jones (1964); Elton (1996b); Whitby (2002)。

33.官僚机构的成长,参考Matthews (1975), Chs 2–4; Heather (1994b)。

34.大量史料记载了狄奥多鲁斯事件:Ammianus 29. 1;PLRE, 1, 898有完整列表。

35.这一发展的深入研究,参考CAH, 2. 11, Ch. 4。

36.例如,在叙马库斯书信中出现的同时代显贵佩特罗尼乌斯·普罗伯斯,先后担任两任意大利、阿非利加和巴尔干西部的禁卫军长官(大体相当于首席大臣),共任职8年。

37.这一变化的概述,参考Jones (1964), Ch. 18; Dagron (1974); Heather (1994b)。

38.特里尔概况,参考Wightman (1967)。

39.进献冕金的演讲比普通觐见皇帝的演讲要简短,可能是数量多的缘故——帝国每个城市都要发表一篇演说。如果篇幅太长,皇帝很可能会失去耐心。

40.关于罗马帝国城镇的文献数不胜数,研究其外形、管理及政治重要性,参考Jones(1964), Ch. 19。

41.孔茨及摩泽尔河别墅,参考Wightmann (1967), Ch. 4。同城镇一样,别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研究论著层出不穷,参考Percival (1976)。

42. Letters 9. 88;这封信最早由Roda (1981)鉴明。

43.奥索尼乌斯的拉丁学识,参考Green (1991)。奥索尼乌斯的外祖父是高卢中部埃杜维部落的大地主。他的舅舅是成功的雄辩家,在君士坦丁堡的宫廷任教,学生是君士坦丁的皇室成员。奥索尼乌斯很少提及父系亲人,人们因此猜测,其父系亲人的地位可能没有这么显赫,但奥索尼乌斯的父亲是一名医生,在高卢西南部拥有地产,他的叔叔经商,十分富有。

44.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是唯一理想的生活,离群索居的人必定缺乏理性。“傻瓜”一词(idiot)源自希腊语(idiotes),指有意回避这种地方群体的人。

45. Gonzalez (1986); trans. M. H. Crawford.

46.别墅一般分为pars rustica(“乡间区域”,耕地)和pars urbana(“城市区域”,文明生活区)。城市区域包括招待同僚的宽敞会客厅,还有浴室。这样一来,别墅里的生活就丰富多彩。罗马化过程中理念的调整,参考Woolf (1998); Keay and Terrenato (2001); D. J. Mattingly (2002)。

47. SymmachusLetters 1. 14.

48.以下三处引文出自《摩泽尔河II》161–7, 335–48, 399–404。

49.昆体良对拉丁传统的贡献,参考Leeman (1963)。

50.从对叙马库斯作品的语汇索引[Lomanto (1983)]看出,他在书信中提及巴亚及其乐事近20次。

51. SymmachusLetters 1. 14.

52.根据琼斯对这一主题的摘录[Jones (1964), 528],到公元370年前后,“第三等级伯爵头衔依然存在,但授予对象是出身相当卑微的人,对城市坚守职责的什长和罗马的面包师联合会成员及屠户联合会成员”。

53.奥索尼乌斯的高升,参考Matthews (1975), Ch. 3。

第二章 蛮族人

1.塔西佗Annals 1. 61. 1–6。

2. Wells (2003), esp. Chs 2–3及附录,介绍阿米尼乌斯的传奇及近期考古发现。然而该作对战役的叙述却与众不同,描绘了一场仅持续一个小时就结束的大屠杀,只字未提可靠史料对这场持续四天、战线极长的战斗的记载[Cassius Dio 56. 19–22(其他史料内容于Dio一致)]。

3. Dahn (1861–1909), (1877).

4.各边境的战略差异,参考Whittaker (1994)。

5.科西纳在1926年版的《日耳曼的起源》中提出,“界定清晰、特征明显、界线分明的考古区域显然同特定民族和部落相对应”。科西纳的观点通过V. Gordon Childe的作品在英语世界广泛传播[V. Gordon Childe (1926), (1927)]。考古区域文化意义的重新诠释,参考Renfrew and Bahn (1991)。

6.阿里奥维斯图斯:恺撒Gallic War1. 31–53;魏勒妲:塔西佗Histories 4. 61, 65; 5.22, 24。日耳曼早期社会的概述,参考Todd (1975); (1992); Hachmann (1971)。

7.卜茹克特累人:塔西佗Germania 33;阿姆普斯法里人:Annals13. 56。

8.Annals1. 68.

9. Elton (1996b), 66 –9.

10. Strabo 4. 5. 3.

11.中国的扩张,参考Lattimore (1940)。奥必达文化概述,参考Cunliffe and Rowley (1976); Cunliffe (1997)。亚斯多夫文化概述,参考Schutz (1983), Ch. 6。日耳曼人接受拉坦诺文化模式,参考Hachmann et al. (1962)。关于罗马帝国扩张的著述不计其数,其概况参考CAH 2. 9 esp. Ch. 8a; CAH 2. 10 esp. Chs 4, 15; Isaac (1992), esp. Ch. 9; Whittaker (1994), Chs 2–3。现代研究表明,这一过程远不像传统观点认为的那样具有规划性。

12. Trans. Dodgeon and Lieu (1991), 43–6, 50, 57.

13.罗马帝国早期近东历史的概述,参考Millar (1993)。

14. Chronicon Paschale, 510.

15.萨珊王朝的改革,参考Christiansen (1944); Howard Johnson (1995); McAdams (1965); Dodgeon and Lieu (1991)。

16.所有数据:阿伽提亚斯History5. 13; John LydusOn the Months(de Mensibus) 1.27。详述:Jones (1964), 679–86(倾向于认为戴克里先后增加到60万);Hoffmann (1969); Elton (1996a); Whitby (2002)。MacMullen关于驻军效率低下的观点广为人知,MacMullen (1963),但已被推翻。

17.没收城市税收,参考Crawford (1975),依然存在争议。君士坦提乌斯向阿非利加退回四分之一税收,瓦伦提尼安一世和瓦伦斯向所有城市退回三分之一税收,参考Jones (1964), Ch. 19。

18.措施,参考Jones (1964), esp. Ch.13 and 623–30。

19.公元363年罗马的惨败属于例外,由尤里安皇帝野心过大导致,我们稍后会再次提到。公元4世纪,罗马同波斯的关系,参考Dodgeon and Lieu (1991); Matthews (1989), Chs 4 and 7。

20.公元3世纪事件的介绍,参考Jones (1964), Ch. 1; Drinkwater (1987)。

21.此处引文出自Ammianus 28. 5. 4,以下两处引文出自28. 5. 7。

22.同时代的两位御用演说家都提到这一情况(Pan. Lat. 7. 10ff.; 10. 16. 5–6),被载入公元4世纪的一部重要编年史:Eutropius 10. 3. 2。

23.Relatio 47.

24. ThemistiusOr. 10. 131b–c。德密斯修及其政治生涯,参考Heather and Moncur (2001), esp. Ch. 1。

25.罗马对蛮族人的定位直接源自希腊,参考Dauge (1981); Ferris (2002)。

26.胜利的重要性,参考Calo Levi (1952); McCormick (1986)。

27. ThemistiusOr. 5. 66a–c;战役,参考Matthews (1989), Ch. 7; Smith (1999)。

28. Themistius Or. 6. 73c–75a.

29.以下两处引文出自ThemistiusOr. 10. 205a–b and 10. 202d–203a。

30.君士坦丁一世和瓦伦斯分别于公元332年和公元369年同哥特人签订和约,对不同形势的全面分析,参考Heather (1991)。ThemistiusOr. 8. 116,发表于公元368年3月,提到伊比利亚首领巴库里乌斯抵达瓦伦斯的指挥中心,科斯罗埃斯的军事行动在哥特战争之时就已经开展。阿米安记载了公元4世纪的另一次水上会谈,Ammianus 30.3。

31.公元369年和约被认为是战争的合理结局:Ammianus 27. 5. 9;Zosimus 4. 11. 4。甚至在公元4世纪50年代打败阿勒曼尼人之后,尤里安皇帝仍将岁赐写入他同各首领协商的条约中,参考Heather (2001); Klöse (1934)。自公元332年君士坦丁一世战胜哥特人以来,哥特部落在四次战役中都提供了约3000人的军队(这并不是个小数目,远征军可能有2万—3万人):公元348年(LibaniusOr. 59. 89),公元360年(Ammianus 20. 8. 1),公元363年(Ammianus 23. 2. 7),以及公元365年(Ammianus 26. 10. 3)。

32.雕像:ThemistiusOr. 15. 191a。誓约:Ammianus 27. 5. 9。使用人质,参考Braund (1984)。文化影响并不能保证获得理想效果。在此三个半世纪前,阿米尼乌斯在辅助部队中担任罗马官职,之后密谋摧毁瓦鲁斯的军队。

33.两部抄本,分别参考Tjäder (1972); Gryson (1980)。

34.有关乌尔菲拉的两个重要史料——奥森丢的书信和菲洛斯特吉乌斯教会史fr. 2. 5——就其神职受任日期和到哥特人之地任职时间的记录有出入。作者倾向的解决方案的依据,参考Heather and Matthews (1991), Ch. 5。公元7世纪阿瓦尔人中的罗马俘虏居住区,参考Miracles of St Demetrius 285–6。

35.乌尔菲拉死后,其他信徒也致力于传播使徒书信,然而《银色圣经抄本》的“四福音书”大体完好地保存了乌尔菲拉的翻译,Friedrichsen (1926), (1939)。在乌尔菲拉之前,哥特人曾经出于占卜等有限目的,使用过如尼文,但哥特语没有文字形式。乌尔菲拉首先以希腊语为基础,加入个别哥特发音,设计出一套字母,然后用自己创造的文字翻译《圣经》。

36.教义之争的概况,参考Hanson (1988); Kopecek (1979)。

37.数据:Ammianus 16. 12. 26 and 63;战役:Ammianus 16. 12。

38.和约内容及实施,参考Heather (2001)。

39.切诺多玛:Ammianus 16. 12;马克里阿努斯:Ammianus 29. 4. 2;阿勒曼尼战争,勃艮第战争及法兰克战争:Ammianus 28. 5. 9–10, 30. 3. 7。

40.一般认为只有两支部落——西哥特人和东哥特人,但这种观点已经落伍。我们将在本书第五章看到,通常将瑟文吉人等同于西哥特人的做法站不住脚,后者是公元4世纪90年代阿拉里克在罗马领土上成立的部落。

41.有文字史料和考古遗物可以为证[Heather (1996), Ch. 3]。

42.有少量考古证据,但语言学证据更有力。公元5世纪和6世纪初的勃艮第语明显属于东日耳曼语,而非西日耳曼语,尽管他们当时居住在西日耳曼[Haubrichs (forthcoming)]。

43.法兰克部落:图尔的圣格列高利Histories2. 9。斯特拉斯堡:Ammianus 16. 12。切诺多玛及马克里阿努斯:本章注释39。瓦多马里乌斯:Ammianus 21. 3–4。有史料称阿塔纳里克“士师”[安布罗斯《圣灵》(On the Holy Spirit)序言17],瑟文吉联盟包括一些次级“首领”(日耳曼语reiks的希腊语和拉丁语翻译,意思是“贵族”,而非“统治者”)。

44.韦斯特和费德森-维尔德,参考Van Es (1967); Haarnagel (1979); Heather (1996), Ch. 3。

45.波兰:Urbancyzk (1997), 40。哥特陶器和梳子:Heather and Matthews (1991), Ch. 3。玻璃:Rau (1972); Hedeager (1987); Heather (1996), Ch. 3。

46. Heather (1996), 65–75.

47.瑟文吉人:Wolfram (1988), 62ff。

48. Heather (1996), 66, 70–2.

49. Ørsnes (1968); Hedeager (1987).

50. Ammianus 16. 12. 60.

51.《圣萨巴受难记》(Passion of St Saba) 4. 4, 7. 1–5。

52.Annals13. 57.

53.欧洲大陆的证据:Heather (2000); Wickham (1992)。盎格鲁-撒克逊人:Harke (1990);一部分墓葬里有武器的墓主可能没有参加过战争,其中有一位身患先天性脊柱裂,连行走都不可能。

54.自由民参加日耳曼军队,可在公元6世纪和7世纪西哥特人和法兰克人的法规,以及公元5世纪和6世纪的文字史料中找到证据:Heather (1996), App. 2; Heather (2000)。

55. Wormald (1999), Ch. 2.

56.Passion of St Sabapassim.

57.塔西佗Annals12. 25。

58. Ammianus 17. 12. 9.

第三章 帝国的局限性

1. Ammianus 28. 6. 26.

2.可能是公元364年瓦伦提尼安即位时欠发放的赏金。公元369年,叙马库斯向瓦伦提尼安进献冕金(见本书第一章)。这些进贡得来的冕金被支付给军队。

3.军队指挥官吃空饷:Jones (1964), Ch. 19。侵吞资金:SymmachusRelationes23。MacMullen (1988)对文献记载的欺诈行为进行了编目。

4. LibaniusLetters. 66.2 trans. in Norman (1992) asLetter52。德密斯修关于皇帝亲信的言论:例如Or. 1. 10c ff.。关系及职位:Matthews (1975), esp. Chs 1–2。

5.海外税收和政治影响力之间的联系推动了罗马帝国的建立(见本书第二章)。该结论同样适用于大英帝国:Ferguson (2001)。瓦伦提尼安一世及腐败:Ammianus 30. 9。

6. Roberts and Turner (1952), 104–56对狄奥法内斯文档进行了编辑和讨论。

7. Chanel No. 5配制过程中也用到麝香。

8.从包括叙马库斯书信在内的大量书信集中可以看出,其原始书信都是以这种方式存放的。早期教皇的文档,通常认为可以反映罗马后期的政务,当然也是以这种方式运作[Noble (1990);Markus (1997), App.]。要想找到文档,人们必须知道它的年份,因为没有注明类别或地点。君士坦丁堡的帝国文档,参考Kelly (1994)。

9.每个城市的土地资源以尤格为单位进行划分,以此决定税额。尤格不是面积单位,而是价值单位,因此一尤格的优质土地比一尤格的劣质土地面积要小。中央认定每尤格土地的年产出相当,征收同等税赋。每个城市的尤格总数由中央政府决定,需要进行农业资产的全面调查(史料中对此颇有微词)。帝国各地的做法并不一致。在叙利亚,评税员区分三种品质的农耕地和两种类型的橄榄树林。其他地区则采用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区分农耕地和放牧区。在埃及和北非,没有进行重新评估,而是将已有的土地评测同新的税收单位结合起来,一方面是因为重新评估困难重重,另一方面是因为有可能会引起反抗。同样,帝国各地人头税的征收也有差别,有的城市和乡村平民一律缴纳,有的只是乡村平民缴纳。罗马税收,参考Jones (1964), Ch. 13。

10.例如,地方地主为了获得宪法赋予的公民权,一心建造公共建筑,不惜举债。在这种背景下,西班牙的伊尼铜牌就格外耐人寻味。到目前为止,考古学家都没能界定其遗址,附近的遗存也微不足道。人们不禁会想,伊尼是否只是一个名义上或法律上的城镇?

11.P. Columbia123; Millar (1992), 245; Honoré (1994).

12.CTh1. 2.

13.参考Jones (1964), Ch. 25。琼斯的分析深入透彻、条理清晰。更早的一些著作在表述这个观点时措辞更激烈:Rostovtzeff (1957);CAH1. 12, esp. Ch. 7;CMH 1. 1. esp. Ch. 19。

14.“市议员大逃离”的正确理解,参考Jones (1964), 737–63。法规,参考CTh12. 1。

15.荒地:Jones (1964), 812–23。防止佃农迁徙:Jones (1964), 795–812。

16.柴林科的发现,参考Tchalenko (1953–8)。后来研究表明,柴林科关于这些村庄兴盛原因的部分结论有待修订,但蓬勃发展的基本事实毋庸置疑[例如Tate (1989)]。

17.争议较多的是500万还是800万人口。

18.实地调查:Lewitt (1991); Whittaker and Garnsey (1998); Ward Perkins (2000);Duncan Jones (2003)。

19.在中世纪英格兰(约1300年前),随着人口增长和农民对土地的需求加大,对农奴的束缚加强,但在黑死病爆发后,地主阶层需要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土地,对农奴的束缚又放松了。“荒地”的重新诠释:Whittaker (1976)。税收及维持生计的耕作:Hopkins (1980)。

20.特里尔、安条克及君士坦丁堡这样的首都城市,以及小亚细亚西南部阿弗罗狄西亚等地方首府。关于这一变化的研究,参考Jones (1964), Ch. 19; Roueché (1989)。

21.一些古代史学家用希腊语派生而来的“euergetism”——善举——来描述罗马早期地方的这种竞争行为。公元1世纪至2世纪中期存留下成千上万块碑刻。这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善举。

22. LibaniusOr. 42. 24–5.

23.候补名单:CTh6. 30. 16; Libanius Letters358–9, 365–6, 362, 875–6。问题的重新审视:Heather (1994b)。

24.主要受到冲击的是小城镇里的建筑人员和石匠。

25.效率:Elton (1996a); Whitby (2002)。瑟文吉族哥特人等蛮族部落派遣部队参战(见本书第二章)。公元382年后,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罗马招募大量安置在罗马领土上的蛮族部落,这些部队成为一股股政治离心力(见本书第四章、第五章)。一些蛮族血统的指挥官兼政客逐渐掌握大权,传统争论一直聚焦在他们的行为及忠诚度上。和斯提利科一样,虽然被称作“蛮族人”,这些人中多数是第二代移民,因此是罗马人。不管怎样,他们丝毫没有不忠的行为。斯提利科,参见本书第253页及其后。

26. Gibbon (1897), vol. 4, 162–3 (fromGeneral Observations on 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in the West).

27. Liebeschuetz (1972), 37–8, 104–5.

28.钱币:Calo Levi (1952)。乌尔苏卢斯:Ammianus 20. 11. 5 and 22. 3. 7–8。降低税款:Jones (1964), 462ff.,作者认为这是人之常情,琼斯过度解读了。

29.文法学家:AugustineConfessions, esp. books 2–4 passim。近年来,学界对这种文化变革以及梅拉尼亚和诺拉的保利努斯进行了深入研究,参考P. R. L. Brown, esp.(1981), (1995); Markus (1990); Trout (1999)。

30.公元408年的CTh 16. 5. 42禁止异教徒担任公职。基督教化帝国的理念,参考Dvornik (1966)。

31.抄本:Matthews (2000), Ch. 3。

32.时任皇帝有两位,西罗马的瓦伦提尼安三世和东罗马的狄奥多西二世。

33.埃及的纸莎草纸文献保存了一些欢呼语句的证据:Jones (1964), 722ff。

34.学界一直关注于帝国的基督教化,因此对基督教罗马化的研究还有待全面开展,参考Jones (1964), Ch. 22; Markus (1990)。

35.公元7世纪,希腊东正教会和叙利亚东正教会——后者通常被误称为基督一性论者——不和,是导致阿拉伯人控制东罗马的部分原因。从这一方面看,吉本的观点确实比较容易让人接受。但宗教不满在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占领西罗马的过程中则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

36.公元4世纪的几任皇帝小心翼翼,逐渐将上层社会基督教化,参考Brown (1995); Bradbury (1994); Barnes (1995); Heather and Moncur (2001), esp. Ch. 1。

37.“宪章”是皇帝敕令的正式术语。

38.而不是用速记的方式。罗马后期的官僚语言采用多种方式加快书写速度,但速记有出错的风险。

39. Dvornik (1966); Barnish (1992), introduction; Heather (1993).

40.详情参考Matthews (2000), esp. Chs 4–5。

41. Matthews (1986)探讨了叙马库斯如何在罗马公共部门规范的重重限制下提出批评和异议。

42.奥古斯丁的教育,参考Brown(1967), esp. Chs 3–4。

43.阿弗罗狄西亚和埃及的小队长:Roueché(1989), 73–5。律师职业:Jones (1964), Ch. 14。来自上层社会的第一代主教:McLynn (1994) and Van Dam (2003);满腹经纶的奥古斯丁对北非偏远地区主教的冲击,Brown (1967), esp. Chs 17–19。

44.在大城市,马车竞赛分为四队,或是四派:绿队、蓝队、红队和白队。这些车队高度组织化,偶尔还能被调动,尤其是在叛乱时,施加政治压力或行使民事职能。

45.马拉塔库普勒尼人:Ammianus 28. 2。

46. Letters1. 1–5 (上文引文出自1. 5. 2)。地产管理的其他书信:2. 30–1; 5. 81, 6. 66, 6.81, 7. 126。罗马后期另一个“提高”的例子是佩拉的保利努斯Eucharisticon 187–97。

47.例如Letters 2. 87, 6. 11。

48.Letters2. 13 (指公元389年的CTh4. 4. 2); 6. 2, 11, 27; 7. 12.

49.Letters1. 6.

50.Letters6. 3;其他提到婚姻的内容:4. 14, 4. 55, 9. 83, 106, 107。

51.“奥尔菲图斯事件”,参考Symmachus Relationes 34。

52.普通书信:Letters 1. 74; 3. 4; 4. 68; 5. 18; 6. 9; 5. 54; 5. 66。公函:Relationes 16, 19, 28, 33, 38, 39, 41。

53. Letters1. 12(写给他的父亲)。西西里浴室:1. 10, 2. 26, 2. 60, 5. 93; 6. 70, 7. 7, 7。

54.秋天的巴亚:Letters1. 7;1. 3。公元396年的“旅行”:5. 21, 93; 7. 24, 31, 69; 8. 2, 23, 27, 61; 9. 111; 9. 125。其他提及地产的书信:1. 5, 2. 59, 3. 23, 3. 50, 7. 35, 7. 59, 9. 83。

55.尽管叙马库斯认为狩猎是一种幼稚的消遣:Letters4. 18。

56.忙碌不休:Letters1. 35; Letters1. 24(里面提到一份礼物——普林尼《博物志》),3.11(亚里士多德《雅典宪制》的拉丁译文),4. 20(同儿子一起学希腊语)。

57. Letters 2. 47, 48; 3. 4; 3. 23.

58.日常嘘寒问暖的书信:询问饮食,Letters6. 32,6. 4及6. 29;询问大体情况,1. 48, 2. 22, 2. 55, 5. 25, 6.20。

59. P. Ital.10–11表明罗马财产转让十分复杂,只有当新主人在相关城镇进行财产登记后,合法交易才算完成。

60. Priscus fr. 11. 2, pp. 267–73.

61.同罗马法的课程一样,《狄奥多西法典》的标题本身很能说明问题,例如购买合同、嫁妆、遗产。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引介的新课程及之前的已有课程,参考Honoré (1978), Ch. 6。18世纪英格兰:Linebaugh (1991), esp. Ch. 3。

62.例如,狄奥多西一世就大肆宣扬,他恢复前任皇帝瓦伦斯治下破产的元老院元老家族的地位(ThemistiusOr. 16. 212d; 34. 18)。

63. ThemistiusOr. 8. 114d.

第四章 多瑙河上的战争

1.本章引文如没有另做说明,均出自阿米安第31卷,此处引文出自31. 4. 3。

2. 20万人:Eunapius fr. 42; Lenski (2002), 354–5。公元5世纪70年代,一支约1万名战斗人员的哥特力量赶着至少2000辆载满家当的车,拖家带口,缓缓迁徙(Malchus fr. 20)。瓦伦斯在哈德良堡向哥特人进攻,以为自己面临的哥特人只是瑟文吉人,约1万人(Ammianus 31. 12. 3)。作者估计的数字是以此为依据的。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之比通常为1 : 4或1 : 5,表明瑟文吉人总共约5万人。证据显示与格鲁森尼人的数量相当。

3. Ammianus 31. 2.

4.参考Maenchen-Helfen (1973), Chs 8–9。

5.头衔,而非名字。

6.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多,其概况,参考Maenchen-Helfen, (1945); Twitchett and Loewe (1986), esp. 383–405。

7. JordanesGetica 24. 123–6;故事,参考Vasiliev (1936)。20世纪评论:Bury (1928)。

8.匈尼特人和笈多人,参考Encyclopaedia Iranica: Yarshater (1985–2004, ongoing)。

9. Ammianus 31. 3. 2:“他结束自己的生命,从恐惧中解脱。”

10. Ammianus 31. 3. 7如此描述这些防护墙,“自格拉苏斯河(今普鲁特河)至多瑙河,围绕提法里(奥尔特尼亚)”。作者观点的论证,见Heather (1996), 100。

11. Ammianus 31. 4. 12.

12.传统上认为是这个时间点。Wanke (1990)主张是发生在公元376年春天,但理由不充分。Lenski (2002), 182ff., 325f.认为是在初夏,其依据是,公元376年夏天,瓦伦斯敢强硬对待波斯是因为有哥特人加入。然而,在得知多瑙河再次陷入危机后,皇帝还会有意在亚美尼亚挑起冲突,作者认为这不可信。因为公元4世纪60年代后期,这位皇帝是先打理好巴尔干前线,才去同波斯交锋的(见本书第二章)。在作者看来,这一点证明瓦伦斯已经在东部采取行动后,哥特人才抵达多瑙河的。因此抵达时间最早也是在公元376年夏末。

13. Ammianus 31. 3. 8.

14. Ammianus 31. 3. 3.

15.是年,匈人自高加索发动大规模进攻,并非在多瑙河一带(参见本书第234页及其后)。

16. Ammianus 31. 2. 8–9; Zosimus 4. 20. 4–5.

17.匈人弓的考古证据,Harmatta (1951); Laszlo (1951); Bona (1991), 167–74。反曲弓历史及最远射程记录,Klopsteg (1927)。Kooi取代Klopsteg,用数学模式计算杀伤力,参考Kooi (1991), (1994)。访问其网站www.bio.vu.nl thb users / kooi,阅读相关内容。影响弓性能的因素包括手臂长度、材料弹性、拉弓长度、箭矢重量、弦的重量及弹性。

18. Olympiodorus fr. 19.

19. JordanesGetica49. 254,转自普里斯库斯。

20. Laszlo (1951); Harmatta (1951).

21.史料:Ammianus 31. 4. 4; Eunapius fr. 42; SocratesHE 4. 34; SozomenHE6.37。多数史料大体一致,但阿米安的记录更详细,尤纳皮乌斯更强调哥特人的叛乱。

22.阿米安认为接纳利米甘特人十分必要,“[通过接纳利米甘特人]君士坦提乌斯将获得更多能生儿育女的臣民,将召集一支强大的新兵”,不禁让人想起公元376年接受哥特人时给出的理由(19. 11. 7)。

23. St Croix (1981), App.III详尽列出已知移民时间。斯基利人的故事,SozomenHE9.3;CTh 5. 6. 3。罗马政策及文献,参考Heather (1991), 123–30。

24.引文出自Ammianus 10. 11. 10–15。

25. Ammianus 31. 5. 9.

26.公元376年夏,瓦伦斯对波斯的挑衅,Lenski (2002), 180–5;见本章注释12。作者认为(非Lenski的观点),这些表明哥特人抵达多瑙河发生在瓦伦斯进攻波斯之后,即最早在夏末。

27.如果SozomenHE6.37可信,乌尔菲拉可能出任了使节,参考Heather and Matthews (1991), 104–6。

28. Ammianus 31. 4. 12.

29.和约条款,参考Heather (1991), 122–8。有两点存在争议。有人根据SocratesHE4.33,认为瑟文吉人在公元376年以前归顺,参考Lenski (1995)。然而,这与同时代史学家阿米安记载的史实相左。Socrates生活的时代较晚,学识有限,更有可能出错。因此,作者坚持Heather (1986)中得出的结论。第二个争议在于Eunapius fr. 42关于哥特人在渡河迁入帝国境内时本应该但实际没有交出武器的记录。记录出自同一史料,该史料还称哥特人秘密发誓,不消灭帝国,永不停止。但其他史料都没有记录他们秘密誓言及私藏武器,阿米安也没有记录相关内容。很显然,尤纳皮乌斯是想借此解释哥特人后来在哈德良堡取得的胜利。在作者看来,两者都缺乏说服力。因为瓦伦斯希望利用哥特辅助部队,支援他的常规部队,而在下文我们将会看到,哥特人对帝国心存戒备,不会不携带武器迁入帝国。一些学者认同哥特人交出武器的观点,但他们中多数并不接受哥特人发誓消灭帝国的说法[例如Lenski (2002), 343ff.],在作者看来,难免有些主观。

30. ThemistiusOr. 13. 163c,指苏格拉底,《会饮篇》(Symposium)203d。

31. Ammianus 31. 5. 5–8.

32.罗马扣押敌军首领的其他例子:Ammianus 21. 4. 1–5; 27. 10. 3; 29. 4. 2ff.; 29. 6. 5; 30. 1. 18–21。一些学者没有考虑卢皮奇努斯收到瓦鲁斯的指令,认为他设宴时就已经不怀好意[例如Lenski (2002), 328]。

33. Ammianus 31. 4.

34.Diuque deliberans: Ammianus 31. 3. 8.

35. Ammianus 31. 5.

36.认为哥特人可能知道到罗马和波斯的情况,这也并非言过其实。蛮族人在边界对面严密监视军队的动向(Ammianus 31. 10. 3–5),两支部落离得也不远,消息传送方便。瑟文吉人和格鲁森尼人一直保持联系,是哥特人心存戒备强有力的证据。

37.公元376年冬至公元377年年初,瓦伦斯还可以考虑雇用哥特辅助部队同波斯作战(Ammianus 30. 2. 6),这一定是在战争爆发之前。

38.有大量文献研究罗马巴尔干半岛各地的发展,但没有做出概述。上文综述是基于以下研究:Mocsy (1974); Lengyel and Radan (1980); Wilkes (1960); Hoddinott (1975),及Poulter (1995), Mango (1985)等关于君士坦丁堡的专著。

39.自Várady (1969)以来,德语史学界普遍认为阿拉提和萨伏拉克斯率领的格鲁森尼人是由三支规模相当的部落组成:哥特人,阿兰人和匈人(所谓的Drei Völker部落)。这种观点的部分依据是阿米安的叙述,匈人和阿兰人在公元377年秋天加入叛乱(见下文),这个时间同阿拉提和萨伏拉克斯加入瑟文吉人叛乱一致。这种说法荒谬至极。公元377年秋天出现的匈人和阿兰人——阿米安没有提到哥特人——同阿拉提和萨伏拉克斯完全没有关系。阿拉提和萨伏拉克斯已经到达多瑙河南部,很可能已经加入了卢皮奇努斯扣押首领后引起的叛乱。参考Heather (1991), App. B; cf. Lenski (2002), 330–1。

40. Ammianus 31. 6. 4.

41.要塞,参考Scorpan (1980); Petrovic (1996);驻军:Not. Dig. Or. 39。

42. Ammianus 31. 6. 5–8.

43.根据罗马行程记录,驿站沙利西斯(Ad Salices,“柳树镇”)远在多布罗加北部。但阿米安称双方对峙发生在沙利西斯以南150公里处的马西安诺堡。叛乱之初,浩浩荡荡的哥特车队离马西安诺堡已经只有15公里。很难想象哥特人会再次折回北边。因此要塞沙利西斯(oppidum Salices)不应该等同于沙利西斯(Ad Salices)。

44.从夏天到秋天:Ammianus 31. 8. 2。Ammianus 31. 7.叙述了公元377年的战役。

45. Ammianus 31. 10. 1,因此可能是11月初。

46.新盟军及封锁的突破:Ammianus 31. 8.4;见本章注释39:有观点认为阿拉提和萨伏拉克斯是这一时刻加入佛瑞提根叛乱的。但阿米安在此只字未提格鲁森尼人。

47.阿拉伯辅助部队,参考Lenski (2002), 335f。别墅的毁损:Poulter (1999)。

48. Ammianus 31. 11.

49. Ammianus 31. 10–11记载了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

50.战役:Ammianus 31. 12。哥特人员损失的估值更大:Hoffmann (1969), 444 n. 138, 450–8; Lenski (2002), 339。但如果瓦伦斯本身就能派遣超过3万人的部队去攻打哥特人的话,他根本就没有必要等待格拉提安的援军,也不必担心哥特人是否全军出动。因为在作者看来,即使是哥特盟军,能够投入战斗的也不会超过2万人(见本章注释2)。

51. Ammianus 31. 16. 7.

52. Ammianus 31. 12.

53. Eunapius frr. 47–8,原始史料未能完好留存,貌似对这些城市所经历的苦难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54. Zosimus 4. 24–33依据尤纳皮乌斯的历史,清晰连贯地叙述了公元378年至382年发生的事件。但他在4. 34中又引入了关于战争的另一种说法,令之前的叙述大打折扣。意识到这一点后,作者重新建构了这段历史。大多数学者认为,格鲁森尼人单独同格拉提安和解,公元380年被安置在潘诺尼亚。但作者对此持保留意见,参考Heather (1991), 147ff. and App. B。

55. ThemistiusOr. 16. 210b–c.

56. ThemistiusOr. 34. 24手稿的关键部分有破损,我们无法确定他是在指公元382年后哥特人被安置在马其顿,还是指达成和议前哥特人对该行省发动袭击。

57.瑟文吉联盟之前在多瑙河北部由至高首领(iudex,士师)阿塔纳里克统领,次级首领(reiks)拥有一定自治权(见本书第二章)。此处提到的首领可能就是那些次级首领。公元376年,佛瑞提根、阿拉提和萨伏拉克斯在这群人中脱颖而出。

58.该和约的重要意义:Mommsen (1910), Stallknecht (1969); Heather (1991), 158ff。

59.自此至本章结尾,引文如没有另做说明的,均出自ThemistiusOr. 16。

60. ThemistiusOr. 14. 181b–c.

61. Zosimus 4. 32–3,参考Heather (1991), 152–5; Heather and Moncur (2001), Ch. 4;见本章注释54。

62.这些哥特人主要是奥德提乌斯率领的格鲁森尼人:Zosimus 4. 35. 1, 38–9; ClaudianOn the Fourth Consulate of the Emperor Honorius, 626ff。

63. Poulter (1995), (1999).

64.“这些人一路征战,来到亚洲,屠杀生灵[大片土地]……在他们现在居住的地方安顿下来。虽然完全有可能,但庞培和卢库卢斯都没能消灭他们,奥古斯都以及之后的皇帝也都没有。他们反而宽恕了这些人,并将他们纳入帝国。现在,没有人会把加拉提亚人当作蛮族人了,而是把他们当作地地道道的罗马人。因为他们虽然保留了祖先的称呼,但生活方式已经同我们的别无二致。他们同样纳税,同样应募,同样遵纪守法。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斯基泰人[哥特人]会这样吗?”(Or. 16. 211c–d)

65.Ambrose Commentary o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Luke 10: 10: trans. MaenchenHelfen (1973), 20.

第五章 上帝之城

1. JeromeCommentary on Ezekiel,第一卷序言。异教言论:AugustineSermon296;关于反应的概观,参考Courcelle (1964), 58ff。

2.奥林匹奥多罗斯及其鹦鹉,以及后世对其作品的利用,参考Matthews (1970);佐西姆斯在5. 26. 1将尤纳皮乌斯同奥林匹奥多罗斯的历史糅合在一起。

3. Zosimus 5. 26. 3–5.

4.拉达盖苏斯作为哥特人:PLRE2, 934。

5.有些难民来自肖普郎,逃离时带走了圣奎里努斯的遗体。CTh10. 10. 25 and 5. 7. 2也提到了这批难民:Alföldy (1974), 213ff。

6. ClaudianGothic War11. 363ff; 414–15; Courtois (1955), 38ff.

7.哲罗姆提到阿勒曼尼人和夸迪人参与侵袭莱茵河(Letter123. 15)。Wolfram (1988), 387 n. 55持相似观点,但Thompson (1982b), 152–3持异议。公元5世纪的苏维汇人:Pohl (1980), 274–6。

8. JeromeLetter 123. 15。公元4世纪萨尔马提亚人:Ammianus 17. 12–13(没有参与公元406年侵袭的萨尔马提亚人继续生活在多瑙河一带[Pohl(1980), 276–7]。

9.同瓦伦斯会合:Ammianus 31. 11. 6。帝国西部军队:Zosimus 4.35. 2。

10. SozomenHE9. 25. 1–7;CTh5. 6. 2。Thompson (1996), 63–4主张乌尔丁相对而言只是一个小人物。MaenchenHelfen (1973), 59–72, esp. 71持相反观点——作者认为这种看法有误。

11. SidoniusPoems12.

12.公元4世纪的勃艮第人:Matthews (1989), 306ff.;此后勃艮第人的迁徙:Demougeot (1979), 432, 491–3。

13. Zosimus 5. 35. 5–6.

14.佩拉的保利努斯Eucharisticon377–98。

15. CTh 5. 6. 2.

16.也许更多,因为我们不确定罗马后期每个团的具体规模。

17.拉达盖苏斯的战斗人员:Olympiodorus fr. 9:佛提乌斯总结有“1.2万名贵族”,但通常认为这个总数有误,例如Wolfram (1988), 169–70; Heather (1991), 213–14。据奥古斯丁记载,拉达盖苏斯有“超过”10万追随者(City of God 5. 23);奥罗修斯(7. 33. 4),20万人;佐西姆斯,40万(5. 26)。这些说法都不具有权威性。

18. ProcopiusWars3. 5. 18–19称8万是战斗人员的数量。维塔的维克多主教生活的年代更接近,学识更渊博。他(History of the Persecution1. 2)提到这是总人数,首领将追随者分成80队,每队理论上有1000人,但实际规模要小一些。8万名战斗人员这个数字令人难以置信,意味着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是阿拉里克率领的哥特人的两倍。维克多和汪达尔人一同生活,虽然他的作品饱受争议,他极有可能说的是实情(维克多顺便提到,甚至连一些同时代的人也误把总人数当成战斗人员的数量)。Goffart (1980), 231–4并不认同维克多的说法,但在p. 33也推测汪达尔-阿兰联军有好几万人。

19. JeromeChronicle 2389. Orosius 7. 32. 11.

20.有学者认为是发生在公元400年前后,甚至之前[Heather (1996), 117ff]。

21.拉达盖苏斯:Olympiodorus fr. 9将最优秀的(optimatoi)同其他战斗人员区分开来,参考Heather (1996), App. 1。

22.认同该观点:参考Lot (1939), 78–9; Courtois (1955), 39–40; Musset (1965), 103–4; Demougeot (1979), 415。反对该观点:参考Goffart (1980), 2ff., esp. 16–17; MaenchenHelfen (1973), 60–1, 71–2。

23.公元376年,部分匈人袭扰多瑙河一带(见本书第四章),但他们的权力中心远在东方。

24. ClaudianAgainst Rufinu2. 26ff.记载了公元395年东罗马帝国遭受的两次威胁,一次经由高加索,一次在多瑙河;36ff.明确提到侵袭多瑙河的是阿拉里克的哥特人——不是一些人认为的是定居在西部的一支匈人部落。

25.马赛利努斯伯爵(Marcellinus Comes)s.a. 427; JordanesGetica32. 166。

26.这名指挥官是埃提乌斯,接下来的两章中会多次提到;七年前,他从匈人部落招募的援兵可能来自同一地区(PLRE 2, 22–4)。

27.首领的墓葬:Priscus fr. 6. 1。阿提拉的营地:Browning (1953), 143–5。

28.奥林匹奥多罗斯的从属关系:Matthews (1970)。海上旅行:Olympiodorus frr. 19 and 28,显然都是指同一条路线,参考Croke (1977), 353。有学者认为奥林匹奥多罗斯是出使本都[Demougeot (1970), 391–2]。但我们知道,公元409年,霍诺留正等着1万名匈人赶来援救(Zosimus 5. 50. 1)。这是在战胜乌尔丁之后,表明在同乌尔丁作战之时,罗马同其他匈人就已经开始联络。人们很容易就将这种新的联盟关系同公元410年前后埃提乌斯在匈人部落做人质联系在一起(PLRE 2, 22)。

29.CTh7. 17. 1,公元412年1月28日:“我们决议向默西亚边境派遣90艘新建巡逻艇,再加派10艘维修一新的舰船;斯基泰边境范围大、面积广,将派遣110艘新舰和15艘修复完好的旧舰……应公爵之请,这些船舰将配备武器和给养,由其部下负责建造。”

30. Mango (1985), 46ff.

31.匈人大规模迁至喀尔巴阡西部是在公元405—408年危机之时,还是在之后的十年中,其影响都大体相同。公元376年,瑟文吉人和格鲁森尼人舍弃家园,逃离黑海北部。经过一些年月,匈人抵达多瑙河下游边境。鉴于他们抵达黑海北部时,在喀尔巴阡东部引发人口的大规模迁徙,公元410—420年匈人入侵匈牙利大平原,也必然会在西部引起剧变。

32.公元401—402年,斯提利科在意大利抵御侵袭时,从高卢和不列颠抽调兵力。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他这次也采用了同样的做法。

33.招募的阿兰人可能来自雷提亚北部(ClaudianGothic War, 400–3);匈人是由乌尔丁派遣的,此时的乌尔丁还依然顺从。

34. Orosius 7. 37. 37ff.

35.Commonitorium2. 184.

36.最后两处引文出自阿基坦的普罗斯珀(Prosper of Aquitaine)Epigramma17–22; 25–6。Roberts (1992)介绍了他的诗作,参考Courcelle (1964), 79ff。

37. HydatiusChronicle49.

38.Wars 3. 33.

39. Orosius 7. 43. 14.

40.公元380年前后,佛瑞提根率领的哥特人在马其顿劫掠了三年后,也采用了类似的做法(见本书第四章)。

41. Zosimus 6. 1. 2,他还直接糅合了Olympiodorus fr. 13的历史。奥林匹奥多罗斯的残篇明确记载,不列颠篡权发生在公元407年1月1日之前(霍诺留第七次担任执政官)。但佐西姆斯误解了奥林匹奥多罗斯,以为篡权发生在霍诺留第七任任期中。

42. Zosimus 6. 3(有所窜改).

43. Orosius 7. 40. 4.

44.这一观点获得普遍认可,但Liebeschuetz (1990), 48–85对此提出质疑。作者不认同Liebeschuetz的观点,参考Heather (1991), 193–9。

45. Orosius 7. 35. 19.

46.阿提拉的情况就是这样。他在名义上被任命为帝国的指挥官,这样就能以发放军饷的名义向阿提拉缴纳岁贡。作者怀疑这种做法最早用在约50年前的阿拉里克身上。阿拉里克叛乱的背景,参考Heather (1991), 181–92, 199ff。

47.作者认为此事早在公元395年叛乱爆发时就发生了。其他学者主张公元408—409年,阿拉里克的姻亲阿萨尔夫带领来自潘诺尼亚的匈人和哥特人到达意大利,加入阿拉里克后才形成一支新部落。具体日期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他们摈弃了差异。两支部落的前任首领——佛瑞提根、阿拉提、萨伏拉克斯——偏向于保存彼此的差异。他们被镇压(公元382年和约),可能使两支部落的融合变得更加容易,参考Heather (1991), 213–14, App. B。

48.两个主要史料对两次对阵的记载含混不清,参考Cameron (1970), 159ff.; 474ff。

49.尤特罗庇乌斯倒台:Cameron (1970), Ch. 6; Heather (1988)。

50.盖纳斯及君士坦丁堡政治:Cameron and Long (1993), Chs 5–6 and 8。西尔瓦努斯:Ammianus 15.5。阿拉里克首次涉足意大利,Heather (1991), 207ff。

51.CTh 15. 14. 11.

52.叙马库斯最后担任公职是在公元383年,其间做了一些错误决策,包括支持篡位者马克西姆斯[Matthews (1974)]。

53.Letters 5. 51; 6. 2 and 27.

54.In Rufinem(Against Rufinu) 2. 4–6.

55.斯提利科概况,参考Cameron (1970), esp. Chs 2–3; Matthews (1975), Ch. 10。斯提利科同阿拉里克采取的行动,参考Heather (1991), 211–13。

56.以下两处引文出自Zosimus 5. 32. 1; 5. 33. 1–2。

57.CTh 9. 42. 20–2.

58.斯提利科的倒台及奥林匹奥多罗斯:Matthews (1970); (1975), 270–83。

59.据佐西姆斯记载,大屠杀之后,有3万名战斗人员加入阿拉里克,但这个数字太大,不大可信。作者怀疑佐西姆斯再次误解了奥林匹奥多罗斯。他的依据当然仍是后者,但把3万当作新招募人员的数量,而这个数字实际是阿拉里克包括新兵在内的所有武装力量的总数。作者猜测,3万是新增人员加入后阿拉里克部队的大概兵力,即公元376年入侵的格鲁森尼人和瑟文吉人各1万人,再加上斯提利科吸纳进罗马军队的1万多拉达盖苏斯余部。

60.以下两处引文出自Zosimus 5. 48. 3 and 5. 50. 3–51. 1。

61.阿拉里克涉足意大利之前,同萨鲁斯曾有过争执(Zosimus 6. 13.2)。萨鲁斯死在阿萨尔夫手下(Olympiodorus fr. 18),西格里克又从阿萨尔夫一家的被害中渔利(Olympiodorus fr. 26. 1)。

62.罗马遭劫的前因,参考Matthews (1975), Ch. 11; Heather (1991), 213–18。

63.李维5. 41. 8–9。Courcelle (1964), 45–55收集了有关阿拉里克洗劫罗马的史料。

64.自此至本节末,引文如没有另做说明,均出自St AugustineCity of God,此处出自3. 17。

65.City of God, 2. 19–20.

66.“统治欲望”引自撒路斯提乌斯(Sallust)Catiline War 2. 2;引文出自City of God3. 14。

67.引文出自City of God, 2. 29。奥古斯丁继续写道:“这些敌人中有的将成为[圣城]的市民。对这些人,她应该宽容隐忍,直到他们承认自己的信仰。同样,上帝之城在今世的朝圣途中,会有人和她一同行圣礼,但他们不会像她那样获得圣徒永恒的荣耀。”(City of God, 2. 34–5)

68.引文出自City of God, 2. 18。City of God的概述及人们对罗马遭劫的反应,参考Courcelle (1964), 67–77; Brown (1967), Chs 25–7。

69.以下五处引文出自鲁提利乌斯(Rutilius)De Reditu Suo。本诗译文,参考Keene and Savage-Armstrong (1907)。旅程及形势,参考Cameron (1967); Matthews (1975), 325–8。

70.太阳神,乘坐由骏马拉的马车,在天空驰骋。

71.Carmen de Providentia Dei部分译文及全面分析,参考Roberts (1992)。

72.通常用全称——虽然一般会省略弗拉维乌斯,避免和篡位者君士坦丁三世混淆。其政治生涯,参考PLRE2, 321–5,Matthews (1975), Chs 12–14。

73. Olympiodorus fr. 23.

74.该篡位者并非公元387年败在狄奥多西一世手下的马格努斯·马克西姆斯,而是同名但较鲜为人知的一个角色。

75. Matthews (1975), 313–15(地点还有待考证).

76.提高军饷,参考Sivan (1985)。Sivan认为发生在公元416年,但这更有可能是在此之前就已经采用的一项举措,以此激励正在对抗蛮族人但曾追随过篡位者的部队。

77. Orosius 7. 43. 2–3.

78. Fr. 24.

79.西格里克,见本章注释61。君士坦提乌斯及哥特人,参考Heather (1991), 219–24。一斗(modius)相当于四分之一蒲式耳。

80.Chronicle24.

81.教会史学家菲洛斯特吉乌斯借鉴了奥林匹奥多罗斯的历史。此处是依据公元9世纪的佛提乌斯对菲洛斯特吉乌斯记载的综述,参考HE12. 4–5,或者Olympiodorus fr. 26. 2。

82.公元5世纪40年代的北非,参见本书第346—347页。帝国境内蛮族安置地区的经济模式,参见本书第506—507页。

83.上一代中的两位杰出史学家——Thompson教授(叛乱农民)和Wallace-Hadrill教授(撒克逊海盗)——几乎就此争执起来,参考Thompson (1956);Wallace-Hadrill (1961)。作者重点推荐Thompson (1982c)的附录。该附录开篇是:“很不幸,1961年就此问题的讨论因J. M. Wallace-Hadrill有失周全的几页文章陷入混乱……”

84.有学者指责君士坦丁堡当局没有鼎力相助,但这种看法有误:Demougeot (1951), esp. pt III提出的东西罗马彻底分裂的时间过早。Kaegi (1968), Ch. 1, and Thompson (1950)的说法更合理一些。君士坦丁堡同西罗马,参见本书第九章。

85.虽然多数学者认为匈人辅助部队最终确实出现了,但Maenchen-Helfen (1973), 69认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前来助战。作为协议的一部分,青年时的埃提乌斯到匈人中做人质,表明这种协商关系有其意义。接下来的几章会多次提到埃提乌斯。

86.帝国富余的农产品可以认为是在地主阶层(以地租形式)和当权者(以税收形式)之间进行分配的。为了满足安置地区的哥特人,君士坦提乌斯也许会愿意放弃帝国在加伦河河谷的富余农产品,这样该地区的税收(以及公有土地的地租)就能分配给哥特人,换取他们的支持。北非的情况也类似。

87.此处引文及下一条引文出自Zosimus 6. 5. 2–3; 6. 10. 2。

88.防御撒克逊海盗,参考Pearson (2002); Campbell (1982), Ch. 1; Higham (1992), esp.Chs 3–4; Salway (1981), Ch. 15。

89.De Reditu Suo1. 208–13.

90.证据大体相同,但Matthews (1975), 336–8的观点没有这么乐观。直到公元457年,科隆和特里尔才落入法兰克人手中(Book of the History of the Franks 8)。

91. CTh11. 28. 7 and 12.

92.Not. Dig. Occ. 5 and 6; 7.

93.时间清晰可辨,因为在每个编目下,军队按照创建时间排序,有大量军队以出生在公元419年7月的瓦伦提尼安(君士坦提乌斯和普拉西提阿之子)命名,参考Jones (1964), App. II。

94.罗马后期军团的规模不确定(参见本书第72页),因此无法做出更精确的估计,但每个团最少有500人。

95.至于哈德良堡战役之后损失的兵力,我们无法确定一个团损失多大百分比的兵力后才能进行重组(参见本书第209页)。

96.《罗马帝国百官志》及西罗马军队,参考Jones (1964), App. III, Bartholomew (1976)。

97.Eucharisticon302–10.

第六章 走出阿非利加

1. Ammianus 22. 7. 3–4.

2. Fr. 33.

3. Ammianus 28. 1. 24–5.

4.皇室礼仪及尤里安有失体面的行为,参考Matthews (1989), Chs 11–12; MacCormack (1981)。任命模式,参考Matthews (1975), passim, Matthews (1985), esp. Matthews (1971) and (1974)。

5. Fr. 11.1.

6.罗马式政权更替,例如瓦伦提尼安一世死后的风波,参考Matthews (1975), 64ff。

7. Ammianus 27. 22. 2–6.

8.例如,利巴尼奥斯的书信中就有一些出人意料,对潜在的保护人措辞咄咄逼人,要求他们拿出点本事,参考Bradbury (2004),Letters2, 5, 8, 9 etc。

9.两名指挥官被判流放,但在途中被杀。

10.据The Annals of Ravenna记载,暗杀发生在公元413年3月7日,但似乎应该比这更晚。通常11月到来年3月船只都不会往返于迦太基和意大利之间。而且此前赫拉克良还需要登陆,战败,返回阿非利加。他可能是在3月7日抵达意大利,参考Orosius 7. 42. 12–14;PLRE2, 540。

11. Olympiodorus fr. 33.1.

12.加拉·普拉西提阿,参考Oost (1968)。

13. Fr. 38.

14. PLRE2, 1024.

15. Olympiodorus fr. 43.2.

16.奥林匹奥多罗斯,参考Matthews (1970),奥林匹奥多罗斯的历史,参考Matthews (1975), Ch. 15。

17. Prosper Tiro s.a. 425;Chron. Gall. 452 no. 102。6万这个数字太大,不大可能。

18.埃提乌斯、费利克斯和伯尼菲斯,参考PLRE2, 23–4, 238–40, 463–4。作者讨论埃提乌斯所依据的二手史料:Mommsen (1901); Stein (1959), Ch. 9; Zecchini (1983); Stickler (2002)。

19.PLRE2, 22–3.

20. Ammianus 31. 2. 25.

21.汪达尔部落没有法典存留下来,但普罗科匹厄斯在记录拜占庭征服时顺带提到,此时其他日耳曼部落有两个界限分明的军事等级。作者认为是“自由民”和“解放的奴隶”(见本书第二章)。汪达尔人起源于普热沃斯克文化,该文化遗存也表明汪达尔人的社会结构同其他记载更翔实的日耳曼部落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游牧民族稍欠稳定但相对平等的社会结构,参考Cribb (1991)。

22. Gregory of ToursHistories2. 9.

23.Chronicle 42, 49, 67–8, esp. 68:Alani qui Vandalis et Sueuis potentabantur:“统治汪达尔人和苏维汇人的阿兰人。”

24. HydatiusChronicle68.

25.取决于维塔的维克多在多大程度上夸大了事实,参见本书第229—230页。首领的正式头衔,参考Wolfram (1967)。

26.关于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在西班牙行径的叙述主要依据伊达提乌的Chronicle。现存版本该如何编辑还存在争议,影响年代的鉴定:争议概况,参考Burgess (1993), 27ff。作者此处采用的是Mommsen (1894)使用的引用系统。幸运的是,这些争论只是影响了细节,而非概观。

27.伊达提乌生逢西哥特人在西班牙四处劫掠之时,对他们颇有微词。鉴于西哥特人在公元5世纪10年代后半期欣然出兵,援助罗马击败汪达尔人和阿兰人,他们在公元422年突然叛变,其原因仍不得而知。

28. JordanesGetica33: 168.

29.Not. Dig. Occ. 25.

30.Wars 3. 3. 22f.

31.参与协商的是元老院元老达力乌斯,他同奥古斯丁有过书信往来(AugustineLetters 229–31)。

32.自此至本节末对历史的重构,参考Courtois (1955), 155ff。

33. Not. Dig. Occ.26.

34.以上引文出自Victor of Vita1. 3。维克多提到维塔的潘皮尼阿努斯和乌鲁斯的曼苏图斯等主教遭受迫害。

35.Letter220; Olympiodorus fr. 42.

36.后来抄本的配图人员把这些谷物看成颠倒的鸭子,阿非利加抓着它们的脖子,身体撅着,可能已经僵硬。

37. 1941年,陆军教育署署长在的黎波里做了关于北非罗马奇迹的讲座。听完署长激情洋溢的讲座后,一位英国第八集团军中士被年代弄得晕头转向,不合时宜地说道:“我们现在了解了这个地方;它到处都是战前埃提人建造的建筑遗迹,但我满眼看到的则是骆驼和阿拉伯人。”[Manton (1988), 139]

38.即使是这些地区,绿洲面积也早就开始缩小:显然很早以前就已经和主流隔断了。

39.在罗马时期,的黎波里塔尼亚也受迦太基管辖。

40.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研究罗马北非的史学家认为意大利向北非的大规模移民是一个重要因素。当时肯定出现过移民。例如,公元前29年,迦太基重建,成为罗马的殖民地,3万名意大利人渡海来这里安家。第三军团自公元前23年起就驻扎在北非,源源不断的退伍军人在此购买农场,建筑城镇,例如迪亚纳-维特拉诺鲁(Diana Veteranorum)、提姆加德(Timgad)、特博柏-马修斯(Thurburbo Maius)和贾米拉(Djemila)。但到公元3世纪,北非600座罗马城镇中大部分居住的是本土的阿非利加罗马人。因此不能夸大移民的重要性。

41.阿尔及利亚埃恩扎拉亚(Ain Zraia,古扎莱,Zarai)的碑刻记载,多数商品征收2%–2.5%的税,而牲畜及畜产品——织物、皮革等——征收0.2%—0.3%的税。

42.北非的“殖民”观,参考Baradez (1949), Whittaker (1994), 145–51, Shaw (1995a), nos 1, 3, 5, 6, and (1995b), no. 7。罗马北非的概况:Raven (1993); Manton (1988)。

43.迦太基:Ennabli (1992), 76–86。尤蒂卡港:ProcopiusWars3. 11. 13–15。

44.相关法规:CTh13.5及6。

45. Lepelley (1979–81).如本书第三章所述,和其他地方一样,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是公元3世纪危机中城市财政重组及其政治影响,而不是经济衰退。

46. ILT 243.

47.CIL8, 18587.法国殖民观认为是古典时期晚期的欧洲移民将新的水利技术带到北非,例如,长达50公里、北非繁荣兴盛必不可少的迦太基沟渠。但这一大型工程引来的水并不是作农用,而是满足这座城市的享乐需求,尤其是用于安东尼大浴场。

48.马克塔尔碑刻、橄榄树及乡村的扩张:Raven (1993), 84–6, 92–6。乡村调查的发现,Mattingly and Hitchner (1995)。

49.Expositio Totius Mundi61.

50.圆形竞技场提供各种娱乐,包括角斗(两名角斗士同九头熊搏斗,一直到死)、表现朱庇特风流韵事的演出,以及杂技等创新表演。马戏场举办备受欢迎的马车竞赛,但青年时的奥古斯丁尤其钟爱剧场。他16岁来到迦太基,“爱情在心里萌芽、滋长”。观剧的反应是:“烦闷时,我喜欢变得悲伤,寻求让我哀痛的事物。对于他人的不幸——虽然只是舞台上虚构的苦难,我挥洒的泪水越多,从戏剧中获得的快乐就越多,戏剧对我的吸引力也就越大。”(Confessions 3. 2)

51. UNESCO发掘的发现,参考Ennabli (1992)。

52. Gregory of Tours 2. 8,依据雷纳图斯·菲戈尔杜斯的作品。埃提乌斯的背景,参考Stickler (2002), 20–5。

53. Zosimus 6. 2. 4–5;HydatiusChronicle, 125, 128.

54.巴高达,参考Drinkwater (1993); Halsall (1993)。Thompson (1956)反驳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诠释。

55.这些作品形式各样,有拉丁散文、六步格诗、挽歌对句和Phalacean格律诗。

56.基座及碑文留存至今(CIL6. 1724)。

57.莫罗保蒂斯,参考Clover (1971);PLRE2, 756–8。Clover编辑并翻译了莫罗保蒂斯的诗作。

58.以下几处引文如没有另做说明,均出自莫罗保蒂斯的Panegyrics 1 and 2。

59.叛乱者称作“诺里人”,但这支罗马扩张前存在的部落已经消失了几个世纪,因此这些叛乱者可能是一支类似巴高达的部队。

60.史料来自PLRE2, 166;参考Courtois (1955), 155–71; Stickler (2002), 232–47。

61. Priscus fr. 11. 1,p. 243。和解的时间和条款有争议:MaenchenHelfen (1973), 87ff。

62. MerobaudesPanegyric1 fr. IIB.

63.参考PLRE 2, pp. 24–5; Stickler (2002), 48ff。ProcopiusWars3. 3. 15。

64. QuodvultdeusIn Barbarian Times2. 5.

65. MerobaudesCarmenIV.

66.Nov. Val.5. 1, 6. 1.

67.Nov. Val. 9.

68.东罗马的军队:Theophanes AM 5941。潘塔迪乌斯:CJ 12. 8. 2。评论:Courtois (1955), 171–5。

69.Panegyric2. 51–3。以下两处引文出自Panegyric2. 61–7, 2. 98–104。

70.Nov. Val. 34:公元451年7月13日。

71.公元442年和约的基本条款:ProcopiusWars3. 14. 13; Clover (1971)。

72.Panegyric2. 25–33.

73.Carmen1. 5–10.

74.“分得的土地”会让人脑海中浮现出以下场景: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在迦太基城郊打理他们的菜地,搭建棚屋,讨论着谁家的西葫芦更大。其实,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参考下一条注释。

75. Victor of Vita 2. 39.参考Moderan (forthcoming)。Goffart (1980) 67–8 n.没有仔细考虑北非的证据,而是通过类推认为公元439年后的汪达尔人安置地仅仅是重新分配行省的税收。Moderan的讨论证明Goffart的观点有误。土地问题,参见本书第507—508页。

76.塞利斯提亚库斯:赛勒斯的狄奥多勒(Theodoret of Cyrrhus)Letters29–36; Maria: 70。

77.这才是“分得的土地”的实际情况。不管怎样,欧洲中北部汪达尔人保留下来的农耕方法不适宜地中海沿岸地区。

78.虽然比不上直接拥有土地,但新的承租人可以以继承的方式永久租借,这多多少少给了他们一些安全感(Nov. Val. 34)。

79.Nov. Val. 13.公元408—410年,罗马周边地区遭受阿拉里克的西哥特人劫掠,接受的税收减免程度类似(参见本书第288—289页)。

80.减免税收是皇帝施恩的惯常做法。如果税基大,这些做法很容易就能承受。然而当时的法律规定:“个人所减免的税收将由其他人分别承担。”(Nov. Val.4)

81.Nov. Val. 7. 1.公元442年9月27日修订。

82.Nov. Val. 10.

83.努米底亚现在要支付总税额4200苏勒德斯(旧时总额的八分之一),1200单位军饷和200单位的动物饲料。毛里塔尼亚-斯提非斯要支付5000苏勒德斯(同样是旧时总额的八分之一)和50单位的动物饲料。每单位军饷和饲料均可换算成1苏勒德斯(Nov. Val. 13)。

84.数据,参考Elton (1996a), 120–5。即使细节有待考证,这些数据大体上正确。

85.以下两处引文出自Panegyric 2. 55–8, 75–6。

第七章 匈王阿提拉

1.对阿提拉的评价:Thompson (1996), 226–31; MaenchenHelfen (1973), 94ff,是英语世界现有的两个主要评论。引文出自马赛利努斯伯爵Chronicles.a. 447.2。几年前,作者应邀修订《基督教牛津词典》的阿提拉词条。编辑要求作者根据需要进行修改,但保留“上帝之鞭”的说法。

2.有史料称卢阿死于公元434年,但明显有误[MaenchenHelfen (1973), 91–4]。

3.以下三处引文出自Priscus frr. 2, 6.1, 6.2。

4.参考Thompson (1945) and Blockley (1972)的观点。

5.尤里安,Letter to the Athenians 279A–B; Ammianus 16. 2ff.; Matthews (1989), Ch. 6。

6.丝绸之路城市的发展,参考Boulnois (1966)。

7. Ammianus 31. 10. 3–5记载了公元377年冬至378年年初跨境获取情报的事例。阿勒曼尼人从一名退伍侍卫嘴里得知罗马军队的行动,但他们自己也关注罗马的动向。

8.君士坦丁七世的一生,参考Toynbee (1973); Runciman (1929)。

9.第50卷有部分遗存,说明这些作品大部分确实存在过。引文出自君士坦丁Excerpts concerning Virtues and Vices的序言。

10.君士坦丁工程的概况,参考Lemerle (1971), 280–8。

11.参考Maenchen-Helfen (1973), 116–17。

12.曼辰-海尔芬的作品同普里斯库斯的有一个共同点。该作品编辑在序言中做了如下解释:1969年1月初,作者拿着一本字迹工整的手稿走进加州大学出版社,但几天后就去世了。结果发现手稿不是一部完整的作品,只是几个章节而已。尽管进行了大量编辑,作品成书后依然很不连贯,缺少大量衔接内容。但同普里斯库斯的残篇一样,这种不连贯性并没有降低作品本身的价值。

13. Theophanes AM 5942,MaenchenHelfen (1973), 86–103.

14.公元442—447年总共有6年,应支付8400磅黄金,但拖欠6000磅说明只支付了2400磅。

15.Nov. Theod.24.

16.招募伊索里亚人,参考Thompson (1946)。

17.参考Maenchen-Helfen (1973), 121。

18.Life of Hypatius104.

19. Poulter (1995), (1999).

20. Priscus fr. 9. 3, p. 238. 150年后,小镇遭受阿瓦尔人的袭击:Theophylact Simocatta History 7.3。以下两处引文出自Priscus fr. 9. 3。

21.道路:fr. 11. 2, p. 263。帐篷:fr. 11. 2, p. 251。

22. Priscus fr. 11. 2, p. 275.

23.普里斯库斯的叙述差不多是由一些残篇拼凑而成。Gordon (1960), Ch.3(with commentary), and Blockley (1983), frr. ll. 1–15. 2按时间顺序整理并翻译了这些残篇。以下引文出自他们的译文。自此至本章结尾,引文如没有另做说明,均出自普里斯库斯。

24. Fr. 11. 2, pp. 247–9.

25.围墙:Priscus fr. 11. 2, p. 265;建筑:fr. 11. 2, p. 275;座位安排:fr. 13. 1, p. 285;陈设:fr. 11. 2, p. 275;接风:fr. 11. 2, p. 265。

26.同监视克里姆林的老把戏一样,这种礼仪很能说明一个人地位的升降。

27.以下两处引文出自Getica34: 182; 35: 183 (= Priscus fr. 12. 2)。

28. Fr. 2, p. 227.

29. Fr. 14, p. 293.

30. Priscus fr. 11. 2, p. 267。下文将看到,考古证据证明他们会分享战利品,但在文字史料中也顺带提到了:例如Priscus fr. 11. 2, p. 263f。

31. Priscus fr. 15.2, p. 297.

32. Olympiodorus fr. 19.

33.有学者质疑Matthews (1970),认为事实就是这样[参考Matthews (1985), additional note],但文献语焉不详,他最初的观点也完全可能是正确的。

34.“呃,是的。我可能没有把最贵重的礼品赠给地位最高的首领。现在可萨人成了我们不共戴天的敌人。非常抱歉,先生。”这在外交上可是个大麻烦,好比女王说滑铁卢战役是英德合作的典型例子,让法国人窝火至极。

35.再次证明公元411年之前赫赫有名的乌尔丁所掌控的权力远不及阿提拉。前文已经提到这个观点的其他依据(参见本书第229—230页),但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还没有一位匈人首领像乌尔丁那样有权有势。

36.法拉米尔在潘诺尼亚的哥特人中逐渐掌权。Heather (1996), 113–17:他杀死一支部落的首领维尼塔里乌斯,迎娶他的孙女,又逼迫另一支部落的贝里蒙德逃亡。贝里蒙德的叔叔格西蒙德接受了法拉米尔的统领。参见本书第八章。

37.抓捕维吉拉斯的行动涉及禁止罗马人购买更多匈人部落的马匹。阿提拉和布勒达曾突袭过集市(Priscus fr. 6. 1)。

38.价值不可小觑,近7磅黄金。

39.数据,参考Lindner (1981)。Lindner认为阿提拉时期的匈人军队有好几万人,匈牙利又不能供养那么多马匹,所以匈人不再是游牧民族了。他没有认识到,阿提拉军队中大量战斗人员是由日耳曼臣服部落提供,而不是匈人自己,因此不需要那么多马匹。本章将详细探讨匈人的兵力。

40.语言:Priscus fr. 11. 2, p. 267:“由于是不同部落组成,他们除了自己的语言外,还逐渐学会了匈人语言或哥特语,那些同罗马人打交道的还会讲拉丁语。”名字:MaenchenHelfen (1973), 386ff.;不同语族之间名字的使用:JordanesGetica 9:58。

41.所佐门HE9.5;CTh5. 6. 3。

42. Theophanes AM 5931; ProcopiusWars3. 2. 39–40, Croke (1977)。时间可能是公元421年或427年。

43.后阿提拉时代的史料叙述了阿提拉干预法兰克人内政之时匈牙利大平原上发生的事件(Priscus fr. 20. 3),都提到格皮德人、鲁基人、苏维汇人、斯基利人和赫鲁勒人(参见本书第八章)。他很可能在离匈人腹地较近的伦巴底人、图林根人和阿勒曼尼人中享有霸权。

44.普里斯库斯的记载清楚易懂,但Baldwin (1980)认为这些条款的贯彻不一致。

45.通过使用搭扣的部位可以判断人们的服饰——在多数墓葬中都有搭扣遗存。

46.匈人缺少考古遗存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露尸荒野,有的是因为遵循火葬,有的是因为墓葬中没有可以鉴定年代的随葬品。基督教化后,欧洲北部的中世纪墓地无法鉴定年代也通常是这个原因。

47.文字史料偶尔也会提供一些信息,同考古证据一起用来界定特定的部落。

48.考古“层位”可通过大致类似的随葬器物在布置上的可视差异来区分。从年代顺序来看,考古层位始于Villafontana层位,然后是Untersiebenbrunn层位和Domolospuszta/ Bacsordas层位。这几个层位间有叠压。

49.公元1世纪至3世纪欧洲中部的许多日耳曼部落都遵循火葬,但在匈人抵达以前土葬就已经越来越普遍了。

50.考古发现,参考Bierbrauer (1980), (1989); Kazanski (1991); Tejral (1999)。Wolfram (1985)有配图。

51. Bury (1928)首先强调该观点。

52. Priscus fr. 15. 4, p. 299.

53. Priscus fr. 11. 2, p. 277.

54.参考PLRE 2, 568–9。这种事情在那些被宫廷的繁文缛节束缚、才华得不到施展的富人中十分常见。2001年尼泊尔的一位王子酒醉失控,射杀了包括时任国王在内的十位亲人,随后自杀。读者还会记得沙特阿拉伯的一位王子没有墨守成规,想要有所作为,他的死因一直没有揭晓。

55.金器:Priscus fr. 11. 2, pp. 263, 265, 277。法兰克的王位继承:Priscus fr. 20. 3。同盖萨里克的往来及外交背景:Clover (1972)。

56.Getica33: 182..

57.Poem7. 319ff.

58.作者对阿提拉两次西征的叙述主要依据Thompson (1996), Ch. 6; MaenchenHelfen (1973), 129ff。西多尼乌斯仅叙述了意大利的战争,现存残篇中没有找到侵袭高卢的记载(参考本章注释12)。

59. JordanesGetica195.

60.关于战争的叙述出自JordanesGetica38:197–41:218。

61. Fr. 22. 2, p. 313 = ProcopiusWars 3. 4. 33–4.

62. HydatiusChronicle154.

63.埃提乌斯不能或是不愿像在高卢那样,联合盟军同阿提拉对峙。人们对此众说纷纭。Prosper Tiro s.a. 451认为埃提乌斯措手不及。有学者赞同这种说法。MaenchenHelfen (1973), 135ff.的观点令人信服,重构了埃提乌斯采用的对策,并考虑了当时罗马在波河河谷采取的防卫。作者采用Maenchen-Helfen对HydatiusChronicle154的理解,主张埃提乌斯在意大利受到东罗马军队的支援,同时还从东罗马军队在多瑙河的军事行动中受益。

64.即使是在近现代,军队跨越如此长距离作战,也都会失败。1914年夏天,德国军队兵临巴黎城下,之后就偃旗息鼓了(跟主保圣人圣热纳维埃芙无关)。他们终止进攻是因为法国军队在马恩河采取大胆行动,还因为他们已经精疲力竭,这也让法国军队有机可乘。在德国进攻前就已经撤退的一名英国士兵报告说:“最严重的问题……是……疲劳……我不止一次从马上摔下来,其他士兵也一样,慢慢向前趴倒,试图抱住马脖子,精神恍惚,不省人事。每次休息时,士兵们都会立刻睡着。”[引自Keegan (1988), 107]公元451年同1914年的情况当然有很多差异。1914年,德军从比利时出发,日行40公里,历时约两周,一路疾行到巴黎。匈人行军则更加从容。1914年,德军先是乘火车抵达德国-比利时边境,然后行军走完剩下的500公里,他们还有马车队运载物资。

65.Getica49: 256–8.

66.尽管他们设法调解苏维汇人和加利西亚的行省居民。

67.重构公元5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西班牙历史必须依据Hydatius 91–142。

68.伯拉纠异端是以不列颠的罗马神学家伯拉纠命名。他的学说同奥古斯丁相悖,主张救赎不仅需要圣恩,还要求个人的努力,要行善。

69.到公元420年前后,陶器产业等当地经济的非生计产业似乎已经崩溃,因此不再支付现金。

70.以下三处引文出自吉尔达斯On the Ruin of Britain23. 5, 24. 3 and 20. 1。

71.公元5世纪40年代危机及不列颠脱离罗马,参考Campbell (1982), Ch. 1; Higham (1992), Chs 5–8; Salway (1981), Ch. 16; Esmonde Cleary (2000)。

72.包括北非其他地区、高卢南部阿尔勒以西地区、高卢西北部受巴高达影响的地区、高卢中部及意大利北部遭受阿提拉侵袭的地区。

第八章 匈人帝国的灭亡

1. JordanesGetica 48: 246–55: 282.

2. Momigliano (1955)同Goffart (1988)根据同样的史料就卡西奥多罗斯同约达尼斯的关系,得出相反的结论。约达尼斯创作《哥特史》正好是在东罗马发动战争,消灭意大利的东哥特王国前夕。人们猜测他为何撒谎时往往都会讨论这一事实。有学者认为《哥特史》包含重要的政治信息,是卡西奥多罗斯,或假称是卡西奥多罗斯传达的,敦促大家放弃抵抗东罗马的军队。这些假说没有考虑《哥特史》所谓的政治信息是如何传播。这部史书要成为政治宣传,唯一的途径是将地主们召集起来,一同了解其内容,就像人们聚集一堂,听德密斯修、莫罗保蒂斯或阿波利纳里斯·西多尼乌斯演讲一样。这极不可能。参考Heather (1991), Ch. 2。

3.卡西奥多罗斯侧重记载狄奥多里克(时任国王)的家世——出生阿马尔家族,按地理位置来编写哥特历史,根据不同时期哥特人的居住地来划分哥特史。这几点在约达尼斯的历史里有清楚记载。参考Heather (1993)。

4.部落1:最早出现在约达尼斯关于匈人帝国灭亡的叙述中,之后也出现在其他史料中[参考Heather (1996), 111–17]。部落2:参见本书第223—224页。部落3及部落6:公元5世纪70年代Malchus of Philadelphia的作品可以为证,Theophanes AM 5931记录了他们的起源[参考Heather (1996), 152ff.;见本书第七章注释42]。部落4:JordanesRomana 336。部落5:Priscus fr. 49。部落7: ProcopiusWars8. 4. 9ff。(“数量不多”),Buildings 3. 7. 13(3000名战斗人员)。

5.法拉米尔同他的侄子狄奥多里克至少统一了部落1和部落6,但有可能还统一了部落3和部落4,参考Heather (1991), Ch. 1。

6.以下引文出自Getica50: 261–2, 50: 260。

7.例如,公元488—489年及公元6世纪初,意大利的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大帝同格皮德人作战。

8.Getica50: 262–4.

9.Getica 268–9, 272–3.

10. Priscus fr. 49.

11.Getica272–3.

12.Getica248–52.

13.Getica248–52,参考Heather (1989)。

14.参考PLRE2, 385f。MaenchenHelfen (1973), 388 and n. 104认为这两个埃德科并非同一人,但学界已经普遍接受两者就是同一个人的观点(及匈人帝国灭亡后兴起王国的概述),参考Pohl (1980)。

15.可能不包括阿马尔家族率领的哥特人。据约达尼斯记载,内达奥河之战后,匈人向东逃亡,阿马尔家族率领的哥特人自喀尔巴阡山以西迁来(Getica50: 263–4)。这不大可能。我怀疑他们定居潘诺尼亚是匈人所为,而不是出自他们自己的意愿,但这一猜测无法考证。

16.Getica53: 272–55: 282.

17.Getica54: 279.

18. Fr. 45.

19.Getica 52: 268 vs. 53: 273.

20. Thompson (1996), esp. Ch. 7; cf. MaenchenHelfen (1973), 95ff.

21. Priscus fr. 11. 2, p. 259.

22.瑟文吉人和格鲁森尼人:参见本书第168页。勃艮第人:参见本书第228页。上文提到的哥特部落3可能就是后来安置在色雷斯的哥特人(见本章注释4),因为罗马军队介入,脱离了匈人统治。虽然《哥特史》中“巴兰比尔的故事”时间混乱,前后矛盾(见本章注释13),但阿尔马家族率领的潘诺尼亚哥特人(部落1)十分清楚,他们迫于武力,成为匈人帝国的一部分。

23.商人:Priscus fr. 11. 2, p. 269 l. 419–p. 272 l. 510。绞刑:Priscus fr. 14, p. 293 11. 60–5。

24. Fr. 49.

25. Theophanes AM 5931(部落3):无论部落3和部落6是否是同一支部落,这个观点都明显成立。

26.以下三处引文出自Priscus fr. 2, p. 225; p. 227; p. 227。

27.阿提拉好几任秘书官都是罗马人,包括写了那封古怪书信的战俘拉斯提修斯(Priscus fr.14, p.289)。这个政府机器列出叛逃罗马的首领清单,可能还记录了臣服部落上交的贡品。

28.受控最多的部落:出现在Priscus fr. 49中的哥特人(上文引用了部分引文)。受控最少的部落:领先反叛阿提拉之子的格皮德人(JordanesGetica50: 260–2)。介于中间的部落:法拉米尔率领的潘诺尼亚哥特人(JordanesGetica 48: 246–53, 52: 268ff.),参考Heather (1996), 113–17, 125–6。

29.匈人时期的每个“层位”都以这些随葬品丰富的墓葬命名。

30.阿帕希达及该时期其他随葬品丰富的墓葬,参考Menghin et al. (1987)。

31.公元4世纪时,日耳曼尼亚肯定有黄金,并且还被制成金器。公元5世纪罗马尼亚彼得罗阿萨部落墓葬[Harhoiu (1977)]的珍宝中有一两件明显在沉积时就已经是古物,可能是在公元4世纪中期制造。罗马金币也很常见。

32.参考Bierbrauer (1980)。

33.例如,Ammianus 17. 12–13, 19. 11。公元4世纪50年代后期,君士坦提乌斯将蛮族部落安置在多瑙河中游,参考Heather (2001)。

34.奥多瓦卡在高卢:Gregory of ToursHistories2.18(公元463—469年的某一时期),参考PLRE 2, 791–3。赫鲁勒人、阿兰人和托斯灵吉人:ProcopiusWars3. 1. 6: Ennodius Life of St Epiphanius95–100。

35.Romana336.

36. SidoniusPoems2. 239ff.

37.黑海北部一支新兴游牧部落的到来可能是事情变得复杂的一个因素。例如,公元5世纪80年代初,保加尔人已经在离帝国的多瑙河边界不远处立足(John of Antioch fr. 211. 4)。

38. Fr. 37.

39. Fr. 45.

40. JordanesGetica 49: 255,可能是依据普里斯库斯的历史,因此Blockley的译文被归为Priscus fr. 24. 1。

41.埃提乌斯的垮台:Stein (1959), 347ff.; Stickler (2002), 150ff。

42.佩特罗尼乌斯,参考PLRE 2, 749–51。

43.以下几处引文出自Priscus fr. 30。

44.埃提乌斯政治生涯的早期,参考PLRE2, 196–8。

45.西多尼乌斯及其一生,参考Harries (1994); Stevens (1933)。

46. Dill (1899), 324; Harries (1994), 1–2.

47.Letter4. 10. 2,引自Harries (1994), 3。

48.态度的转变,参考Roberts (1989)。

49.以下几处引文出自SidoniusPoem7。

50. Priscus fr. 30. 2.

51.详细叙述:Courtois (1955), 185–6。

52. Priscus fr. 32 = John of Antioch fr. 202.

53.书信在高卢传播的背景,参考Harries (1994), Chs 1–2。

54. SidoniusLetters1. 2.

55.战争:HydatiusChronicle 173–86。罗马和哥特人上一次在西班牙联合作战,参见本书第五章和第六章。

56.我们无法重构勃艮第历史的细节,但可参考Favrod (1997)。

57.History of the Persecution1. 13。

58.以下两处引文出自SidoniusPoems 7. 233–6, 286–94。

59. SidoniusPoems361ff。下处引文出自:510–18。

60.参考PLRE2, 198。

第九章 帝国的终结

1.依每个军团是500人或1000人而定:Jones (1964), vol. 3, 364 and 379;参见本书第73页。《罗马帝国百官志》有关东罗马的记录只更新到公元4世纪90年代中期,但此后东罗马的军队没有遭受大规模损失。公元395年,东罗马还掌控了整个伊利里亚野战军(26个团),但之后将西伊利里亚及其军队归还西罗马。

2. Goffart (1981)的观点。公元306—324年,君士坦丁一世从不列颠和高卢起家,战胜诸多对手,统一帝国。公元355年,尤里安被堂兄弟君士坦提乌斯任命为西部的副帝,但公元360年反叛。公元361年,君士坦提乌斯暴死后,尤里安将帝国统治权集中在自己手中。

3.狄奥多西大帝承认亚美尼亚三分之二的土地归波斯统治,自己只控制三分之一的土地。

4.罗马同波斯关系的概况,Blockley (1992)。Rubin (1986)指出,同公元6世纪或4世纪相比,罗马和波斯在公元5世纪相安无事(相对而言)。

5.Not. Dig. Or. 5, 6, 8.

6.CTh 7.17.1of412.

7.公元421年:Theophanes AM 5931(参见本书第八章)。卢嘉:MaenchenHelfen (1973), 81–94。

8. Zosimus 6. 8. 2–3.

9.伊达提乌在Chronicle154中记载:“匈人……被马尔西安派来的辅助部队杀死。这些辅助部队由埃提乌斯统率。同时,在天灾和马尔西安部队的袭击下,他们的腹地被捣毁。”见本书第七章。

10. Cameron (1970), 176ff推翻了君士坦丁堡唆使阿拉里克进攻意大利的旧观点。爱德华·汤普森的观点,参考Thompson (1996), 161ff。他认为如果公元453年阿提拉没有暴死的话,他可能会向东罗马实施报复。因此,作者认为Goffart(1979)(见本章注释2)的观点站不住脚。

11.学界对里西梅尔政策的评价不一。一部分人认为他出身蛮族,对罗马的忠诚度大打折扣。但西哥特王国的王位实际上传给了另一支后裔,即瓦利阿的继承人狄奥多里克一世的子孙。因此,如果里西梅尔出现在西哥特的阿基坦,他可能会遭到冷遇。里西梅尔的政策虽然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但总体而言并没有向蛮族倾斜。概况:O’Flynn (1983), Ch. 8。墨乔里安:PLRE2, 702–3。

12.Poems2, 317–18.参考Stein (1959); 380ff.; O’Flynn (1983), 111–17。从高卢的角度分析这些行动,参考Harries (1994), Chs 6–7。

13. HydatiusChronicle217.

14.如西多尼乌斯所说:“获得伯爵的权力后,他往返于多瑙河和边境各防线之间,鼓舞士气,安排事务,检阅军队,配备粮草。”(Poems 2, 199–201)公元453—454年,阿提拉的几个儿子发生内战,蛮族部落纷纷独立,脱离匈人帝国,他以军队伯爵(第二等级野战军指挥官)的身份整顿了多瑙河。

15.他继续处理匈人帝国灭亡的余波。公元460年前后,他领兵同入侵伊利里亚的法拉米尔交锋。公元5世纪60年代,霍米达克率领匈人余部入侵帝国,被他击退。

16.据Not. Dig. Or. 19记载,公元4世纪90年代,伊利里亚的野战军由26个团组成,约1万多人。公元395年斯提利科上台,伊利里亚被东西罗马分割。到公元420年,伊利里亚的西罗马军队已经减少到22个团(Not. Dig. Occ. 7. 40–62)。之后,该地区遭受重创,匈人占领潘诺尼亚。因此,到公元5世纪60年代,只剩下达尔马提亚一带,部队编制可能更小,尽管马赛利努斯用蛮族辅助部队替代了他的常规军(Priscus frr. 29, 30)。马赛利努斯,参考Mac George (2002), pt 1。

17.西哥特人和勃艮第人:Harries (1994), Ch. 6。莱茵河地区的罗马军队:MacGeorge (2002), pt 2。布列塔尼:Galliou and Jones (1991), Chs 1–2。法兰克人:James (1988), Chs 2–3; Wood (1994), Ch. 3。

18.Poems13. 35–6.

19.Letters1. 11.

20.Letters 1. 9.

21.墨乔里安迫使勃艮第人放弃罗讷河河谷的一些城市及税收。其中最重要的一座城市是里昂,在阿维图斯治下被勃艮第人夺走。他逼迫西哥特人承认自己的统治,还获得高卢地主的支持。安提莫斯及高卢的罗马人,参考Harries (1994), Ch. 7。

22.不同史料记载二者联姻发生在汪达尔人洗劫罗马之前和普拉西提阿抵达君士坦丁堡后。因此,他们可能是在公元454—455年订婚,公元462年完婚(PLRE2, 796–8)。奥利布里乌斯:Clover (1978)。汪达尔人洗劫罗马:参见本书第452页及其上。

23.公元532—533年,查士丁尼一世的指挥官贝利萨留征服北非。

24.以下三处引文出自SidoniusPoems 5. 53–60, 338–41, 349–50。

25.尽管有学者并没有意识到帝国后期的公共部门同一党政权的相似性,作者坚持这一观点,参考Heather and Moncur (2001), esp. Ch. 1。

26. Sidonius Poems 349–69, 441–69.

27.这里提出的问题同本书第五章中盖萨里克面临的一样,即墨乔里安的军队是同时渡海,还是分几拨渡海。贝利萨留用了500艘船运送1.6万名士兵(参见本书第479页)。因此,墨乔里安的300艘船可能一次能运送9600名士兵。作者认为他不会只带领这么少的人马作战。所以作者怀疑他计划至少分两次运送士兵,这样先遣部落就可以和迦太基保持距离。墨乔里安之战,参考Courtois (1955), 199–200。

28. Candidus fr. 2 =Suda X 245.

29.分别是John LydusOn the Magistrates 3. 43;ProcopiusWars 3. 6. 1;参考Courtois (1955), 201; Stein (1959), 389–91。

30. 1100艘船只:Priscus fr. 53 = Theophanes AM 5961。手稿记载“10万艘船”,1100艘是根据Cedrenus, p. 613提供的数字1113艘修订的。依据这个修订数字,公元468年的舰队应该同公元441年远征时集结的舰队一般规模:见本书第344页。公元532年,查士丁尼一世发动远征,试探阿非利加的汪达尔人。东罗马集结500艘普通船只和92艘大型战舰。由此可见,1100艘船已经是倾尽全力了。

31.公元532年的舰队,参考Casson (1982)。1588年春末自西班牙驶出的“无敌舰队”由90艘排水量为300多吨的战舰和40艘辅助船只组成。由此可见东罗马已经尽力而为了。然而,这还只是替帕尔马公爵的军队打掩护,他意在用其他船只运送部下横渡海峡。

32.人数:ProcopiusWars 3. 6. 1。马赛利努斯:PLRE2, 710。赫拉克里乌斯:Theophanes AM 5963。

33.同Courtois (1955), 201相悖。Courtois (1955), 201整体而言相当具有指导性,但低估了公元468年所做努力的力度。

34.以下三处引文出自Poems2. 14–17, 537–43 and 315–16。

35.公元532年6月21日,贝利萨留的舰队从意大利起航,驶向阿非利加,最后在离迦太基不远的尤蒂卡港湾入港。尤蒂卡港足以容纳600艘船只。

36.Poems5. 332–5.

37.CTh9. 40. 24; Zosimus 1. 31–3,公元3世纪的评论,参考Heather (1996), 38–43。佐西姆斯明确记载,船只和水手是由黑海北部的定居地提供。

38. Viereck (1975), 165–6.

39. Mattingly (2002), 313.

40.以下三处引文出自ProcopiusWars 3. 6. 18–19, 20–1 and 22–4。

41. ProcopiusWars1. 6. 10–16.我们有必要比较公元468年巴西利斯库斯的失败同公元532年贝利萨留的胜利。贝利萨留率领较少兵力出发,安全登陆,一年之内通过两次决定性的战役打败汪达尔王国。他在邦角半岛南部的卡普特瓦达(Caputvada)登陆,显然比巴西利斯库斯的目的地离迦太基更远。贝利萨留还进行了战略突袭。远征北非是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一次出人意料的冒险,因汪达尔王国的继承风波而起。汪达尔内部权力的争斗将汪达尔的兵力分散。因此,贝利萨留出现时,汪达尔的120艘战船和5000名精英战斗人员正在撒丁尼亚镇压叛乱。贝利萨留的人马在海上不用开战就登陆了。渡海登陆是军事行动中最艰难的。按现代理论,进攻部队同防守部队的人员对比至少应该是6:1。巴西利斯库斯的登陆地点很可能离迦太基太近,让他的舰队陷于汪达尔舰队之中。但不管怎样,他完全没有胜利的希望。公元468年1月,西多尼乌斯激动万分,预言他的舰队将要采取行动。这个消息不可能被封锁。盖萨里克肯定知道舰队的动向。因此,虽然舰队规模巨大,但面对事先接到情报、已经动员好部队的对手而言,舰队没有足够优势。同样,1588年西班牙的计划也不完美:马迭亚·西顿尼亚的舰队不足以抵挡英国的舰队。而且,帕尔马公爵缺少足够的船只和护航舰闯过荷兰的近海舰队,抵达英格兰。帕尔马完全知道这一点,甚至都没有让部下做好充分准备,尽管他事先接到警告无敌舰队已经抵达。

42.他没有留下作品,在现代史学家中引发了各种猜测,无法定论。Lotter (1976)有关塞维林的假说主张《塞维林生平》始于公元460年前后,而不是公元453年前后(阿提拉暴死),还认为塞维林实际上是公元461年的执政官,并长期管理行政事务。作者对此并不认同[参考Thompson (1982)],但认为公元460年比453年更有可能,因为《塞维林生平》记载的事件重点介绍的是匈人帝国灭亡后独立的蛮族王国,而不是匈人帝国(例如,鲁基人和法拉米尔统领的哥特人)。这些独立王国的形成需要一段时间。

43.诺里库姆的发展,参考Alföldi (1974), passim。

44.Not. Dig. Occ.39:Boiodurum (Passau Instadt), Asturis (Zeisel-mauer)及Cannabiaca的水警;Comagena (Tulln), Augustiana (Tralsmauer), Arelape (Pochlarn)及Ad Mauros(Eferding)的普通骑兵;Lentia and Lacufelix的骑射兵。

45.参考Alföldi (1974), Ch. 12。

46.以下两处引文出自Life of Severinus 30. 1 and 20. 1–2。

47.围墙和民兵:ComagenisLife of Severinus 2. 1; Faviana 22. 4; Lauriacum 30. 2; Batavis 22. 1; Quintanis 15. 1; barbarians 2. 1。

48.Not. Dig. Occ. 7. 40–62。我们可以对比公元395年前或之前《罗马帝国百官志》人员部署中关于东罗马的记载和公元420年前后关于西罗马的记载,看到伊利里亚野战军的演变。这些长矛轻骑兵显然是在公元395—420年间被纳入野战军的。

49.Life of Severinus 4. 1– 4.

50.预警:Life of Severinus30;有效御敌:25, 27;解救战俘:4, 31。

51.被抓为奴:Life of Severinus 10;提波尼亚:17;赫鲁勒人毁城:24, 27;鲁基人及移民尝试:8, 31。

52.蛮族人纷纷从匈人帝国灭亡的余波中逃亡,加入意大利的罗马军队,但军队仍然由里西梅尔统领。高卢的军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一部分高卢军队在公元462年跟随埃吉迪厄斯叛乱[MacGeorge (2002), Ch.6]。

53. HydatiusChronicle 238–40.

54.Getica45: 237.

55.参考Wolfram (1988), 181ff。

56.勃艮第人:Favrod (1997)。法兰克人:James (1988), 72ff.; Wood (1994), 38ff。

57. Harries (1994), 222ff.。艾克狄修斯,参考Letters 3.3。

58.以下五处引文出自SidoniusLetters1. 7.5; 5.5; 8.3; 8.9。

59.阿尔万杜斯:SidoniusLetters1.7。文森提乌斯:Chron. Gall.511, s.a. 473;PLRE 2, 1168。西多尼乌斯关于阿尔万杜斯和文森提乌斯审判的叙述相同,但两人是否是同一人,我们不得而知。维克托留斯:PLRE 2, 1162–3;塞荣纳图斯:SidoniusLetters2.1; 4. 13; 7. 2。和阿尔万杜斯不同,塞荣纳图斯和西多尼乌斯没有交情,因此塞荣纳图斯的命运并没有触动他。早在公元5世纪10年代,高卢的罗马地主就已经为了求得安生而支持阿萨尔夫。

60.梭伦是雅典的传奇人物、立法者,制定了雅典的第一部成文法。成文法对于罗马人而言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61.西多尼乌斯一直持否定态度。

62.优奇里乌斯:SidoniusLetters 3.8。卡尔米尼乌斯:Letters5.12(声称卡尔米尼乌斯是被迫的)。西多尼乌斯之子,PLRE2, 114。

63.西哥特王国概况:Heather (1996), Ch. 7。

64.即法兰克人。

65.西多尼乌斯被囚及获释,参考Harries (1994), 238ff。

66.Book of Constitutions54. 1.

67. Goffart (1980), Durliat (1988); (1990).对立观点(尤其是涉及勃艮第王国的观点),参考Heather(forthcoming a); Innes(forthcoming)。汪达尔王国,参考Wickham (1993); Liebeschuetz (1997), Barnish (1986)及本书第六章注释75。勃艮第自由民有自己的随从——解放的奴隶和奴隶,因此他们获得的劳动力要少些。之后的勃艮第立法处理包括引起共同拥有地产的合伙人所持地产价值变化的事务(开垦森林空地,或是种植葡萄——每公顷的价值高于耕地)。如果勃艮第合伙人打算出卖地产,原罗马地主享有优先购买权。同原有的法令一样,这些法规处理的是实际地产,而不是地产所产生的税收(BC31, 55. 1–2, 67, 84)。

68.如果分派和征收赋税像戈法特主张的那样,在王国的政治结构中举足轻重,那么法律不可能不提到税收问题。

69.CEfrr. 276, 277; Liebeschuetz (1997).

70.参考Stein (1959), 393ff。贡多巴德突然离开意大利:Malalas 375。

71. Courtois (1955), 209.

72.宫廷卫队伯爵:ProcopiusWars5. 1. 6。贵族:Malchus fr. 14(PLRE2, 791–3没有提到)。

73.Life7. 1.

74.Wars5. 1. 8.

75.东哥特王狄奥多里克对军队的部署。他接替奥多瓦卡统治意大利[Heather (1996), Ch. 7]。Goffart (1980), Ch. 3主张不管是奥多瓦卡还是狄奥多里克,回报采取的形式是税收而不是土地。但这说不通。叛乱的原因在于意大利不能产生足够税收。打败奥多瓦卡后,狄奥多里克肯定在保留部分税收体系的同时分配了土地[Barnish (1986)]。

76. Malchus fr. 2.

第十章 罗马的灭亡

1.减赋:Hendy (1985), 613—669;公元7世纪的转变,参考Whittow (1996), Haldon (1990)。

2.Amory (1997)试图贬低群体认同的重要性,参考Amory (1993)。但Heather (2003), Innes(forthcoming)对此做出了回应。西哥特王国、勃艮第王国和法兰克王国的法典中都提到罗马人,东哥特王国卡西奥多罗斯的Variae也提到了罗马人。

3.是年,匈人对罗马帝国发动大规模进攻,但是在黑海东部,而不是西部(参见本书第177—178页)。

4.公元420年前后的罗马军队:参见本书第290—291页。税收危机及阿非利加的丧失:参见本书第351—352页。

5. Goffart (1980), 35.

6.加洛林王朝的灭亡:Reuter (1985), (1990); Gibson and Nelson (1981)。概述:Dunbabin (1985);区域调查:Hallam (1980)。戈法特最初是研究加洛林王朝的学者,作者经常在想,加洛林王朝的灭亡过程是否影响了他对罗马衰亡的看法。诺曼底公国是“内因致亡”法则的一个例外。诺曼底公国由维京罗伦创立,但直到公元911年才获得领土的主体部分,此时加洛林王朝已经走到了尽头。

7.公元597年,教皇圣格列高利一世派遣基督教徒到坎特伯雷,多多少少标志着比德记载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历史的结束。

8.概述:Campbell (1982), Ch. 2; Esmonde Cleary (2002); Higham (1992)。肯特王国可能保留了罗马旧城坎提(Cantii)的城界,林肯和林齐的情况可能也是这样。但多数早期的盎格鲁-撒克逊王国都比罗马旧城要小得多,而且明显是从罗马旧城逐渐发展而来:参考Bassett (1989)。

9.史学家就帝国的终结该看作毁灭还是进化意见不一。一如既往,要找到这个看似悖论的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清楚自己到底在讨论什么。

10. Frank Walbank 1969的研究题目是传统方法的典型代表:The Awful Revolution。欧洲科学基金会项目的题目也恰当地体现了学界的变化: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oman World。

11.在帝国鼎盛时期,这种形式的教育旨在培养公众演讲行家,他们将在城镇议会表现过人。帝国后期,官僚机构取代城镇议会成为新的职业结构,古典拉丁语是官僚机构的语言(希腊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

12.大体模式:Heather (1994)。维南迪乌斯,参考George (1992)。旧时罗马治下欧洲地区的相关证据:Riché (1976)。

13.变化,参考Brown (1996)。

14.东罗马的教会:Hussey (1990); Alexander (1958)。

15. Gibbon (1897), 160ff.(引文出自p. 161).

16. Baynes (1943); Jones (1964), Ch. 25.

17.在琼斯看来,苛税主要是因为要维系一支足够规模的军队,抵抗蛮族人和波斯人。因此,甚至连苛税也是由蛮族人(间接)引起的。但琼斯还指出帝国新官僚机构中的“闲人”也是问题的一个原因(Jones, 1964, Ch. 25)。(吉本则归因于教会的“闲人”。)

18.瑟文吉人和格鲁森尼人:参见本书第168页。拉达盖苏斯:参见本书第229—230页页。阿拉里克:参见本书第261—262页。

19.莱茵河入侵者:参见本书第229—230页。勃艮第人:参见本书第228页。

20.作者没有考虑盎格鲁-撒克逊向不列颠的移民,因为他们并不是不列颠行省脱离帝国体系的直接原因。

21. Ammianus 27. 8.

22.公元6世纪的阿瓦尔人等较晚出现的游牧民族的记录更加翔实。他们为躲避西土耳其人逃亡在外[Pohl (1988)]。欧亚大草原游牧民族的概况,参考Sinor (1977); Khazanov (1984)。

23.文字史料和考古证据都表明日耳曼人统治的部落中遭受冲击的部落都被征服或是分裂,例如巴斯塔奈人[Shchukin (1989), pt 1, Chs 7–9; pt 2, Chs 7–8]。

24.我们已经看到,这些数字只是猜测而已,但瑟文吉人和格鲁森尼人可能分别都有1万名战斗人员。拉达盖苏斯的军队可能是这个数字的两倍。新部落的人数很可能有3万名战斗人员。参考Heather (1991), pt 2。

25. Gregory of ToursHistories2. 9记载了对法兰克部落采取的先发制人行动。罗马对待阿勒曼尼人(参见本书第97—98页)的政策和这些行动类似。Gregory of Tours 2. 40–2叙述了之后克洛维的统一。他暗示是在公元507年之后统一的,但我们有理由认为征服和统一的过程同时发生在公元482年和507年之间。

26.参考Heather (1991), pt 3。重大政治重组所产生的新王国中我们唯一不清楚的是勃艮第王国。这是个二流王国,只是通过挑拨法兰克人和东哥特人才得以保持独立,在查士丁尼征服意大利、根除法兰克之时,被后者消灭。有两种可能性:要么是勃艮第在公元5世纪形成之时没有发生重大的政治重组——这就可以解释它为什么缺少军事力量,要么是其政治重组的规模比其他王国的小。由于信息不足,这两种可能性都有。

27.自由民阶层,参见本书第111—112页。各部落联盟之时脱离部落的人中有一些是争夺首领地位的败选者,例如西哥特人莫达勒斯(Modares)、弗拉维塔(Fravittas)和萨鲁斯。色雷斯的哥特人贝萨斯(Bessas)和哥迪斯迪克鲁斯(Godisdiclus)留在东罗马,没有跟随东哥特人狄奥多里克前往意大利(ProcopiusWars1. 8. 3)。

28.拉达盖苏斯的追随者:Orosius 7. 37. 13ff.(奴隶制);Zosimus 5. 35. 5–6(屠杀)。汪达尔人和阿兰人:HydatiusChronicle67–8。东哥特人:Malchus frr. 15 and 18. 1–4; Heather (1991), Ch. 8。

29.尤里安签订的和约:Ammianus 17. 1. 12–13; 17. 10. 3–4, 8–9; 18. 2. 5–6, 19。经济往来,参考Hedeager (1978)。瑟文吉人:参见本书第83页及其后。

30.Annals 12. 25.

31.琥珀贸易航道北段:Urbanczyk (1997)。

32.例如:Ammianus 16. 12. 17;岁赐:Klöse (1934)。

33. Ørsnes (1968).

34. Ammianus 30. 3. 7.

35.作者在此简单提到罗马世界边缘发展的中心-外围模式,在Heather (forthcoming b)中将进一步展开,参考Rowlands et al. (1987); Chamption (1989)。在作者看来,这种分析有必要加入一个动力元素,例如Prakash et al. (1994)。罗马的近邻不是罗马行为和刺激的被动接收者,而是根据自己的规划不断做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