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力亲为漫步法:可资使用的选股规则

无论对于个人还是机构,指数化策略都是我最强烈推荐的投资策略。不过,我也意识到,很多人可能以为将整个组合都进行指数化安排是一个非常枯燥乏味的投资策略。具有投机秉性的人毫无疑问会偏爱按照自己的“步伐”(并运用自己的才智)挑选“可望获胜的快马”,他们至少会把部分投资资金用于自己炒股。对这些坚持要亲自玩游戏的人来说,亲力亲为漫步法可能更有吸引力。

自从孩提时代以来,我便一直有着冒险的欲望,所以我很能理解许多投资者为何非但强烈希望依靠自己去挑选大赢家,而且对有望获得仅与整体市场持平收益率的投资方法毫无兴趣。但问题是,亲力亲为需要你付出很多努力,况且能始终胜出的人非常罕见。不过,对于那些将投资视为玩乐的人,本节所述内容会向他们展示一个明智的投资策略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回报,最起码能让他们在玩选股游戏时尽可能降低风险。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不过,把我的策略付诸实施之前,你还需要知道从哪些渠道获取投资信息。大部分投资信息可以从公共图书馆获得。你应该热切关注几份日报的财经版面,尤其是对《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要尽可能多加阅读。《巴伦》之类的周刊也应在必读之列。像《彭博商业周刊》《财富》《福布斯》这样的财经杂志,对于获取投资理念和投资观点也颇有价值。大型投资咨询服务机构也是很好的信息来源。比如,你应该接触标准普尔公司的《展望》(Outlook)以及价值线公司的《价值线投资综述》(Value Line Investment Survey)。前者是一种周刊,其中列有股票推荐清单;后者提供所有主要证券的历史记录、当前评价和风险评级(用β值表示)。最后,在互联网上可以获取丰富信息,其中也包括证券分析师的推荐。

40多年前,我在《漫步华尔街》第1版中就提出过成功选股的四条规则。我发现这些规则今天仍然适用。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我已论述过这些规则,现在以节略的形式一一列示如下。

规则1:所购股票限于盈利增长看起来至少能够连续五年超过平均水平的公司。

虽然选中增长率多年持续高于平均水平的股票非常不易,但这是投资要获得回报最需要做到的事情。公司持续不断的发展不仅会提高其盈利和股利,而且还可能提升市场愿意赋予其股票的市盈率。因此,若能买入盈利开始快速增长的股票,买家将会赢得双重潜在好处——盈利和市盈率都可能增长。

规则2:绝不能为一只股票支付超过其坚实基础价值所能合理解释的价格。

我深信你永远也无法判断一只股票的确切内在价值,但我确实又觉得你大致可以估量一只股票何时已达到了合理定价。整个市场的市盈率便是一个考量的出发点,你应该买入市盈率与整个市场的市盈率持平或高出不多的股票。要寻找尚未被市场认识,从而其价格未被推高的、有增长前景的股票。如果增长果真变成了现实,你常常会得到双重回报——盈利和市盈率都可能上升。你要小心提防市盈率已很高、未来多年增长已在价格中折现的股票。如果盈利下降而非增长,你通常会遭遇双重烦恼——市盈率将随着盈利下降而下降。2000年年初,最受追捧的高科技增长型股票的市盈率达到天文数字,倘若购买这些股票的投资者遵循这条规则挑选股票,他们也不至遭受重创。

请注意,尽管这一规则与“买入低市盈率股票”的策略有相似之处,但我绝不是表示赞成低市盈率策略。根据我的规则,只要公司的未来盈利增长高出平均水平很多,买入市盈率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股票也是完全正确的。你不妨称这种策略为“经过调整的低市盈率”策略。有些人称之为“以合理价格买入增长”策略(GARP)。你应买入其市盈率相对于其增长前景比较低的股票。如果你能相当准确地选出增长率确实高于平均水平的公司,那你的回报必定能高于平均水平。

规则3:买入投资者可以在其预期增长故事之上建立空中楼阁的股票会有帮助。

我在第2章中强调过,心理因素在股票定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他们都不是计算机,可以计算出恰当的市盈率,然后打印出买卖决策。他们都是感情动物,在做股市决策时,都会受贪婪、冒险本能、希望和恐惧的驱使。这正是成功投资需兼备敏锐的智力和心理的原因。当然,市场也并非完全受主观因素影响。如果某公司的增长看来已确立多时,那么其股票几乎必定会吸引一批追随者。但是,股票也像人一样,某些人的个性会比其他一些人更具吸引力,而且,如果盈利增长的故事总是受不到广泛的欢迎,那么市盈率的提高可能就越来越慢。获取成功的关键在于你能提前几个月便立于其他投资者将抵达的地方。所以,我的建议是你得扪心自问,你手里股票的故事是否能引起大众的喜爱。能从这个故事中生发出富有感染力的梦想吗?投资者是否能在这个故事之上建立空中楼阁——真正坐落在某个坚实基础之上的空中楼阁呢?

规则4:尽可能少交易。

我赞成华尔街上流行的一句格言:“继续持有赚钱的股票,抛掉赔钱的股票。”我赞成这种观点,并非因为我相信技术分析。除了贴补经纪人,在实现资本利得时加重自己的税收负担之外,频繁换股只会让你一无所成。当然,我并不是说“永远别卖出已赚钱的股票”。当初促使你买入股票的环境可能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当市场发展到出现类似郁金香球茎热的狂热时,你持有的很多已赚钱的增长型股票可能已定价太高,在你的投资组合中权重也变得过大,如1999~2000年互联网泡沫期间,股票就出现了定价太高的情况,但要认清恰当的卖出时间的确非常困难,而且卖出股票还会涉及沉重的税收成本。我自己的投资理念使得我尽可能减少交易。不过,我对赔钱的股票毫不留情。除了极少数的例外情况,只要我持有的股票已造成了损失,我总会在每个日历年的年底之前将它们卖掉。之所以把卖出时间安排在这时候,是因为从税收角度考虑,亏损可以抵扣税收(可达到一定数额),或者可以抵消可能已实现的资本利得。这样一来,让损失变成现实,可能会减少纳税额。如果我预期的盈利增长开始实现,而同时我又确信自己手上的股票以后会有好结果,我可能会持有在赔钱的仓位,但我还是建议你在股票有亏损时不要忍耐太久,尤其是当果断行动能够带来立竿见影的税收益处时,更应该立即卖出亏损的股票。

有效市场理论告诫我们,即便遵循上面提出的这些合理的规则,你也不太可能获得优异的投资收益。非专业投资者自己辛辛苦苦地选股会碰到诸多障碍。上市公司公布的盈利报告并非总是可信。再说,一旦某个故事在常规媒体中被报道出来,市场可能已经考虑到这一信息,将之反映在股价里了。挑选个股好比培育纯种箭猪,你反反复复地研究,终于下定了决心,然后还得小心翼翼地继续进行下去。归根结底,尽管我希望投资者根据我的建议选股,已有成功的投资记录,但是我心里很清楚在选股游戏中获得优胜的人可能主要还是得益于幸运女神的眷顾。

尽管挑选个股有种种风险,但这是一种让人着迷的游戏。我相信我提出的选股规则在保护你远离高市盈率股票中蕴含的过度风险的同时,的确可以提高你获取收益的可能性。但是,如果你选择走这条路,要记住,众多其他投资者,包括专业投资者也在努力地玩着同样的游戏。此外,任何人想持续不断地战胜市场,其机会都是微乎其微的。不过,对我们中的多数人来说,试图智胜市场是一个极为有趣的游戏,让人欲罢不能。即使你确信自己的表现绝不会优于平均水平,我敢肯定你们当中具有投机秉性的多数人仍然想至少拿出一部分投资资金继续玩这种挑选个股的游戏。我提供的选股规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你们所面临的风险。

如果你的确想自己挑选股票,我强烈建议你采用混合策略:将你投资组合的核心部分进行指数化投资,将能承担得起更大一些风险的那部分钱用于选股游戏。如果你将退休储蓄金的主要部分做了广泛的指数化投资,同时你持有的股票又与债券和房地产放在一起进行了多样化安排,那么你知道自己的基本退休储蓄金已相当安全,便可以安安心心地在某些个股上放手一搏了。

即使把所有的投资都放在指数基金上,你也可能会选择变更投资组合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权重,以便提升投资收益率。我在自己的指数化投资组合中做了一个调整:就对中国的投资而言,相对于中国在基准世界指数中的权重,加大其在我的投资组合中的权重。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我相信,相对于其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来说,中国得到的权重太低了。对中国股市所持有的某些古怪偏见使得中国在新兴市场指数基金和整体世界指数基金中所占权重都过低。

多数指数的权重都是“浮子式”的(float weighted)。如果一家公司股票有一部分未自由交易,那么在指数当中,这部分股票便不计算在该公司的权重内。“浮子权重”意味着中国的权重会由于两个原因而过低。首先,中国沪深两地股市交易的股票全部未计算在内,因为(除少数例外)这些股票只能由中国公民和机构持有。计算在指数内的,只是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的可自由交易的中国公司股票。中国权重过低的第二个原因是,中国政府在很多公司中持有大量股票,那些股票也不计算在“浮子”指数内。结果,中国在世界指数中仅得到了大约2%的权重,而根据购买力平价调整后,中国的GDP大约占世界GDP的13%,而且还在快速增长。

因此,我相信投资者需要在投资组合中更多地考虑中国,而不只是按照一般世界指数基金或新兴市场指数基金中现有的权重来对中国进行投资。不过,我对自己的指数化投资信念非常忠实,并且认为指数化投资的最佳方式是购买一只广泛涵盖中国公司的指数基金。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这类基金中,有三只分别称为YAO基金(这是一只代表国际投资者可投资所有中国公司的指数基金)、HAO基金(这是一只小市值股票指数基金,指数内包括更多的创业性公司和国有股权较少的公司)和TAO基金(这是一只中国房地产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