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论证结构

我们已经知道,结构正确前提错误的论证带来的也是错误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结构是正确的,前提是错误的。相应的,前提正确结构错误同样带来错误的结论,这时的错误根源是论证结构的缺陷。看下面的例子:

每只松鼠都是哺乳动物。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每只熊猫都是哺乳动物。

所以,每只熊猫都是松鼠。

这个论证中,大小前提都是正确的,而结论显而易见是错误的。是什么导致了论证的无效?答案是,在这个例子中,论证结构是有缺陷的。无效(结构缺陷)的论证结构带来的影响是,它阻断了论证各部分之间的正确联系,因此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三段论的结构,这次我们直接用符号来表示,以便能清楚地看到它们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

M---P

S---M

S---P

如我们所知,这些大写字母,代表论证中的项(注意,只有三项,这很重要)。字母之间的破折号代表口头的联结词"是"。第二项和第三项命题之间的横线代表"所以"。你或许已经回忆起来,M代表中项。中项出现在前提和结论之间。这很重要,因为中项的作用是联结大项和小项。注意中项在前提中的位置。它是大前提的主项部分,小前提的谓项部分。这个位置决定了它可以联结大项和小项。现在让我们用符号来把松鼠和熊猫的例子表示出来:

P---M

S---M

S---P

我们很容易看出,在这个论证结构中,中项("哺乳动物")既是大前提的谓项,也是小前提的谓项。这就是致使论证无效的根源所在。但是,为什么会这样?为了理解问题的性质,我们必须牢记中项的作用------联结大项和小项。但是,本例中的结构安排使中项不能发挥其作用。具体原因必须联系肯定命题中谓项的性质,这时现在我们所要关注的问题。

论证中的两个前提命题都是肯定的,而且两个前提的中项都是谓项。肯定命题中谓项的重要性质如下:它们通常是特称(或者"不周延的"),永远不会是全称(或者"周延的")。在命题"所有的松鼠都是哺乳动物"中,主项是全称,"每一个"就是它的指示词。然而谓项并不是指向所有的哺乳动物,它仅限于松鼠。如果我们假设谓项是全称,颠倒主谓关系,因此可以得到"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松鼠"的结论。很显然,这是错误的。

所以,我们要注意到上例论证中,中项的两次出现都是不周延的,这就是重点。中项至少要有一次是周延的,这样才能在大项和小项之间起到联结的作用,才能演绎出必然的而不是可能的结论。一个不支持中项周延性的论证结构必然是无效的。这种错误在逻辑学上有特定的名称,叫做中项不周延

现在,让我们把以上分析应用于我们正在讨论的论证问题上。论证前提的作用是要把两个小类(松鼠和熊猫)放入同一个大类(哺乳动物)。结论则试图将两个小类等同,理由是它们都同属于一个大类。生活常识告诉我们,这两类动物可以同属于一个大类,但是它们永远是不同的。羊毛可以编织帽子,也可以编织毛衣,但是我们不会因为它们的原料相同而将帽子和毛衣等同起来。

论证的理想结构是根据真实的前提可以保证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结构才是有效的。我们在上例中所讨论的结构是无效的,因为它不能保证结论的必然性。这就意味着这样的结构我们永远都不能用吗?也不是。沿着这样的结构,你同样可以构造出正确的结论,前提是你必须清楚地知道,这样演绎出来的结论只是可能的,而不是必然的。结论可能性的高低取决于前提联系的紧密程度。来看一下论证:

杰克参加了四月份在芝加哥举行的会议。

皮特参加了同一个会议。

他们可能已经在那里见过面了。

注意结论中的假设性,它是很恰当的。我们不能确定杰克和皮特一定在会议上见了面(我们只知道他们都在那里),但是设想他们已经见过面了也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