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后记

纠正过度养育,培养合格成人

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也许从来没有占据过像如今这样核心的位置,父母为子女倾注的心血之多,感受到的养育压力之大,也许堪称前无古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父母的养育观念和方式也开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过度养育渐成趋势,从城市到农村,从中产阶级延伸到社会各个阶层,近来有论者惊呼中国人的养育方式进入了“全民富二代”状态。

在谈到中国式养育问题的时候,美国父母常常被当作榜样。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美国式养育强调孩子的独立,美国父母对待孩子不像中国父母那么娇惯、溺爱、包办代替,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是,子女一到18岁,美国父母就撒手不管了,想上大学要自己贷款,如果父母帮助支付了大学学费,那等子女工作后还要还上,上学期间要打工,跟父母吃个饭也要“AA制”。对这些传说,我也曾经信以为真,但近年深入美国社会,发现当今美国中产阶级父母的养育方式与我们大同小异,听到亲戚朋友议论“直升机父母”时,我大为吃惊,直至读到这本《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我才发现,当代中美父母面临着同样的养育问题,以及子女长大而不独立的现象。

细说起来,当代美国社会的养育方式转变也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过度养育之下的年轻人体现出不良的后果:他们缺少独立性,脆弱、依赖、吸毒、酗酒,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发病率剧增,没有来由地自以为是,觉得一切理所应当,进入职场后缺少工作主动性、不善于合作、缺少参与精神、解决问题能力匮乏……总之,他们没有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进入职场后适应不良,常被称为“兰花”“茶杯”或“牛肉”。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美国人对过度养育问题的系统性批判和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并于近年发起了一场“反过度养育”的革命。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站在这场革命的风口浪尖,是当下的主要发言人之一,2015年,她推出了这本饱含激情的畅销书《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

本书陈说过度养育的表现及危害,认为美国千禧一代的问题根源在于父母错误的养育观念和方法。父母有关养育的错误假设、观念和做法培养出了一代长大而不独立、缺少担当、“未成型”的年轻人,害了孩子,害了父母,也非社会的福音。这是对过度养育的深入思考和检讨之作,对那些孩子尚未成年的父母来说,闻者足戒,孩子年龄越小,参考价值越大,也越有机会避开过度养育的误区。

身为养育了一个女儿的母亲和咨询师,基于自身的经验和思考,我对朱莉在书中所说的“过度养育”忧思深感认同,对她的养育目标、理念和方法也不无理解和赞同,因此选择翻译此书,希望为身处过度养育狂热中的中国父母提供参考。

有鉴于千禧一代的父母养育了“半成年”或“未充分成型”的子女,朱莉提出,父母的目标和责任是养育合格、独立的成人,即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 ◆ 接受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
  • ◆ 以平等的成人身份与父母相处。
  • ◆ 财务上独立于父母。
  • ◆ 不受父母和他人影响,自己决定信念和价值观。

朱莉认为,为了实现把孩子培养为合格成人的目标,父母应该把儿童期、青少年期作为训练场,让孩子面对真实生活,“你不可能一直把孩子当作小孩子照顾、手把手地指导,然后指望他在18岁的早晨魔法般地成了独立的人,具备成人生活能力”,过度养育下的年轻人在离开父母后社会适应不良、抑郁,类似于宗主国治下的殖民地,一经独立,立刻土崩瓦解。

她提倡权威型养育风格,而对中美中产阶级中盛行的放纵型养育风格不以为然,对部分家长采取的专断型养育风格也表示反对。

放纵型父母追求做孩子的好朋友,他们不太严格要求孩子,即便制定规则,也很难严格执行,因为他们害怕伤害孩子的感情,破坏亲子关系;专断型父母则相反,他们制定严格的规定、标准,给孩子自由思考和行动的空间较小,实施惩戒,在孩子心中注入恐惧的阴影;权威型风格则代表前两种风格的最佳结合,把孩子视为理性且有发展需要的个体,提出要求,制定并执行规则,同时对孩子满怀温情,给孩子耐心讲解要求和规则背后的理由。

本书共有四个部分。第一、第二部分描述了美国当代养育中存在的问题、现象,而这些问题和现象与中国当代养育状况惊人地相似;第三、第四部分则给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并不具有文化特异性,对中国家长同样适用。

朱莉对于培养孩子参与精神、协作精神的观点值得专门来说。中国独生子女著名的“自我中心”,有学者称他们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多少父母会教孩子关心他人和社会,为家庭和公共利益做出贡献?除了关注学习和个人成功以外,有多少家长会培养孩子关心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多少家长与孩子谈论国际、国内大事,关心这个世界的不平等、贫困问题、人权侵害问题?有些家长的教育甚至恰好相反,他们教孩子只关心自己。看起来这似乎对孩子最有利,结果却局限了孩子的格局、胸襟、视野,也局限了孩子的内在动力。我接触到的一些青少年和年轻人表示不知道人生意义何在,有报道称北京大学有四成新生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在我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代养育方式下的孩子太过自我中心,缺少超越自我的关怀与追求,人生目标不清晰或者过低,价值感、使命感匮乏,因而限于迷茫。

朱莉提醒我们,要想做好父母,不是总是盯着孩子、陪着他们就够了,而是先要给自己“把氧气面罩戴好”,这包括自己要热爱生活,想让孩子做到的,自己先模范地做到。对为数不少的父母来说,这是有意义的提醒。她专门用了第四部分教父母如何关爱自己、做好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这么做除了对自己好,也是对子女好,因为“对子女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父母死气沉沉的人生”。

朱莉高度评价失败之于学习的价值,认为这是成长的唯一途径,细想这是多么符合逻辑。我翻译的另一本养育类著作《直觉养育的力量》(The Intuitive Parent)的作者、世界知名儿童发展专家斯蒂芬·卡马拉塔(Stephen Camarata)(18)也一再强调试错对于儿童成长的价值。因为失败来自尝试,通过尝试、失败、再尝试,我们因此能从中学习,也因此培养了抗挫力。可惜,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在内,都竭力避免孩子失败,有的家长在孩子失败时比孩子更崩溃,情绪失控之下惩罚孩子;有的家长则粉饰失败,或者把原因归咎于外界因素。我相信,乐见失败、正常化看待失败,是很多家长需要学习的新课题。

朱莉也提倡教孩子面对挣扎的人生常态。对于爱子心切的当代家长,这也是值得学习和采纳的观念。正如我们不想看到孩子失败,我们也不喜欢看到孩子挣扎。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的痛苦不亚于他们,于是我们赤膊上阵,殊不知这正传递了海姆斯所说的对孩子具有灵魂毁灭性的态度:你不行,还得我来。我们也因此在无意中培养了孩子的“受害者”心态。

朱莉鼓励父母把自己的人生遭遇和挫折、失败告诉孩子,这么做的父母应该并不多见。这样做既有利于让孩子对我们的认识去魅,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也不必是英雄,更加不会也不可能永远正确;另一方面,也是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现身说法,向孩子传递这样的意识: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这没什么大不了,而且,克服了困难,我们就成长了。

她对父母和子女独立身份的强调,可能很多中国父母未必习惯。她认为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有了孩子以后,父母仍然应该走自己的人生道路,去实现自我,而不是把理想和梦想的实现寄托在孩子身上;另一方面,父母不能帮孩子设定他们的人生道路,不能代替孩子生活和思考,否则,就是取消了孩子的存在。

朱莉强调孩子的“自主权”。这个概念,国内很多家长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却是美国心理学界和家长非常强调的一个概念,指在一件事上有主导的权利,与被动性相反。拥有自主权意味着自己可以对结果实施控制,有助于个人形成自信心。

朱莉既是批评者,也是行动者。她对美国的教育和大学招生制度有严厉的批评,将其描述为“千疮百孔”。她一边通过写作、演讲努力推动制度和社会意识的改变,一边在自己的家中、社区和朋友圈中采取行动,“让自己家的饭菜好吃点儿”。我欣赏这种积极昂扬的态度。

本书大量采用一手访谈材料,提供了很多真实的事例,同时也引用了大量美国心理学和养育方面的研究,论说充分、表达生动,读了这本书,就对美国的前沿养育理念有了大体的了解,也就站在了养育思想的新高度。

面对读者,朱莉的姿态是平等的。她对她批评的“问题父母”怀有同情的理解,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出于最良好的动机,是基于爱、焦虑和不安全感;她不扮演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坦陈一般父母所有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她自己也有,而且她的直升机式养育行为也不少,有时也很难贯彻自己给别的家长所提的建议。

朱莉的语言非常口语化,读起来生动、形象,有些地方翻译起来比较困难,一些表达难以借住辞典查到,多亏有夫君白亚仁(Allan Barr)充当我的活字典,此外,他给予我的鼓励和支持也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我还要感谢我的女儿段韵秋给我的鼓励和技术上的帮助,感谢湛庐的编辑方妍认真审阅书稿,提供宝贵的修改意见,感谢我的父亲彭静中、母亲张秀莲及好朋友肖榆蔓、李晓玲、童晓燕给我的支持。

由于时间和水平的原因,虽经多次修改,我相信误译及文字、语句处理不尽如人意之处一定还有,敬请读者诸君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