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三十周年,如果我们历数这三十年中改革开放的成就,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无疑应该是重大成就之一。截至2007年底,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开户数已经达到1.4亿户。千千万万个家庭把辛勤取得的储蓄投资到股票市场上去,希望能够取得良好的回报。

投资者购买股票,和购买其他任何商品一样,希望物有所值。那么,投资者买到的股票值多少?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显然决定了投资者能够取得的回报的高低。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上,虽然我们一直强调价值投资的理念,但是现实却表现出价值投资理念的缺乏。2007年到2008年初,上证指数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从3000点涨到超过6000点,然后又跌回3000点左右,而我们观察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在这个期间看不出大幅的变化,那么,到底是3000点代表了上市公司的价值,还是6000点代表了上市公司的价值呢?离开一套科学的价值评估方法,我们很难回答这个问题。

股票的价值取决于它未来能够产生的现金流和它的风险水平,而会计信息是投资者预测未来的基础。资产负债表反映了未来现金流产生的资源基础,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过去使用这些资源基础产生现金流的能力。以价值评估为目标的财务分析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把会计信息利用起来,产生出可靠的未来盈利能力预测,并通过合理的评估模型把预测转换成评估价值。姜国华博士所著的《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投资》系统地讲解了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价值评估,为投资者投资决策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基础。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国内外业已出版的财务报表分析类书籍不少,但不同作者的写法差异甚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细分读者群的学习目的之需要:有的主要为股票投资分析者而写,有的主要为信贷分析者所写,有的主要为财务管理分析者所写。二是不同作者对财务报表分析侧重点存在认识上的差异:财务报表分析包括两个环节,即解读财务报表信息和利用财务报表信息进行决策分析,有些作者认为应该侧重于前者,而有些作者则更强调后者。和以往的大部分财务报表分析书籍相比,本书的主要特色是它从始至终把读者放到证券分析师的角色中去,把三大报表分析、其他信息分析、盈利能力分析、风险分析、盈余质量和盈余管理分析放到预测未来盈利能力的框架中去,章节之间相互联系,不脱离主线,一步一步达到价值评估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定位和结构安排给财务报表分析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学习完本书之后,读者能够对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的证券投资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路线图,能够比较容易地在自己的投资活动中应用起来。

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当然也包括潜在的投资者,不能总是只从“深度套牢”和“无奈割肉”的教训中汲取经验,这样做的成本实在太大。花一些时间,花一些精力,学一些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不仅能使自己更为理性,也能因此而间接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理性和健康发展。相信本书的出版一定能够在这个方面产生积极的作用。

陆正飞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党委书记、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