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行为偏见对盈余预测的影响

我们前面讨论的对预测的调整是调整来源于预测对象、企业盈余、本身的一些问题。除此以外,我们还要调整来源于预测者本身心理上的系统性偏差对盈余预测的影响。之所以要做这项调整是因为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人类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系统性的偏差,因此导致我们对过去信息的利用不是最优的。

一个最简单的心理偏见是我们对未来的预期倾向于过于乐观。一个典型的心理学实验要求参加实验的同一个班的大学生对某门课期末考试结果进行预测。超过70%的学生认为他们的期末考试成绩会高于全班成绩的中位数。这显然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只有50%的学生可以做到这一点。同样的实验应用到很多其他情景下,得到的结果类似。这说明我们人类倾向于把明天想象得过于美好。类似的例子还包括员工对自己未来升职的预测倾向于好于实际可能发生的情况,或者像作者这样的副教授倾向于认为自己很快可以升正教授。

同样的心理上的系统性误差会发生在我们预测企业未来盈余的时候,结果表现在我们对企业盈余的预期过于乐观,即预测的盈余倾向高于企业实际汇报的盈余。图10.1描述了证券分析师对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美国上市公司盈余预测和实际盈余差别的情况。[9]在上市公司会计年度截止日前的20个月中,我们分别计算三个市场的分析师预测误差的中位数。预测误差的定义是(实际盈余—预测盈余)/实际盈余。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三个市场上,分析师预测的平均水平都小于0,意味着分析师预测倾向于高于实际盈余,即分析师预测比实际更加乐观。这符合心理学研究中发现,人类具有过于乐观的心理偏见。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10.1 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美国上市公司分析师盈余预测特征

一旦我们意识到我们自身可能存在心理偏见时,我们就要在预测过程中加以控制,或者在预测完成后加以调整。过于乐观的心理偏见首先可能表现在我们对企业未来收入增长率的预测上,我们倾向于从企业过去的增长率中推论出错误的结论来,以为企业将来的增长会持续下去,因而忽略了宏观经济可能正进入一个衰退期的现实。这种偏见和均值回转特征结合起来,往往导致我们高期。估企业的未来收入和盈余。过于乐观的偏见还表现在当企业的经理层做出了出色的业绩后,我们会认为其无所不能,甚至出现个人崇拜的倾向。当我们看到一个企业领导人做出了和微软类似的业绩增长率,我们就可能认为他是下一个比尔·盖茨。这种可能性显然是很小的。或者当我们看到一个企业过去的投资项目很成功,就认为它们的下一个投资项目也会很成功。这些都是没有坚实基础的预测。

和过于乐观类似的心理偏见还很多,我们就其中的一些做个基本介绍。心理偏见对我们盈余预测的影响显然很微妙,掌握它并做出适当调整是比调整盈余操纵和盈余特征影响更难的事情,但是能够处理好这些心理偏见的影响显然对我们的盈余预测和投资决策都有重大意义。

一种心理偏见是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当我们看到企业过去的盈利能力信息时,我们不能正确地利用它们来预测未来。当一个亏损了若干年的企业突然出现一个盈利年度的时候,我们往往反应不足,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个企业可能已经走出低谷,进入上升期,因此我们会倾向于过低地预测企业未来期间的盈余。但是,当这个企业连续几年汇报了盈余增长以后,我们又会反应过度,意识不到增长是有局限的,因而过高地预测了企业未来的盈余。

从众心理(羊群效应)是另外一种普遍的心理偏见。当我们使用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和自己的分析方法做了预测以后,我们可以观察到别人对同一企业的看法。一旦别人的看法和我们不同,我们倾向于受别人看法的影响。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我们到了一个陌生城市后,出去吃饭,我们倾向于选择人多的餐馆,就是从众心理的体现。由于从众心理,当和我们意见不一致的意见多起来后,我们可能放弃自己的看法或预测,而使用别人的看法或预测。这样做的结果导致我们自己所拥有的私有信息被放弃掉,因而不利于正确看法和预测的产生,导致更大的错误。

我们最后介绍的一个心理偏见是自我归功。自我归功意味着当我们做对了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当我们做错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则归因于别人的错误或运气不好。做教师的都经历过类似的情况。成绩好的学生把好成绩归因于自己学习能力强,成绩差的学生则把坏成绩归咎于老师出题或改卷有问题,或考试那天身体不适。我们在预测企业盈余的过程中,自我归功表现为当我们预测准确的时候,我们认为自己预测能力强。当我们预测不准确的时候,我们认为企业做了手脚。就某一次两次预测的准确性来说,自我归功的影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我归功使我们不能够充分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