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禅

说到冥想,山对我们有着丰富的启迪意义。在所有文化中,山都具有深刻寓意。它是神圣之地,人们总是从中寻找精神指引,实现再生。山象征着世界之轴(如须弥山[1]),山是众神的居住之所(如奥林匹斯山[2])。山,充满神圣,令人敬畏,让人沉静,充满威严,令人膜拜。它屹立于我们星球一切事物之上,只默默一站,就征服了我们,吸引了我们。它们本性粗犷,坚如磐石,稳如磐石。山是梦幻之地,在这里我们可以纵观大自然的全貌,感受生命的脆弱和坚强。史前史后,山都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固守传统的人来说,山过去是、现在仍是母亲、父亲、守护神以及同盟。

在冥想练习中,我们有时可以借助山的这些美好寓意,用它们来支撑我们的意志,坚定我们的决心,以便我们能以最澄净简单的心体会当下此刻。我们为什么要静坐?我们每每坐下,沉浸在无为之境,这样做究竟意义何在?如果山在心中,山在体内,我们就会时时记起这些问题。山,从最本质上而言,象征着永恒和宁静。

我们可以以下方式修习山禅,或者你也可以对之加以修改使之符合你对山以及其寓意的理解。任何姿势都行,不过我认为盘腿而坐的姿势最强大有力,这样的姿势下我的身体看起来最像山,也最让我有山的感觉,内外皆如此。身处山中或者面对山景确实有用,但并非必要。内心中的高山形象才是我们的力量之源。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在心中勾勒出所知或听说或能想象出来的最美丽的山,这座山的形象本身对你就有着独特的寓意。把注意力焦点放在心中这座山的形象上或放在被它引发的感觉上,留意它的整体形状、高耸的山巅、植根于地壳岩石层中的根基、山上的悬崖峭壁或和缓斜坡。此外,也请关注它的雄伟、沉稳和美丽。这种美,无论你远观还是近看,都正从它的独特结构和形状中不断散发出来。同时,这种美又是超越特定形状和结构的,它是所有“山”的共性。

也许你心中的山,山顶有雪,低坡有树。也许山顶直入云霄,也许峰峦叠嶂,也许山顶平坦,一马平川。无论它是什么样子,只管静坐,只需心中有山,凝神呼吸,观察它,体会它的品质。在自觉准备好了的时候,看看能否将这座山代入自己的身体,这样端坐的你和心中的山就融为一体了。你的头成了高耸的山巅,你的肩和臂成了山的侧翼,你的臀和腿成了坚固的山基,深深地根植于你的坐垫或椅子中。在自己的身体中体验向上提升的感觉,在自己的脊柱中体验如山般挺拔向上的感觉。将自己幻化为一座呼吸的山,岿然不动,沉静无声,进入坐化境界,超越一切语言和思想,内敛、稳定、不动。

接下来,你也知道,光影挪移,时间流逝,山岿然不动。在山的寂然不动中,光影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凡明眼之人都能看出实时的变化。莫奈的杰作就在这种光影色的变迁中诞生。在时光的流逝中,光、影、色改变着教堂、河流和山脉,这个天才撑起许多画架,一小时一小时地、从一块画布到另一块画布,画出了这些无生命的客体的生命,也因此令观画者眼界大开。日落月出,月没日现,日复一日,山只静静矗立在那里。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山依然屹立不动。宁静中蕴含万变。

夏天,除了山顶和阳光照射不到的峭壁处之外,山上无雪。秋天,似火红叶好像给山披上了一件嫣红外衣。冬天,如毯冰雪好像使山披上了银装。四季变换,山有时被云遮雾罩,有时则被冷雨淋面。来观光的游客如果不能看清山的面目,也许会倍感失望。但是对山而言,你看也好,不看也好,阳光普照也好,阴云遍布也好,烈日炎炎也好,冰天雪地也好,全都没什么分别。它只自屹立在那里。风雪肆虐时,它矗立在那里。骤雨倾盆时,它矗立在那里。春天来了,鸟儿鸣唱、树木发芽、鲜花遍地、冰雪消融、溪流潺潺,它仍矗立在那里,不为季节变换所动,不随山表万物而变,也不为世间万象所动。

静坐之时,如果心中有山,我们就能够在生活中时刻发生的各种变迁面前做到稳如磐石,不摇不动。在我们的生活和冥想修习中,我们不断经历自己身心以及外部世界的多变:我们有时觉得阳光普照,有时觉得漆黑一片,有时感觉丰富多彩,有时感觉单调乏味。我们的外部世界和身心经历着各种或大或小的波澜。在狂风、酷寒和冷雨的拍打中,我们既品尝到了欢愉,得到了升华,也忍受了黑暗,经历了苦痛。甚至我们的外表也在不断变化,就像山,不断被风化、侵蚀。

在冥想中将自己幻化为高山,这样我们就能与山的力量和稳固相通,并对之加以吸收接纳,从而壮大自我。我们可以利用山的能量支撑自己,使自己能够以觉悟、宁静及澄澈之心对待每一时刻。这种做法也许能帮助我们看清自己的思想和感觉,看清自己的执念,看清自己的情感风暴和危机,看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一件事,就像看清山中的天气一样。我们往往认为这种“天气”都是主观的、个人化的,但实际上它是客观的、非个人化的。我们不能忽视或拒绝我们个人生活中的这种“天气”。我们必须面对它、尊重它、感受它、认识它、清醒地感知它,因为它有能力摧毁我们。只有以这种方式感知它,我们才能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更深刻地了悟沉默、宁静和智慧。这种深刻也许会超出我们原来设想的可能性范围。这就是山要告诉我们的。而如果肯凝神细听,它能告诉我们更多。

然而说到底,山禅不过只是一个工具,一盏为我们指引方向的明灯而已。我们用它辨识方向,然后继续前进。虽然山的形象能帮助我们,使我们变得更沉稳,然而人类远比山更耐人寻味,更错综复杂。我们是会呼吸、会行动、会舞动的山。我们一方面可以坚如磐石、坚定不移、岿然不动,另一方面也可以温和柔软、轻柔和缓。我们有丰富的潜能可以为己所用。我们能看能感。我们能知能解。我们会学习,我们会成长,我们会疗创——尤其是如果我们学会不畏艰险,倾听万事万物中蕴含的和谐,抓住山的中心意象的话。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试一试

在坐下来进行正式冥想修习时,将山的形象放在心中。充分利用它来培养宁静的心态,利用它帮助自己坐更长时间,利用它帮助你在心灵遭遇不幸、困难、风暴或单调时静坐下来。问问你自己,你从这种修习实验中学到了什么。你能否看自己在面对生活中的变化时态度有所转变?在日常生活中你能心存山的形象吗?你能看到他人的“山”吗?能容许每座“山”都有自己的形状和结构、容许每座山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吗?

[1] Mt.Meru,又称弥楼山、曼陀罗山,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名山。据佛教认为它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译者注

[2] Mt.Olympus,是希腊最高的一座山,位于爱琴海塞尔迈湾北岸,是希腊神话之源,是传说中希腊诸神的居住地。——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