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分天下

围绕兵家必争之地荆州的攻防

周瑜的奋斗与英年早逝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从赤壁之战发生的208年到曹操死曹丕即位的220年,是三雄相争愈演愈烈的时期。三者间的攻防主要在三个地域展开:首先在中部,为争夺荆州孙权与刘备相持不下;西部,为争夺刘备入蜀后的汉中,曹操与刘备对峙;在东部,为争夺合肥,孙权与曹操发生冲突。而且这三个争夺战互相牵制、密切相关,我们先来看荆州的攻防。

参考本书封二的地图就会发现,荆州位于中国的中心,相当于中国的心脏部分。由荆州往北经洛阳、太原可达蒙古,往南经交州(广州)可至越南及东南亚地区。作为东西交通大动脉的长江又横穿荆州北部,而且,如果从长江支流的汉水溯江而上,可到达四川盆地北部的汉中。也就是说,荆州正好位于联结东西南北的水陆交通要道之上,因此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曹操在赤壁大败以后,留曹仁(曹操的堂弟)和乐进把守荆州北部的江陵和襄阳,自己引军北还。周瑜乘胜追击,率大将程普、吕蒙、甘宁向江陵发起进攻,经过一年的苦战,终于击退曹仁夺取了江陵。周瑜在战斗中虽身负重伤,但孙权还是任命他为南郡太守,统率以江陵为首府的南郡地区。

就在周瑜指挥大军攻打荆州的时候,刘备乘机占领了荆州南部的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周瑜对既成事实只好默认,孙权也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为妻,以巩固同盟关系。

驻守长沙郡的老将黄忠这时也投靠到刘备麾下。就此,荆州七郡被割据,曹操占据了北部的南阳郡,孙权占据了中部长江沿岸的南郡和江夏郡,刘备占据了南部四郡。这种三方割据的状态简直就是三国鼎立的一个缩影。

荆州七郡,刘备虽然占据了南部的四个郡,但南方四郡的大部分地区居住着武陵蛮等少数民族,经济十分落后。刘备在这里只能得到一个地方军阀的位置。为了实现诸葛亮三分天下的大计,刘备必须向西边的益州发展。南郡(江陵)是通往益州的门户,因此刘备无论如何也要把南郡这块军事要地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江油口位于南部四郡最北部的长江南岸,隔江与江陵相望。刘备首先改称江油口为公安,把这里作为自己的根据地。时刻准备伺机取得南郡的统治权。

阅读 ‧ 电子书库

32 周瑜 清代画像

对刘备的这个企图,周瑜有所察觉,他当然不会把好容易到手的南郡拱手让给刘备。不仅如此,周瑜和刘备同样,也打着向益州扩张的算盘。刘备知道周瑜不会放手南郡,就亲自去长江下游的京(今江苏镇江)拜会孙权,提出借南郡的要求。刘备为得到南郡已到了迫不及待的地步,于是他想利用盟友加妹夫的双重关系来说服孙权。周瑜知道刘备到了京,就写信给孙权要求扣留刘备,但鲁肃认为北方曹操的威胁还没有解消,还应该继续利用刘备对抗曹操,孙权听从了鲁肃的建议,没有扣留刘备。

周瑜得到自己的进言没有被采纳的消息,立刻从江陵赴京拜见孙权。周瑜与孙氏一族的孙瑜一道向孙权提出攻打益州的计划,得到了孙权的同意。周瑜立刻率军返回江陵,中途行至巴丘(今湖南省岳阳市),因旧伤复发身亡,年仅三十六岁。周瑜的死对孙权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但对刘备却是一个机会。周瑜留下遗言推荐盟友鲁肃接替自己的职务。但鲁肃实际上一直是主张联合刘备的,这对壮志未酬的周瑜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有关这一段史实,《演义》主要写了诸葛亮如何巧夺周瑜费尽苦心才到手的江陵,写诸葛亮事事神机妙算,“三气周瑜”,最后气死周瑜的一系列故事。这些当然都是创作。围绕争夺荆州而展开的一连串的明争暗斗,在《演义》里并没有反映出来。

鲁肃的深谋远虑

鲁肃是徐州南部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周瑜的祖父曾任东汉的太尉一职,而有关鲁肃的父亲却没有记载,可见鲁肃并非出身名门。不过鲁肃的家很有钱,他年轻时热衷于击剑骑射,不理家事,被乡里老人称作“狂儿”。周瑜闻名,有一天,率部下来见鲁肃,想请鲁肃资助一些粮食。鲁肃家当时有两座米仓,听了周瑜的来意,鲁肃毫不犹豫把其中一座送给了周瑜。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鲁肃是一个非常慷慨的人。但是鲁肃的慷慨不是那种只付出不要回报的慷慨。用现在的话来说,鲁肃的慷慨是一种投资。不久,北方陷入战乱,鲁肃举家迁往江南。后来,鲁肃经周瑜推荐结识了孙权。这样,鲁肃以前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鲁肃见到孙权后,两人谈得非常投机。鲁肃分析说,东汉王朝的复兴已是不可能的,而曹操的优势也一时无法改变。他建议孙权首先鼎足江南,然后伺机消灭刘表,占领长江以南以成霸业。鲁肃的这个战略构想和诸葛亮三分天下的主张完全相同。而且,鲁肃提出这一构想要早于诸葛亮。在占领长江以南这一点上,鲁肃与盟友周瑜的见解是一致的,不过,周瑜的主张比较性急,想通过单独行动,强行扩大势力范围。相比之下,鲁肃的主张要稳妥得多,他提出要高瞻远瞩有步骤地推进计划。但是,鲁肃的主张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支持。特别是孙权部下首屈一指的名士张昭,更是对鲁肃持批判态度。

起初,鲁肃对共同抗曹并没有具体的联合目标。但在赤壁之战的前夜,他最先清醒地认识到,刘备正是自己应该联合的对象。鲁肃不顾刘备当时正陷于穷途末路,专程赶到刘备处说服他共同抗曹。对初次见面的诸葛亮,他以自己是诸葛亮兄诸葛瑾之友的身份与诸葛亮建立信赖关系,亲自陪诸葛亮到柴桑与孙权会见,同时叫回周瑜共同劝说孙权抗曹。这些都是鲁肃一人促成的。

鲁肃在力主抗曹时,对孙权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即使投降曹操,按我的身世,回老家还能得到一官半职,可是您投降曹操的话,能回哪儿去呢?”前面说过,鲁肃并非名门出身,门第与孙权大概不相上下。关于这一点,后来做过吴国使者赴魏的赵咨在被问及孙权长处时曾经说过,孙权的长处之一就是从“凡品”(普通家庭)中提拔重用了鲁肃。鲁肃说这番话,是暗指主降派张昭等一些所谓名士。进入东汉以后,名士阶层虽然各自从属于魏蜀吴这三个集团,但内心对汉王朝的正统性却非常在意,对以汉朝正统继承者自居的魏抱有很强的屈就心理。鲁肃不属于名士阶层,因此他的想法和主张也就截然不同。

第一次荆州分割

周瑜死后,鲁肃接替他成为后继者。鲁肃与周瑜不同,很快就把刘备梦寐以求的南郡以及荆州的支配权借给了刘备。鲁肃认为曹操势力强大,不可能单独与其对抗,而吴还没有完全掌握荆州人心,不如把荆州借给刘备,利用刘备去安抚人心,使曹操多一个敌人,这才是上策。因为是借给刘备,所以包括刘备已经到手的南部四郡将来都能要回来。再说荆州东部的江夏郡和长沙郡北部的汉昌(后改称吴昌,今湖南省平江县)都在自己手里,这相当于攥住了荆州的脖梗子,并不威胁吴的利益。鲁肃基于以上理由劝孙权把荆州借给了刘备。

这是一个大胆而周密的计略。在自己处于绝对的优势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从大局出发,向比自己弱小的对方做出大幅让步。如此高度的政治策略,只有鲁肃这样的能把一仓米毫不犹豫就送给周瑜的侠义豪爽之士才能决断。这就是由孙权和刘备对荆州的第一次分割。

据说,曹操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写信,他惊愕得连笔都掉到了地上。当年,刘备寄于曹操篱下时,有一次曹操在刘备耳边无意间吐露真言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了”,刘备当时也惊惧得掉了筷子。这回刘备终于出了一口气。这也应该归功于鲁肃。因为得到了荆州,特别是南郡,刘备进入益州的路打开了,三分天下的计划因此得以实现。可以说,鲁肃才是三国时代首屈一指的战略家。

阅读 ‧ 电子书库

33 蜀与吴瓜分荆州

但是,鲁肃的深谋远虑并没有得到正确的理解和评价。鲁肃死后,就连孙权在回顾他的功绩时也认为,力说建帝王之业,力主在赤壁抗击曹操是鲁肃的功绩,但主张把荆州借给刘备是鲁肃的失误。我认为这个评价是不公正的。鲁肃死后,为争夺荆州的领属,孙刘同盟出现了裂痕,最后导致了两者的灭亡。

《演义》更是贬低了鲁肃这个人物。从赤壁之战孙刘联合抗曹到借荆州与刘备巩固同盟等决策,都是鲁肃主导的结果。可是《演义》却颠倒黑白,把这些全归功于诸葛亮,鲁肃则被描写成一个奔波于刘备、孙权之间的滑稽可笑的老好人。在《演义》里,以代表了善的蜀和代表了恶的魏的矛盾为主要线索,而吴则被贬低到一个陪衬的角色。这点在鲁肃的描写上尤为突出。

孙夫人的悲剧

这里,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刘备与孙权妹妹结婚的这一段故事。孙权妹妹嫁给刘备,是在刘备夺取荆州南部四郡、驻屯公安以后。孙权为什么要把妹妹嫁给刘备呢?《三国志·刘备传》里说:“权稍畏之,进妹固好。”也就是说,孙权慢慢地对刘备有所畏惧,就把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以巩固同盟关系。问题是,这时候孙权是否真的那么害怕刘备吗?

试想,孙权一族曾被曹操施与政略婚姻,遭受离间之苦。这回孙权对刘备难说不是用了同一个计谋。史书说,孙权的妹妹是女中豪杰,性格和她的父兄一样非常豪放,身边总有侍女上百人持刀护卫,刘备每次去孙夫人那里总是忐忑不安。而且,这位孙夫人还从吴带来了不少官吏和兵士,经常制造麻烦,成了逼在刘备腋下的一把刀。后来刘备率兵进入益州时,孙权大怒,派船去接回了妹妹。这时孙夫人企图将刘禅带回东吴做人质,但被赵云和张飞截下。连同荆州的那一次脱险,刘禅这是第二次得救于赵云。

从以上的经过来看,孙权嫁妹与刘备完全是为了牵制刘备,防止他独占荆州。感到害怕的应该是刘备,而不是孙权。另外,这个孙夫人应该是孙权的亲妹妹,但在《演义》里,把她写成是孙权母亲之妹、孙坚第二夫人吴国太的女儿(也就是孙权的异母妹)。两人结婚的时期也被安排在刘备去京向孙权借地的时候。吴国太、二乔(以美貌著称的姊妹,大乔为孙策妻,小乔为周瑜妻)的父亲乔国老等人物在这里相继登场,以诸葛亮如何授锦囊妙计、赵云如何按计行事、保护刘备及夫人安全返回荆州等情节穿插其中,《演义》把这一段故事写得有声有色。

《演义》对孙夫人的最后作了如下交代:刘备在对孙权部将陆逊的作战中大败,这时误传刘备战死。孙夫人听到消息后,悲痛万分而投江自尽了。当然这纯属虚构。《三国志》以及裴松之的注里,对回到东吴以后的孙夫人只字未提。很难相信她最终会为夫殉死,但这并不能改变她作为政治牺牲品的不幸结局。在《演义》里,孙夫人的名字叫孙仁,但这是孙权的异母弟孙朗的别名。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孙权的两个女儿分别叫鲁班和鲁育,不知为什么这个胞妹连名字都没留下来。

单刀会:第二次荆州分割

建安二十年(215),也就是刘备取得益州的第二年,孙权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与刘备交涉,要求返还荆州。对此,刘备的答复是:“等我得了凉州就还。”这等于是回绝了孙权的要求。孙权大怒,派吕蒙袭取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感到事态严重,从成都回到公安,命令镇守江陵的关羽夺回三郡。孙权也亲自赶到鲁肃驻守的陆口,派鲁肃率兵抵御关羽。两军剑拔弩张,吴蜀大战一触即发。

阅读 ‧ 电子书库

34 明代商喜 《关羽擒将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就在这时,曹操发兵进攻益州北边的汉中。刘备慌了手脚,只好向孙权提出讲和。孙权再次派诸葛瑾与刘备交涉讲和的条件。交涉的结果是,双方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湘水以东的江夏、长沙、桂阳归孙权所有,湘水以西的零陵、武陵、南郡归刘备所有。这次讲和,孙权得到的只是长沙南部和桂阳,而刘备却得到了南郡的所有地方,条件对刘备非常有利。想必这里面肯定少不了鲁肃的努力和调解。

为争夺荆州,鲁肃与关羽两军对峙,形势紧迫。这时,鲁肃邀请关羽会谈。双方让兵马停在百步以外,只有少数将校各带单刀赴会。会谈中鲁肃历数了关羽和刘备的不义。据说关羽被说得无言以对。不过,这次会谈中,鲁肃肯定向关羽提示了妥协的条件,不然鲁肃没有必要专门请关羽上门会晤。鲁肃痛斥关羽,实际上是骂给自己身后的东吴将校们听的,说白了也是骂给以孙权为首的强硬派们听的。鲁肃因为与关羽驻地相邻,常受到关羽军的挑衅,但鲁肃总能从大局出发,极力缓和紧张局势。

可是,到了《演义》里这一情节又被写得黑白颠倒了:关羽威风凛凛,言词犀利,鲁肃完全不是对手,最后狼狈退席。这段“单刀会”的故事,自元代被写成戏曲以来,直到今天的京剧演出,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曲目。照例,鲁肃仍然被戴上丑角的帽子。

鲁肃死后,东吴集团里再也没有像他那样重视孙刘同盟的人,又加上关羽失利,荆州全部被孙权占领。

刘备平定益州及汉中攻防

曹操的失败和张松献图

益州,国名称作“蜀”,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它位于长江上游,是一个四周环山的盆地,面积大约是日本的1.5倍,加之物产丰富,有自成一国的优越条件。东汉初期,公孙述曾在此称帝,后来又有不少的独立王国及势力在这里诞生。最近的有蒋介石在这里据守,直到日中战争结束。

东汉末期,荆州江夏郡出身的皇族刘焉任益州牧。相传益州有天子之气,因此刘焉是抱着自立为王的野心来到益州的。当时,中原混战,大量流民移住益州。特别是来自荆州南阳和长安三辅一带的移民达数万户之多。刘焉从这些移民中招募兵士,组织成“东州兵”。可是大量移民的流入令当地居民十分不满,北邻的汉中守将张鲁又不断骚扰,局势很不安定。刘焉死后,他的儿子刘璋继承父业。但刘璋性格懦弱、优柔寡断,益州的民众越来越感到不安。

刘备和周瑜都把益州作为下一个夺取的目标,正是因为了解到益州的这种境况。

赤壁之战前夕,刘璋派部下张松去见曹操,顺便观察动静。当时曹操刚得了荆州,正得意洋洋,把其貌不扬的张松根本不当回事。张松离开曹操,马上就去拜访了刘备。刘备虽然身处困境但却盛情款待了张松。张松回到益州向刘璋进言,建议他与曹操断绝关系,与刘备结好。实际上张松暗地里早就想迎刘备入主益州取代刘璋了。张松向刘备详细介绍了蜀的实情,连地图都一并献上。

曹操冷落张松实际上与赤壁的大败一样,是曹操的又一大失败。张松虽然其貌不扬,但博闻强记,聪明过人。据说,有一次,曹操部下杨修在张松面前炫耀曹操写的兵书,张松只看了一遍就能把书中内容暗诵如流。曹操通常很重视发掘人才,只要是有能力的人,不论出身、长相都能受到重用。再说,曹操一直是很想笼络刘璋的,官渡之战时还特意派了使者去表示友好。这次对待张松,不知为什么曹操表现得这么冷淡,连杨修的极力推荐都不管用。曹操赶走张松,不仅失去了吞并益州的绝好机会,还把这个机会拱手让给了刘备。可见,曹操在荆州的这一时期,确实有点儿心态失常。

在《演义》里,张松求见曹操的这一段,被写在刘备即将进入益州的建安十六年(211),地点是许都。《演义》给张松背诵曹操著书一段还添油加醋,写张松看了曹操的《孟德新书》后对杨修说:“这哪里是什么新书,在我们蜀地连小娃娃都能背下来。”曹操听了恼羞成怒,干脆叫人把书撕碎烧了了事。

张鲁的宗教王国

汉中位于益州北部,是联系蜀与关中的交通要地。统治这里的是张鲁。张鲁的祖父张陵是豫州沛国人,早年在蜀的灵山鹄鸣山修道,开创了“五斗米道”。具体内容回头再做详述,但五斗米道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符水咒法替人治病,这一点与黄巾军的太平道大同小异。病若治好就收报酬五斗米,因此得名五斗米道。前面提到,益州有大量来自南阳的移民,而南阳又是黄巾军的根据地之一,所以两者之间也许多少有点儿关系。实际上,在益州的绵竹就已经有过马相自称天子被诛杀的事情,马相也称自己是黄巾军。五斗米道和太平道的教祖都姓张,这似乎也不完全出于偶然。

张陵始创的五斗米道,传到孙子张鲁时,势力已相当壮大。当时,张鲁的母亲就经常出入益州刘焉家传“鬼道”。说起“鬼道”,《三国志》里也有邪马台国的卑弥呼用“鬼道”蛊惑人心的记载。所谓“鬼道”大概就是指那些招神驱鬼的巫术。让人感到有意思的是,这些巫术在中国的中部地区往往被作为邪教遭到禁止,可是在益州这样的边远地区却很宽大,连州牧家都常有道士往来。

刘焉为达到自立为王的目的,想在政治上对五斗米道进行利用,于是他派张鲁到汉中任督义司马。刘焉让张鲁先封锁了通往北方的道路,然后又杀害了朝廷派来的使者,却向朝廷报告说五斗米道为非作歹、拦路打劫。实际上是想以此为借口摆脱朝廷的控制,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官渡之战时,曹操的使者没能到达益州也正是这个原因。

阅读 ‧ 电子书库

35 青城山 位于成都西60公里的道教圣地。传说张陵在此地开始传布五斗米道。现为世界遗产

可是,后来张鲁在汉中势力不断扩大,到了刘璋的时候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刘璋一怒之下杀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两人从此成为仇敌。这时曹操乘隙而入。

曹操讨伐关中

曹操在赤壁大败而归,无力继续扩张,于是他把精力转向内政的治理上,首先他不计身份,广罗人才,然后在邺都建铜雀台,正式把邺都定为自己的根据地,又任命儿子曹丕为相当于副丞相级的五官中郎将,扎扎实实地为篡夺汉王朝做准备。建安十六年(211),在南方征讨上吃了苦头的曹操又把目标转向了西边。他命令驻守洛阳一带的司隶校尉钟繇和将军夏侯渊率兵讨伐张鲁。不过,讨伐张鲁只不过是曹操的一个借口。进讨汉中必然要途经关中地区(长安一带),关中当时被马超、韩遂等大小武装势力割据。要想把这些大小割据势力各个击破,就不得不在广大的关中地区转战,这样既花时间又耗费兵力。可是,如果曹操大军要路经关中攻打汉中的话,这些割据势力必然会联合起来抵抗曹操。曹操的目的就是要在这些大小割据势力集结在一起时,把他们一网打尽。曹操的部下高柔(后来官至司空)向曹操建议:不如先平定关中,关中一旦平定,汉中自然归顺。可见,高柔对曹操的意图完全没有理解。而实际上钟繇也根本就没有进兵汉中。

果不其然,关中割据势力在听到曹操出兵讨伐汉中的消息后,立即行动起来。以马超、韩遂为首的割据势力十部,共十万大军在洛阳西边的潼关集结。当年,为讨伐董卓,关东诸侯曾联合起兵,这次为对付曹操,关西割据势力又联合起来了。不过,关西割据势力的这次联合仍旧是一种临时抱佛脚式的乌合之众,不如说正中了曹操下怀。不久,曹操也亲率大军直逼潼关。曹军先由潼关北渡黄河,然后向西进军,再渡黄河到西岸,接着沿河南下包抄联军的侧面。联军侧面受敌,措手不及,只好撤退到渭水以南。马超等请求讲和,曹操不准,反设计离间他们。

关西割据势力中最大的是马超和韩遂。马超的父亲马腾与韩遂当年曾是结义兄弟,后来反目成仇,马腾投靠了曹操。马超与韩遂也因此不和。曹操与韩遂年轻时在洛阳有过交往,于是曹操请韩遂阵前相会,两人在众人环视之下并马交谈。曹操故意不谈军事,只与韩遂叙说旧情,两人谈得抚掌欢笑。马超见状心中生疑,等韩遂回来就向他打听会谈的内容,韩遂如实回答说:“没说什么大不了的话。”马超听了,更加对韩遂不信。曹操接着又给韩遂写信,信中故意留下多处修改的痕迹,看上去好像是韩遂篡改过一样。马超偷偷看在眼里,心中对韩遂越发怀疑。曹操用以上计谋成功地离间了马超、韩遂的关系,然后他乘机发起进攻,一举粉碎了他们的联军。

曹操继续向西进军,在长安北边的安定迫使杨秋不战而降。见大势已定,曹操留夏侯渊驻守长安,自己引兵东归。随后,夏侯渊又由长安向西进兵追讨马超,马超最后只得投奔张鲁。刘备攻打成都时马超又归顺了刘备。韩遂后来也被杀,曹操就此如愿平定了关中。曹操回到邺都后,为报复马超诛杀了马腾及其一族。

在《演义》里,这一段历史,被写成是马腾预谋暗杀曹操,不幸事泄,一族老小被曹操诛杀灭门,马超为报父仇遂起兵反曹。与史实相反的不止于此,《演义》又写曹操在潼关大败,混在乱军之中,听到马超军喊:“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就马上脱下红袍。又听到喊:“长髯者是曹操!”曹操就急忙抽出佩刀割掉胡须。马超得到报告,又叫人喊:“短髯者是曹操!”曹操听见了赶紧扯旗角包头而逃。这一段把曹操描写得极其滑稽可笑,这当然是为了美化后来成了蜀将的马超。

阅读 ‧ 电子书库

36 益州相关图

刘备夺取益州

曹操虽然按计划成功地平定了关中,但这次西征却给刘备提供了进入益州的机会。钟繇、夏侯渊将领兵征讨汉中张鲁的消息从关中传到汉中,又传到益州刘璋的耳朵里。刘璋深感恐惧。汉中是益州北边的屏障,如果失去了汉中,益州必然难保。张松本来就有意迎刘备入蜀,他觉得机会终于来了,于是向刘璋建议:应该抢在曹操之前先拿下汉中,但我们的实力有限,刘备和您同是汉室后裔,不如请他入益州帮我们攻打张鲁。虽然很多部下都表示反对,但头脑简单的刘璋还是采纳了张松的建议。张松立即派法正去迎接刘备。恐怕连曹操也想不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

荆州的刘备当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他留下诸葛亮、关羽、赵云等人守荆州,自己和庞统等领兵向益州出发。庞统就是当年被司马徽称作“凤雏”的谋士,他才智过人,与“卧龙”诸葛亮齐名。而把庞统推荐给刘备的则是鲁肃。实际上在此之前,孙权就向刘备提出过联合攻打益州的建议。可是,刘备以自己与刘璋同为汉室后裔为由,拒绝了孙权的建议。孙权于是决定派孙瑜领兵单独攻打益州。刘备这时又给孙权捎话说:“我要是同意了你去攻打刘璋,作为同族我还有什么面目做人。你要是一定要打益州的话,那我就只好披发隐居山里去了。”刘备一面请求孙权罢兵,一面派兵阻止孙瑜过境。孙瑜无奈只好撤兵。孙权也被刘备信誓旦旦的话语所蒙骗,以为刘备并无意夺取益州。当孙权听到刘备去了益州的消息,气得大骂:“这个狡猾的东西!”孙权派人接回胞妹正是在这个时候。

刘璋得知刘备到来,亲自引兵出迎。张松、法正以及庞统等人都劝刘备趁机拘留刘璋。可是一贯注重大义名分、行事慎重的刘备没有同意这个建议。双方将士设酒摆宴畅饮一百多天,刘备这才带兵北上葭萌。临行,刘璋又给补充了兵员物资。但是刘备根本无意攻打张鲁,他在葭萌一边积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一边伺机夺取成都。这时正值建安十六年(211)冬,与曹操从关中撤兵东归不相前后。

成都的无血开城

第二年,机会终于等来了。对于夺取成都,庞统献上了上、中、下三策:选精兵直袭成都,一举攻克为上策;刘璋手下大将杨怀、高沛各领强兵,据守关口,我们可以放出风声假称荆州有急,做出要回师救援的假象,乘其不备抓住杨怀、高沛,兼并他们的部队,然后再进军成都,这是中策;退回荆州,再慢慢伺机重新出兵攻蜀为下策。庞统劝刘备早下决心,他说:“如果再犹豫下去,情况会越来越不利。”刘备选择了中策。无巧不成书,就在这时,孙权在合肥与曹操对峙,他派人请刘备回荆州救援。当然这完全有可能是刘备一手炮制的幌子而已。刘备以荆州告急为由,向刘璋要求增兵一万及资粮若干。可是,刘璋只拨给他四千兵力。这时,张松因为不知道刘备的真实意图,他写信给刘备,劝说刘备不要离开益州。可是,张松被告发,这封信也被送到刘璋手里。刘璋看了信恍然大悟,明白自己中了奸计,立即派人斩了张松。刘备见事情败露,知道自己的戏已无法再演下去,就公开与刘璋反目。刘备先依计斩了杨怀、高沛,然后挥师直指成都。

可是,成都并非唾手可得,一路上刘备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顽强抵抗,他不得不调遣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入蜀增援。在成都北边的雒城,刘备围城猛攻,却久攻不下。庞统在攻城时中箭身亡。围城持续了一年以上,雒城才终于被攻克。刘备率兵直逼成都。这时,刘备得到马超败走汉中的消息,于是派使者去劝说马超归顺。马超受诺,立即率人马赶到成都城外,与刘备合流。消息传到城内,全城震撼。不过十天,刘璋就决定放弃抵抗,实行“无血开城”,打开城门向刘备投降。建安十九年(214)夏,刘备进入成都,完成了历时三年的益州征讨。这次,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刘备能请来马超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但间接地说,这里面也有曹操的一份功劳。曹操要是知道了,不知会作何感想。

阅读 ‧ 电子书库

37 庞统祠墓 庞统是与诸葛亮并称的策士。墓位于四川省德阳市,据记载宋代还存。现存墓为清代康熙年间重建

《演义》里写庞统死在落凤坡,用落凤来隐喻“凤雏”庞统的死。但这显然是一个架空的地名。另外,还写了庞统死后诸葛亮带兵赶来增援,这也与史实不符。顺便提一下,刘璋投降后被刘备迁往公安,孙权得荆州后,又以刘璋为益州牧。

汉中争夺战:“鸡肋”之谜

正当刘备为夺取益州征战奔走之时,曹操在邺被册封为魏公。刘备平定益州的消息,给曹操当头一棒,让曹操心里很不是滋味。攻打汉中本来是自己为征讨关中放出的烟幕弹,没想到却给刘备促成了好事。既然这样,那就干脆拿下汉中再说。建安二十年(215)三月,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征讨汉中张鲁。四月,曹操大军越过散关进入汉中境内,接着破阳平关直逼汉中的中心南郑。这时,逃到凉州的韩遂被部下杀害,首级献给了曹操。张鲁有意投降却被部下阻止,只好逃往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