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提问者:问题比答案更有效

知识树vs问题树:以问题为中心

讲到这里,我们似乎遇到了一个自相矛盾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强调要聚焦、要专注,另一方面我们又认为多元有闲是个必要条件。当达·芬奇收到美第奇家族的邀请参加某个沙龙时,他显然不知道会有什么收获、会遇到谁,就好像闲暇时间你点开一个信任的微信公众号,或者参加一个周末沙龙,你并不知道会学到什么。

到底是要专注,还是要多元?

这牵涉到一对概念的区分:知识树和问题树。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著名博主和菜头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他曾给罗振宇提过这样的建议,“得到”应该做一个人类知识的“知识树”,让每一个领域都按照专业难度列出一个树形结构,然后对应一系列的书。我们只要根据自己的水平对应查询,进行一系列的阅读,就能解决学习问题。

但和菜头马上敏锐地意识到这个思路的困境:“我很难说有什么书是全无价值的,甚至我都不能说出,自己在特定领域的进展是依仗了哪些书?……我被卡在这里,我在B领域随便翻翻,却突然看到某个方法、思路,让我一下理解了A领域那个被卡住很久的问题。”

知识树的思路,是典型的专业知识细分的学习路径。工业化时代分工高度稳定,每一个领域都相对独立、发展缓慢,一个人有机会学完一个细分领域的所有知识。沿着一棵长成的大树向上爬,这种学习路径效率最高。

但在一个高度变化、多领域跨界的时代,完成任何任务都需要调取多领域的知识,全部靠自己学习显然来不及。哪怕你要写好一篇公众号文章,也需要有很多跨领域的知识——你要理解心理学以抓痛点,要理解传播学以改标题,要懂得运营公共关系来弄清发布渠道,要知道如何高效写作与搜索资料,还要有美术知识帮你选择合适的版面设计。全部学完,哪怕挑重点学也需要两年时间。到那个时候,也许公众号的热潮都过了。

学习的速度,跟不上遇到问题的速度。这是你焦虑的根源。

所以你没法不焦虑——聚焦于一棵知识树,会让自己受限;但如果跨出专业,这个世界上有读不完的书,以及非常多“学了一定有用”的知识。

这种知识焦虑就是全民学习热的动力,不过这股热潮只停留在“如何学习”,而不是“学来干吗”的思考上。

阅读 ‧ 电子书库

知识困境

一名叫作斯科特·扬的学习高手声名鹊起,他利用自己的学习方法,10天搞定了线性代数,一年学完了麻省理工学院四年本科课程,还出了一本书《如何高效学习》。书里提到的“整体学习法”很值得一看。

但是我始终未查到他的学习动机。我查阅了斯科特的博客等资料,并没有找到他在学术和其他领域的更多成就。唯一看到的是他把书从1本出到4本。迄今为止,他最成功的输出,就是教别人如何学习。

如果把快速学完课程并拿到学分作为一种技术,那么这种技术的确值得学习。但如果把这个叫作“快速学习”,就有点儿跑题了。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即使这种学习速度也赶不上这个时代,而且人工智能学习速度远比你快。

一开始我们靠兴趣,但是兴趣多变;然后我们追新知,发现新知进化得比我们学习的速度还快;之后我们回身去读经典,却发现经典一辈子也读不完;于是我们开始寻求底层逻辑。

今天,真正串联一个又一个知识的,不是学科知识,而是场景问题。学海无涯,终身学习者很容易陷入为学习而学习的窘境。你需要一棵“问题树”。

和知识树不一样,问题树依托一个真实的、高价值,并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来展开。它包括4个方面:

• 我们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 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 我们会遇到哪些挑战和障碍?

• 我们有什么可能的解决方案?

以上4个问题会出现很多关键词,指向各个领域,每个领域又会产生新的关键词,然后生长成一棵关于这个问题的“问题树”。

阅读 ‧ 电子书库

亚里士多德的知识树和“产品设计”、“公司运营”的问题树

问题树创造知识体系的过程和网络搜索的方式一模一样。你在谷歌输入一个关键词,几毫秒内,电脑生成了一个页面。请注意,这个页面不是世界上“现存”的,而是为了你输入的这个关键词“生成”的。谷歌为你的提问“生成”了一套知识体系。你提出一个问题,就相当于在你的大脑的空白框里输入了这个关键词,从此,你过去的知识、人际网络、生活经验都和这个关键词连接起来,逐渐长成自己的问题树。

人类的天性在认知上是吝啬的,很懒惰,学习和思考是一件非常耗能、反人性的事。所以,如果一个知识不能被用来解决问题,就不值得学习。

你需要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知识。

你要学什么?答案就在于你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增强学习动力的最好方法是找到你真正感兴趣的问题。关于专注和多元的解释在这里也实现了和谐统一。

专注于你的问题,调用多元知识。在目标上专注,在手段上多元。

未来没有专业,真正的专业是你“特别擅长解决某类型的问题”,才不会管你调用了哪些学科。

提问的力量

出一道题,考考你的记忆力:

有一辆车,车上有8个人;

第一站,上来了3个,下去了5个;

然后,上来了5个,下去了8个;

然后,上来了8个,下去了3个;

然后,上来了2个人,没有人下去;

然后,上来了4个人,下去了一半的人。

现在请问,车走了多少站?

你可能会说我耍流氓,你为什么不早说?

这个游戏凸显出我们日常的一个困境——当信息多到你记不住的时候,你就会散焦,丢失真正的答案。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提问。提问比答案更有效果。

提问抗折旧

我们做账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个折旧率。比如说如果你的手机3年一换,那么这个手机折旧率就是30%。但是比电子产品折旧率更高的,就是知识。

18世纪,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缩短为30年;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般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为5~10年;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为5年;进入21世纪,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也就是说,你大学一年级学的东西,很可能大四毕业的时候就已经完全没用了。

不信,问问你身边的同事,他们大学学到的知识在工作里用到多少?

怎么应付知识折旧?两个方法:第一是多读不容易折旧的经典,就是我在前面说的一二三四手知识;第二就是不断更新最新的内容。不管是哪一种,你都需要不断地问自己:“这个能更好地解决我的问题吗?”

提问即思考

提问的能力,最能看出一个人思考的深度。

比如说“书读不过来了”这个话题,大部分人的思路是感叹下,抱怨下,讲几个笑话。但是我常常会连续追问6个“Why”(为什么)。

1W:为什么书读不过来?

答:因为方法不对,且知识太多。

2W:为什么知识太多?

答:因为筛选不够,也因为专业细分和知识爆炸。

3W:为什么非要学完这些知识?

答:其实也不一定要学完,只要学到其中有用的就好了,有些领域有人懂,问人就好了。

4W:怎么才能判断哪些是学了有用的知识?

答:最高效率、最妥善解决了你的问题的。

5W:你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对你这么重要?

答:这往往涉及个人价值观的层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问题。

6W:人为什么要解决问题?

答:……

你能明显地看到,越是往下,思考越深入——当回答1W、2W的时候,大部分问题可以通过技术和策略,比如说“××读书法”“××书单”来解决。当回答3W、4W的时候,思考就变成了系统和判断标准;如果你继续追问5W、6W,就会发现你逐渐进入了价值观和哲学层面。这是一个How(怎么做)——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的过程。

所以爱因斯坦说:“如果我必须用一小时解决一个重要问题,我会花55分钟考虑我是否问对了问题。”

阅读 ‧ 电子书库

提问式学习

提问即创造

提问会倒逼你更新知识、深入思考,但是为什么提问会带来创意呢?

先了解下创造的本质:创造是一个“思想组合”的过程。

美国神经科学家乔纳·莱勒在《想象:创造力的艺术与科学》一书中说,以前,想象力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东西,跟其他认知能力分开;最新研究表明,这种假定是错误的。创造力包含多种认知工具,每一种只适用于特定种类的问题。有三种形式的创造:一种是灵感迸发,一种是厚积薄发,还有一种是即兴发挥。

所以要搞清:我们面对的难题是需要灵光乍现、跳出框框,还是可以一点一点地慢慢加以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我们是应该喝点儿啤酒放松一下,还是喝一罐红牛打起精神;是冲个澡还是在办公室熬夜,或者直接上场张口就说。

但是不管哪一种,创造都是一个面对难题、在脑子里不断把过去的模块进行各种组合,最后产生解决方法的过程——灵感迸发型的创造是跨领域组合,厚积薄发的创造是同领域组合,而即兴发挥的创造是知识和场景组合。

这像极了搜索引擎的工作方式。百度是这样工作的:当你搜索一个关键词,它就会抓取世界上所有的网页,并罗列出来,按照重要性和相关度组合出一个页面给你。

据说,每天谷歌有34%的关键词是从来没有被搜索过的,也就是说,当你输入一个以前没有搜索过的关键词组合时,你是在“创造”一个世界上未出现过的网页!

你的大脑只有1.4公斤,由1000亿个微小神经元组成,每一个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都有5000~10000个连接点,总连接超过500万亿。你的大脑比所有互联网在一起还复杂——当你给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大脑里面发生的事情也是一模一样——你输入新的关键词,与之相关的回忆模块在你的大脑里创造,组合并重新产生新的连接,形成新的答案……你的潜意识一个个点开这些答案连接,直到有一天,“叮”的一声,一个完美答案出现!这就是创作的过程。

人的大脑在成年以后,依然还会进一步成长,提问是成长的催化剂。

很多伟大的创意来自解决一个有趣的问题。

Airbnb的两位创办人乔·格比和布赖恩·切斯基都想知道:“在每年中的那个时间段,为什么来这座城市的人会很难找到酒店入住?”

20世纪80年代,英特尔公司还是一个存储器公司。面对日本存储器厂家的低价策略,英特尔连续6个季度出现亏损。1985年的一天,英特尔总裁安迪·S.格鲁夫在办公室里与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摩尔谈论公司的困境。格鲁夫问摩尔:“如果我们下了台,另选一名新总裁,你认为他会采取什么行动?”摩尔犹豫了一下,答道:“他会放弃存储器的生意。”格鲁夫目不转睛地望着摩尔说:“你我为什么不走出这扇门,然后自己动手?”1986年,公司提出新的口号:“英特尔,微处理器公司”。英特尔顺利地穿越了存储器劫难的死亡之谷,实现绝地翻盘。

为什么运动员的小便不多?1965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橄榄球教练德韦恩·道格拉斯想弄清楚这个问题。他看到自己的队员们在场边喝了很多水,但没有人上厕所。道格拉斯把他的疑问告诉学校的肾脏医学教授J.罗伯特·凯德。凯德意识到,因为队员们不停出汗会流失大量体液,而这些体液就需要水来补充。他马上开始调制一种可以补充通过汗液流失的电解质的新饮料。凯德让新生橄榄球队的队员饮用他调制的饮料来进行测试,这支橄榄球队很快就在练习赛上将高年级学生击败。这款饮料就是逐渐被人们熟知的佳得乐——以该球队的吉祥物命名,而它也由此开创了运动饮料行业。现今,该行业的市值近200亿美元。

在任何情况下,问“为什么”都可能是引起改变的第一步。如果能先于别人发现一个难题——都不需要解决——你就获得了一个创造一家新企业、一项新事业甚至一个新行业的机会。这就是提问的力量:一个好问题是你开始创造的第一步。

时代是水流,答案是河岸,而问题是船只。

在水流不太快的时代,你可以在河岸上慢慢走,也许跟得上水流;但在知识爆炸、洪流的时代,你只有登上船只,才能保持和时代同步。守在岸上,只能被远远抛下,望洋兴叹。

所以我们写作、做知识产品的目标,是不是也应该从罗列知识,到勾引大家提出足够好的问题?

为什么每天进步1%,却还是没有太多长进

你一定看过这道“科学励志”公式:只要每天进步1%,如果持续迭代,一年下来就会有37倍的增长,你会变成更好的自己;而反过来,如果每天滑坡1%,则会变成渣渣……

阅读 ‧ 电子书库

这个复利算式简单清晰,不明觉厉,看不出什么毛病,号称“硬励志”。

不过一年下去了,谁真的增长了37倍,谁又糟糕到只有上一年的0.03啊?为什么成长复利公式无效?

因为复利不是这么算的。

形成复利要满足两个条件:

• 每天的收入迭代到下一次增长中去;

• 不损失本金。

放到成长复利上,意味着:

• 今天学到的知识,明天要运用到新一轮的知识学习中去;

• 不能忘记。

大部分人的学习都不满足这两个条件。首先是知识无体系化,今天学到的概念和明天知道的内容显然没法叠加到一起,互相不产生作用。这样一年下来,不是增加了365次方,顶多是增加了365个0.01,即3.65倍。

3倍多也挺好啊,问题是你还总忘记一周前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令你印象深刻。估计忘得差不多了。这样一来,可能辛苦积累了1.03,一周以后退到0.96。所以一年下来,你成长个20%也就了不得了。

如果你一直以来都在碎片化学习、碎片化思考、碎片化体系、碎片化问题,终将劳而无功,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过成长复利是有可能实现的,解决方式还是“问题树”——基于问题的学习符合复利的两个条件:

1. 为了解决问题,昨天的思考和学到的知识会马上应用到今天的解决方案上去,形成迭代;

2. 如果一个知识有用,就不会被忘记;如果没用,忘记也不可惜。

这种学习方式还解决了两个问题,就是“我怎么知道这个知识有用”的困惑,以及“这个很重要,记录下来”的仓鼠心态。一开始知识管理标签化还有用,随着想法越来越多,知识管理也逐渐失效。以问题为出发点是唯一的试金石。

能解决当下问题,那就是有用;不能解决当下问题的,降低关注度。并不是否认这个知识好,只是暂时不需要,以后再说。

一个好知识、一篇好文章,会不会错过以后,永远遇不到了?

其实不会,知识一直都存在于网络的某个地方,不增不减,当你真的遇到问题,它们自然又会浮现出来。甚至也许当你需要这个知识时,已经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放心去思考你的问题吧!记得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based learning)。

知识焦虑的解法很明确,基于问题的学习让你关注点更少,进步更大,有自己的试金石,是“更少而更好”的事。

做一名真正的终身提问者

所以,比终身学习者更有效的,是终身提问者。

终身提问者的学习目标更清晰,更不会在知识树里迷路,问题就是他的明灯。

终身提问者的反馈更及时,问题就是他的试金石,他很清楚地知道哪些知识有用、哪些没用。

终身提问者的动力更强,因为他知道一个问题解锁以后,会带来更多、更大、更有趣的问题,但一切都要从解开这个问题开始,他孜孜不倦,又平静从容。

终身提问者更有号召力,一个足够好的问题,需要很多领域的人共同解决,那些平时没机会一起交流的人因为问题聚首。

你的问题有多多,你的知识就有多多。你的问题有多好,你的专业就有多好。人生就是一个个问题解惑的过程。

终身提问者阅读 ‧ 电子书库工具箱

别列书单,列问题单

我们经常喜欢罗列书单、阅读清单、收藏清单,这些清单最大的问题是,始终没有动力去读,读了也没有实践的动力。

一个问题清单也许更加有趣和有力。

这个问题清单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你可以一股脑儿地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列上去,然后用两个指标来给自己分类:相关性和好奇心。

阅读 ‧ 电子书库

相关性往往是你回答了以后立刻有重大收益的内容,好奇心是你最有动力学习的未来方向。如果事态紧急,你可以从相关性开始解决问题。平常学习中,你可以从总分最高的那些问题开始。

当然,这个问题清单不会变短,因为随着一个个问题被解决,问题会变得越来越多,但是你能感觉到自己的问题逐渐在聚焦,你也会变得越来越智慧。

假装写本书

你想集中研究一个话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假装自己要写本书。每当我要集中研究一个话题,总是列出来这个话题下的所有内容,然后假装自己要写本书。比如在做知识专栏之前,我给自己列了这样一个目录——假装我要写一本关于“知识内容设计”的书。

序 如何一句话抓住你想学?

第一章 内容产品的定位

第二章 内容产品的商业模式

第二章 内容产品的结构模块

第三章 内容产品的生产流程

第四章 内容产品的营销方式

第五章 内容产品的团队组建

第六章 内容产品的价值链整合

第七章 内容创作者的自我修炼

跋如何一句话怼死你?

每一章可以进一步展开:

第一章内容产品的定位

1.从内容来分有哪些?

2.从形式来分有哪些?

3.从赛道来分有哪些?

4.从功能来分有哪些?

5.有哪些现在没条件但是未来有机会的定位?

6.我如何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定位?

……

然后打开你的知识管理软件,每天记录一部分,想起来就丢进去,很快这本“书”就会出现。当一个模块完整的时候,就可以考虑丢出去分享,换来下一个模块。

问题少年提问术

有一个北大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的朋友和我说,他们班上有一位特别憨厚可爱的同学,“长得像熊猫,瞪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下课的时候哪儿热闹往哪儿凑,不多说话只认真听,偶尔问几句。后来熟了一问,原来是爱国者的冯军。

这就是高手的聪明之处——谈话,尤其是高手的对话,都是一个大家穷尽多年智慧、综合很多实践、全力秀智力肌肉、生怕被鄙视的场合。这个时候不争得失,认真听、好好问,看似傻,其实是最聪明的做法。

这种人都是“问题少年”,他既能提出精妙的问题,又有小学生的心态。问题少年是让个人无法拒绝的学习姿势。不过有的问题很少有人回答,有人则屡投屡中——如何提出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问题?

1.不做伸手党,准备充分、目标清晰。

举个例子,看看这两个问题:

“我真的想得到更好的个人成长,我该读什么书?”

“古典老师,我看完了你的《超级个体》的豆瓣书单,研究了当当和京东的排行榜,还综合了知乎的一些帖子,列了一个20本个人成长书籍的阅读方向,附在下面。我现在的情况是……按照我这个情况,请你给我推荐一本最适合我的入门书,以便我快速入门。”

你会回答哪个?后面那个努力、具体、指向清晰,很难拒绝这样的问题少年。我对自己的员工有一个“百知谷”要求——一个问题,没看完百度、知乎和谷歌搜索前三页,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去提问。

2.好问题都是组合拳。

如果你有更多的时间,请一定把问题问得再深入些。

“你觉得一个人真正入门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就知道一个人差不多入门了?”

“除了读书,这个领域还有哪些方式可以让一个人快速成长?还有吗?”

“如果我已经读完了这些书,我该做些什么让自己的认知再跳跃一步呢?”

“像你这样的高手,对于这个领域未来5年的发展有什么洞见?”

“还有谁你可以推荐我见见的吗?”

会不会很烦?但真正精心设计的问题会让对方很爽,因为他也没有如此深入地思考过,这是一个整合的机会。你也许没法到达别人的高度,但是你可以站在很高的地方提问。

3.输出答案。

朋友杜佳,是非常优秀的教学产品经理。她有一个大优点,就是不管什么时候你和她说的想法、意见或者建议,她都会记录下来,发给你,并且附上“根据这个想法,我做了一些行动计划,你帮我再看看”。

我非常感激她的行为。

一方面她帮我记录了我的知识灵感——前面说过,知识的源头就在大脑和大脑的交界、知识和问题的碰撞之中;另一方面她告诉了我她的收获,这让我的助人之心得到满足。最后她还机智地提出问题:“这个计划你觉得怎样?”

电影《教父》里,马龙·白兰度扮演的教父说:“要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请求。”问题少年就是这样一个无法拒绝的姿态和技术。

5个绝佳的思考角度

1. 证据: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

2. 视角:如果站在其他人的视角看这个问题,会怎么样?如果换一个角度会怎么样?

3. 联系:他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和模式?我们以前在哪儿见过这种模式?

4. 猜想:如果它与众不同,那是什么样的?

5. 相关:它为什么重要?

这5个问题是教育界传奇人物、“小型学校运动”的开拓者梅尔提出来的,他也是第一个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的教育学家。在他的学校,知识点不重要,这5个问题却是讨论的核心。每一节课大家都围绕这5个问题提问,并一一解决。梅尔的学校只有1%的学生没有完成中学教育,而纽约市的中学辍学率在40%~60%。

如果遇到一个问题,不妨从这5个角度组织知识,往往其中有一个能触发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