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稀缺陷阱

稀缺陷阱就如同“杂耍”,太多的“最后关头”让人们持续从一项紧要任务转移到另一项紧要任务。这是管窥所引发的后果。我们可以在当下尽己所能,但这样的做法会给未来带来新问题。稀缺陷阱源于人们将可预期事件当作突如其来的事件处理。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拥有余闲,尤其是要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改变心态,才是人们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

如果你有时间,每个地方就都会在步行距离之内。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史蒂夫·赖特(Steven Wright)

印 度金奈的克延比都(koyambedu)蔬菜市场总是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它占地约243亩,坐拥2500家店铺,销售的商品从芒果到金盏花,应有尽有。熙熙攘攘的数万名顾客攒动在各色商品间,仿佛高峰时段的地铁般拥挤。吸引眼球的东西很多。但最有意思的事情,也是最容易为人所忽视的。

在黎明前的几个小时,小贩们就会来到市场。如果你去过世界上任何地方的贫穷城市,就很可能见过这类街头小贩,也很可能从他们那里买过东西。在金奈,小贩们会坐在路边,有的摆个货摊,但大多数人只有一张毯子,兜售着蔬菜、水果或鲜花。他们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小贩们一般会在清晨购买价值为1000卢比(20美元)的货物;当天卖完之后,收入1100卢比,总利润100卢比(2美元多一点)。这种买卖需要两类投入:小贩们的劳动力和每天用来进货的1000卢比。有些小贩拥有1000卢比,而大部分(我们得到的数据是65%)小贩得去借钱。这笔贷款一点也不便宜,每天的利息是5%。换句话说,小贩们在卖完东西后,他们收获的100卢比总利润的一半还要用来支付利息。小贩们为贷款支付的利息,可能是克延比都市场上最有意思的事。

你可能会觉得,只有经济学家才会用“有意思”这个说法来形容利息,但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的原委。

在每位小贩的可支配金钱中,都有一小笔余闲,可以用来消费。他可以去买杯茶喝,买点零食吃,也可以给孩子或孙子买些糖果。假设小贩们没有将这笔小钱花掉,而是每天都省下5卢比,就可以用这5卢比进货。这样,他们每天就可以少借5卢比。如此看来,经过200天的努力,他们就可以免于1000卢比的借贷。而事实上,只消50天就可以实现这个目标。这就是复利的作用(尤其是在利率很高时),每天5%的利率会以很快的速度积累复利。

这样做的意义十分重大。如果每天都能节省一点钱,50天之后,小贩们就会无债一身轻。没有债务之后,小贩们每天的收入就能翻番。如果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就能让穷人的收入翻番,这样的社会福利项目简直美好得让人难以置信。虽然每位小贩都能享受“项目”带来的好处,但却无法加以利用,而且对借贷依然执迷不悟。在我们提取的样本中,典型的街头小贩已经借贷达九年半之久。

小贩们落入了稀缺陷阱。值得思考的是,小贩们是怎样落入这个陷阱的?我们总是认为,稀缺就是摊派到自己身上的现实。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认识是没错的。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每天挣1美元的人,与生活在发达国家,每天挣100美元的人相比,其收入差别的原因不在于行为差异上,而在于出生的地理位置上。但某些稀缺的确可以在行为上找原因,比如印度的街头小贩们:如果他们采取了不一样的行为,就可以不那么贫穷。

稀缺陷阱(scarcity trap)就是某人的行为有助于稀缺形成的一种情况。

小贩们的处境就是我们所称的稀缺陷阱。稀缺陷阱,就是某人的行为有助于稀缺形成的一种情况。处于稀缺陷阱中的人,就像小贩们一样,可能会继承一些稀缺元素,而这些元素其实早已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控制范畴。如果小贩们生于纽约,就会富裕得多。而令我们尤其感兴趣的是,由我们自身的行为而导致的稀缺。让我们更感兴趣的是,稀缺是如何激发出这类行为的,它是如何经久不衰的,而我们又是如何在稀缺心态中通过行为来使其进一步强化的。

请想象有两位学生,一位名叫菲力克斯,一位名叫奥斯卡。菲力克斯每个周末都有一份作业要交,于是花费了许多时间写作业,也能按时交作业。他很忙,但心态很放松。奥斯卡也很有天赋,与菲力克斯同班,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他用来写作业的时间比菲力克斯多,却感觉心烦意乱。他每周都匆忙赶着交作业,还经常迟交。那么,什么让奥斯卡变得更加忙碌?事实上,他并没有选修更多的课程,也不是一 个效率低下的人。只不过他比菲力克斯晚了一步:他在做的永远是上一周的作业。菲力克斯在写作业时,记忆中的相关内容十分清晰,因为他刚刚听完课;而奥斯卡总要多花时间去回忆上周课堂上讲过的内容,还要将上周的内容与当天早上听过的课程区分开来。虽然奥斯卡更加忙碌、更加奋力地写着作业,却没能完成更多的作业。奥斯卡不过是落后了一步。

金钱上,我们也可能会落后一步。试想,菲力克斯和奥斯卡二人都是农民,每一季都种植同样的作物。菲力克斯用存款去购买种子和肥料,在收获时节到来之前,还能用存款养活一家老小;而奥斯卡为了购买种子和肥料以及养活一家老小,不得不去借钱。与心态放松的学生菲力克斯一样,农民菲力克斯在经济上也显得更加富裕;而奥斯卡能用来支出的钱则更少。虽然菲力克斯和奥斯卡的收入相同,但后者的一部分收入却用来支付贷款利息。同样,农民奥斯卡的问题也在于他落后了一步:菲力克斯的收入用来为下一季度投资,而他的收入却用来偿还上一季度的贷款。

可见,稀缺并不仅仅有关于实物资源。在两个案例中,菲力克斯和奥斯卡都拥有同样的资源,而在奥斯卡体会到稀缺的同时,菲力克斯却没有。在第一个案例中,菲力克斯和奥斯卡的作业量和时间是相同的;在第二个案例中,他们的土地面积和收入也是相同的。之所以最后的结果会出现不同,是因为他们部署资源的方式不同。

菲力克斯和奥斯卡之间的对比,使稀缺陷阱的概念变得清晰起来。两人都面对着明确的约束,但奥斯卡却因为自身的行为而陷入了稀缺中不能自拔。更宽泛地说,稀缺陷阱并不限于实物资源的短缺。它的根源在于对资源的错误利用,从而出现了实际的短缺。稀缺陷阱就是一直在落后一步,一直在偿还上个月的支出。用这种方法管理并使用资源会让我们感觉所拥有的资源变得更少了。对稀缺进行放大的行为,就像复利一样,会使最初的稀缺变本加厉。

我们在审视稀缺时,总是会忽略这一特征。当我们看到农民奥斯卡一直在借钱时,就会想:“他花钱太多了,省不下钱来。”当我们看到学生奥斯卡每天通宵达旦地写作业,还不能按时完成时,就会想:“他太累了,要放慢脚步。”但只要我们明白了稀缺陷阱的内在逻辑,就会说:“奥斯卡支出的太少了(请记住,他与拥有同等面积土地的菲力克斯相比,支出要少一些)。”或:“奥斯卡的努力还不够(他用更多的时间去写作业,但完成量并没有比菲力克斯多)。”所以,问题不在于花了多少钱,用了多少时间,而在于如何花钱和利用时间。一直靠借贷维生的人,并没有在他想要的东西上花什么钱,许多收入都用在了偿还贷款上;工作一直赶不上进度的人,并没有用足够的时间来完成需要完成的工作,而是将许多时间用来追赶早就应该完成的工作。更确切地说,我们在了解了街头小贩们的境况之后,很可能会认为他们因收入太少所以存不下钱。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但稀缺也同时会因为另一个原因使他们落入陷阱之中而无法自拔。

我们将在本章中讨论稀缺陷阱:这种陷阱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我们为什么会陷入其中以及为什么我们不会去做那些能将我们从陷阱中拯救出来的事情,就像每天连5卢比都省不下来的街头小贩们一样。

停不下来的杂耍

为了了解我们为什么会落入稀缺陷阱中而不能自拔,首先就要明白稀缺陷阱常常会被人所忽视的一个特征。

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第一次意识到这一特征,是在与经济学家迈克尔·法耶(Michael Faye)于印度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的村庄中研究珠宝借贷问题的时候。在当地,珠宝借贷就像首饰典当一样。我们与一座贫困村庄的银行合作,那里提供年利率为13%的珠宝贷款。而令人不解的是,客户更愿意选择当地放贷人年利率高达70%的贷款。村庄中普遍流行的看法是,珠宝贷款是紧急情况下的选择,是紧要关头才会考虑的办法。而放贷人就在村民们身边,他们的工作时间非常灵活——周末也可以去他们家敲门借钱,而银行只有工作日和星期六半天开放。在面临真正的紧要关头时,谁也不想等。只要有了管窥心态,我们就会做出这种选择。道理还是讲得通的,至少一开始便是这样。

但之后,我们了解到这些“紧急事务”的内容:排名第3位的原因比较合理,是医疗费用;而排名第2位和第1位的原因则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学费和购买种子的费用。按理说,人们应该提早就知道他们要在什么时候交学费、什么时候买种子,那么为什么这两件事情会成为紧急事务呢?事实上,我们深入调查后发现,就连一些医疗费用都算不上他们真正的紧急事务,有些钱是花在了治疗白内障或生孩子等早就有计划的外科手术上。为什么人们会在最后时刻才对这些事情采取应对措施?为什么他们对待例行的预定事件就好像对待突发事件一样?

你以前肯定也有过这种经历。当你专注于解决本周的吃饭问题时,就不会考虑下一周即将发生事情的细节。之后,当下一周到来之时,一些你有所预期的事情很可能会存在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地方。你很可能早就准备买一张机票,却错过了提前一周购票才能享受的优惠。或者,你万分惭愧地向妻子低头认错,因为你早就答应陪她去看一场表演,但临时却买不到票了。工作上,在你脚打后脑勺地完成了一项任务之后,突然意识到另一项任务的完成时间只剩两天了。仿佛就在前不久,这项任务的截止日期还有好几周时间。你一直“知晓”的事实,现在却成了突如其来的惊诧。

如果长时间地经历这种“最后关头”,我们就会一直处在所谓的“杂耍”状态,也就是持续从一项紧要任务转移到另一项紧要任务的状态中。杂耍是管窥的必然结果。当有了管窥心态时,我们就只能局部地、暂时性地解决问题。我们可能会在当下尽己所能,但到头来却会出现新问题:今天的账单迫使我们去借钱,但就会给未来创造另一份数额更大的账单;廉价的医疗服务虽然能缓解一时的问题,但之后还是需要更为昂贵的治疗。在同时抛起许多球时,带有管窥心态的我们只能将目光集中在即将落入手中的那个球上。有时,我们能一次性地解决问题。而更多时候,我们只能在最后关头接住球,然后再将之抛入空中。

杂耍,就是人们将可预期事件当成突如其来事件进行处理的根源。杂耍时,你从“管子”视野中只能看到即将落入手中的球,而会忽视抛在空中尚未落下的其他几个球。当那几个球“突然”降落时,对于用管窥心态看问题的杂耍玩家来说,这些球就是新的“震惊”。用旁观者的眼光看,你可能早就知道球快要落下来了。作为不偏不倚的局外人,我们也能想到学费应该什么时候交;而对于忙着处理财务问题的人来说,只有当财务问题迫近时,他们才会觉得债务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这种管理稀缺的方法会使收支变得乱七八糟。如果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用应急心态去处理最紧迫的问题,长此以往,这种临时修补的做法就会织起一张由各种承诺构成的大网。结果,就形成了用各项资源和责任东拼西凑成的凌乱的补丁图。对于繁忙人士来说,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本章之初讨论过的那种压力重重的扭曲计划,里面充满了堆积如山、摇摇欲坠的待办事项和定了又改、改了又定的会议。对于穷人来说,这就意味着烦琐的财务人生。《穷人的投资组合》(Portfolios of the Poor)一书中进行的详细研究显示,平均来讲,穷人会使用10款完全不同的金融产品。在孟加拉国,一种短期零利率贷款产品在一年间有42户家庭使用了300多次。任何时候,调查中的穷人都会同时欠与被欠着好几笔钱,而这一借贷行为在经年累月的管窥心态下,为了解决当下最紧要问题而被织成了一张凌乱的补丁图。

决策,无论是有关于购买一样东西,还是有关于进行一项投资,都要依据这套越来越复杂的大补丁图来进行。之前进行的选择留下了尚未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则令新的选择更加棘手。雪上加霜的是,杂耍通过我们自身的行为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稀缺陷阱中那乱七八糟的收支,更是增加了手头这些问题的复杂性和挑战。

杂耍,并不一定是由时间紧迫、任务繁忙所造成的。在有些地方,穷人们会同时打好几份工,他们是真的很忙;而在另一些地方,穷人们虽然有很多自由时间,但却依然以杂耍的方式处理事务。在农耕区,每到邻近收获时,都是杂耍最为频繁的时候。此时,正是上一次收获得来的收入用光时。我们的研究显示,正是此时,人们的流体智力表现得更低,执行控制力也有所减弱。同时,此刻的农民们除了等待农作物成熟之外,整天都无所事事。时间利用的相关数据显示,农民们在这一阶段虽然每天只工作很短的时间,但依然会出现许多杂耍现象。杂耍,并不是因时间不够用而心烦意乱,而是因为人们的大脑中装了太多需要做的事情——大部分带宽都用来为抛向空中尚未坠落的球而焦虑。

落后一步和杂耍这两个特征清晰地定义了稀缺陷阱。生活在稀缺陷阱之中,你所拥有的就会比实际应拥有的更少。这种生活总是需要我们紧赶慢赶,在每个球就要落下的刹那开始应对,结果就在匆忙间织出了一张乱七八糟的补丁图。所有这些问题大部分都是我们处于稀缺状态中所采取的行动的后果,而这就引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如果说管理固定资源有几种不同的方法,那么我们为什么会不断地重复其中非常低效的一种?为什么我们无法逃离这个陷阱?

逃离

我们已经了解到陷于稀缺陷阱而无法自拔的一个主要原因:管窥心态会致使我们产生借用行为。当利息很高时,比如街头小贩们所面临的境况,这种极为本能的冲动就会创造出更多的稀缺。这不仅仅是小贩们的经历,也是第5章中提到的借了工薪日贷款的桑德拉的经历。虽然借用机制十分强大,但出于其他原因,稀缺心理也会让我们难逃其中。

逃离稀缺陷阱,首先就需要制订计划,而在稀缺心态的控制之下,我们很难集中精力去做到这一点。制订计划很重要,但并不紧急,而这类事情正是管窥心态导致我们所忽略的事情。做计划,需要退后一步来审视自己的生活,而杂耍则会让我们始终处于当下——将关注点集中在就要落下的球上,使我们很难顾全大局。你也很想停下脚步,不再追赶,但你需要去做的事情太多了,以至于根本不知道如何才能停下来。现在,你必须要付房租;现在,你必须要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一项工作。长期计划,肯定是在你的“管子”视野之外的。

最重要的是,对未来进行计划需要带宽,而稀缺则是带宽的沉重负担。印度金奈市场上的小贩们每天都要反复思考许多事情:每样蔬菜、水果要进多少,进什么质量的?前一天还有哪些货物没有卖完?这些东西是否能过夜?为什么这一天的货物卖得比平时慢?会不会一整天都这样?每位商家都会有这类想法:富有的商家能承受得起偶尔的起伏,有能力从容决策,然后接着去做别的事情;但对于街头小贩们来说,这种想法会一直逗留在他们的脑海中。这些问题会成为带宽的沉重负担,就算小贩们觉得自己已经做出了选择,还是会反复琢磨:是不是真的应该为下周的节日储备点货?我是不是承担了巨大的风险?这样的想法会一直占据他的大脑。我们已经了解到,这些想法会成为实实在在的重负。在这种环境下,集中精力去制订逃离稀缺陷阱的计划确实很难。

雪上加霜的是,真正的计划比我们上面描述的情形要复杂得多。对于小贩们来说,每天省下5卢比,是不是正确的做法?是不是应该在某些日子省下更多的钱?如果有时候真的需要花钱怎么办?同样,类似的问题也不局限于街头小贩们。在引言部分,我们讲述了一个可以让塞德希尔和肖恩逃脱困境的简单“计划”:拒绝所有新任务和购买欲望。而若想形成真正的计划,难度则要大得多:肖恩真的不能买任何东西吗?那些从长期来看能省钱的消费,是不是可以考虑?比如定期去看牙医,给车子换个新轮胎。那么,他需要首先偿还哪些债务?是最迫近的、借贷时间最长的,还是数额最大的?杂耍和稀缺陷阱形成了由各类责任拼凑而成的凌乱的补丁图。从中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最后,就算制订了计划,我们真正执行起来也会有难度。我们了解到,美好的意图总是无法落实。在面对非常有吸引力的工作任务或商品时,我们很难拒绝。按计划行事,需要带宽和执行控制力,而稀缺会削弱我们在这两方面的能力。

杂耍也会使逃离稀缺陷阱的难度变得更大,因为意想不到的事情总会发生。比如,你终于制订好了逃出陷阱的计划,突然之间,因为车子年检过期,一张罚单横空飞来。你曾将年检的事往后推,就像重新抛入空中的球一样。现在,这个球又落回了你的手中,你又多了一件事要做。就这样,你再一次回到了稀缺陷阱的底部。

所有这些又会因为余闲的缺乏而变得更加复杂。如果街头小贩们能做到日复一日、谨小慎微地攒钱,时刻保持警醒和自我控制,那么就能像预想的那样积少成多。但很可能在几周之后,就有那么一天,他大意了,在冲动下买了样东西。他当时心不在焉,失算了,有些东西看起来就是很值得购买的样子,毕竟他手里有钱。就这样,几周时间的精打细算和自我忍耐全都付之东流了。所以,逃离稀缺陷阱需要的不是偶尔表现出来的警醒,而是持续、永恒的警醒——一种在任何时间里都能抵御所有诱惑的能力。

那么,意志力是否会在不断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强大?穷人们不得不持续考验自己的意志力,他们是否能拥有更为坚定的意志呢?没有证据显示,意志力会随着经历困难次数的增加而提升。(人们总是认为,穷人们的意志力会更强一些,而事实与普遍的认识相悖。)退一步讲,就算贫穷会增强人们的意志力,我们还是有理由认为,单凭增强的意志力并不足以让人们拥有从一而终的坚忍。而且,我们还有明确的证据可以用于驳倒上述认识。

研究显示,在我们不断进行自我控制时,自我控制力很可能会被消耗掉。

稀缺实验室

SCARCITY

一项研究让节食者进入一个满是美味零食的房间,里面放有薯片、彩虹糖、巧克力和咸味花生豆,然后再让他们在计算机上完成一项任务。对于有些人来说,食物就摆在他们旁边非常显眼的位置;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食物摆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在计算机上完成任务后,实验对象可以吃到大桶的冰激凌。那些坐在食物旁边的人,刚才一直在抵御美食的诱惑,现在终于忍不下去了。他们所吃的冰激凌量要比远离零食诱惑的另一组实验对象多得多。

这一领域的研究人员将意志力比喻为肌肉,以此说明意志力在频繁使用后会变得疲劳。从这个角度理解,如果某个人需要持续地抵御诱惑,那么他的意志力就会被耗尽,想要逃离稀缺陷阱就会变得更难。

问题的根源

稀缺陷阱尤其会令人感到辛酸的就是,它会让人产生一种感觉:只要再多一点资源,就能摆脱欠下的所有债务,就能逃脱这个恶性循环。所以,工作一直赶不上进度的人会说:“如果我再多那么一点点时间,就能赶在进度之前做完这些事。”街头小贩会想:“如果我拥有买水果的钱,而不用一点一滴地攒钱,那么就能摆脱债务,我的收入就能翻番。”在所有这些情况中,一次性的资源补充似乎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们想要一探究竟,于是为印度市场的小贩们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现金。我们与经济学家迪恩·卡兰(Dean Karlan)合作,针对数百名小贩展开研究。对于其中的一半,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对他们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记录。对于另一半,我们为他们指明了一条逃离陷阱的道路,帮他们还清了所有债务。一夜之间,我们将他们从借债者转变成了有能力存钱的人。于是,他们的收入翻番了。

我们想要了解稀缺陷阱的细节和形成原因,所以参考了对街头小贩们落入债务陷阱这种现象的惯常解释。一种解释认为,小贩们宁愿借债也不愿意存钱,因为他们没有地方储存省下来的钱——一方面,银行拒绝为他们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他们也会担心随处放置的现金的安全,因为这些钱很容易被偷,或者被家里的其他成员悄悄花掉。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在拿到我们提供的现金后,他们应该会迅速地去购买一些耐用品,然后将这样东西保存好,并继续借债。最终,他们会再次落回稀缺陷阱之中。

另一种解释认为,小贩们缺乏长远的目光,他们之所以会陷入债务陷阱之中,是因为他们对未来没有长远打算。在我们看来,这种观点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些小贩们每天凌晨3点钟起床,在拥挤的三轮车上忍耐45分钟,前去进货。接下来的一整天,他们都要在烈日下看守摊位。这些行为不是短视之人能做到的。还有人说,至少小贩们在财务问题上并不能着眼于未来。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只要拿到我们所提供的现金,他们就会立刻挥霍一空。可以想象,短视之人花起钱来,动作相当快。这样,小贩们很快就又会落回稀缺陷阱之中。

第三种解释认为,小贩们理解不了复利的强大力量。毕竟,对于我们来说,50天就能无债一身轻的事实也会颇令人惊讶。也许当小贩们听说这样的事时,也同样会感到惊讶。对于选择借债的小贩们来说,如果其无法理解借债行为带来的叠加成本,那么每天去借债,在感觉上就会比这种行为本身更廉价。既然为小贩们提供现金也无法改变他们对复利的认识,那么其就会继续借债,很快就又会落回稀缺陷阱之中。

我们认为,为小贩们提供一次性的资金补充,让他们逃离稀缺陷阱,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新发现。于是,我们在随后的一年中对这些无债一身轻的小贩们进行了跟踪。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无债一身轻的小贩们并没有重归债务陷阱之中。他们没有将现金随意花掉,没有将现金换成物品以便保存,也没有再次开始借债。好像他们现在了解到了身陷债务陷阱的害处,坚持要远离以前的生活方式似的。这种现象符合定性数据:小贩似乎完全理解了落后一步的高昂成本。与那些忙着做不完事情的人一样,小贩们也似乎深刻地认识到了处在稀缺陷阱中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

这并不是事情的全部。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小贩们一点一点地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其实说是一个接一个地回到了最初的状态更为贴切。到了一年结束之时,他们所有人累积的债务量都等同于没有得到现金帮助的控制组。

由此可见,实验数据驳斥了上述那些惯常解释,小贩们没有立即落回债务陷阱中,而帮助他们脱离债务的一次性现金补给也不能让他们免于稀缺陷阱的威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这种行为进行解释?小贩们为什么会最终落回稀缺陷阱之中?稀缺陷阱究竟有何神通广大之处,能在人们拿到足够的金钱,将收入翻番之后,还能对其生活再次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余闲,应对突发事件的利器

问题的核心在于余闲的缺乏。就算拿到我们资助的现金,小贩们每天也只能靠不到两美元的金钱来维持生计。毕竟,他们的收入不只用来养活自己一个人。当眼前的行李箱如此之小,而需要容纳的东西很多时,他们一旦遇到点意外,比如亲戚结婚要给红包等,就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印度的社会习俗要求其在亲戚结婚时购买一件大礼物。那么,小贩们如何处理这件意外事件,就要部分取决于其是处于身负债务还是尚有余钱的状态中。

身负债务时,小贩就要面对这个难题。他必须做出权衡:若想买礼物,我要放弃什么?或者要么干脆买件小一点的礼物。此时,他有了管窥心态,但借钱并不是一个选择,因为其已经从放贷人那里借钱去进货了。他只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平息这场风暴。他可能会因为购买礼物而放弃许多,而放弃令其感受到了切实的痛苦。他也可能购买了一件拿不出手的礼物,并因此而感到羞愧不已。

现在请想象,我们帮助这个小贩解决债务问题后,他手头尚有余钱。当他突然需要去购买礼物时,就会产生管窥心态。他必须去应对这一紧迫的需要。对于小贩来说,摆在眼前的是一个“轻松”的解决办法:用手里的现金去解决问题。当然,这些现金只是用来应对紧急事件的,而亲戚的婚礼也属于紧急事件。他可以借用自己的运营资本,用手头的现金去购买结婚礼物。那么,他将如何才能从另一轮债务的恶性循环中走出来?这样做的成本是什么?我们似乎能轻易地想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目前,我考虑不了那么多。”可见,这些顾虑全部都落在了“管子”视野之外。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名小贩之所以落回了稀缺陷阱之中,是因为在他的可利用资源中没有足够的余闲,也就使他无法平息自己所面临的各种突发事件。如果他现有的余闲不足以应对大的突发事件,那他就会重新回到稀缺心态之中。只要回到这种心态,最先被牺牲的就是存款。虽然我们没有得到直接证据,但从小贩们那里搜集到的数据完全支持这种解释。小贩们并非立刻落回了陷阱之中,而是逐渐地、一个接一个地掉了回去,就好像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将他们推了回去一样。而当突发事件偶然发生在他们身上时,就会呈现出这种现象。在许多情况下,小贩们报告称,突发事件就是他们重新开始借贷并最终跌落回债务陷阱之中的导火索。

当问题不是金钱而是时间时,我们会更加感同身受。

请想象,有个日理万机却总是完不成任务的人获赠了一份时间礼物:过期未完成的任务凭空消失,所有需要花时间解决的问题都被解决了。这位曾经不堪重负、如今很忙碌的人,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积极状态。但最终,他还是会跌上一跤:一项重大工作中的突发问题、因病休假、工作效率低下等,导致他突然之间又落后一步。

任何一点小小的不稳定都会威胁到生存于稀缺陷阱边缘的人,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余闲去吸收这些不稳定因素,只能任由其影响自己的生活。在《穷人的投资组合》一书中,作者指出穷人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和突发事件。那些每天靠不到两美元维持生计的人,不可能每天只用两美元——可能有时要3美元,有时要1美元。社会底层的生活是无常的。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这种震荡幅度可能会小一些,但依然足够大。穷人们会从许多地方获得收入,他们常常要打好几份工,而且基本都是临时性的。许多人的工作按小时计价,而每天能工作几个小时就说不准了。另外,他们还随时都有可能失业。突然出现的费用问题,比如车子坏了或家人生病了,也是一个难关。请看下面这段引自新墨西哥州一所社区大学的访谈内容:

汽车修理费本来就是不可预期的。访谈参与者称,修理费一般都在数百美元,而这个数字占据了他们月收入的很大比例。为了支付汽车修理费,访谈参与者会向朋友和亲戚借钱,寻求财务支持……或等待预期的大笔财务收入到手,比如学费补助等。

最重要的是,可以用来平息突发事件的可用余闲。这就是为什么不稳定性会有如此巨大影响力的原因。如果没有充足的余闲,在车子坏掉时,你要去哪里寻找汽车修理费?如果你有活期存款,就会使用这些存款。如果你很富有,就会削减其他消费:你也许会临时取消本周末计划之中的奢侈晚餐;如果你有第二辆车,可能就会推迟修理这辆车的时间,先细心筹备出修车的钱。这些都是简单廉价的可选方案。但当你存款不够,没有第二辆车,也没有晚餐可以取消时,修车这件事情就会变成一个十分严峻的考验:你上哪里去找钱?就在那一刻,你有了管窥心态。于是你去借用,开始踏上回归稀缺陷阱之路。

所有这些严酷的事实说明:我们要深化对稀缺的认识。稀缺并不仅仅是资源和寻常欲望之间的鸿沟。就算在许多日子里都能享受到余闲,但真正重要的,还是那些忍耐稀缺的日子,就像街头小贩们的例子一样。为了远离稀缺陷阱,仅拥有比寻常欲望更多的资源是不够的。我们要拥有足够的余闲(或其他一些机制),以去应对任何时候都有可能突然出现的重大事件。社会科学家,特别是经济学家,很早就了解到不确定性会对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知道,不确定的回报会减少投资,不确定的收入会让人焦虑、迟疑。而我们目前的讨论是,从另一个视角在稀缺的大环境中看待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这种视角认为,阶段性的稀缺会引发一些行为,而这些行为最终会将我们拖回稀缺陷阱之中。在稀缺陷阱之中,如果某个资源充裕的阶段不时地被稀缺所打断,那么其很快就会演变成一种永恒的稀缺。

顺便说一下,我们并不是说避免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拥有足够平息所有突发事件的大笔财富,而帮助小贩们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也并不是给予他们更多的钱。我们的讨论强调的是,我们要建立起针对突发事件的缓冲机制。如果小贩们能得到低成本贷款或建立活期储蓄账户,而且只在紧急事件发生时才使用,那么他们就有了关键时刻所需要的余闲。同样,针对一些突发事件的保险也能解决问题。当然,许多人都能意识到这些缓冲机制的好处。这些好处实际上远比我们预期的要大,它们不仅能用来进行风险管理,还可以用来保护我们免于再次跌落到稀缺陷阱之中。

贫穷始于富足

我们可以认为,小贩们之所以会重归稀缺陷阱,是因为那些打击到他们的突发事件,但我们也能将问题归咎于缓冲机制的缺乏。既然他们知道自己生存于动荡之中,那么为什么不在经济宽裕的日子里存点钱以备不时之需呢?印度街头的小贩们并非唯一犯下这种错误的人。世界各地穷人们的活期存款都太少了。我们之前讲到过,研究报告显示,美国人一般认为,如果他们遭遇了紧急情况,那么自己根本无法在30天内筹到2000美元。数据也显示,手头活期存款较少的穷人更容易遭受突发事件的打击。

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小贩们的问题远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稀缺陷阱的种子也早在资源相对充裕的阶段就已经被种下了。而且,同种情况也会随着事件的发展而出现。你热火朝天地赶着工作,但还是赶不上进度。你的生活非常苦闷,你暗自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做这类事情了。截止日期过去了,你终于爬到了陷阱的边缘,喘了口气。此时,距离下一个截止日期还有几周时间。谢天谢地,现在你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几周之后,你想不明白时间都去哪儿了。再一次,你开始加班加点地工作。就像小贩们面临的稀缺一样,你的稀缺来自资源相对充裕阶段时所犯下的错误。

在资源充裕阶段,我们会浪费时间与金钱。我们太过松懈了。在第2章中提到的收获研究中,农民们在收获之前很穷,但他们本可以避免这种境况。如果他们能在收获之后更好地管理金钱,就不会在收获之前发现自己兜里没钱了。他们之所以在收获之前穷困潦倒,只是因为他们在金钱充裕时没能很好地进行财务管理。这与穷人借用的问题不同,而是关于金钱充裕时的浪费行为。浪费的结果就是,资源充裕的阶段紧跟着备受稀缺威胁的阶段,如此周而复始。但是,这种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在讨论由稀缺心态所导致的问题。我们会产生管窥之见,我们会有所忽视。我们的带宽有了负担,缺乏远见,更为冲动。所有这些可能都会让人认为,在资源充裕阶段,我们会精打细算,充满远见卓识。事实当然并非如此。数十年的研究显示,在资源最为充裕的时期,而且特别是在这样的时期,我们尤其容易犯下拖延的毛病。拖延,就是对眼下之事的过分关注,是阵发性的盲目乐观。我们将需要去做的事情搁置起来;我们将本应存下的金钱挥霍出去。我们错误地分配了自己充裕的资源,存储下来的金钱和做完的事情太少,无法免于那些可能威胁到我们的稀缺。富人和穷人一样,都会犯拖延症:富人因为拥有余闲,所以不会受到什么打击;而穷人和忙碌之人由于拥有的余闲太少,只要一遇到突发事件,就会立刻落回稀缺陷阱之中。

远离稀缺陷阱的威胁,需要的不是充裕的资源,而是足够充裕的资源——就算我们乱花钱,做事一拖再拖,还是有足够的余闲去应对绝大部分突发事件;如果拥有足够充裕的资源,就算长时间的拖延,我们还是有时间去管理预期之外截止日期的到来。远离稀缺陷阱的威胁,需要拥有足够的余闲去应对这个世界中林林总总的突发事件,去应对我们给自己制造出来的诸多麻烦。

将所有这些内容联系起来,我们就能明白,稀缺陷阱的出现,背后有着几个相互关联的原因,而最核心的问题还是稀缺心态。管窥致使我们借用,这样我们就可以用更低效的方式使用同样的实体资源。因为管窥和忽视,我们最终落入了杂耍的境地。稀缺陷阱成了一场无比复杂的事件,一张由到期未完成的任务和代价高昂的短期解决方案拼凑而成的补丁图,而其中的诸多细节,需要我们不断地回顾,不断地修正。我们没有足够的带宽去制订挣脱陷阱的方案。当我们做计划时,也没有足够多的带宽去抵御诱惑、坚持不懈。而且,余闲的缺乏,也意味着我们没有能力去平息突发事件。由于我们无法在资源充裕阶段利用宝贵的时间为未来创建出缓冲机制,所以事态就会进一步恶化。

孤独就是社交稀缺

请想象某人刚来到一座陌生城市的场景。在老家,他有许多朋友,但在这里,他谁也不认识。几天之后,孤独的处境开始让他有所感触。他给还在老家的朋友们打电话,但感觉却不如之前那样亲密了。他觉得一个人出去吃饭有些尴尬,于是就坐在电视机前胡乱对付了一顿。这样怎么能认识新朋友呢?于是他决定在约会网站上碰碰运气,几封邮件来往之后,他定下了一次约会。但随着日子一天天邻近,他越来越紧张,之前的约会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让他紧张。约会当天,情况也不怎么理想。他想讲个笑话,但笑话说出来一点也不好笑,整个晚上都过得平淡乏味。他一直在琢磨接下来要说什么,以至于根本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听对方讲话。他意识到,自己做得有点过犹不及。这次约会真是噩梦一场。

我们可能会认为,这个人陷入了社交稀缺的陷阱。他的孤独导致自己很难交到新朋友,而他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会让孤独一直延续下去。但这种稀缺陷阱,与我们之前所讨论的所有稀缺陷阱都有所不同:这里没有借用,也没有为应对突发事件而建立缓冲机制的问题。笑话讲得不好笑,无法倾听对方讲话等问题,源自此人太想被其他人喜欢而做得过犹不及,源自太过专注于自身的稀缺。

稀缺实验室

SCARCITY

研究显示,孤独者会对一件事情过分专注。一项研究中,实验人员请那些将自己评判为“孤独者”的人录一段音。他们没有具体的任务,只需进行自我描述,并尽量做到有趣。他们唯一了解的是,事后会有人倾听他们的录音,给他们打分。可以想见,打分的人在倾听这些孤独者的讲话时,都觉得没有什么新鲜之处,认为这些孤独者比其他人要无趣得多。这不足为奇,我们多数人可能都认为,这就是这些人如此孤独的原因。

实验的另一个版本显示,这种理解没有考虑到某些重要元素。这次,孤独者同样会对着录音机讲话,但有一点重要的不同之处:他们不知道之后会有人倾听他们的录音,并对他们进行评价。所以,他们录下的内容都是轻松状态下的心声。

针对这些录音,评判人员认为,孤独者讲话的有趣程度和普通人相仿。所以,孤独者的问题不在于他们本身是无趣或缺乏魅力的,而在于他们在自认为重要的事情上表现得很糟糕。这也不是缺乏知识所造成的。不知读者是否还记得引言部分中提到的研究项目:孤独者在理解他人情感方面更擅长,这正是他们得到的专注红利。而当利害关系增大时,他们就无法灵活地运用这方面的技能。我们可以认为,孤独者发挥失常了。请回忆一下,你以前是否也曾经历过语塞或言语笨拙的情况?如果你和我们一样,就很可能依然会记得在某些社交场合中,你特别希望一切进展得很顺利,但却在那一刻表现得十分笨拙。

发挥失常,并不是孤独者的专属。体育场上,这一现象比比皆是。篮球比赛中,罚球十分简单——篮球运动员与篮筐之间的距离并不远,不仅能自己掌握速度和节奏,还不会受到其他人的盯防。罚球的英文,直译过来就是自由投篮,这个说法本身就表达了投篮的轻松程度。自由投篮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是一位72岁的老人,他连续投进了2750次球。只要经过训练,以90%的命中率进行自由投篮,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事。但有些运动员却认为罚球的难度很大。在2002年到2003年的赛季中,职业篮球运动员布鲁斯·鲍文(Bruce Bowen)就遇到了这一问题。那一年他自由投篮的命中率只有40%。鲍文的问题不在于缺乏技巧,因为难度大得多的投篮对他来说都不在话下。那一季,他三分球的命中率达44%——三分球的距离要比自由投篮远得多,而且角度通常都十分诡异。投三分球时,动作必须要快,因为总会有对方球员挡在你面前或朝你冲过来。但就是这样,鲍文在那个赛季三分球的命中率还是要比自由投篮的命中率高。

无论是哪种体育比赛的粉丝,都能讲出许多运动员发挥失常的故事。篮球运动员会因错失自由投篮的分数,而输掉一场本该获胜的比赛;高尔夫选手会在最关键时刻,简单的入洞一击,却不幸跑偏。不管运动员的水平有多高,在那些时刻,他们也会紧张。而正是因为我们的恐惧,因为我们可能会预期到自己的发挥失常,才使事情的进展更富戏剧性。

如今,研究人员们已经对人们发挥失常的心理活动有了更好的了解。许多体育运动中的动作,可以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自动状态下进行。你可以在进行自由投篮时,想着胳膊的动作;可以在打高尔夫球时,专注于随势挥杆的动作。你也可以自发地进行这些动作,但却什么也不想。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这些动作早已司空见惯,自发地做到也完全不在话下。(下次跑着下楼梯时,可以想一想自己双脚的动作。但如果你险些跌倒,可别让我们负责。虽然你是走楼梯的行家里手,但用心思考一下上下楼这个任务,也会降低你的成效。)对于入门级的人来说,在心中铭记自由投球时要收紧肘部,或打网球时记得在击球后完成整个动作,就会让自己的表现有所提升。有意识地关注是有帮助的。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所有这些动作都可以自动自发地完成。只要具备了这个级别的技能,过度的关注就会对最快速、最自然的肌肉协调产生干预。所以,运动员常常会因为注意力过度集中而发挥失常。

发挥失常,是一种更宽泛现象的冰山一角而已。心理学家们在研究各类任务的过程中发现,表现与关注度或称“觉醒”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呈现为倒转的U型弧线——如果关注度过低,表现就会变弱;而若关注度过高,表现同样会被消弱(见图6—1)。

图6—1表现与关注度的关系

如果我们所从事的任务位于波峰的左侧,那么过多的关注就是好事。对于其他任务来说,比如自由投篮,如果你是职业选手,就有可能因为在动作上投入了过多的精力而到达波峰的另一侧。自由投篮对于一些优秀运动员来说颇有难度,因为他们总是太过专注。布鲁斯·鲍文没有时间去思考他将要投出的三分球,但自由投篮却给了他太多思考的时间。更麻烦的是,你越是尽力不去想一件事情,就越是会想到它。心理学家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矛盾历程”(ironic process)——研究者请实验对象不去想“白熊”这种动物时,实验对象反而想不到什么别的东西。

我们现在将目光放到孤独者身上。我们终于了解到他们为什么会表现得如此糟糕了。他们发挥失常,正是因为稀缺让他们太过专注。对于人们之间的对话效果,同样存在一条倒转的U型弧线。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地与人对话,肯定会让你显得很无趣;太过专注地与人对话,又会让人觉得你特别黏人、特别不独立。孤独者之所以会表现得很糟糕,正是因为他们除了对自身的孤独进行管理外,无法思考其他任何事。他们之所以表现得很糟糕,是因为他们越过了倒转U型弧线的波峰,做得过犹不及。他们无法倾听对方的讲话,无法从容地闲聊,而是聚精会神地专注在“他们是否喜欢我”或“讲这个故事会不会好笑”等想法上。就像专业自由投篮选手将注意力转移到别处,随手一抛就能命中一样,孤独者如果将注意力从他们的社交需求上转移开来,就能做得更好。但是,稀缺却阻碍了这种变化,将孤独者的思想拉回了本该避免的状态。

节食者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节食最大的挑战就是自我控制,而抵御冲动的最简单办法就是让冲动夭折于摇篮中。如果某样美食没有出现在你的大脑里,那么你就更容易避免在冲动下去吃这种东西。如果你确实想到了这种美食,那么将其遗忘的速度越快,就越容易抵御诱惑。一直想着某种美味的甜点,只能让节食变得更加艰难。节食造成了热量稀缺,而稀缺转而又牢牢地将甜点摆在了你大脑中最明显的位置。研究显示,节食者成天想着各种美味,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肚子饿,同时也是因为他们所面临的稀缺问题。一项研究指出,刚刚吃过巧克力的节食者,心里想到食物的概率更大。生理上,他们拥有了更多热量;但心理上,他们需要做出的权衡却进一步加剧了。节食很难,正是因为节食令我们将专注力放在了那些本想避免的事物上。

上述两个例子中,稀缺锁定注意力的这一关键特征,成了一种阻碍。节食者和孤独者面对稀缺时,内心充满了挣扎,因为稀缺会令他们专注于每一个小细节。

改变心态,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

穷人会一直贫穷下去,而孤独者也注定会继续形单影只;繁忙之人永远会日理万机,而节食者的计划也总是会以失败告终。稀缺造就了一种心态,而这种心态会令稀缺长存。如果这种说法让你觉得太过残酷,那么就来看看另一种观点:穷人之所以贫穷,是因为他们缺乏技能;孤独者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不受人欢迎;节食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缺乏意志力;繁忙之人之所以整天忙碌,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过上井井有条的生活。这种观点认为,稀缺是深层次个人问题所引发的后果,很难改变。

相比之下,稀缺心态是环境造就的结果,更有可能通过一些措施来加以改变。稀缺并非个人特质,而是自身创造的环境条件所引发的结果,而这些条件是可以进行管理的。我们越是深入了解稀缺在大脑中的发展历程,就越有可能找到办法去避免稀缺陷阱,或至少去减轻稀缺陷阱的影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