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套利

你本该和其他的交易商对赌,但交易员经常和他们的雇主对赌。在1997/1998年的经济危机之后,亚洲的企业普遍资金短缺,即使那些大公司也不例外。一家大企业有一笔大额借款马上就要到期了。它联系了一家大的国际银行,在繁荣时期这家银行给公司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考虑到新经济形势,这家公司提出向银行支付更高的利率,并且以它持有的另外一家大型知名公司的股票做担保。

这家大银行拒绝了,理由是:市场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国家信用风险限额降低,和风险因素。总之就是不借。由于担心会面临巨大的损失,他们对和亚洲沾边的事物非常警惕。其他因素都不予考虑(更高的利息和更多的担保)。但这家银行安慰对方说银行依然“很重视它和客户的关系”。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为了以防万一,这家公司和同一家银行的权益期权部门安排了会晤。权益部门和企业金融部在同一栋大楼,就在他们楼上几层。(衍生品交易员通常比一般的银行职员办公室视野要好,甚至比街对面办公大楼里的人视野要好。)公司和企业金融部开完会之后,就马上和期权部门见面了。

公司这次的说辞就不一样了,他们想把他们手中的股票卖掉。“你们银行能帮我们卖吗?”“当然没问题。”银行不用承担任何风险,他们只是扮演代理的角色,赚取佣金。这家公司还想购买以这批股票为标的的期权。“没问题。”银行能够提前收到期权费,同样也不用承担风险。

公司拿到了股票的转让款,拿出其中一部分作为期权费给银行;最后拿到了股票款的大部分。公司购买的期权属于极价内期权;在期权等待期结束时,公司很可能行使期权,买回股票。本质上,公司从银行取得了一笔贷款,金额相当于股票价值的60%。他们就是想达到这样的目的。

严格地说,公司并不是在借款;他们只是完成了一系列的衍生品交易。但两者很难区分。很多时候,形式等同于实质。

权益衍生品交易员很开心:他们不需要得到授信额度的批准。按照规定,这笔交易没有任何的信用风险。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来看这笔交易,银行是按照股票的价值借出了款项。如果股价大幅下跌,公司就不会行使期权,而是从市场上以更便宜的价格购入股票。交易商用股票来对冲他们出售期权所产生的风险;如果股价下跌,他们不得不卖掉股票。这就是老一套动态对冲。它的风险和发放贷款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它的风险更大。

如果股票价值跌到了贷款金额以下,银行本来可以要求公司追加保证金。但由于现在卖出了期权,他们就不能这么做。如果股价迅速下跌,银行就来不及对期权的仓位重新设置对冲,就会遭受损失。如果是贷款,银行本来可以收取4%~4.5%的风险利率。通过期权,公司能够得到更便宜的借款资金。权益衍生品交易员毫不关心信用风险,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个风险。

银行的衍生产品交易员和企业金融部的员工进行对赌。客户则跟他们俩和银行进行对赌。他们通过极价内期权完成了这笔美妙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