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十字军在杜姆亚特逗留数月

他们最终决定朝开罗进军。军队在曼苏拉被阻。与外界的联系被切断。基督教军队遭遇饥荒,向穆斯林投降。

(一二一八年至一二一九年)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塔尼斯堡垒(forteresse de Thanis)建在曼扎拉湖中,那里的守军已经逃走,基督徒没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堡垒。命运似乎为十字军提供了一个征服埃及的好机会,他们所到之处,敌人落荒而逃,尼罗河回到了河床上,不再向河堤灌涌,通往开罗的大道已在基督徒面前铺开。不幸的是,战胜者中间又出现了纷争,他们只能无所作为,佩拉奇在营地里独断专行,耶路撒冷国王无法再忍受他的专权,回到了托勒密。

然而每天仍有新的朝圣者到达;腓特烈二世派巴伐利亚公爵带着四百贵族与德国骑士抵达,他们在尼罗河边登陆,教士和大主教们带来了德国、法国、意大利各地的大批十字军,教皇为他的特使送来军粮,还有一笔数目可观的战费,其中有些是教会的财产,有些是信徒的捐赠。所有的援助都坚定了佩拉奇完成征战的想法,他决定向埃及首都进军。教士们完全不反对他的作战决定,然而骑士和贵族们却拒绝随他前往开罗,理由是耶路撒冷国王不在场。教会不得不向布里昂的约翰派出使者,恳请他回到军队。

十字军就这样浪费了几个月的时间,穆斯林重拾勇气,尼罗河也开始溢出堤岸:开罗苏丹率军退回阿什蒙河(canal d'Aschmon)对岸,距杜姆亚特十二古里,距首都十五古里。在那里,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穆斯林战士聚集在他的旗下。他命人在营地建造了一座宫殿,四周有围墙环绕,人们还在那里兴建了房屋,浴池和集市。很快,苏丹的营地变成了一座城市,这座城市名叫曼苏拉(Mansourah)(意为胜利城),历史上许多基督徒军队在此战败,城市因此声名远播。

布里昂的约翰回到基督徒营地,人们就开始讨论原本计划的行动,教皇特使首先表达了他的观点,提议向埃及首都进军。整个基督教世界的视线都集中在十字军上,他们不只期待着十字军光复圣地的荣耀,异教民族破坏了基督教在圣城耶路撒冷的统治,西方世界想看到这些民族灰飞烟灭。主教、高级教士、大多数神职人员和圣殿骑士团的骑士们都为教皇特使的演讲欢呼。耶路撒冷国王则持不同意见,他对佩拉奇说,这次出征如果在三个月前进行尚可得胜,然而现在却很难成功,因为尼罗河已经开始漫堤。他又补充道,在前往开罗的路上,十字军要对付的不只是一支军队,而是陷入绝望的整个民族。耶路撒冷国王的反对激起了佩拉奇的愤怒,对于那些只看到危险而看不到光辉事业的人,那些寻找道理而不思战斗的人,他先是苦口婆心地劝说,接着,教士这一派又搬出教皇的话,不许在教皇未批准的情况下与异教徒谈和。最终,反对向开罗行军的人面临被开除教籍的危险,议会接受了佩拉奇的意见。

基督徒军队在距杜姆亚特四古里的法里斯库尔(Pharescour)集合,前往尼罗河左岸;浩浩荡荡的大军带上粮食、武器和战争机械,一齐渡河。十字军没有遇到任何困难和敌人,来到阿什蒙河与尼罗河分流处。撒拉逊人驻扎在河对岸,在曼苏拉城与附近的平原上。

埃及各地一片惊慌,人民全部拿起武器,城市中只有妇女和孩子留守,一位阿拉伯作者仅举了一个例子就深刻地描绘出了埃及人民群情激奋的精神状态:没有人注意到此时尼罗河水位猛涨。来自叙利亚和埃及的人民不断加入到开罗苏丹的营地,却引起了苏丹的不安,因为他正要重新提出和平条约,此前他也多次提出谈和。他提议,如果十字军放弃杜姆亚特,他就归还耶路撒冷以及萨拉丁征服的所有巴勒斯坦城市;同时他还提出,支付十万金币,用以修筑圣城城墙:耶路撒冷国王与贵族们听到这些条件,不禁喜上眉梢,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条约。然而他们在军队和议会中都毫无影响力,无人敢反对的枢机佩拉奇则坚信,应该利用穆斯林的恐慌,消灭伊斯兰教的时刻已经到来。

人们经过讨论,放弃了如此优越的和平条约,而此时,新的队伍、粮食和武器正每天源源不断地来到曼苏拉。穆斯林士气大振。十字军由阿什蒙河所阻,不得不巩固营地,抵挡敌人的进攻。他们带来的储备物资已经消耗殆尽,穆斯林的船只进入尼罗河,通过尼罗河三角洲的某一条水道,来到曼苏拉下游四古里的巴拉蒙(Baramont)对面。

从那时起,基督教军队与杜姆亚特之间的所有联系被切断了。十字军缺少粮食,无法前进,除了迅速撤退别无选择。然而苏丹一声令下,尼罗河西岸的船闸全部升起,同时,穆斯林全军渡过阿什蒙河。漫涌而出的河水、浩浩荡荡的敌军和难熬的饥饿同时威胁着十字军。将领们曾经拒绝用杜姆亚特交换耶路撒冷王国,现在他们提议用杜姆亚特交换全军的性命。当穆斯林贵族们在议会上商讨基督徒的最后提议时,许多人认为无需对法兰克人手下留情,应该发动最后一击,结束战争。开罗苏丹比其他人更加谦逊,他答道,这支败军远不是全部法兰克人,西方的军队还可以源源不断地再来。谈判持续了许多天,最终,九月十三日,穆斯林接受了投降,根据学者奥利弗(Olivier le Scholastique) [1] 的记述,“十字军战士们向埃及人和叙利亚人伸出双手,恳求得到面包和离开埃及的自由。”另外,双方协定,杜姆亚特归还开罗苏丹,他与基督徒之间休战八年,双方交换人质,苏丹送出了他的亲生儿子,关于枢机佩拉奇,当时的史料没有更多的记述,只说这位教士与耶路撒冷国王、巴伐利亚公爵一起定下了基督徒人质的数目。

本来所有人都期望这次出征能够征服埃及和整个西方,然而最终的结果无非是让当地的基督徒雪上加霜,居住在尼罗河沿岸的所有基督徒失去了他们的财产和自由,有些人还失去了生命,穆斯林的狂热分子到处拆毁基督教教堂。在托勒密,在叙利亚所有的法兰克殖民地,人们本来期待回到耶路撒冷,回到所有曾经被萨拉丁征服的城市,然而当法兰克人听说战场的消息,他们多么失望!在撒拉逊人的铁刃下,这支刚刚得胜的军队,连同所有的将领和圣城的国王,就这样一败涂地。

注释

[1] 即帕德博恩的奥利弗(Oliver von Paderborn),十字军中的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