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时间革命

总是听到背后传来

光阴乘着羽翼马车追赶过来的声音

而横亘在我们眼前的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却是无垠永恒的荒漠

安德鲁·马韦尔

不论忙碌还是闲暇,几乎每个人都需要进行一场时间革命。问题不在于缺少时间或时间过剩,而在于我们思考和对待时间的方式。这既是症结所在,也为我们提供了变革的机会。对那些没有经历过时间革命的人来说,进行一场时间革命是提高效率、体验快乐的最佳途径。

80/20法则与时间革命

在时间运用方面,80/20法则提出了如下假设:

• 一个人的大部分重要成就——包括专业、职业、知识、文化、艺术或者体育方面取得的成就,都是在少数时间内获得的。不管是以天、周、月、年还是更长时间来进行衡量,人们创造的成果和所花时间之间确实存在严重失衡。

• 快乐也是如此,一个人的快乐时光总是有限的。如果快乐可测量,那么无论我们是以天、周、月、年还是更长时间来衡量,绝大多数的快乐时光都非常短暂。

我们可以用80/20法则来更简洁明了地阐述这两个假设:

• 20%的时间里取得了80%的成就;反过来说,花了80%的时间只创造出20%的价值。

• 80%的快乐时光出现在20%的生命历程中;其余80%的时间里只能体会到20%的快乐。

请记住,上述假设并非不证自明的真理或者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而需要结合自身经历加以验证。而如果上述假设属实(在我验证过的大部分案例中,它们都是正确的),那么还有下述四方面的引申含义:

• 我们做的大多数事情都没有太大价值。

• 我们的一小部分时间比其余时间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 如果能按照上述原则做事的话,我们就应该果断采取行动。没有必要纠缠于细节,要更高效地运用时间。

• 如果我们能好好利用那20%的时间,就会发现这20%用之不竭!

花一些时间仔细思考:对你而言,80/20法则是否在这些领域都起作用。具体的百分比是否为80/20并不重要,而且也不可能对其进行精确测量。对你而言,关键问题是花费的时间与取得的成就和收获的快乐之间是否存在着严重失衡。你最有效率的20%时间是否创造出了80%的价值?你80%的快乐时光是否集中出现在20%的生命历程中?

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容不得半点儿马虎。也许你应该先把书本放下,出去走一走,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时间管理不是问题所在

如果你的时间分配也不合理,那么进行一场时间革命就势在必行。你无须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或是改变时间分配,只需改变运用时间的方法即可,也许还需要转变一下自己对待时间的态度。

不应把“时间革命”和“时间管理”混为一谈。后者起源于丹麦,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它能够帮助忙碌的经理人更有效地安排时间。现在时间管理已经风靡全球,发展成一项高利润产业。

如今,时间管理的重要特征不再是训练,而是更多地推广“时间管理者”和行政公文簿,既有传统的纸质版也有日益普遍的电子版。一般来说,时间管理都有着强烈的福音色彩:该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富兰克林公司,就带有浓重的摩门教色彩。

时间管理并非流行一时,因为它的使用者们都高度赞赏其运作体系。他们几乎都认为进行时间管理后,生产率提高了15%~25%。尤其针对那些事情太多、感觉时间不够用的商界人士而言,时间管理的目标就是追求高速、高效。时间管理有这样一套理论:更好地计划一天中的每个时间段,经理人就能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作。同时它也倡导确定事情的优先顺序,暂缓处理看似紧急但却不是很重要的事务。

时间管理假设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好的时间运用方式,什么不是。但如果80/20法则成立的话,那么时间管理的这一假设就不适宜了。因为无论如何,只要我们知道什么最重要,那早就应该去做那些最重要的事了。

时间管理理论通常建议人们把要做的事按照重要程度分为A、B、C、D若干个等级。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把60%~70%的事情都归为A或B级。他们常常抱怨时间真的不够用,所以才需要进行时间管理。他们把生活安排得更紧凑,工作时间加长,也更加努力,结果就更加疲惫。他们沉溺于时间管理,但是这并没能彻底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也没能减少他们因为没有做好而产生的自责和内疚。

“时间管理”这个名称本身就有问题。它暗示人们能够更加有效地运用时间。时间是一种稀缺的珍贵资源,因此我们必须紧跟它的脚步。同时,我们还必须节约时间,因为它转瞬即逝。时间管理学家感叹道,光阴一去不复返。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忙碌的时代里。除非失业了,否则那种悠闲自得的日子在短时间内不会到来。我们正身处查尔斯·汉迪所说的荒谬处境中——对经理人而言,工作时间在增加,一周工作60小时已经相当普遍——与此同时,我们身边可做的工作又越来越少。

社会已经分化出两类人:一类人很有钱但是却没有时间来享受,而另一类则有时间但是没有钱。时间管理之所以流行,是因为现代人普遍担心不能合理分配时间以及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工作。

80/20时间管理法成了“异端邪说”

80/20法则颠覆了传统的时间观念。它对时间的分析与传统观念大相径庭,而且可以使那些囿于传统时间观念的人得到极大的思想解放。80/20法则认为:

• 我们现在对时间的运用并不合理。因此,在时间运用方式上做一些细节性改良毫无意义,我们需要推翻所有关于时间的假设,重新开始。

• 我们并不缺少时间,事实上时间多得很。我们仅仅充分利用了20%的时间,对大多数智者而言,差距往往源于一小部分时间。80/20法则认为,如果我们能在最重要的20%活动中花上双倍时间,那么即使一周只工作两天,收获也会比现在多60%以上。这将引领我们进入一个与时间管理截然不同的世界。

• 80/20法则视时间为朋友,而非敌人。逝去的时间并非失去,时间总会再回来。这就是为什么一周会有7天,一年会有12个月,四季轮回更替。我们轻松而坦然地对待时间,才可能迸发出思想和价值的火花。我们运用时间的方式,而非时间本身,才是我们的敌人。

• 80/20法则认为要减少行动,因为多行动则势必少思考。而且正是由于时间充裕,我们才会不以为然。由于必须赶在最后期限前完工,效率最高的工作时间就只有后20%。如果将工期缩短一半,则工作效率就会提高一倍,因此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我们缺少时间。

时间——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

我们并没有为缺少时间所困,但大部分时间的利用率极低却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一味地赶进度或者提高效率并无益处;实际上,这种思维方式反而会带来新问题而非解决问题。

80/20思维法引导我们采用更“东方化”的时间观念。时间不应该被简单地看作一个序列,它并不像商业图表经常使用直线表示时间那样自左向右依次展开。我们应当将时间看作一个同步、循环装置,正如时钟发明者的本意那样。时间扑面而来,使我们有机会学习,有机会加深一些珍贵的友谊,也有机会获得更好的结果并增加生命的价值。我们不仅生活在现在,也带着往日生活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从过去走来。未来如过去一样,就在眼前。图10–1所示的相互嵌套的三角形比自左向右的图形更能恰当地描述时间。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10–1 时间的三角形图示

用这种方式思考时间的一大好处就是,它强调我们应当坚守生命中最珍贵和最有价值的20%——我们的个性、能力、友谊,甚至有形资产,并有意识地培育、发展、深化这20%,以增加我们的效率、价值和快乐。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积累长久且连续的人脉并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因为我们可以把握好过去和现在最好的20%来创造美好前程。由此可知,未来不是一部想看就挤进去看两眼的电影,直到看时才发现时光飞逝。未来是由过去和现在组成的一个空间,可使我们身处其中有更多的机会做得更好。80/20思维法认为,我们完全做得到,只要能正确引导这最积极的20%并充分发挥其潜力。

时间革命入门

如下是引爆时间革命的七大步骤。

思想上的重大飞跃:转变付出必有回报的观念

不管你是否信教,新教徒式工作观都深深扎根于每个人心里。所以,我们首先要努力消除其影响。但矛盾之处在于,我们又确实喜欢努力工作,至少觉得做好本职工作是一种美德。对此,我们应牢固树立这样的认识,即努力工作,尤其是为别人工作,并不能实现自身追求。努力工作的回报很低,独到的思想和做自己想做的事才能为我们带来高额回报。

挑一个“高效而懒惰”的人做自己的守护神。我选的是罗纳德·里根和沃伦·巴菲特。里根从一个二流演员成长为共和党右翼的新宠,继而当选加州州长并最终成功坐上美国总统宝座,一路走来不费吹灰之力。

里根的魅力何在呢?他外表英俊、声音优雅且能够在各种场合将其运用自如(在遇刺时,他对自己的太太南希说,“亲爱的,我竟然忘了躲一下”,这真是极好的口才),善于经营,不失风度。里根并没有费尽心思表现自己,他对时局的理解也不见得多么深刻,但是他激励美国民众的能力却令人生畏。这里,套用丘吉尔的一句话来形容他是颇为恰当的:付出如此少的努力却获得极大成功的人从未见过。

巴菲特一度成为美国巨富,但他不是靠努力工作来赚钱,而是靠投资致富。他以很少的资本起家,但在之后的岁月里,他的资本增值速度远远超过了股票市场的平均增幅。他仅做了有限分析并大胆地运用了一些个人见解就取得了巨大成功。

巴菲特的财富来源于他的高见:美国当地报界形成的地方垄断中蕴含着巨大商机。这个简单的想法让他挖到了第一桶金,他接下来把很多资金投入到媒体——一个他非常了解的行业。

如果他不是懒惰,那就是图省事。大多数投资者都会买很多股票,然后频繁地抛售和买进,但巴菲特并非如此,他买进很少且长期持股。这就是为何他总是没事可干。他瞧不起传统的组合式多元投资法,他认为那是诺亚方舟式的方法:“每种买两个,最后简直能凑成个动物园。”他自己的投资哲学是“近乎懒惰”。

当我尽力多做些事的时候,眼前总是浮现出里根和巴菲特的样子。你也应该多找几个类似的例子,你的朋友也好,公众人物也好,总之是“高效而懒惰”的人。

抛弃罪恶感

能否抛弃罪恶感既关系到你是否会过度劳作,也关系到你是否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无可非议,做自己不能尽享其乐的事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把它视为工作。几乎所有有钱人一开始都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你不妨把它看作又一个80/20式的怪现象。

20%的人不但占有了80%的财富,而且享受了工作中80%的乐趣。

那个坏脾气的老头——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注意到了职场上的这种不公平。中产阶级不但获得丰厚的报酬,而且能从工作中得到快乐。他们有自己的助手和秘书,出差时可以享受头等舱和豪华宾馆,甚至连工作内容也很有趣。中产阶级平日里享受的这些优待,若自掏腰包,怕是囊空如洗了。

加尔布雷斯提出一个新观点,他认为那些从事枯燥工作的人应该享受更高的工作报酬。真是煞风景!尽管这一观点引人深思,但毕竟没什么好处。80/20现象如此普遍,倘若你能透过表象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在表面的不平等背后有着更深刻的逻辑。

上述例子中,这种逻辑很简单,这些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必然也能享受到工作的乐趣。唯有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的人方能创造出不同寻常的价值。任何时代的大艺术家概莫能外,其作品品质之高和产量之巨令人赞叹。凡·高一生从未停止过创作,而毕加索更是早在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之前就创办了一家艺术品工作室,他自得其乐。

米开朗琪罗的作品数目繁多,气势如虹,很多都是在性欲驱使下创造出来的。即使一些不完整的作品——《大卫》、《垂死的奴隶》、西斯廷教堂天花板上的巨型天顶画、圣彼得堡的圣母怜子像,也让人感到一种不可思议的美。米开朗琪罗进行创作并非因为这是他的工作,或者是惧怕暴躁的罗马教皇尤利乌斯二世,更不是为挣钱,而是因为他热爱自己的作品,热爱这些年轻人。

你也许没有米开朗琪罗般的创作动力,但是除非你热爱创造,否则你也创造不出有不朽价值的作品。这道理不仅适用于个人,亦适用于商界。

我并不倡导人们一直懒散下去。工作是一种满足人们内在需要的自然活动。那些失业者、退休者或者一夜暴富的人应该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每个人对于如何处理好工作和娱乐之间的关系都有他们自己的平衡感、节奏感和理想状态。大部分人对自己是过于懒惰还是特别勤奋也心知肚明。无论是工作还是娱乐,80/20思维法的价值在于它总是鼓励人们追求高价值或高满足感,而非激励人们用工作取代游戏。但是,我怀疑很多人实际上是在舍本逐末。如果少量工作能创造出极高的价值和智慧,那么现代社会将从中获益良多。如果工作多一些,那么20%社会闲散人员就有事可做;如果工作少一些,那么20%的辛勤劳动者就轻松很多,这两种方式都将有益于社会发展。工作质量远比数量重要,而质量取决于我们自身努力的方向。

从别人强加给你的义务中解脱出来

如果用了八分力只有两分收获,那么我敢说,这八分力也是为了完成任务不得已而为之。

很明显,为别人工作,即找一份有保障但却处处受约束的工作,这种观念已经过时(虽然这一观念已经出现200年了);即使你在大公司上班,你也应该把自己当作独立的个体,为自己工作。

80/20法则一再表明,成就最多的20%的人都是为自己工作;即使不是,他们也自认为是在为自己工作。

这一法则也适用于很多工作以外的事。如果你无法支配自己的时间,就很难做到对其充分运用。而如果你的思想受困于负疚感、传统观念以及其他外部压力,那么即使你能支配时间,也无法充分运用之,但至少你还有希望减少这些束缚。

我的这些建议绝对有用,但你也不必过于较真。你永远会对别人负有某种责任,而且从你的视角看,这些对你还非常有益。即使是企业家也不是得不到他人响应的孤立无援之人,他也有自己的搭档、员工、盟友和人际关系网,如果他不付出也就永远得不到回报。关键是一定要谨慎选择自己的搭档和要承担的义务。

突破传统时间观

你可能并不愿意把自己最宝贵的20%的时间花得循规蹈矩:花在实现他人对你的期待上,花在别人预计你一定会参加的会议上,花在你的很多同伴都会做的事情上,或者花在遵循传统观念认定的行为方式上。其实,你应该仔细思考,做这些事情是否有必要。

如果你依据传统行为方式或解决方法,那么将逃脱不了80/20的困境——你很有可能把80%的时间花在了并不重要的事情上。

为了避免这种局面出现,你最好找出突破传统或者非常规的方法来运用时间,即在可以掌控的情况下,离传统越远越好。并非所有非常规方法都能提高运用时间的效率,但至少有一种方式可行。挑出几种,然后选择一种最能确保大多数时间用在你喜欢做的事情上的方法。

看看你的熟人中有没有谁既有效率又不同寻常?看看他们如何运用时间,他们运用时间的方式又如何远离日常规范。无论他们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你都可以模仿一下。

找出能给你80%的最有效的20%

你用20%的时间就能获得80%的成就与80%的快乐。由于你取得成就的20%的时间和享受快乐的20%的时间并不相同(尽管二者很大一部分是重叠的),你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弄清楚并确定这20%在哪里、是什么,而目标是成就还是快乐。我建议你将二者分别对待。

就快乐而言,你首先要弄清楚属于自己的“快乐领地”何在,就是那些曾经带给你无限快乐的短暂时光。然后拿出一张白纸,顶头写下“快乐领地”,然后尽可能多地列举你记得的快乐时光。之后,再试着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重复这一程序找出“不快乐领地”。一般来说,“不快乐领地”不可能占其余全部80%的时间,因为对大多数人而言,在快乐和不快乐领地之间还有一大块中间地带,但仍很有必要找出不快乐的重要原因以及这些原因之间存在的任何共同特性。

就成就而言,也重复上面的程序。找到自己的“成就领域”,这里指的是表现出色的短暂时期,它可能是一星期的某几天,一个月的某几天,一生中的某个时期。同样在一张白纸上标明“成就领域”,然后尽可能多地列举,如果可能的话覆盖你的全部生活。

努力找出各“成就领域”的共同特征。在结束分析之前,你可以参考本书表10–2介绍的“十大高效时间运用法”。这是许多人的经验总结,可能对你有所帮助。

在另一张纸上,列出你的“无成就领域”。所谓“无成就领域”是效率最低、颗粒无收的时期。本书表10–1列出的“十大低效时间运用法”可能对你有所帮助。你需要再次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

那么现在就依据上述方法,行动起来吧。

增加那20%最有效的时间

在弄清楚你的“快乐领地”和“成就领域”各为何物之后,你也许想在这些方面多花些时间。

当我阐述我的这一看法时,有些人可能会指责我的逻辑有问题,因为在这最快乐和最有效的20%上面多花时间可能会导致回报相对减少。在这20%上花双倍的时间,产出可能不会增加80%,也许只有40%、50%、60%或者70%。

对此,我有两方面回应。首先,既然(目前)我们没有办法更精确地测量出快乐和效率,那么此类批评在某些情况下很可能是对的。但是又有谁在意呢?无论是40%,还是70%,总之已经有了明显提高。

其次,我认为这种批评在一般情况下是错误的。我的建议并不是要你完全依葫芦画瓢,把那些今天带给你80%成果的20%活动再原原本本重复一遍。找出“快乐领地”和“成就领域”主要特征的目的是为了让你发现某个或某些基本性质,让你找出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很可能有些事情是你应该去做的(这样才能发挥你的全部潜力并获得快乐),尽管一开始可能做得并不完美,或者说你根本就没开始做。看看下面的例子,有位叫迪克·弗朗西斯(Dick Francis)的国家级赛马选手,一直到40岁才出版了他第一本关于赛马的书。可以说出书过程中获得的成功、财富以及自我满足感远远超过之前的赛马活动。又如,理查德·亚当斯(Richard Adams)在没有写畅销书《海底沉船》之前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中层公务员。

在分析快乐领地和成就领域时,往往可以让人了解个人最擅长什么以及什么对他们最重要,进而让他们花时间去从事新活动,这些新活动的时间和回报要比过去的活动更高。然而,回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事实上,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你最应当考虑的是换工作或者一种生活方式。

在弄清楚了用20%时间获取80%幸福和收获的特殊活动和一般活动后,你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在此类活动中多花时间。

一年中,把那些花在有价值活动上的时间从20%提高到40%,这个短期目标完全具有可行性。这一举措将会使你的生产率提高60%~80%。(按照此标准,两份20%的时间就能产生两份80%的产量,那么如果你一开始放弃20%的低价值活动而把时间重新分配给高价值活动,你的整体产出就可以达到原先的100%~160%!)

理想目标是把花在高价值活动上的时间由20%逐步提高到100%,只有通过改变职业和生活方式才能做到这一点。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不妨设定一个底限,制订一个计划来逐步实现这些改变。

取消或减少低价值活动

对于那些只能为你带来20%效果的80%活动,最佳对策是取消它们,而且可能需要在重新分配时间前就完成这一工作(尽管人们可能会认为激励自己在高价值活动上多花些时间更能促使自己摆脱低价值活动)。

对于我的上述建议,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我们很少有机会摆脱这些低价值活动,因为这些活动已经成为家庭、社会或者工作责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你发现自己也在这么想,请务必三思。

正常情况下,现有环境中存在进行新尝试的广阔空间。请记住前面的建议:突破传统时间观,不循规蹈矩,亦不随波逐流。

试试你的新政策,看看会有什么变化。你想要取消的活动没有什么价值,因此,即使你不再从事这些活动,也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如果他们能认识到从事低价值活动确实费力,就算他们注意到了,也不会再逼你去做。

但即使放弃低价值活动也要求实现环境的根本性变化——例如换一份新工作,从事一个新职业,结交新朋友,甚至是换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是换个搭档——你也需要制订计划并做出相应的改变。否则,你就不能发挥潜能,获取想要的快乐和成就。

有效运用时间的四大例证

我的第一个例证是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William Ewart Gladstone)。他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自由派政治家,曾4次当选英国首相。他在很多方面的表现都很奇特:他曾经尝试挽救堕落妇女,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他经常进行自我鞭策。我们这里关注的是他独特的时间运用之道。

格莱斯顿非但没有为政务所累,相反他的工作效率很高,因为他以各种方式将时间安排得非常惬意。他是一个旅行成瘾的人,不论是在英国境内还是去国外旅行。任首相期间,他还经常因为私事去法国、意大利、德国。

他喜欢看戏;有几桩追求女性(几乎都是非肉体上的追求)的风流韵事;热衷阅读(他一生至少读过20 000本书);在英国国会下议院做过冗长的演讲(尽管很长,但议员们非听不可);现代的选举制度可以说是他发明的,而对于选举他也是乐此不疲;无论何时,当他发现自己有点儿不舒服时,就会卧床至少一天,躺在床上阅读和思考。他超人的精力和效率源于他独特的时间运用之道。

随后的英国首相中,只有劳合·乔治(Lloyd George)、丘吉尔和撒切尔夫人运用时间的方法可以与格莱斯顿相媲美——这三位的工作效率也非常高。

三大奇特的管理顾问

其他有关非传统时间管理的例子来源于管理咨询界。一般认为,管理顾问不仅工作时间长而且要应付足以令人发狂的繁杂事务,但是我熟识的三位管理顾问却称得上例外。尽管如此,他们却都很成功。

第一位是弗雷德。作为管理顾问,他并非商学院出身,却成功创办了一个大型咨询管理公司,而且赚了很多钱。公司上下,除他之外几乎每个人一周都要工作70小时或者更长。弗雷德偶尔去一下公司,每月主持一次合伙人会议——来自世界各地的合伙人必须参加这个会议。而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打网球和进行思考上。他以强硬手腕管理公司,但从不大声训话。他安排了5个主要负责人来管理公司的一切事务。

第二位化名兰迪,是一名海军上尉,除了创立者外,全公司只有他不是工作狂。他远赴一个遥远的国度,在那里投资开办了一家公司并使之迅速发展起来,员工工作都很努力,而且大部分也来自他的家乡。没有人知道兰迪是如何安排时间的,也不知道他一天工作几小时,但他确实逍遥自在。他几乎只参加最重要的客户会议,其他事都委托年轻的合伙人去做。如果有必要,他还能为自己不在场找到很多奇怪的理由。

尽管兰迪是公司的领导者,但是他从来不插手行政事务。他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思考如何增加最重要客户的订单上,并试图用最少的人力成本完成任务。在他的日程表中,急事从未超过三件,通常只有一件,其他的事情都暂且搁在一边。为兰迪工作确实让人感到头疼,但工作效率却高得惊人。

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例子是我的朋友和搭档吉姆。我和他以及一大帮同事共用一个小办公室的日子让我记忆深刻。那是个嘈杂且拥挤的地方:有人在打电话,也有人在忙着准备工作报告,办公室里噪音不断。

但是吉姆却非常平静,若有所思地盯着日历,思考着要做些什么。偶尔他会把几个同事带到一个安静的房间,向他们传达他的要求,不只是说一遍两遍,而是再三交代,务必使大家都明白所有的细节,然后他会让大家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复述一遍。吉姆看起来慢慢吞吞、毫无生气而且还听力不佳,但他却是个出色的领导者。他把所有的时间用来思考哪些工作最值得做,谁又最适合做这项工作,以确保它们能顺利完成。

十大低效时间运用法

如果你放弃一些低价值活动,你就一定能把时间花在高价值的活动上 (无论是为了取得成绩还是让自己快乐)。你可以自己看看哪些是白白耗费时间的低价值活动。表10–1列举了最常见的十项活动。

表10–1 十大低效时间运用法
1 别人要你做的事
2 循规蹈矩完成的事
3 你不擅长做的事
4 你不喜欢做的事
5 总是被打断的事
6 很少有人感兴趣的事
7 如你所料已经费了两倍时间去做的事情
8 与不可靠或者办事效率低的合作伙伴一起做的事
9 可预期进程的事
10 接电话

果断地抛开这些活动。不要让任何人无端占用你的时间。最重要的是,不要因别人要求或者一个电话或传真就去做某事。遵从南希·里根(Nancy Reagan)的建议,要勇于说“不”——或者用乔治·布朗(George Brown)的“完全忽略法”处理。

十大高效时间运用法

表10–2向我们展示了事情的另一面。

表10–2 十大高效时间运用法
1 推进人生目标的事
2 你一直想做的事
3 符合80/20时间结果关系的事
4 用创新法做那些能大幅节省时间且(或)提高品质的事
5 他人告诫你不可能完成的事
6 他人已经在其他领域取得成功的事
7 运用自己创造力的事
8 别人可以替你做而降低自身工作强度的事
9 和那些已经超越80/20时间法则,以独特方式运用时间的合作伙伴共同做的事
10 千载难逢或稍纵即逝的事

在思考任何可能的时间运用法时,不妨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 这一方法是否突破了传统?

• 这一方法是否能够提高办事效率?

除非上述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否则它们就不是好的时间运用法。

时间革命是否可行

很多人可能会说我的建议革命性很强,但与他们的情况相去甚远。这种情况一般包括:

• 我无从选择,因为我的老板不允许我自行决定如何安排时间。

• 如果遵从你的建议,我就得换一份工作,但我担不起这种风险。

• 这个建议很适合有钱人,而我却没那么自由。

• 如果按照你说的做,我就得先离婚!

• 我的目标是把效率提高25%而不敢奢望提高250%,在我看来,后者简直是痴人说梦。

• 如果真像你说的那么容易,那每个人都能做了。

如果你发现自己也会这么想,时间革命就不适合你。

除非你愿意,否则就不要轻易进行时间革命

我可以把这些回应归纳为:“我可不是激进分子,也不是革命者,所以,还是别管我了吧。我现在已经很知足了。”说得对,革命就是革命,它令人不舒服,给人带来痛苦甚至是危险。在开始一场革命之前,你应该认识到自己可能会身陷危机,也可能被带入一片未知领域。

那些想进行一场时间革命的人应该如图10–1建议的那样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紧密联系起来。在如何分配时间这个问题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即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