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心想事成

最重要的事永远不要让位于无足轻重的事。

歌德

弄清楚你最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20世纪80年代,那时社会的普遍追求是“什么都想要”。你应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满意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给你带来快感和成就感的物质、精神和艺术享受,满足生活所需的金钱,想要有所成就或为别人服务的各种条件。无所求就无所得,制定目标前首先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因此,他们的生活都有些紊乱。可能我们的工作很顺心而人际关系一团糟,或者相反。我们努力追求财富和成就,而达到目的后却发现一切皆枉然。

80/20法则见证了此类缺憾。20%的付出产生80%的结果,而其余80%的努力就只带来20%的回报。我们在低价值活动中浪费了80%的力气。仅用20%的时间就创造了80%的价值,而80%的时间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事上。20%的时间里我们享受了80%的快乐,而其余80%的时间只给我们带来很少的快乐。

当然,80/20法则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何况也没必要这么做。它只是对问题做出诊断,发现那些令人不满意和造成浪费的事情。我们应致力于打破80/20模式,至少应该在更高层次上运用这一法则,从而使生活更有乐趣,工作更有效率。谨记80/20法则的允诺:只要我们遵循它的指引,就能轻松工作、大笔赚钱、尽情享受。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全面审视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这就是本章的主要内容。第12章至第14章更多着眼于细节——人际关系、职业、金钱,而第15章则主要谈人生的终极目标——快乐。

从生活方式开始

你喜欢你现在的生活吗?不是说一小部分,而是大部分,至少80%。不管你的答案是肯定还是否定,你都要问自己还有没有一种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首先请问问自己下面的问题:

• 我是否在与适合自己的人共同生活?

• 我是否生活在合适的地方?

• 我的工作时间长短合适吗?是否符合我理想的工作、娱乐节奏以及我的家庭和社会需要?

• 我把握住自己的生活了吗?

• 我能随意活动和沉思吗?

• 我周围的环境总让我感到放松和舒服吗?

• 我的生活方式是否有助于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潜能?

• 我的钱够用吗?所有事情是否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而无须我劳神烦心?

• 我的生活方式有益于改善我想帮助的人的生活吗?

• 我能经常见到自己的好朋友吗?

• 我生活中出差旅行的频率合适吗?不太多也不太少吗?

• 这种生活方式也适合我的搭档和家庭吗?

• 我已经拥有想要拥有的一切了吗?

关于工作

工作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宜过度也不应偷懒。现代社会,几乎每个人都需要工作,不管是否有报酬。然而,无论你多么喜欢工作,也不能让它占据你整个生命,而且工作时间也不应该受社会习俗的限制。80/20法则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它能告诉你应该多工作一会儿还是少一会儿。它认为,如果总的看来,你不工作时更快乐,那么就应该少工作一会儿或者换个工作。如果你工作起来更加快乐,就应该更加卖力地工作或者改变你工作以外的生活。

最理想的状况是,你能做到工作时和不工作时都很快乐,或者至少在80%的工作时间和80%的闲暇时间都感到快乐。

职业异化现象

很多人并不是很喜欢他们现在的工作。他们觉得工作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只是觉得要谋生就必须工作。你可能也认识一些人,你不能说他们喜欢自己的工作,他们对工作有一种矛盾的心理:他们喜欢工作中的某些部分或某些场合而不喜欢另一些部分或场合,而可能大部分人都愿意另换一个拿相同薪水的工作。

职业不是孤立存在的

你或者你的搭档追求事业成功,该如何看待它呢?应该看它对整体生活品质带来的影响:你住在哪里,你和朋友相处的时间有多少,你对实际工作是否满意,以及你的税后收入能否维持你想过的生活。

你可能做出更多的选择。你现在的工作也许正合适,你可以此为基准。但还是请你运用创造性思维想一下,是否真的不愿意从事另一种职业、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针对你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方式提出各种不同的创意。

在进行思考时,请记住这样一个前提,那就是工作和生活之间不是必然存在冲突的。很多事情都可以成为“工作”,特别是现在娱乐产业已经成为一项主流产业。你可以从事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也可以将兴趣变为自己追求的事业。谨记热情能带来成功。一般来说,将热情转化为事业很容易,但是受人之命去从事某一职业则很难迸发出热情。

无论做什么,都要明白自己最适合达到什么目的,而且要在生活的整体范围内对此进行思考。说来容易做来难:人们旧习难改,而且有关事业的传统观念很快就减弱了生活的重要性。

举个例子来说吧,1983年,当我和两个同事一起创立自己的管理咨询公司时,我们就意识到,为以前的老板工作时,经常加班、频繁出差都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决定在新公司制定一种“完全以生活为主的工作方式”,同时注重生活质量和收入。然而,当大量工作涌来时,我们最终不得不一周工作80小时,并要求员工也这样做(一位苦恼的咨询师指责我和搭档“毁掉了别人的生活”,我起初还对此不能理解)。在追求金钱的过程中,“完全以生活为主的工作方式”很快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哪种事业最让人快乐

也许有人会问我是在这儿提倡“退出”商界残酷的竞争吗?未必。可能在这场残酷的竞争中你是最开心的;也许,像我一样,你生来就是喜欢竞争的人。

你应该明白自己喜欢做什么,并且尽力把它融入到自己的事业中。但是,你的喜好仅仅是其中一个因素,你还需要考虑你的工作环境及其对你事业成功的影响。至少它们与决定你职业乐趣的因素同样重要。

应当从两个方面弄清楚自身状况:

• 你是否非常希望有所成就,希望在职场取得成功?

• 你在何种情况下工作最称心:是在大公司上班,自己创业,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像专营商),还是雇用别人?

图11–1展示了这种选择,哪一类型最能符合你的情况?

类型一:这些人很有雄心,但他们更喜欢在有组织背景、管理机制健全的公司上班。20世纪的那些典型的“有组织的人”就属于这一类。如今此类人数目在逐步减少,因为很多大公司雇员减少(而且将越来越少),市场也被很多小公司瓜分了(前一趋势将继续下去,而后一趋势可能不会)。如果这类职位的供给减少,其需求也会越来越少。如果你还想成为这类人,就应当认清形势,但仍要保持雄心。尽管这种大公司如今可能没有什么保障性,但是仍然保留着较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社会地位。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11–1 期望的职业和生活方式

类型二:这类人是专业人士,渴望得到同行认可并成为该领域的领头人。他们希望独立经营,不适应组织生活,除非该组织对他们采取近乎纵容的态度(如很多大学)。这些人应该尽快独立创业,而一旦选择创业,就不要雇用他人工作,尽管那会带来更大的回报。这种类型的人喜欢单打独斗,极不希望在专业方面受制于人。

类型三:一群富有干劲儿和雄心,不喜欢被雇用但是又不想过单打独斗生活的人。他们能超越传统之束缚,成为建设者,他们希望建造自己的网络和结构。未来的企业家将在他们当中诞生。

比尔·盖茨,没有读完大学但对电脑软件非常感兴趣的商界奇才。他就不是在单打独斗,他需要很多人为他工作,他身边的很多人都属于此种类型。但是由于企业里充斥着授权观念,使得这类需求不明显,也使自主创业的愿望不是那么强烈。如果你想和别人一起工作,但又不是为他们工作,你就属于这类人。你最好能认识到这一点并自觉开展建设性的工作。因为很多在事业上遭受挫折的专业人士都是这类人,他们喜欢自己的工作但却做着第一类和第二类人做的事,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受挫的根源不在于专业而在于组织。

类型四:一群没有事业心,但是喜欢和别人工作的人。无论在传统工作还是义务工作中,他们都应该会保证有所投入。

类型五:没有雄心,但是在工作中要求高度自主的人。与其成立自己的公司,还不如让他们成为自由职业者,为别人做项目,自己自由自在。

类型六:一群没有什么雄心但是喜欢组织和发展他人的人。很多老师、社会工作者、义工都属于此类人,并且很好地扮演了自己的角色。对此种类型的人而言,过程重于结果。

人以类聚。然而,由于某些人身处不适合自己的“类”中,才产生了职业异化现象。

关于金钱

很多人对金钱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他们认为钱很重要,同时也认为钱很难挣。既然很多人都想比现在更有钱,那就让我们先来讨论金钱这个问题。

我的观点是钱并不难挣,一旦你有了点儿钱,再让钱生钱就不是难事儿。

那么,一开始你怎么赚到钱呢?最佳答案就是多做些你擅长的事。这主意确实很不错。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如果你喜欢做某事,你可能就比较擅长它。一般情况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总比做不喜欢的事情拿手(当然也有例外情况)。如果你擅长某事,你就能创造出一些让别人满意的东西,也能因此得到较高的报酬。既然大多数人做的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那么他们的效率也就没有你高,这样你就能多赚钱了。

但是,这个道理并非处处适用。也有一些行业,比如说演艺界,就是人才供大于求。在这种情况下又该如何呢?

这时你要做的就是决不放弃,找一个人才供求接近平衡的行业,同时它又和你喜欢的行业非常接近。尽管此类行业也许不是轻易就能找到的,但确实存在。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你就会发现成为政治家和演员的条件差不多。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比如里根、肯尼迪、丘吉尔、麦克米伦或者撒切尔夫人,这些人要么本来就是演员,要么就很有当演员的潜质。卓别林在电影里的扮相酷似希特勒,这并非偶然。或者可以这样说,希特勒要是演员的话将是20世纪最优秀、最有魅力的演员。这看起来显而易见,但是很少有演员想走政治这条路,尽管政界的竞争不是很激烈,待遇也好很多。

如果你最喜欢做的工作就业机会不多且找不到有发展前途的相近职业,那又该怎么办呢?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考虑一下你其次喜欢的工作,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发现自己喜欢且待遇也好的工作。

一旦找到你喜欢的工作,又觉得挣钱对自己来说很重要,而且自己也很擅长这份工作,那么你应该尽快自主创业,然后雇人为你工作。

这一结论是从80/20法则中得出的。在任何组织或职业中,20%的专业人才创造了80%的价值。表现好的人比表现差的人待遇要高,但是这还不能体现两者在表现上的差异。如果依表现而论,表现好的人通常比表现差的人待遇还要差。身为优秀员工,你也逃不出这个怪圈。因为尽管老板会认为你不错,但是相对表现差的人而言,他不会对你做出正确的评价。要想彻底摆脱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创业,这样你可以雇用其他优秀员工。如果你觉得自己当老板不自在的话,你就别这么做(参见图11–1)。

钱生钱,并不难

还有一点需要牢记:一旦你有了一些可自由支配的钱,就很容易使之增值。存钱并投资,并不一定非要做生意才能让钱生钱。你可以在80/20法则指导下投资股票市场。第14章将详细讨论这个问题。

别做“守财奴”

我希望你有更多的钱,但是不要过分热衷于它。钱虽然能帮你过上梦寐以求的生活,但是你也要非常小心。希腊神话里有一个能指物成金的米达斯,视钱如命。有一天,他不小心将手指向他心爱的小女儿,将其变成了金人。现实生活中就有“米达斯”的原型。钱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对于金钱,我们应该用之有道。否则,它也会给你反戈一击。

你越有钱,多赚的钱就越没有价值。用经济学家的话来说,这种情况下金钱的边际效用就大大“缩水”了。一旦你习惯了高水准生活,你拥有的快乐就会越来越少甚至消失殆尽。如果维持这种生活方式的额外开支让你焦虑或者感到有沉重的经济压力,那么金钱就会带来负面影响。

钱越多就越需要管理。管理钱也是一件很烦人的事情。(别劝我干脆把钱扔了,那样我会更烦恼!)

此外,我们挣的越多,付的税也就越多。要想挣的多,就要更加努力地工作。工作越努力,相应的开销也就越大。例如,为了工作而住在离单位近但花费高的大都市,不然就得赶时间上下班;买一些节省精力的家电;雇人收拾家务;花更多的钱来从事休闲活动以求在紧张工作之余放松自己。花的越多就越需要努力工作。最后你可能受制于一种昂贵的生活方式,而无力支配自己的生活。事实上,你倒不如过一种更简单、成本更低的生活,从中也能体会到更多的快乐。

关于成就

人们希望有所成就,所以就出现了有头脑的人。所有励志书籍的作者都走这样一条路线,告诉你人生需要方向和目标。然后他们指出,你并没有这些东西。这就使你陷入痛苦的思考中:自己人生的方向和目标应当是什么呢?最后,他们才告诉你应该怎么去做。

因此,如果你不想有什么成就,并且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小有所成),那么你就很幸运了(你可以直接跳到本章的结尾)。

但是,如果你像我一样会因为没有成就而感到内疚和不安,并希望取得更大进步,那么80/20法则就能帮助你减少这种烦恼。

成就并非难事。它不应当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相反,看起来应当是20%的努力铸成了你今天80%的成就,当然,应以你自己的价值观衡量所取得的成就。果真如此或差不多的话,就该好好思考一下这20%的努力了。你是否能反复取得这般成就?能否提升这种成就感?是否想在更高层次上取得这种成就?还是想把之前的成就结合起来获得更高的满足感?

• 想想你过去的成就——那些市场反响最为强烈的成就,以及那些好评如潮的成就,它们是否仅占工作量的20%却收到80%的好评?你从中得到了多少真正的满足感?

• 对你而言,什么方法曾经最有效?谁是合作伙伴?谁是观众?然后再想想80/20法则。那些只能产生一般程度满足感的时间或努力都应该抛弃,想想那些很轻松就完成的高水平表现。不要把自己局限于过去的工作经历,把你的时间当成学生、旅行者或者朋友。

• 展望未来,什么是最能让你骄傲而别人却无法轻松实现的成就?如果现在你身边有100个人都在做这件事情,什么是你花20%的时间而他们却要花80%的时间才能完成的?在这20%的时间里你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说得更确切点儿,什么事是你用20%时间做得比他们花80%时间做得还好的?乍听起来,这些问题都像谜语,但请相信我,它们都有答案!人在不同领域中的能力千差万别。

• 如果快乐可以衡量,你比绝大多数同行更喜欢的事是什么?又有什么事你比他们做得更好?什么样的成就能满足上述两个条件?

专注于你很容易就能做好的事,这一点很重要。这也是很多励志作家犯错之处。他们认为,你应该尝试一些对你而言很难的事。这就像在胶囊产生之前,祖父母逼着小孩吞下液体鱼肝油一样。那些作家引用IBM创始人沃森(T. J. Watson)的名言:“成功源自往昔的失败。”我的观点是失败来自于过去的失败,而成功则可以在最近的失败中总结经验而达到。你一旦在某些事情上取得了成功,即使这些事情微不足道,那也是成功。

80/20法则很清楚,你应该在那些比别人做得更好而且能尽享其乐的事上多下功夫。

要想拥有这一切,你还需要什么

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工作、生活方式、金钱和成就。要想全部拥有这一切,你需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将在下一章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