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聪明和懒惰

这世上只有四种军官。第一种又懒又笨,不必理会这种人,他们不会成为大害……第二种则是勤奋工作的聪明人,他们有成为优秀军官的潜质,考虑问题非常周全。第三种是勤奋工作的笨人,这些人是威胁,要立即开除,他们会给别人添麻烦。最后一种则既聪明又懒惰,这类人适合做最高职位。

冯·曼施泰因,《论德国军官》

这一章是写给那些真正有雄心的人的。如果你并不想为功名利禄所累,那就直接跳到第15章吧;但是如果你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本章给出了一些令你眼前一亮的建议。

广告:个人专属 VPN,独立 IP,无限流量,多机房切换,还可以屏蔽广告和恶意软件,每月最低仅 5 美元

冯·曼施泰因将军的话道出了本章的要旨。本章希望以80/20法则为指引,助你迈向成功之路。如果将军是个管理顾问的话,他一定能借助图13–1所示的矩阵图大赚一笔。

阅读 ‧ 电子书库
图13–1 冯· 曼施泰因矩阵图

这幅图给出的建议是该如何对待别人。但你自己又当如何呢?一般认为,富有智慧和热爱工作是人的本性。倘若果真如此,尽管冯·曼施泰因将军的矩阵图颇具新意,却没什么实际意义了。而本章的观点就略有不同。即使你很勤奋,也可以学得懒一点儿。即使你自己或别人都认为你很笨,但在某些事情上你还是很聪明的。成为优秀员工的关键是激发自己的“懒聪明”,并加以利用,而且这种“懒聪明”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而成的。多挣钱少工作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事去做,而且只做获益最多的事。

不过,先来看看依据80/20法则那些真正工作的人的薪酬如何分配,还是很有益的。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酬劳的分配既不平均也不公平。对此,我们既可以抱怨,也可以利用冯·曼施泰因的矩阵图获利。

职业成功和回报之间的普遍失衡

如今,一小部分职业精英享有的回报极高且有日益提升之势,这足以证明80/20法则的合理性。

放眼生活的各个领域,顶尖人才享受着极其优越的待遇。今日之职场,一小部分职业精英获得了高得离谱的赞誉与名气,也过度受宠。

当今人类任何活动范畴中都存在这一现象,且举世皆然。在职业运动领域,如棒球、篮球、足球、高尔夫球、橄榄球、网球以及其他流行运动中;在建筑、雕刻、绘画或其他任何视觉艺术中;在各种形式的音乐中;在电影、戏剧里;在小说、烹饪书或自传中;在主持谈话秀节目中或者读新闻时,以及政界和其他可明确界定的领域中,总是有一些优秀的专业人士的名字能立刻涌上心头。

与一个国家的民众相比,活跃在上述领域里的专业人士通常只有一小部分——可能还不到总人口数的5%。虽然数目如此之少,但他们都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人物,就像大众耳熟能详的品牌让人一眼就能认出。

不仅如此,在受欢迎度和资金回报上,这一小部分人同样占据优势。市面上销售的小说,占20%的几种书的销量超过了80%。其他的出版物诸如流行音乐唱片、音乐会、电影,甚至是商务书籍也都如此。同样,演艺界、电视明星或任何一项运动也都是这样。在高尔夫球比赛中,80%的奖金被不到20%的专业选手赢走;网球、赛马也都是如此,尤其是在赛马比赛中,超过80%的奖金落入不到20%的马主人、骑手或者训练师手中。

表13–1 顶尖专业领域超级明星的收入
姓名 职业 收入(百万美元,1994年)
斯皮尔伯格 电影导演 165
约瑟夫·杰米尔 庭审律师 90
奥普拉·温弗瑞 电视主持人 72
迈克尔·乔丹 篮球运动员 30
大卫·科波菲尔 魔术师 29
史泰龙 电影演员/导演 24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 作曲家 24
迈克尔·杰克逊 歌手 22
斯蒂芬·金 作家 21
沙奎尔·奥尼尔 篮球运动员 17
杰克·尼克劳斯 高尔夫球运动员 15
杰哈德·伯格 赛车手 14
阿加西 网球运动员 22
罗伯托·巴乔 足球运动员 5
艾伦·格鲁伯曼 公司律师 5

顶尖人士和其他人之间的“鸿沟”

我们生活在一个市场化日益盛行的世界。社会名流支配着大部分社会财富,而其余名气较小者拥有的财富就少多了。

举例说明。截至20世纪90年代末,撒切尔夫人的回忆录已经卖出200多万本,加上大量的磁带和录像带,她本人已从中获利540万美元。而她的内阁成员也写过回忆录,其中最有趣的一本由资深部长尼古拉斯·瑞格雷(Nicholas Ridley)撰写,已经卖出5 000多本,占了撒切尔夫人回忆录总销量的2.5%。其他内阁专员也写了类似的回忆录,有些还小有收获。然而最保守的估计是,撒切尔夫人占内阁成员人数的2%不到,占出版过回忆录的内阁成员人数的5%,她的回忆录销量却占全部回忆录总销量的95%以上。

超一流、众所周知的人和那些尽管也属顶尖人士但只是在同行中小有名气的人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最著名的棒球、篮球或足球明星往往都是日进斗金,而那些身居次席的选手,日子过得只能说还算舒服。

为什么赢家通吃?

超级明星的收入分配与一般人相比极不平衡,从而为80/20法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佐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90/10或95/5)。很多作者试图从经济学或社会学角度解释超级明星为何享有超级回报。

其中,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两大条件催生了这种超级回报。

一是超级明星可以立刻被大众接受。现代通信工具很容易让这变为现实。就整体成本构成而言,多渠道传播、多制造一张唱片或者多出版一本书,花费实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多让一位消费者接触到迈克尔·杰克逊、斯皮尔伯格、斯蒂芬·金、帕瓦罗蒂或者是阿加西几乎不必多花一点儿费用。

其实,大众接触到这类超级明星和次超级明星的花费是差不多的,但是请到这些超级明星的花费可就大得多了。尽管可能要花上几百万甚至几千万英镑,但每位消费者为此多付出的成本确实很低。

二是平庸之才无法取代超级明星的才华,得到最好的至关重要。现举一例。如果一名清洁工的效率只有另一名的一半,很明显,这名清洁工也就只能得到市场价一半的报酬。但是,如果有人的能力只有迈克尔·杰克逊或帕瓦罗蒂的一半,这样的人又有谁想要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那些非超级明星只能吸引很少一部分观众,他们的经济价值就远逊于超级明星,因此他们的收入自然也就少得多。

赢家通吃是现代现象

有趣的是,这种顶尖人物和其他人收入间的差距在过去是并不存在的。例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最棒的篮球或足球明星赚的钱并不多。过去,杰出的政治家去世时一身清贫。越往前看,赢家通吃的现象就越不存在。

例如,莎士比亚在他同时代的人中间无疑声名显赫,达·芬奇也是。以现在的标准来看,他们应该能利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力、名气成为他们那个时代最富有的人。但事实上,他们获得的待遇只相当于今日一般的专业人士。

有才能的人待遇更高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如今,个人收入已经和本人的价值、市场接受程度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借助数字来说明80/20法则的现象已经日益增多。如今,比起上个世纪或上一辈人,我们这个社会更称得上是精英领导体制,这在欧洲尤为明显。

如果像博比·穆尔(Bobby Moore)这样的球星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能够大发横财,那么无疑会引起英国当局的愤怒,因为这是很不体面的事情。60年代,英国主流媒体披露甲壳虫乐队竟然已有上百万美元的身价时,引起震惊。但是,当后来的乔治·迈克尔(George Michael)和迈克尔·杰克逊位列世界富翁行列时,却无人感到诧异。今天我们已经不再看重身份,而更关注市场。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上面提到的广播、电信和诸如唱片和光盘之类消费产品的科技革命。如今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实现收益最大化,这一点,顶尖人物能够做到。请他们来固然要花一大笔钱,但是这笔钱平摊到每个消费者身上就微乎其微了。

成就始终遵循80/20法则

我们把钱暂时放在一边,来讨论一件更持久、更重要的事情(至少是对除明星之外的每个人而言)。可以看到,无论何种职业,成就和名望总是集中在少数人身上。莎士比亚和达·芬奇之所以没有变成百万富翁,是由于阶级和设备的缺乏,这一点在今天简直无法想象。不过,尽管他们不是富翁,却仍然很有成就。事实上,就是那些为数极少的开创者对后世的影响最大。

80/20收益法则也适用非公众专业人士

虽然娱乐明星最引人注目且最容易被夸大,但80/20收益法则并不局限于娱乐圈。在任何公认领域中,顶尖的专业人士收入也都相当高。正如我们在表13–1中看到的,1994年《福布斯》杂志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中,律师杰米尔排名第二,他的名气虽然比不上家喻户晓的网球明星阿加西,没有参加过电视谈话节目,也没有出演过轰动一时的电影,但是他在1994年的时候就赚了9 000万美元,是阿加西收入的4倍。

在富豪排行榜中,排在后面的是公司法律顾问、顶尖外科医生、炙手可热的企业主管、投资银行家、资深税务专家和一大批其他专业人士。在这些专业领域,赢家通吃哲学也是越来越流行,顶尖的人才或公司的酬劳比一般的员工或公司高出很多倍。假设有两家或多家公司争夺某公司的经营权,为了争取到最好的公司或人才,往往要付出远高于市场行情的价格来竞标。一旦遇到高额金钱起关键作用的局面,如果这些顶尖专业人士有助于提高胜算,他们就能拿到天价薪酬。

才能总是出现80/20模式。但是由于高科技影响,模式曲线可能转变为接近90/10或95/5。过去薪酬分配常常遵循70/30模式,但是对于顶尖人士而言,他们的薪酬曲线会接近95/5或者更不平衡的曲线。

何谓事业心

在80/20的世界里,成功的准则是什么?你可能更想放弃,不愿意在这样一个成功之路遥遥无期的世界中竞争。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即使你没有成为世界首富的想法,但在当今世界80/20法则适用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要想事业有成,就应遵循下面十条金科玉律。

表13–2 职业成功的十条金科玉律
1 在较小的职业环境中精益求精,培养核心技能
2 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脱颖而出,有朝一日成为公认的领导
3 明白“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
4 确定你的市场区域与核心客户,全力服务
5 找出在哪一领域能用20%的努力取得80%的回报
6 向最出色的人学习
7 尽早自主创业
8 尽可能多地雇用创造净产值的员工
9 除了核心技能外,其他业务尽可能外包
10 依据杠杆原理进行资本运作

你的事业心越强,这些金科玉律就越有价值。当然,它们也适用于任何层次的事业心。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阐述,也请你用80/20思维法重整自己的事业。回想冯·曼施泰因的矩阵图,找出让你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省心省力又能获得高额回报的位置。

在较小的职业环境中精益求精

专业化是最具普适性的生命规律。每个物种都要寻找新的生态位置并培养自身特征,这是生命本身的进化方式。没有专业能力的小公司必将被市场淘汰,没有专业能力的个人则注定一辈子只能拿死工资。

自然界究竟有多少物种无人知晓,但毫无疑问,数目庞大。在商业这个大环境中,有利位置的数目也大于一般人的想象。因此,很多在广阔市场中竞争的小公司,事实上是在自己的有利位置上保持领先,而避免直接竞争。

对个人来说也是这样。多知道一些事情有好处,但是对很多事情都略知一二,不如在某些事情上很精通。

专业化是80/20法则的固有本质。为什么两分投入能导致八分产出?原因在于生产率最高的20%比其余生产率低的80%更专业、更适合该任务。

凡是适用80/20法则的地方,就有资源浪费现象(由生产率低的那80%所致),因此需要进一步专业化。如果生产率低的80%能够在它所擅长的方面做到更专业化,那么它就能变成新领域里生产率高的20%,这种改变将在更高层次上展现80/20法则。那些过去被认为生产率低的80%,或者其中的一部分,将在新领域成为生产力高的20%。

这一过程就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的“辩证法”。这一过程可以继续,成为进步的动力。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进程中一直存在这种现象。越来越专业化也推动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计算机就是从电子行业的专业化中演变而来的,而进一步的专业化推动了个人电脑的发明以及用户易于操作的现代电脑软件的产生。随着专业化的加深,刻录设备开始出现。至于带来食品业革命的生物科技也是如此演进的。每一个新的进步都推动了进一步的专业化。

你的职业也要经历这样的演进。知识是关键。在职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最明显的趋势是技术人员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以前的蓝领工人,如今凭借专业化信息技术与专业技能的结合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现在,这些专家型工人要比略懂技术的经理报酬更高。经理的贡献仅仅是把这些专业人员组织起来而已。

就最基本的层面而言,专业化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格。在大多数领域,20%的劳动力拥有80%的资格。在发达社会,划分阶层的最重要标准不再是拥有土地和财富的多寡,而是掌握信息量的大小,但现在80%的信息都掌握在20%的人手里。

美国政治经济学家罗伯特·瑞奇将美国劳动力分为4个群体。最高的群体被他称为“符号分析师”,这些人包括财务分析师、咨询师、建筑师、律师、医生、记者以及所有把知识和智慧作为力量和影响力来源的人,他们处理数字、观念、问题和文字。瑞奇称这些人为“幸运的1/5”——用我们的话说就是20%——他们掌握了80%的信息和财富。

任何接受过教育培训的人都知道,知识的分科越来越细。从某个角度看,这是令人担忧的,因为对整个知识界或社会而言,没有人能够综合不同范围的知识,并明确阐明它们所表示的意思。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知识分科表明专业化的需求和价值。

对个人而言,关注回报集中在顶尖人士身上这个趋势,也是很有意义的。你可能成不了爱因斯坦或者比尔·盖茨那样的大人物,但是,眼下少说也有成百上千的工作环境供你选择,使你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士。你甚至可以像盖茨一样创造属于自己的领域。

要想找到属于自己的领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却是唯一能让你获得高额回报的好方法。

选择你喜欢并且能脱颖而出的领域

精益求精必须具备审慎的思维。某个领域越狭窄,精心挑选就越重要。

一定要在你本来就感兴趣的领域做到精益求精。如果你对某事没有激情,就不可能成为这一领域才华横溢的领头人。

对某事怀有热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果你对任何事情都毫无兴趣,那就生不如死。如今,几乎每份兴趣、热情和职业都能成为商机。

你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怀着激情对待自己的工作的。激情能让人产生成就,也能感染他人,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激情是装不出来的。

如果你并不热衷于现在的工作,但仍有事业心,那么就应当停下手头的工作。当然在这之前,要先找到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写下所有你感兴趣的事,然后看看哪些可以成为事业,最后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项认真去做。

明白“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

要想让工作充满激情,关键在于知识。选择某个你比别人更精通的领域,然后进行市场运作,开创属于自己的市场区域和客户群。

要想做到这一点,对很多事情都略懂一二是不行的。至少在某些事情上,你要比别人懂得多。努力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要停下来,直到你觉得在这一领域比任何人做得都好。然后借助经常练习和旺盛的好奇心,强化你在该专业领域的领先位置。除非你比别人懂得更多,否则别指望成为领先者。

市场营销是个发挥创造力的过程,你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你也可以参照那些相邻行业中他人的成功营销经验。但如果这一选择仍不可行,你还可以参考下面的方法。

确定你的市场区域和核心客户,全力为之服务

你的市场是那些购买你的知识的人,核心客户是那些最看重你的服务的人。

市场是你可操纵的大舞台,所以需要你决定如何“销售”自己的知识。你是想以雇员的身份为初显规模的公司或个人打工,还是想以自由工作者的身份为一些公司或个人打工,或者是自己创业向这些公司或个人销售服务?

你是想单纯提供知识,然后根据情况运用它,还是运用知识创造产品?你是想发明新产品还是加工现有的半成品,或是做成品的销售工作?

你的核心客户是特定的个人或公司,他们最看重你的工作,并为你提供很好的报酬。

不管你受雇于人、自主创业、当小老板或大老板甚至是一国元首,你都有核心客户,而他们正是你维持成功的关键。无论你过去有什么样的成就,这都是真理。

顺便提一句,很多领导阶层都因忽视或滥用他的核心客户群而失去了原有的位置。网球明星约翰·麦肯罗(John McEnroe)就忘记了他的客户群是观众和职业网球组织者,撒切尔夫人也忘记了她的核心客户群正是保守党的议会成员,尼克松则忘记了他的核心客户群是要求主权完整的中美洲国家。

全力为客户服务是关键,但应当为最适合你的客户服务。对待他们,你只需付出少量努力,就能让他们特别开心。

找出能用20%努力取得80%回报的领域

如果你付出巨大努力只换来少许收获,那么这样的工作将索然无味。如果你为了应付工作一周要花六七十个小时,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落后,如果你要相当努力才能达到工作要求,那么你不是选错了工作,就是完全用错了方法!那样的话,你肯定不能从80/20法则或冯·曼施泰因的矩阵图中获益。

要时时提醒自己记住80/20法则的某些真知灼见。在任何领域,80%的人获得了20%的收获,而另外20%的人却创造出80%的成果。这多数人是哪儿做错了,少数人又是哪儿做对了?谁是少数人?他们能做的,你也能做吗?你能用更简单的方法做吗?你能用更灵活和更有效的方法做吗?

你能与客户处理好关系吗?你在适合自己的公司、适合自己的部门做适合自己的工作吗?在哪一领域,你能用相对少的努力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你喜欢自己的工作并对之充满热情吗?如果上述所有问题,你的回答都是不,那么最好现在就考虑换一份工作。

如果你很喜欢你的工作和客户,但还没有成功,很可能是你运用时间的方式出了问题。找出你创造80%结果的那20%时间,好好利用它!找到你收获寥寥的80%时间,尽可能减少它!方法就是这么简单。不过,这样的改变很有可能会颠覆你的所有习惯。

在每个市场,对每个顾客,在每个公司和所有职业中,你都能找到一种方法提高办事效率,而且不只是稍有改善,而是向前迈进一大步。仔细观察一下你的职业,找出隐藏在其中的80/20法则。

我所在的管理顾问这一行,80/20法则就很明显。有大客户,很好;有大订单,很好;大项目组中有很多低成本年轻雇员,很好;与客户(个人)保持密切关系,也很好;和高层(CEO)保持关系,更好;和客户保持长久关系,更好;和大公司的高层保持长期和密切的关系,有大笔预算,大量使用初级咨询师,这样你就能飞黄腾达了。

在你的生意场上,80/20法则是什么?公司从哪里获得超额利润?你的哪一位同事待遇很好,却总是一副轻松的样子,还有时间纵情于自己喜欢的活动?他在做哪些聪明的事?好好想一想。答案就在某个地方,努力去发现它。不要问那些已经很成功的公司秘诀在哪里,也不要向同事打听或翻书本找答案,那样你只能找到老套的方法。你要向那些业界奇才或特立独行的人求教。

向最好的人学习

任何领域里的佼佼者都有这样一个共性:他们有一套能用20%努力创造80%收获的方法。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人很懒或者缺少奉献精神,相反,他们一般都很努力。他们付出的努力与其他人一样多,但是收获却远比其他人多。这些赢家在质和量上下功夫,将对手打得落花流水。

换个角度说,这些成功人士也有与众不同之处。他们通常是局外人,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很特别。任何领域的成功人士,其行为举止和一般人都不一样。他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什么不一样,也很少去想这个。但就算这些人不谈他们成功的秘诀,根据观察也可以推断出来。

前人都懂得这一点。例如,徒弟跟着师傅学手艺,学生通过帮老师做研究而学习,艺术界的新人和有成就的前辈相处,所有这些都是通过辅助或模仿,从而观察那些成功人士的秘诀。

向最好的人学习是要付出高昂代价的。尽量多找一些和他们共事的理由,观察他们的做事方法。你会发现,他们看事情的眼光独特,为人处世的方式也与众不同。如果他们做的事你也能做,甚至别的同行做不到的你也能做,那样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有时候不仅仅是为成功人士“打工”就够了。关键是要观察顶级公司的企业文化,看看它有什么独特之处。你可以先在一个普通公司打工,然后跳到一家顶级公司,对二者做一番比较。比如,我曾经先在壳牌公司上班并且写下了很多备忘录,然后我又去了玛氏公司,在那里学会了与人当面沟通,并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这就是80/20法则:20%的努力创造出80%的成果。成功人士开展了许多80/20式的实践活动。

因此,要学会观察、学习、运用。

尽早自主创业

好好调整你的时间,让自己专注于那些比别的事情多出五倍价值的事情,然后充分利用这些价值。理想的情况是尽快使自己工作的全部价值为己所用。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指出,工人创造出了全部价值,剩余价值则被雇用工人的资本家剥夺。简单地说,资本家的利润其实是从工人那里偷来的剩余价值。

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只能生产一般价值的普通工人反而是在利用公司,而不是被公司剥削:很多公司都聘请了大量的经理人,他们中大多数人生产的其实都是负价值。而运用80/20法则工作的员工,他们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平均水平,但拿到的薪水却不可能高出同行数倍。因此,这类员工很有可能会选择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时,你做的就是你赚的。对那些运用80/20法则工作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如果你还处在努力学习的阶段,则不适合自主创业。如果在公司里能学到很多东西,那么即使你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你实际上也是赚。这种情形在你刚开始工作的前两三年很常见。此外,如果是经验较为丰富的专业人士加入一个新公司且这里的要求比以前都要高,那么他的学习阶段就不会很长,通常只有几个月,最多不超过一年。

过了这段学习期后,你就可以自立门户了。不要担心没有保障,你的专业技术和运用80/20法则工作的理念就是保障。再说也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给你永久性保障。

尽可能多地雇用创造净产值的员工

如果善于运用时间是第一步的话,那第二步就应该是努力抓住你自己创造的那部分价值,第三步则是尽可能地发挥人力资源这一“杠杆”的作用。

老板只有你一个,但是你却可以雇用很多为你创造价值的员工。这些人中有一小部分——那些遵循80/20法则行事的员工能够为你创造远超出成本的巨大价值。

他们是你最大的资源。你无须借助非雇用人员——盟友的力量,即可以直接和完全利用雇用的这些人的力量。

我们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为何雇用别人能带来高额回报。假设运用80/20法则后,你是同行的工作效率的五倍。同时,假设你自主创业,获得了全部价值。因此,你能达到的最佳表现就是平均水平的500%,比一般情况多获得400个单位的“剩余”。

现在假设你能找到另外10个这样的专业人士,他们每个人都能(或在受训后)创造出三倍于平均水平的价值。尽管他们没有你做得好,但他们仍然创造出高于雇佣成本的价值。让我们来算算这笔账。为了吸引和留住这些人,你支付他们高于市场价格50%的薪水,他们每人创造出300个单位的产值,消耗掉150个单位成本。那么,你从每位员工那儿获得的“利润”或“剩余价值”就为150单位。这样的话,雇10个人,除获得自己400个单位的价值外,还另外得到1 500个单位的剩余价值,你的总利润就达到1 900个单位,几乎是雇用别人之前的5倍。

当然你不会停留在只雇10个人的阶段。雇多少人,要看你能找到多少可以创造剩余价值的员工以及你吸引客户的能力。这两个条件中,后者不如前者那么重要,因为能创造出剩余价值的人肯定能找到相应的市场。

很明显,应该只雇用那些生产净产值的员工——他们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雇用他们的成本。但这不是说要“只雇最好的”。因为,最大剩余价值来自那些最能创造超额价值的人,而有些人只比平均水平高两倍,有些人则高五倍甚至更多。在你的雇员中,效率的分布很有可能出现80/20或者70/30模式。最高的绝对剩余价值很可能与能力的不平均分布共存。但是你要确定,即使表现最差的员工也能创造比雇佣成本更高的产值。

除核心技能外,其他业务尽可能外包

80/20法则是一项选择性法则。如果你想获得最大效能,一定要在你自己擅长的那20%上多下功夫。这项法则不仅对个人有用,对公司也一样有用。

最成功的公司或企业都只从事自己最精通的业务,其余的全部对外承包。如果擅长营销,就把生产外包;如果优势在于研发,就把生产、市场以及销售外包;如果擅长大量生产标准化产品,就不制造特殊规格或高端产品;如果在高边际效益特殊商品上优势最大,就不插手大众市场,等等。

善用力量的第四步是尽可能地利用外包。让你的公司尽可能简化,专注于有比较竞争优势的领域。

依据杠杆原理进行资本运作

前面我们倡导要善于运用人力资源,其实,有效利用资本也可获益。

所谓依据杠杆原理运作资本就是用资金获取额外的剩余价值。在最基本层面,它是指如果机器更省力,那就用机器取代人力。当今运用资本杠杆最有趣的方式就是用金钱催生那些已经在特定环境中取得成功的好观念。这实际上是用资本复制某些特定方法得出的“秘方”。比如包括所有电脑软件销售方式、麦当劳式的快餐店模式的推广以及软饮料的全球市场营销。

结论

报酬的分配越发表明80/20法则的正确性:赢家通吃。那些真正有野心的人必须确立目标,使自己成为所在领域的佼佼者。

在小范围内选择自己的专攻领域,追求精益求精,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如果不喜欢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就无法实现超越。

要成功,应具备知识,同时也应有自己的见解,明白如何用最少的资源带给客户最大的满足。辨别出哪些是能够带来80%回报的20%资源。

在事业初始阶段就认识到要尽可能多地学习。因此,你就必须在顶级公司工作、与最优秀人才共事。所谓“顶级”,依你选择的领域而定。

获取四种力量。第一,善于运用时间;第二,自主创业,获得全部利润;第三,尽可能多地雇用创造净产值的员工;第四,把你无法做好的事外包。

如果这些你都做到了,你将成功创办自己的公司。进入这一阶段后,就可以运用资金杠杆增加财富。

使财富增值

如果你有意创立成功的事业,你自然有意使财富增值。通过第14章和第15章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使财富增值比想象的要更简单。